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之下,言不对题。不同场合,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话题和词汇,如果某个人谈论的话题同自己所处的地点和身份不协调、不一致,谁还能觉得他说的是真话呢?
说谎的人往往在选择讨论的主题时,喜欢拐弯抹角,离题万里,进行冗长的解释,或者在谈论的过程中,屡次跳跃话题。这时,就应引起怀疑了,只要你抓住一两个关键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对方就会原形毕露了。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入什么行说什么话”。如果有人在言谈中不时地冒出“IT”“服务器”“内存条”一类的词汇,就可以推断出此人从事IT业或与IT业有关的职业。但有些人,伪装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某某专家”“高干子弟”,可他们选择的话题和词汇总是和身份不搭调,这时也要注意了。不要轻易被这种人的言语搪塞,要仔细判断对方是否在撒谎。
人在撒谎时,容易口齿不清,发音出错,语言重复并多有停顿,不时会夹杂“嗯、嗯、啊、啊”等字。因为编造谎言的过程中,由于紧张人们更容易产生语法错误、口误等。
那些撒谎时常见的手势
每一个手势都是庞大的身体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就像在整个句子中一个个独立的单词一样,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单词与单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通过上下文把握整个句子的意义。当一个人用手碰触自己的脸时,并不一定就表示他在撒谎。这种手势只是说明他可能有意隐瞒某些信息,而通过进一步观察他的其他手势,你就可以确定或者打消自己的猜测。所以,避免孤立地解读单个手势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们不能依据任何单个的手势或者面部表情判断别人是否在撒谎,但只要系统地掌握一些彼此相关的手势,就会大大提升识破谎言的概率。
1.用手遮住嘴巴
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有时候人们是用几根手指或者紧握的拳头遮着嘴,但意思都是一样的,还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遮住自己的嘴,那么他很可能是在撒谎。如果在你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遮着自己的嘴,那就表示他们认为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事情。对于会议的发言人来说,如果在发言的时候看到有听众捂着嘴,那一定是最令他不安的手势之一了。遇到这种情况,他应该停止发言并且询问听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我发现有的朋友不太赞同我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这样就可以让听众们提出自己的异议,发言者也有机会来解释自己的立场并且回答听众的问题。
2.触摸鼻子
这种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女人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人的动作幅度更小,或许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
我们必须牢记一点,触摸鼻子的手势需要结合其他的身体语言来进行解读,有时候人们做出这个动作可能只是因为花粉过敏或者感冒。
美国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科学家们还通过可以显示身体内部血液流量的特殊成像仪器,揭示出血压也会因为撒谎而上升。这项技术显示人们的鼻子在撒谎过程中会因为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皮诺基奥效应”。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尽管你无法用肉眼看到鼻腔血管膨胀的样子,但这的确是引发触摸鼻子这一手势的原因。同样,当一个人处在不安、焦虑或者愤怒的情绪之中时,他的鼻腔血管同时也会膨胀。
如果一个人的鼻子在正常情况下发痒,那么他必须比较用力地摩擦鼻子,甚至是通过挖鼻孔才能消除刺痒的感觉,而不像触摸鼻子的手势只是轻轻一摸那么简单。单纯的鼻子发痒往往只会引发人们反复摩擦鼻子这个单一的手势,而且和人们整个对话的内容、频率和节奏没有任何联系。
和遮住嘴巴的手势一样,说话者触摸鼻子意味着他在掩饰自己的谎话,聆听者做出这个手势则说明他对说话者的话语表示怀疑。
3.摩擦眼睛
大脑通过摩擦眼睛的手势企图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欺骗的人。男人在做这个手势时往往会使劲揉搓眼睛;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则很可能把脸转向别处。相比而言,女人更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她们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温柔地轻轻一碰。这一方面是因为淑女风范限制她们做出粗鲁的手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弄花妆容。
4.手指放在嘴唇之间
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与婴孩时代吸吮母亲的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潜意识里对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的渴望,人们常常在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手势。大部分用手接触嘴唇的动作都与撒谎和欺骗有关,但是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却只是内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遇到做出这个手势的人,不妨给予他承诺和保证,这将是非常积极的回应。
5.抓挠脖子
抓挠脖子的手势是:用食指(通常是用来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抓挠脖子侧面位于耳垂下方的那块区域。专家们根据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人们每次做这个手势,食指通常会抓挠五次。食指运动的次数很少会少于五次或者多于五次。这个手势是疑惑和不确定的表现,等同于当事人在说,“我不太确定是否认同你的意见。”当口头语言和这个手势不一致时,矛盾会格外明显。
6.抓挠耳朵
抓挠耳朵的手势表示出听话人“非礼勿听”的企图,即通过用手盖住耳朵或者拉扯耳垂来阻止自己听到那些不愿入耳的话语。抓挠耳朵的手势也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廓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等。
和触摸鼻子的手势一样,抓挠耳朵也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
7.拉拽衣领
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这是因为撒谎者一旦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增强的血压就会使脖子不断冒汗、发热,所以就会情不自禁想拉拉衣领透透气,从而露出了马脚。
注意撒谎者的“假动作”
在前面我们曾说到过,很多人在撒谎的时候会把脸转向一旁,眼神游移不定。为了验证这一点,专家们做了一组实验,他们安排实验对象在交谈过程中向对方撒谎,并且把整个交谈场面录了下来。然后,在交流研讨会上,专家让与会者观看这些录像,并且指出他们所识破的谎言。最终结果让人很吃惊,撒谎者的表现与我们通常所预想的不太一致。大约只有3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眼神游移,这部分撒谎者的谎言也最容易被识破。约有80%的谎言都被研讨会成员指了出来,其中女性的成功率比男性更高一些。其他7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都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个可怜的受骗人,或许他们知道左顾右盼的表现会招致怀疑,所以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避免被逮着,他们的做法的确是对的。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撒谎者的“假动作”,以免被人家兜着圈子欺骗。
有些人在心照不宣地撒谎时,不得不隐瞒两件事——第一是真相,第二是任何可能暴露自己在隐藏实情方面所花力气的情绪。撒谎者体验的情绪往往是负面的,比如感到内疚或者害怕被发现。但撒谎者在瞒天过海时,也会体验到兴奋。保罗·艾克曼称之为“愚弄别人的喜悦”。人们在撒一个很小的、无伤大雅的谎时,通常感觉不到什么负面情绪。然而,如果要撒弥天大谎,下了很高的赌注,他们通常会体验到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果需要维持这个谎言,就必须把这些情绪隐藏起来。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转头、以手捂脸,或者用一种中立或积极的情绪来伪装。转头和捂脸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因为它们往往把注意力引向撒谎者努力隐藏的东西。另一方面,伪装使得撒谎者流露出未必与撒谎有关的表情。
最常见的伪装是“面无表情”和微笑。“面无表情”只需要一点点努力就能做到,为了伪装自己的负面情绪,所有的撒谎者都需要让脸部保持镇静。而以微笑作为伪装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感到快乐和心安。
在所有的面部表情中,微笑可能是最容易做到的。它还容易让人丧失戒心,因为微笑让他人体验积极的情绪,对撒谎者较少怀疑。
但真正让微笑受欢迎的原因是,大多数人很不善于把真诚的微笑与虚假的假笑区分开来。他们之所以不善于区分,是因为过于看重微笑的表面意义。人们通常能分辨展示了负面情绪的“混合微笑”。比如说,他们发现,可以很容易分辨出“苦涩的微笑”。人们在发出“苦涩的微笑”时,眼眉的内角会上扬,而嘴角或者向上抬,或者往下撇。但是人们在分辨虚假的、非混合的微笑方面糟糕透顶。人们之所以要掩饰与撒谎相关的负面情绪,原因就在这里。
如果你问人们如何识别撒谎者,他们往往会提到微笑。他们会告诉你,人在撒谎时,更有可能以微笑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过,关于撒谎的研究表明,情形与此完全相反:与说实话的人相比,撒谎的人笑得更少。情形似乎是这样的,撒谎者有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人们对于撒谎者的预期截然相反。但这并不意味着,撒谎者不使用微笑。它只是表明,他们往往因为笑得虚假而被识破。冒牌微笑有几个可供识别的特征:
(1)持久:与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相比,冒牌微笑往往能维持更长的时间。
(2)组装:与真诚的微笑相比,冒牌微笑“组装”得更快,“拆除”得也更迅速。
(3)方位:冒牌微笑往往局限于面部的下半部分,而真诚的微笑既涉及抬起嘴角的肌肉,也涉及在眼睛周围绷紧并把眼眉轻轻下拉的肌肉。冒牌微笑和真诚微笑受制于大脑的不同部位:自觉的中枢制造冒牌微笑,而真诚微笑是自发流露出来的。
(4)对称:真诚的微笑均衡地浮现在脸的两边,而冒牌微笑有时会更强烈地出现在脸的一边(通常是右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与自觉的面部表情相联系的神经通路,不同于与自发的面部表情的联系的神经通路。如果你看到一个对称的微笑,它可能是真诚的,也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不对称的微笑,那么这很可能是假的。尽管对称的微笑和不对称的微笑大相径庭,但人们往往在回应不对称的微笑时,把它当成真诚的微笑。这也是我们对微笑漠不关心的原因:倘若别人向我们微笑,我们就不会太在意自己获得的是哪一种微笑。
在辨别谎言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谎言是如何展开的。说谎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很多高明的说谎者都具有一套说谎套路。他们发现,当用下面方式说谎的时候,更容易赢得人们的信任。
说谎的人有时并不是一张口就谎话连篇,为了增加自己所说内容的可信性,他们往往还会讲一些真话。真话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为假话作掩护,是套取他人信任的一种方式。例如,个别医生明知病人的病并不严重,在讲了一些真实病况后,又建议病人做一系列的医疗检查,或购买一些药,声称对身体有好处,否则病情可能会变严重。这样真假混杂的话语,很难辨清。
高明的说谎者常常能够以情动人,他们常在他人面前主动说出自己的“私心”,当然这只是一个幌子。例如,某位导游会主动告诉游客,到所谓的“免税店”购买商品,自己的确有回扣,但仅是区区2%。游客们听了,觉得这位导游为人“坦诚”,就算自己花了100元,他也不过赚了2元钱的回扣。于是,在免税店尽情消费。其实,导游拿到的回扣高达20%。根据“以诚相待”的心理,导游轻而易举地骗到了游客的钱。
许多说谎者善于摸清对方心思,并摆出一副客观的角度替对方分析。以某些推销人员为例,他们知道顾客会担心“合同里的霸王条款”、担心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在见到顾客时,他们就会用准备好的台词来逐一打消顾客疑虑,但在关键地方会避重就轻地进行解释。这时,顾客就容易被他的客观分析所打动,不知不觉进入他人设好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