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对白:文字、舞台、银幕的言语行为艺术
16096500000002

第2章 引言

“PART ONE:对白的艺术”激进地扩充对白的定义和其各种用法,第二章至第五章检视角色语言在四种主要说故事媒介中的功能、内容、形式、技巧。

“PART TWO:瑕疵与修改”指出不可信与陈腔滥调的毛病,以及“写在鼻子上”与重复写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为了说明写对白的技巧,我从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里举出不少范例。

“PART THREE:创造对白”检视作家的最后步骤,找出文字创造文本。当我们说一个作家有“对白的耳朵”,我们的意思是他懂得创造角色的特定说话方式,他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语法、节奏、音调,更重要的是,他用的词只有那个角色才会使用。最理想的是,每个角色仿佛有他个人的独特字库,因此对白的原创性始自词汇。

为了说明角色专属对白的影响力,我们会研究莎士比亚名剧《裘力斯·凯撒》、埃尔莫·伦纳德[2]的小说《战略高手》、蒂娜·菲的电视剧《我为喜剧狂》,和亚历山大·佩恩、吉姆·泰勒合编的影片《杯酒人生》。

“PART FOUR:对白设计”以研究故事与场景成分之设计开始,第十二章说明形式如何决定角色的话语,会引用七种场景范例,如有线电视剧《黑道家族》中的均衡冲突,商业剧《欢乐一家亲》中的喜剧冲突,舞台剧《日光下的葡萄干》[3]中的不对称冲突,以及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非直接冲突,小说《埃尔泽小姐》和《纯真博物馆》的自反性冲突,以及电影《迷失东京》中的微限冲突。

经过一个个节拍的细致分析,我们看到两种有效对白的主要原则:首先,每个对白的交错都创造出行动/反应节拍,推动场景发展。其次,虽然这些动作用言语之外在行动表达,角色的动机却潜藏在潜文本里。

《对白:文字、舞台、银幕的言语行为艺术》试图像GPS一样,为抱负提供指引,为困惑重新导航。如果你近来尝试钻研这门艺术而遇到创作瓶颈,本书会帮你精进。如果你以写作维生却迷失方向,此书也能帮你找到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