书城古言穿越之惜春不是人
157500000071

第71章

惜丫头是纳兰若容的女儿这事情还无人知道,可若知道了,而惜丫头又是你的义妹,你想这纳兰家会不帮助了你,再则这惜丫头是前明皇嗣,只这一点传了出去,定然会有不少前明之叛逆找她,若她诚心向你,你不是又有了一个好帮手。”

胤禛仔细的听着的康熙的话,康熙确也是没说错,若是能得了这般的势力,果然也就不一般了。

康熙脸色似乎更加严肃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本身的能力,虽然只在我们面前小小展示了一下,可却挡不住她本身的威力,这丫头能为我用最好,若不能,只有毁之。”

康熙的杀气让胤禛微微一顿:“皇阿玛是要毁了她。”

康熙点了点头:“她的身份注定她的不一般,若是不能为我们所用,自然也不能让她那般的逍遥,因此。”康熙看着胤禛道:“你若有能力最好收了她,这样自然也就禁锢了她。”

胤禛一愣:“皇阿玛,这不妥,儿子当初收她为义妹,就没存这个意思。”

康熙点了点头:“朕也知道你没这个意思,所以朕才提醒你,如今她不过还是个孩子,因此倒不急,你可以趁她寄居你们府上这段时间,想法子让她的心向你,不管用什么手段,只有这样,你以后的路才能走的舒坦。”

胤禛低头,好一会才道:“皇阿玛,儿子并无意那个位置。”

“胡扯。”康熙瞪了他一眼:“什么叫做无意,朕的决定绝对不能更改,你还是用心做朕吩咐你做的事情才好。”

胤禛心中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康熙微微一叹:“朕知道,你对朕还是有微辞的,可是,老四,朕不会害你的。”

胤禛点了点头:“儿子明白的,明白皇阿玛的心。”

康熙拍了拍胤禛的肩膀,然后道:“明白就好,朕也知道你素来很不待那种阴谋诡计,可是如今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为了我们大清江山,你即便有委屈也必须身受了。”然后又道:“这次去江南,调查江南经济是一方面,主要的是,朕早听说,那些前明叛逆在江南有一个根据地,因此朕才带了你们众人来,也许此去会有意外所获。”

胤禛吃惊的而看着康熙:“皇阿玛的意思该不会是要?”

康熙点了点头:“你果然了解朕,没错,只有那样做才能一劳永逸。”说到这里,康熙的眼中散发出一丝的凶光,这份凶光竟让胤禛这般沉静的人都心生畏惧。

康熙微微蹙目,收敛了一下心中的杀气,才对胤禛道:“我们出来也够久了,回去吧,只今儿朕跟你说的话,你可要上了心才是,好好的想想。”

胤禛默默的点了点头:“儿子明白了。”

也是这时候,从远处传来了脚步声,康熙和胤禛闻声同看,但见胤祺走了过来:“皇阿玛,四哥,早膳已经准备好了,请皇阿玛和四哥过去用膳。”眼中却似乎若有所思。

康熙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胤祺,有对胤禛道:“走,朕也想尝尝你一早捉的新鲜鱼的味道。”然后又看着胤祺:“那两个丫头可都起来了?”

胤祺点头道:“都起了,这鱼还是她们一起做的呢。”

“哦?”康熙来了兴致:“这般的话,朕倒是要去尝尝这鱼的味道了,也不知道她们做成了什么美味了。”然后带了兄弟俩朝众人宿的地方过去,好似刚才的谈话不过是一场梦,让人感觉不到其中的痕迹。

才到原本宿的地方,康熙惊讶的发现,不知何时地上多了一块数丈的棉布,上面竟然放了腊肉,笋干,一些瓜果,还有新鲜的小菜,虽然不如宫中那些珍贵,却也是丰富。

惜春和黛玉,一个换了一身浅紫色的衣裙,一个则换了米白色衣裙,却同样的出色,正忙碌的做着什么事情,见康熙过来了,笑了起来,两人忙请安:“给皇阿玛(义父)请安。”

康熙笑着点了点头:“两个丫头忙了一早上了,可做了不少东西呢。”

惜春微微一笑道:“这些腊肉、笋干是十三爷去附近人家那里弄来的,这些瓜果则是五爷和十二爷出去采办来的,还有小米和馍馍呢,小米,我们和了四爷抓的鱼做了小米鱼粥,馍馍也已经蒸好了,只等你们来就能吃了呢。”

康熙听了呵呵一笑:“这么一说,今儿这早膳倒也是吩咐了。”

惜春听了笑点着头:“可不是呢,虽比不得在宫中那般的珍贵难得,可这早餐凝聚了我们所有人的心血呢。”

康熙听了哈哈一笑道:“好好,如此一来,朕可就更加要尝尝了。”然后又看了看惜春和黛玉:“只在宫中用餐,每到菜都也是有个优雅的名字,以让朕听了有胃口,如今你们姐妹送上来的可有什么名儿没有。”这分明有些闹这姐妹的感觉。

惜春听了笑了起来,不过她倒也不怕,只轻轻点头道:“虽然这菜色比不得在宫中好,可这名字绝对比宫中雅。”

“说来听听。”康熙哈哈道。

惜春转了下眼睛,然后指着腊肉道:“这是霜蹄削玉。”

康熙一听可乐了,看着腊肉:“霜蹄削玉,好好。”然后指着一旁的笋干:“这又是什么?”

黛玉听惜春开了头,倒也来了兴致:“义父,这是南园胜肉。”

“南园胜肉,呵呵,有意思,有意思,那么这个呢?”一旁的胤祥也插嘴,然后指着一旁的各种杂乱水果。

惜春随口道:“这是‘名流荟萃天涯来’”

“那么这粥呢?”胤禛指指盛在碗中的小米鱼粥。

黛玉笑道:“这是‘松月同卧起。’”

“松月同卧起?”康熙听了哈哈大笑:“好好,只这般雅的名儿,今儿朕说什么也要多吃一点了。”随手拿起一个雪梅才端上来的馍馍道:“这个又是什么?”

惜春略略沉思了一下,然后指这馍馍笑道:“这个名字可是有意思呢,叫做‘自难忘’”

“自难忘?”一旁的胤祹微微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果然是自难忘,也只有自难忘才配得了这名字了。”

惜春和黛玉一笑,原取这名字也不过图个乐趣,而康熙似乎也听的乐趣,竟也多吃了半碗小米鱼粥。

见康熙似乎还真多吃了些,大家倒也是一篇欣慰。

只是这以后,在去往江南的路上,胤禛似乎更加的沉默了,康熙明白这是自己和他谈话后的结果,可是却并不再说什么。

倒是其他数人虽然知道胤禛素来是沉默的,可如今一天也都说不得几句话,倒也就有些迷惑了,只不过转念一想这胤禛本就是这样的人,因此倒也不再说什么,只有胤祺时不时露出复杂的神情看着胤禛。

一行九人,只这般昼夜赶路,原要半个月的路程,竟然也生生缩至了十日,第一站到的就是姑苏。

一到江南,众人为免惊动旁人,也就租了民房安身。然后又都好好休息了一日,才在到姑苏的第二日,才到街上探听情况。

这姑苏似乎并没有受什么灾的影响,只看来往人流就知道。

小摊小贩还是那般的忙碌,文人墨士还是那般的酸,只这点就明白这里可算是太平了。

黛玉如了姑苏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惜春看了寡欢的黛玉,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这里是姑苏,离林家并无多远,如今来了姑苏,却只住民房,而未去林家,也难怪黛玉有些闷闷不乐。

惜春不忍黛玉不乐,因此轻声道:“林姐姐,别难过了,等爹的心情好一点了,我们提提,想来他也是会准的。”

黛玉明白惜春是安慰自己,可却还是感激的看了惜春一眼:“我知道。”

黛玉和惜春在这里这般的窃窃私语的样子,康熙自然也是注意到了,因此笑道:“你们两个丫头,在一处说什么悄悄话了,可别是什么鬼主意。”

惜春看着康熙笑道:“爹啊,哪里有什么鬼主意了,是姐姐有想法,想去老墙门看看。”因为是在街上,惜春因此只得称呼康熙为爹,可也是这般的说话,这康熙倒也明白了几分,因此点了点头:“这倒是我的忽视了,到了这里,也确实该让黛丫头去去老墙门了。”又顿了顿:“我都差点忘记姑苏算来也是如海的管辖,以他的能力自然也是不会有什么差错了。”然后对黛玉道:“既然这样,你就回去和你父亲好好团聚团聚吧,让惜丫头陪你去,等下个月你父回京的时候,你们再同来就是了。”

又转头对一旁淡漠的胤禛道:“老四,你送她们姐妹去一趟老墙门,顺便也处理一些事情。”这后面半句话只怕只有他们父子明了,胤禛自然明白,因此不语的拱手答应了。

康熙间胤禛妥协,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一旁的露芋和雪梅道:“你们也去,可仔细服侍了你们的主子,若有了差池,回家我定然是不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