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技法大全(超值金版)
1600300000069

第69章 演讲态势语言的表达技法(2)

当然,对身材容貌方面的某些缺陷,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补救措施。例如,高跟皮鞋能稍微弥补身材矮小的缺陷。演讲者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创造条件,适当地进行个人美容。诸如脸部作自然淡雅的化妆,遮掩缺陷,以突出脸部最美的部分;根据自己的头形、肤色、体态、年龄、职业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发型,也能给人增添风采。当今,眼镜的装饰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可调节人的脸形,使人增添魅力,特别是男性,镜架的梗直而有棱角的造型,能衬托出男性刚强、坚毅的气质,演讲者戴上适合自己脸形的眼镜,也能有效地美化仪表。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服装对人体有“扬美”与“遮丑”的功能,它可以反映人的精神气质、文化素质和审美观念。演讲者的衣着应该整洁合身,庄重大方,色彩和谐,轻便协调。具体而言,“整洁合身”要求做到外表整齐、干净、美观,与自己的身材相协调。“庄重大方”要求做到风格高雅、稳健,与自己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协调,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与神韵。“色彩和谐”要求做到服饰与特定的环境和内容相协调。不同颜色所表达的不同寓意和象征作用,已经在人们思维中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定式,深色给人以深沉、庄重之感;浅色使人感到轻爽舒适。演讲者的服装款式与色彩应力求与现场气氛相谐。“轻便协调”要求做到装束合时,感觉良好,行动方便,与季节相符,与广大听众的装束协调,不可过于华丽时髦,那样会分散听众注意力,引起非议,破坏演讲气氛。

有位女青年四次演讲,根据演讲主题不同,分别选择了不同服饰。她讲“社会主义好”,穿西装,显得庄重严肃;讲战斗英雄事迹,穿军服,表示稳重肃穆;在参加题为“青春、理想”的演讲比赛时,穿T恤衫,显得活泼爽朗;而参加小说分角色演讲,她却穿上白衬衫,并结上领带,显得潇洒而又大方。她的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

◎ 风度、礼仪

风度并不是指人的某一动作,而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举止和姿态。这种举止和姿态是由反映人的思想、品德、性格、气质等内在因素的动作构成,而身姿正是听众评判演讲整体效果的重要指标。优美的身姿能成为表达内容、情感,调动听众情绪的有力手段,最能表现出人的风度。

身姿是人的自然形体在空间的形象显现。它由头部、身躯及双腿三部分动作构成。头部的倾斜度及活动状态,身躯的前倾后仰及移动情况,双脚的摆设姿势等均可以表达出各种感情的变化。优美的身姿给人以稳健、庄重、朝气蓬勃的印象。而不美的身姿给人以轻浮、怠倦、颓唐疏懒之感,影响演讲者在听众心目中的主体形象。

走上讲台时,演讲者应迈步适度,步伐均匀,头正,眼睛平视,口微闭,双臂自然摆动,步态和表情应体现出庄重大方、从容自信、亲切热情;整个体形端庄有力;切忌低头弯腰,忸怩局促或将手插在衣袋中,左摇右晃。

一般来讲,演讲宜站着讲,这样既是对听众一种礼貌的表现,也能给听众一个完整的形象,充分展示出演讲者的神情、仪表、姿态。站的位置宜在台前中间,既便于观察全场,也利于听众从各自的角度看到演讲者的姿态。

站姿要自然和谐、端正、庄重,不可忸怩做作;要挺胸收腹,给人一种稳定感,切不可斜肩、偏头、曲颈。脚的站法可一脚在前,一脚稍后成45°角,重心在前,体微前倾,给人以昂扬向上的感觉。亦可两脚自然平立,显得精神抖擞。

必要时,可稍稍走动,不仅可使身姿显得生动活泼,而且能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向前表肯定、进取、希望等;后退表否定、犹豫、退让等。左右走动,能活跃气氛。但走动不可频繁,否则会喧宾夺主,破坏演讲者的整体形象。

风度与气质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所谓气质,是指人所固有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它也是在人的情感、认识活动和言语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动态特征。气质影响活动进行的速度,影响活动的性质。不同气质具有不同的动力特征。多血质的人热情豪放,灵活敏捷,但易于精力分散,朝三暮四;胆汁质的人急功好义,勇敢顽强,但容易粗野暴躁,盲目冒险。这两种气质的人在演讲过程中,常常给人炽热、激昂、刚强、愉悦、开朗的印象,语言明快,铿锵有力,举止活泼,表情丰富,身姿手势灵活。

这两种气质的人主动性、攻击性和感染力较强,适合于轻快型、高扬型和急促型的演讲会。但他们往往急躁、粗暴,甚至傲慢无礼,易于轻举妄动,失去理智。有这类气质的人,应加强自我涵养,努力使自己做到稳健、庄重,从容不迫,内柔外刚。黏液质的人严谨细微,坚毅不拔,但常常瞻前顾后;抑郁质的人情感深刻,细致敏锐,但常常多愁善感,神经过敏。这两种气质的人,在演讲时,感情活动比较沉稳、质朴,语言严谨、委婉、徐缓,神情严肃、坚毅,但比较迟钝,缺少灵活性,适用于持重型、低抑型演讲。在演讲中应该尽量做到精神焕发,不卑不亢,以柔克刚,举止潇洒。上述气质特征是就一般而言的,具体到个人又不尽相同。总之演讲者要善于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掌握和支配自己的气质,使自己的举止风度,具有热情、大方、稳重、谦和、诚恳的特点。

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为大家共同承认和遵守的表示友情的方式或仪式。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国度,表示礼节的方式和对礼节的具体要求都不一样。例如,以鞠躬代替跪拜,以握手取代作揖打拱,都体现了现代文明的特点。演讲者从步入会场、登台演讲,到演讲结束离开会场,都应该注意体态风度,讲究礼仪。

步入会场时,演讲者要态度谦和,步子稳健,潇洒自如,面带微笑。切忌左顾右盼或装腔作势,否则有轻佻和傲慢之嫌;也不宜忸怩畏缩,以免有失身份。在就座之前,应与陪同者稍事相让,方可落座。但不宜过多推让,入座时声音要轻,要坐正坐稳,身体不宜后倾或斜躺,不宜前探后望,也不宜玩弄手指、衣角等。当主持人介绍演讲者时,演讲者应自然起立,向听众鼓掌或点头表示感激之意,切不可稳坐不动或仅仅欠一下身子。正式登台演讲时,先向主持人点头致谢,然后从容稳健走上讲台,郑重、恭敬、诚恳地向听众敬礼,并且目光环视全场,表示光顾和招呼,然后开始演讲。

演讲开始要注意选择恰当的称呼。得体而充满感情的称呼,能迅速沟通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感情,激发听众情绪。演讲时要热情开朗,切不可摆出目中无人、冷若冰霜的面孔;要尽量以良好的姿态、稳重的举止来传神达意;要谦逊,有礼貌,当现场听众出现烦躁不安时,切不可随意讽刺训斥,而应体现出自身的涵养。演讲结束时,应面带微笑,向听众致礼之后,从容下台,切不可过于匆忙,显出羞怯失意的神态,也不可摆出扬扬得意满不在乎的样子。如果能给人一种谦虚谨慎、彬彬有礼的印象,一定不会因缺乏风度和礼仪而影响演讲效果。

好的着装和嗓音

好的着装和嗓音能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自己。如果能够按照场合要求穿着打扮,选好服装款式和颜色,选好合适的鞋,进行适当的化妆,这样一来,能帮助我们消除不必要的紧张。

◎ 按照场合要求穿着打扮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仪容的文明社会。人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看出他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以及综合素质。整洁大方的仪表,不仅能展示一个人的个性魅力,更能体现他对别人的礼貌。

穿着打扮具有明显的信息暗示功能,服饰的颜色、式样、档次和搭配,均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性格爱好、文化修养、生活和风俗习惯。有研究表明,讲究衣着打扮的人自尊心和工作责任心较强,而穿着过于随便者多半不拘小节。在初次交往中,讲究衣着打扮的人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穿着打扮中国际公认的“T﹒P﹒O”原则。

T(Time)指时间,指服饰打扮必须根据时间来决定,是个广义的概念,既指时令、季节,又指具体月日或星期几,也可具体到一天内的白天、黑夜、钟点、时辰。一个在三伏天还身着深色长袖制服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会太好。

P(Place)指地点、场所、位置、职位,即服饰打扮应与所处的场合相协调。

O(Object)代表目的、目标、对象,试图通过穿着打扮来达到给对方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的目的,有目标地来选择服饰。

具体来说,穿着打扮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努力使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 演讲中打扮的总体要求

1960年尼克松与肯尼迪竞选总统,就当时的政治影响来说,尼克松成功的可能性远远地超过肯尼迪,可是,投票结果却是肯尼迪胜利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肯尼迪打扮得衣冠楚楚,精神饱满,气宇轩昂,改变了自己的形象;而尼克松由于患病刚愈,面容憔悴,精神不振,打扮时衣服宽大,难具魅力。

这充分说明了演讲者打扮的作用。

演讲者千种模样,万般风采。要么是精神矍铄的老学者,要么是雄姿英发的人民战士,要么是口若悬河的法庭律师,要么是热情奔放的公关小姐。职业不同,年龄有别,表现出来的举止修养也不一样,不过无论是谁,演讲前均要进行一番着意的打扮。打扮切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形态、个性爱好、年龄职业、风韵涵养以及演讲主题、演讲结构,做到得体、大方、匀称、和谐、新颖、独特。通过打扮告诉听众:这就是我,这才是我。有些演讲者对演讲的内容考虑细致,对演讲的技巧想得周到,但对打扮似乎不太在意。蓬头垢面,肮脏,给人一种数月不理发、几周不削胡、天天不“整容”之感。听众一下子就会联想到演讲者是没有演讲经验的甚至是生活拖沓懒散之士,对其演讲则会嗤之以鼻。

不过有些演讲者装束又过于花哨俗气,唯恐人们不注意他,甚至不顾年龄性格特征一味地追求一种过头的“美化”,叫人不能接受。

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既要求演讲者有美的声音、美的激情、美的结构,也要求有美的仪表。刚才所说的那种演讲者哪怕有两排伶牙俐齿,三寸不烂之舌,口吐莲花,舌绽春蕾,也不能吸引听众。因为他一走上讲台就会在听众心目中形成很不好的印象,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把演讲者归入优秀、一般、差劲中的最后一个档次,并且在心理归属上形成与此相对应的反应:拒绝配合。

因此,演讲者在演讲前一定要认真琢磨琢磨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更好些。最基本的要求可借用民国时期南开学校的校训来衡量: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 演讲者选好服装款式和颜色

演讲者演讲必须全方位地展示自己。要善于通过服装掩盖自身外形上的缺陷,展示自己的内在美。演讲者的打扮不在于华贵,不在于时髦,而在于大方得体、协调。

下面我们从体型角度按不同类型谈谈演讲者服装款式的选择。

矮胖型。着装原则是低领,宽松,深色,轻软。

注意上下身衣服颜色连同鞋袜要同色。女士应避免穿下摆印花的裙子,上衣或外套短一些。穿斯文的高跟鞋与略带深色的丝袜可使两腿修长。要避免上身与下身的颜色反差太大。在冬天可根据演讲内容选带小型围巾且颜色应鲜艳点。裙子不宜太长,质地要柔软轻盈。以“V”形领为佳,袖口宜小。男士适合穿西裤,给人以优雅、富态之感。

矮小瘦削型。不能穿太宽大和大格子的上衣,可选穿浅灰色、浅黄、褐色等颜色的衣服,穿直筒形裤子遮盖略高的鞋跟。

高长瘦削型。宜穿带有衬肩的大披领宽松上衣,这种类型的男士穿夹克很合适。可穿带有细格条纹和大方格的上衣,裤子不宜过于肥大。女士不要穿窄腰或领口很深的连衣裙,面料图案不宜选直线条的。胸部瘦小者,不要穿紧身服装。

特型。主要指体型一般的与有较大差异的体型。比如驼背、臀围特大等。

驼背者应避免加大的渲染,最好不要在服装背后开口,可用大领子起遮掩作用。

臀部外翘者男士要少束腰带在裤外,女士不穿紧身裤,应穿喇叭裤。

臀部过于肥大者宜穿浅色上衣,深色裤子或裙子,以达到上下和谐的目的。

臀部过小者选用宽松的裤子和裙子,不要穿紧身衣裤。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西装,西装是男士演讲的最常用服装,女士也用得很普遍。

穿西装一定要选择优质的,粗劣西装会损害你的风度,使你形象猥琐。

深色西装要配白衬衣,黑皮鞋与黑袜子。带条纹的西装不要配方格衬衣,带条纹的衬衣也不要配方格西装。

男士可选穿单件西装上衣,下面可灵活搭配庄重的西裤,带碎花西装配各种领带都合适。

◎ 演讲者的服饰的配色方法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现实生活中,衣饰色彩的选择一般是由人自身的性格、生活经历、经济基础、性格气质、爱好兴趣决定的,没必要刻意的要求与规定。但演讲中演讲者就要考虑到演讲的内容、演讲的环境、演讲的时空等诸多因素来进行衣着、饰物方面的颜色搭配。

首先要了解颜色本身的含义。

白色是纯真、洁净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恐怖、神圣的感觉。

黑色是严肃、悲哀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文雅、庄重的感觉。

紫色是高贵、威严的象征,也给人们以恬静、新鲜的感觉。

红色是热情、喜庆的象征,也能给人以焦躁、危险的感觉。

蓝色是智慧、宁静的象征,也能给人以寒冷、冷淡的感觉。

演讲时不宜以单色调打扮,而是在单一基色调基础上求得变化。配色时不要太杂,一般不超过三个颜色,另外不要用同比例搭配。服装配色的方法有:亲近色调和法与对比色调和法。

亲近色调和法,即将颜色相似但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常有的、比较安全的配色方法。比如,深蓝色与浅蓝色,黄色与橙黄色,水蓝色与烟灰色等。

对比色调和法,即以一色衬托另一色,互相陪衬,相映成趣。例如,黄色配紫色,樱桃色配天蓝色,黄绿色配红紫色。

常用的理想配色是:

绿色配黄色,中灰配褐色;

红色配淡褐,深红配浅蓝色;

深蓝配灰色,土红配天蓝色;

棕色配橄榄色,宝蓝配鲜绿色;

炭灰配浅灰色,粉红配亮绿色;

金黄配朱红色,玫瑰配深红色;

粟色配绿色,橙色配淡紫色;

黄色配棕色,淡蓝配浅紫色;

草绿配猩红色,紫色配黄、橙色:

海蓝配朱砂色,宝蓝配鲜绿色;

中棕配中蓝色,酒红配黄红色;

原色组合(红色、黄色、蓝色);

黑白相间(“黑”、“白”两色被称为“救命色”,几乎可与任何颜色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