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至今仍在品读、演出着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先人祭》——这部对于波兰文化来说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世人普遍认为,孔子的思想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到现在还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式。与此类似,浪漫主义的神话也深深地影响了波兰人的心理和意识,到现在还塑造着波兰人的民族性格。
《先人祭》由四部分构成,这部作品的创作跨越密茨凯维奇整个人生。其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部是在诗人二十三岁、二十五岁左右写成的;第三部则创作于诗人移居德累斯顿的十一年后(1832)。
在这部作品里,密茨凯维奇首先设置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展现的是村民们在每年十一月进行的一次亵渎圣灵的宗教仪式。我们还能从中看到神,看到艺术家,看到许多人物个体,看到被抛弃的情人,当然,还有那些为争取自由而被迫入狱的人。其实,《先人祭》用另一种方式展现了19世纪波兰失去国家独立的悲惨命运,展现那些为争取自由所进行的战斗。
当我们说到密茨凯维奇的时候,有必要先提一下波兰的戏剧以及它的艺术雏形。波兰的戏剧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创新性的架构,既带有实验的性质,又体现了现代的思想。因此,《先人祭》也是一部没有完结的、不按剧目顺序创作的、只有片段式的开放性的作品。它是波兰戏剧艺术形式的精华和典范,对构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想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们无法将之简化,用一段陈述式的语言概括出来。密茨凯维奇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世界是用不同的语言在表达自己,它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多元且多层面,一直在不断变化着的。对于这些变化,人们也时常感到无能为力。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密茨凯维奇的作品,我们想对那些手有余香却不懂得赠予与人的人,对于那些忘记对话、不愿意倾听的人,呼吁伦理道德之责任。《先人祭》的作者在人的灵魂深处看到了人性的体现。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位慈爱的波兰民族诗人,他同时也担起了对世界的责任。
2014年,乌克兰裔美国学者罗曼·克洛佩茨基在其传记作品《浪漫主义者的一生》中这样描述密茨凯维奇:“这位贫穷的诗人、大贵族沙龙里的常客、虔诚的天主教徒、狂热的异教徒、浪漫主义者、丈夫、七个孩子的父亲(其中一个是非婚生育)、女权主义者、自私的人、忠诚的朋友、拿破仑拥护者、政治家、神秘主义者、多国语言天才(会七门语言)、哲学家、大学教师,他既是沙皇俄国的受害者,也是它慷慨的受益人。”1798年,亚当·密茨凯维奇出生于白俄罗斯扎奥谢的一个波兰家庭[1];1855年死在了亚洲的土地上。
《先人祭》第三部的前言以这样一句话开头:“半个世纪以来,在波兰,一方面暴君们横征暴敛,无尽无休,残酷无情,另一方面,人民则显示了自己无限的坚韧不拔的献身精神,这是从基督徒受难以来史无前例的。”反抗是《先人祭》的脊梁,第二部中众人聚集所举行的仪式以及第三部中出现的牢里的犯人都是反抗精神的体现。是反抗塑造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也是反抗的精神成就了当代众多的社会变革。同样在今天,坐在观众席上,我感到我们从《先人祭》中领悟得最深的其实是责任之外的那份勇气。这正是我们民族的传承,也许它有时带来的并不是胜利,但却永远是无上的光荣。我深深地觉得,《先人祭》所带来的自由之声,不仅仅响彻于我祖国的危难之时,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它都会产生共鸣,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信仰。
完整地演出这部长达十几小时的浪漫主义文学巨著,这是波兰戏剧史上的一次挑战,它不仅是与过去的碰撞,也是回望民族之本的重要时刻。研究过去其实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未来。
克日什托夫·涅什科夫斯基[2]
2015年6月
何娟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