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技法大全(超值金版)
1600300000084

第84章 演讲之后的答疑

答疑是演讲的重要步骤

答疑是听众针对演讲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疑问的一种方法。答疑在演讲中经常被用到,是演讲的重要步骤。演讲者利用答疑来保证尽可能多的人能明白自己的演讲内容。

◎ 做好充分准备,控制好答疑现场

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直接回答问题,控制好答疑现场。

答疑阶段是进一步实现你的演讲目标的绝好机会。在演讲过程中,你试图满足听众的要求,现在你可以检查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解答了他们的疑问。根据听众提出的问题,你可以知道哪些要点还不清楚,或者他们有什么看法或不同意见。在答疑阶段要表现出积极希望与听众沟通的态度,希望听取他们对你的演讲的看法。用类似的反应来表现你的热情:“我很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或“这个问题很好”,或“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

不要因为讲话结束而丢开自己的表达技巧。保持目光交流,避免态度焦躁或说话含糊不清。实际上,有些演讲者的表达在答疑阶段更出色,因为这时他们很放松。

◎ 准备答疑

在准备演讲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要忘记答疑阶段的重要性,要预见听众针对演讲的不同要点可能提出的问题。一个办法是请朋友在听完你的排练后提出问题。虽然你永远想不到听众具体会提出什么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提出的可能性比较大。针对最复杂、最艰涩的内容,在排练时大声说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是公众人物为新闻发布会做准备所采取的办法。

最理想的情况是,你收集的资料广泛而全面,就规定的演讲时间而言,你所掌握的材料要比实际使用的材料多得多。你不应该把这些多余的材料往抽屉里一塞了事,而应该继续阅读这些材料,要对它们了然于胸,这样你可以很随意地把内容扩充得更加详实,能够游刃有余地回答提问。

◎ 对听众质疑的处理

在听演讲的过程中,听众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递条子或口头质疑、诘难的方式,向演讲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要求和各种疑难问题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占有较大的主动权。是做答,还是不做答;是离开讲稿另外专门做答,还是结合在演讲的某个部分中做答;是正面做答还是侧面做答;是立即做答还是定神思考后做答,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演讲者可根据演讲的题旨、气氛、环境、时间、与演讲内容相关的程度以及自身的能力等因素酌定。

遇到这种情况,不管是善意质询还是恶意诘难,演讲者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切忌感情用事,然后采取灵活的应变处置,使演讲顺畅地进行下去。有时甚至可以借宣读纸条或回答口头质疑的时机,进一步激发听众的情绪,把演讲的气氛推向高潮。

演讲现场有时突然发生高声喧哗、听众喝倒彩、扩音器突然发生啸叫、有人突然向你提出质问等。对此,演讲者既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又要学会容忍,场内场外的干扰很快就会自然消逝。即使干扰如高声喧哗、喝倒彩等严重到了影响演讲的程度也不必去指责它,而应该面带微笑,略作停顿,等事情过去,听众又将目光移向你时,再继续讲下去。扩音器发生啸叫,往往是演讲者的手触摸话筒引起的,手离开话筒或调整人与话筒的距离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有人突然打断你的演讲,并向你提出质问,你要耐心回答,不管对方如何激怒你,你也要保持冷静与克制,切记不可当场与质问者争辩,争辩就会显得你缺少雅量与风度。

总之,演讲者应有“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的从容气度和逆水行舟、迎难而上的勇气,这样才能有效地驾驭不同的场景,使演讲获得成功。

邀请和回答听众提问

邀请听众对自己的演讲提出问题,并且能正确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是演讲者做好演讲工作的重要步骤,这需要我们事先做好准备,对听众的提问做出准确地回答。

如果没有人马上提问,或者一个问题之后很久才有人提出第二个问题,不要担心。听众通常要花一些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在某些场合你自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引出问题,比如“你们在自己的公司里实施强硬措施时碰到过哪些问题?”这样会引发听众的许多问题。

按顺序依次回答听众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与发问者进行目光交流。如果你不太明白所提的问题是什么意思,根据你自己的理解把问题再说一遍,查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对问题的意思确定无误后,向全体听众解释问题的意思,并向大家做出说明。

一定要回答问题。为了避免把问题简单化,你可能希望深化、延伸或者限定自己的答案,但是如果所讨论的问题引申的内容太多,你可能会给人一种逃避回答问题的印象。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始终要用一两个句子,直接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为了表示强调,把第一个句子和最后一个句子的顺序安排一下。

第一句:“是的,我确实反对修建核电厂,除非几个安全问题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我的理由包括……”

最后一句:“……因为我看到了所有这些严肃的问题,所以对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是的,我确实反对现在修建核电厂。”

如果听众提出的问题你无法解答该怎么办?不要慌张。说你不知道。如果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把这个渠道告诉发问者。看其他听众是否可以志愿替你做答。或者,你可以承诺自己会查找资料,如果他以后与你再次联系,你可以把答案告诉他。

不要让问题不断的人破坏答疑

答疑的功能是为了澄清大家的疑问。如果有几位听众想利用这个时间详细请教非常专业化的问题,或者在他们最喜欢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作为演讲者你有责任让答疑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 寻衅滋事的人

听众愿意听到一些理智的异议、探究或是质疑,但是他们有时也会欢迎有人提出敌意的问题。有时候发问者会变得咄咄逼人以至于气势汹汹,对演讲者进行个人攻击。显然他们不是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是企图破坏你的可信度。对此不要勃然大怒,如果就别人的羞辱为自己辩护,这样会正中他们的下怀。挑出这个人恶言相向的核心内容,解释清楚问题的实质,镇定而理智地回答这个问题。

◎ 希望与你长谈

这个人开始也许确实有问题要问,但是你做出回答后他仍不愿意罢休。相反,他或她又提出下一个问题,评论你的答复,或者提出新的讨论话题。有时候这种人希望得到免费的职业咨询或者治疗,他们不在意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还有一些时候他或她只是认为你和你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希望和你长谈,就像你们两人都是鸡尾酒会上的嘉宾,而不是正式场合的演讲者和听众。对待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果断地结束谈话,但是对他或她表示称赞或发出邀请。比如,“谢谢你,你给了我很多有意思的启发。也许散会后你可以抽时间找我,我们再谈一谈。”

◎ 借机发表演讲

这个人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你的观点,或者他有一个最喜欢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与你的演讲内容只是稍微有点关联。很显然,他或她没有真正要问你的问题,而只是想乘此机会在大家面前表现一番。这时你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往往并不见效。这个人会回答“你难道不认为……”或“你认为这种看法如何……”然后又用了五分钟来进行自己的长篇大论。你必须在他的一句话结束后插进来,找出一个与说话人的话题有些关联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再示意接受房间另一端其他人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