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语言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习俗传统和文化背景,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身体语言则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交际中常见的一种非言语交际手段。它同语言符号一样,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
不过,尽管全球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比比皆是,但世界各地所使用的基本身体语言讯号却是相同的。至于某些面部表情和动作的形成究竟是因为后天的文化熏陶,还是因为习惯成自然,抑或是由于基因遗传所致,由于意见不一,学术界仍然存在各种争论和辩驳。
有一点已经得到了公认,那就是世界各地人们的面部表情和微笑的含义几乎都是一样的。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保罗·埃克曼将印有人们各种面部表情的照片(快乐、愤怒、害怕、悲伤、厌恶以及惊讶)拿给生活于21种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们看,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对照片中快乐、悲伤和厌恶这三种表情的含义的意见完全一致。
埃克曼还曾去新几内亚岛考察当地那些过着与世隔绝生活的人,并发现他们对埃克曼所提供的表情图片的理解几乎和地球上其他地区生活于其他文化氛围当中的人们一样。埃克曼还拍摄下了这群依然维持着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人们按照照片上的表情表演的情景,再将录像带回来播放给美国人观看,结果后者准确地分辨出了每一种表情所代表的含义。这一切都证实了微笑和面部表情的全球普遍性。
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琳达·卡姆拉斯博士也证实了人类表情乃天生所致的观点,她利用面部表情编码系统测量并记录下了日本和美国婴儿的各种面部反应。借助于这套系统的帮助,研究者们得以记录和分离婴儿的面部表情,并对他们进行分类,结果他们发现日本和美国婴儿的情绪化表情完全一模一样。
当然,与有声话语一样,有些看似相同的身体语言信号也会因为文化差异的缘故而表示不同的含义。一个动作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也许很普遍,而且表意明确,然而,假如置于另一种文化当中,它很有可能就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单纯的动作,甚至它表达的意义会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含义。身体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地域、历史、风俗习惯的不同都会使得不同群体之间的人拥有不同的身体语言。也就是说,身体语言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身体语言习惯。这就是为什么在表达个人诚实及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好运时,东方人往往是双掌合并于胸前而西方人则是在胸前划十字,表示自杀在美国是用手模仿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而在中国一般是掌心朝下伸平在自己的颈部做一划动姿势。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维在他的著作《手势、种族和文化》一书中认为,某种程度上,决定手势方式的是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理遗传因素。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表示同一个概念时可能用不同的身体语言,或者同一种体态语言在不同国家的人看来就表示着完全不一样的含义。
身体语言世界性和民族性,是人体语言的表达及含义在不同民族中反映的结果。有些与生理本能有关的身体语言是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在各民族中具有相同的意义,所传递的信息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所理解。因为人类的许多面部表情是天生的,人类交际的生理本能是相通的,不受文化制约的。
当然,中西方在身体语言文化上也还有很多其他共同之处,这是中西民族之间进行非言语交际的有利条件。如点头的语义是首肯,摇头表示否定,握手表示问候、祝贺、告别等。但是,中西方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理解就不尽相同。
首先,中西方人用不同的身体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如:吃完饭后,中国人用手拍拍自己的肚子表示吃饱了;而美国人用一只手放在之间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也表示吃饱了。因为肚子和喉头都与“吃”有关,它们形象、直观地表明了“吃后”的结果,在双方交际中很容易被理解。
其次,同一身体语言在中西文化中表示的意义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有所差别。中美两国人都用握手互致问候,但美国人还强调握手的姿势和力度。他们认为目视对方、有力地握手体现一个人自信、真诚、热情的心理状态;而中国人握手的力度常使他们感觉好像缺乏信心和热情。
再次,从身体语言中可以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其中宗教文化尤为突出。宗教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西方一些国家,宗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它无形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英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督教认为:所有人都是上帝之子,个体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因此他们的行为举止均从平等、自由之观念出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平等的而非等级的关系。所以,美国人在交谈时的姿势很随便,有时甚至半躺在椅子里,跷起二郎腿或将腿搁在桌子上与人交谈,但人们也很少计较这些,这与他们崇尚自由平等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动作是缺乏修养、傲慢无礼的表现,因为在中国,儒家思想的统治长达两千年,其强大的纲常伦理观念以及传统礼制的影响,让国人举手抬足间都注重“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今天,国际交流越发频繁,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沟通困难就比原来任何时期都要大了。所以,我们在学习身体语言时,也要注意到身体语言的民族性。当你需要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沟通时,不妨先了解一下他们的习惯,然后有备而去。
当不同文化相碰撞时
文化差异在异文化交际中常常被视为干扰源,许多时候会导致交际上的失误。其中最为突出的文化障碍因素之一就是非言语行为,因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非言语行为中,身体语言与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同样也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积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身体语言也会因地域、历史及风俗习惯等差异而不同,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身体语言,由此,对身体语言的不同理解更是产生交际失误的重要原因。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完美国,在走上飞机旋梯时,为向美国人表示友谊,他做了一个将双手举过头顶鼓掌的手势。可这一手势使当时的许多美国人感到很不舒服,引起了不小的误会。原来把双手举过头鼓掌这一手势在俄罗斯人看来无疑是友谊的象征,但在美国通常用来表示在战胜对手后的骄傲、得意。加之以前赫鲁晓夫曾说过要埋葬美国资本主义的话,难免就让许多美国人认为这种手势表示他好像已取得胜利而洋洋自得了。
一个小小的手势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误会呢?这实际上是身体语言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碰撞时,由身体语言的引起的误会也随之产生了。
数年前,美国出版了一本研究身体语言的书,引起了轰动。书中叙述了这么一件事:一个叫亚伦的美国青年,住在西班牙一个小镇上。一天晚上他在公寓的楼梯口,看到一个姑娘在他面前扭着腰走过去,他立刻被姑娘的动作吸引住了。亚伦鼓足勇气,上前去和姑娘搭讪,结果却碰了壁。原来,在西班牙语系国家中,作风比较开放,年轻姑娘受了该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男性面前不会显得过于拘谨,走起路来,也充满性诱惑。因为亚伦不知道民族间的差异和因此造成的不同的身体语言,所以他误以为那个姑娘在诱惑他。
可见,“体语”会因国家、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应用不一,虽是同一种动作与姿势,却表达了不同的意思。比如,在西方,女孩脱鞋的这种“体语”,对她的男友来说含有很深的性意味。但在中国,如果她的男友对这种动作也认为具有这种含义,就会得到和亚伦一样的结局。
在中国和很多国家,大人摸小孩子头表示的是对他的喜爱之情。但在泰国,如果一个外国人摸了他们那小孩的头,将会引起泰国人的不悦,甚至会被孩子的家长殴打。因为泰国人信奉佛教,认为头部是他们心灵之所在,摸孩子头被认为是对孩子的莫大侮辱。所以很多人前去泰国旅游时,导游都会强调这一点,以免引起误会。
另外,在美国,两人男人不适合长时间地盯着对方,因为这种长时间凝视常常被认为是同性恋之间的暗示。日本人也认为,交谈时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所以他们与人交谈时,眼睛不会直视对方,而是将目光落在对方的颈部,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中国人也有类似的习惯,当被某人紧盯着看时会感到非常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同时会产生对方非常失礼、甚至是在挑衅的不良印象。
与之相反的是,有教养的英国绅土却认为交往时直接凝视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也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他们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个人存在的焦点,只有互相凝视才能了解对方。至于以浪漫闻名于世的法国人则特别喜欢一种鉴赏似的注视,用这种眼光看人,其实是在传达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内心里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女士的凝视被公认为那个国度的一种文化准则。
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胜枚举。进入新世纪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人际之间,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深入,由此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碰撞乃至文化沟壑也不断出现。因此,了解世界各族的身体语言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方差异,培养对身体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已然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必备常识。
目光礼节的文化差异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几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都能够通过眼睛进行。其所表达的身体语言的含义丰富多彩,可谓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种身体语言。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说:“眼睛的语言,在表情上是无穷无尽的。像海一般深沉,碧空一般清澈,黎明和黄昏,光明与阴影,都在这里自由嬉戏。”近代西班牙哲学家奥塔加在《人与众人》一书中说:“每一次注视都说出了注视者的心路历程。”从莎士比亚的“仿佛他眼睛里锁藏着整个灵魂”,到流行音乐的歌词“不要说,你的眼睛已经告诉了我”“你的眼睛出卖了你的心”都说明目光注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从而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大城市受过教育的人对于这种场合下的识别范围也许没有美国人那样严格,但相互看到而“视若无睹”、毫无反应,显然也属于不礼貌行为,会令人不高兴。所以,那些高度近视者,常因近在咫尺却看不见对面来人不打招呼而遭人误解。也有些人,走路时尚能“陷入沉思”,表现出一种“目中无人”状态,常令熟人生气。其实,这不过是因为他们大脑没有空闲,所谓“一心不能二用”,来不及对眼睛摄取的信息做出反应而已。至于小镇的居民,由于整体上比大城市的人更为好客、更为热情一些,所以,对陌生人招呼的概率要高一点,但还是不能与熟人相提并论。
美国人若回避他人的目光,或者在善意的微笑之后,不实行“相互注视”,那就是表示没有交流的意愿。因为相互明显地注视,意味着开设了一个交流频道。所以,人们力图捕捉售货员、服务员及其他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的视线的理由,就是因为相信这种“相互注视”能够促使对方来同自己进行语言交流。
美国人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知为什么,就被购物中心和机场中那些募捐老手和狂热的宗教活动家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走到他们身边。其实他们的技巧就是根据这样一种假定:一旦确立了“相互注视”之后,人们的良好风度和不愿伤害对方感情的心理,就不会让自己话也不说一句就能过其场地。人们还在离他们大约6米以外、即将离开之时,就会捕捉到你的视线,使你不能轻易离开,并通过相互注视,把你引向他们一边,并诱使你开始交流。直到你接近到约2.44米左右时,他们一直紧盯着你,此后则开始行动。当你走到离他们0.9米以内时,你已堕入他们的眼中了,即便他们一言不发,你也来不及转身了。
一般而言,美国人在正常状态下与他人相遇时,相互间的距离直到2.4米左右为止,都继续进行“礼貌而正确的无视”。而且此时,人们会稍稍注意一下自己前进的方向,通过头向某一方位的姿态,传达一种信号,显示自己打算前进的方向,此后则低头走路。
许多人知道一种“面对面做鬼脸”的游戏。这对于孩子们而言,是一种忍耐力和意志的考验,只有“强者”才能胜出,因为它要求参与者要强忍害怕的心理和想笑的冲动。没有交流意愿的十秒以上的注视,对于对方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即便不引起真正的不快,也会引起焦躁不安。在灵长类动物中,“凝视”常是“赢得”或“败走”的原因。人的反应当然不会那么直接。但是,不眨眼地盯着看,能够引起对方心脏跳动的显著亢进以及其他现象,则由美国艾尔大学的研究者们明确地揭示了出来。
还有这样一个实验,装扮成“普通行人”和“摩托车驾驶员”的调查员,反复凝视着因红灯而停车的汽车司机。结果判定:信号一变,那些处于被凝视状态的汽车司机要比未被凝视的汽车司机更为急切地起步通过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