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历史的归属与鲍照的出生
从三国末年到西晋,淮阴县是广陵郡治所在,这时的广陵郡辖有淮阴县、射阳县(山阳县)、广陵县、盐渎县、江都县、高邮县和淮浦县。两晋南北朝时期,淮安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南北朝时的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此时,在南北朝的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徐州移治朐县(今连云港市海州区),管辖东海郡,东海郡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五县,相当于今新浦区西部、海州区、赣榆县南部、沭阳县、新沂县、涟水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淮阴区。就在这么一个动乱的年代、行政地域不断变化的年代,鲍照出生了,他于公元414年出生时,还是东晋人。六岁时,就变成了南朝刘宋朝人,他的命运,也在变化的年代中变化着,生着悲剧,也写出壮丽的诗篇。
《南史》卷十三记:“鲍照,字明远,东海人。”东海郡,大部在今连云港港境内,所以有称鲍照为连云港市东人,也因东海郡治所在而称其为山东苍山南人。但《江苏省志·文学志》称其为江苏人,“因为他青少年时期在镇江一带度过是没有问题的”。淮安人则多取其为东海(今涟水县境内)人一说。
彪炳千秋的成就
鲍照的文学成就很大,身世介绍却简略,且散见于《南史》、《资治通鉴》和各地方史中。综合各史可得出:他出身寒微,曾从事农耕。在西晋、东晋至南朝这些以门阀森严为特征的朝代里,不要说平民,就是下级官吏的子弟,要想学而优则仕也是很难的。由此可见鲍照当时要有所成就之难。但他坚持读书,“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南朝刘宋文帝时期,某年清河水秀,他撰文(或说做诗)赞美,辞美句工,很得人称道。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25岁的鲍照听说荆州刺史、临川王刘义庆(任江州刺史、南京州刺史)喜爱文学,更以诗为贡,求见刘义庆。门人阻挡说:“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你地位太轻,不可轻易打扰王爷)。”鲍照勃然大怒说:“千载上有英才异干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意思是说历史上英才被埋没的太多了。大丈夫怎么能藏着自己的智慧才能,让大人们不明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成天碌碌无为与燕雀为友呢)?”听他如此呵斥,门人害怕,禀报于刘义庆。刘义庆暗暗称奇,赐鲍照帛二十匹,并任其为国侍郎。之后又提为秣陵县令(县治在今南京江宁区)。这样,鲍照追随刘义庆八年,出人头地前景看好。不料刘义庆任南京州刺史第二年辞官病逝,鲍照失去赏识之人。这时刘宋武帝看到了鲍照的文章,称赞说本朝可没有人能超过他的,便提拔鲍照为中书舍人(秘书)。可能是感到皇帝对自己的文章已审美疲劳,不久鲍照便去临海王刘子顼处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第二年又随他去就任荆州刺史。然而可悲的是,所谓的临海王才七岁,根本不可能赏识他的才华;所谓参军,也仅为七品。刘宋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在江州长史邓琬拥戴下于寻阳(今江西九江)反叛称帝(年仅11岁)。刘子顼举兵响应,结果兵败,被赐死。子顼兵败时,鲍照正在荆州,当朝廷兵马兵临城下时,荆州治中(管治安的官员)宗景背叛原主率兵杀入城中,逮捕刘子顼。城内顿时大乱,乱兵匪民杀人劫库,无恶不做,鲍照在混乱中被杀,时年54岁。
南朝文学批评家、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作者钟嵘评价鲍照有两句话:“才秀人微,取堙当代。”鲍照现存的文章诗赋等都收集在《鲍参军集》一书中。《拟行路难十八首》是其著名的代表作,被人最为推崇的当属第六篇《对案不能食》: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行路难是诗牌,不是这首诗的标题。《对案不能食》也是后人加的标题。鲍照的“行路难”民歌味十足,语言明白遒劲,直抒情怀,是典型的乐府诗。
鲍照一直生活在底层,奔走于动乱,其另有成就的是以《芜城赋》为代表的“乱世赋”。《芜城赋》是他目睹扬州兵乱遭劫后满目疮夷而感怀人民的痛苦而做的诗,从扬州曾有的繁华“柂以漕渠,轴以昆岗。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开始,对比现在的荒芜“坛罗虺蜮,阶斗麏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最后操琴而歌叹出“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的感叹。由此,扬州便有了“芜城”的别号。
受鲍照文风诗格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所以杜甫评价李白为“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说李白的诗写得飘逸俊秀如鲍照,清馨新丽如庚信(南北朝北朝文学大家)。最后史家定论鲍照为“元嘉三大家”之一,称其文学成就超过南朝另两大家谢灵远和颜延之。受其影响,其妹鲍令晖也为当时的女诗人。另有王峰先生在《淮海晚报》上撰文指出,鲍照还是我国最早使用谜字的人,他用诗做过“井”、“龟”、“土”三个字谜。
鲍照墓的传说
鲍照墓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城外西池西岸。他之所以葬于此,有一民间传说:在南北朝时期,此间一姓宛的农民犁田,发现稻田里一夜间多了一座新坟。他虽然奇怪,却接纳了它,在耕田时还为它多留了一犁土,且让“留一犁”成了宛家的“祖训”,让宛家人一代一代地善待这个无名之坟。隋朝开科举后,宛家人在考科举时总有一位名叫“刘一雷”的影子相助而成功,并自称宛家对他有恩。宛家千思百想,才想到“留一犁”这件事上。宛家人高中后重修此坟,从随葬竹简中得知,此坟主人正是大文学家鲍照。
鲍照墓原墓被毁,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知县俞昌烈予以重修,邑人喻权捐田五亩作为祭产,学者喻元鸿赋诗纪念:“为爱风骚屈宋遗,故埋诗骨楚江湄……。”现存冢墓,封土高二米,底径二米余,有碑石一块,上刻“南朝宋参军鲍公照明远之墓”等字。
§§§第四节 女子作诗当清彻——鲍照妹妹鲍令晖
鲍照家是清贫的。史书上没有他父亲的记载,只有妹妹鲍令晖相伴的实录。
兄妹相依为命,“束菜负薪”(捆菜挑柴)为生。一朝兄长要离去,外出谋个入仕,当然涕泪相零。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26岁的鲍照投奔临川王刘义庆,走到今安徽望江县的大雷岸时,放心不下妹妹,给妹妹写信(《登大雷岸与妹书》),在描述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的行路难后,嘱咐妹妹:“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
是信亦是诗,传到妹妹手中,鲍令晖写出一首对哥哥一片深情的诗: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
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哥哥走了,妹妹没有笑过。夜不敢用砧杵,落日就闭门,是怕引起思念。在帐中逗着萤火虫,看看庭前紫兰花,是想减轻怀念。花开花落,时节在变换,雁来雁去,哥哥你可衣单。哥哥呀,我只盼你冬天一过,随着春天归来。一个孤身在家的女才子,就用这么单纯的心思,写出这了么清纯的诗歌。
看得出,鲍令晖在家读过《古诗十九诗》,写作上也可见《古诗十九道》的古乐府的风情。但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为她有自己的生活情调。
她留下的代表诗作主要有《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品诗》中评价鲍令晖的诗:“拟古尤胜。”意思是出于古诗,胜于古诗,而这“尤胜”之处,就在于构思结句“崭绝清巧”。《拟青青河畔草》便是代表: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这首诗是学从《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而成的。然而从立意到手法,是明显创新的。
其余诗也抄录在如下,以备查找便捷:
拟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题书后寄行人。
古意赠今人
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
月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余心不变。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明月何皎皎。垂櫎照罗茵。
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
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
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
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
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
寄行人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鲍令晖的诗,多属妇女思念征夫之属。但鲍令晖是否有北戍的丈夫,难以考订。她写作的题材因生活视野而稍窄,但清彻如水的手法却值得学习。不过她比哥哥鲍照更不幸,比鲍照去世还早。鲍照专门写下《伤逝赋》,怀念妹妹。
§§§第五节 相关文学:曹丕三伐东吴与留在淮安的诗
这本是一场准备统一全国、名垂千古的战争,然而机会来了却再度失去,最后成了遗恨万年的战事。这就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伐东吴之战。战争中,魏军经过淮安,所以曹丕的诗中就有了淮水,有了对淮安前身古徐国的追忆,还有了清河地名。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这是魏文帝曹丕于公元244年三打东吴、屯兵广陵即今天的扬州时所做的诗的开头,此诗题为《广陵于马上作诗》。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本来才能不如弟弟曹植(至少是文才上,南朝宋大诗人谢灵运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天下诗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的字)一人独占八斗,他谢灵运自占一斗半,其余半斗天下人共分之),但谋士中智商高者很多。后来奠定了晋夺魏天下基础的司马懿,便是其麾下谋士之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攻曹仁,曹操欲让曹植统兵出征好建立功勋,以利接班。谋士们早早探得消息,早早让曹丕亲自设宴请曹植并灌醉了他,待曹操来招,曹植已醉成一滩烂泥。结果曹操认为曹植不堪重用,将帅印给了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先是嗣位做了丞相、魏王,接着逼汉献帝“禅位”,改国号为魏并称帝。他自然想到要统一中国。但他错过了第一个机会。公元222年,蜀国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东吴孙权为避免两面受敌,上表魏国称藩。曹丕没有看透孙权的计谋,没有乘机夹击东吴,致东吴集中兵力,一举击败蜀国。之后,摆脱了困境的孙权,便不把魏国放在了眼里。见状,当年冬天的十月,曹丕发动了伐吴的战争。孙权拒长江而守,最后魏军流行疫病,被迫退兵。接着第二年六月,曹丕再兵临长江,东吴大将徐盛收缴长江上所有船只,还大设疑兵,沿南岸建起数百里疑城假楼,还在江中浮起大批“舟舰”。魏军无法找到船只渡江,又惊愕吴军“兵强马壮”,曹丕大叹:“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说完只好再次无功而返。
公元225年冬十月,曹丕备好大量船只,率十万大军,出谯城(今安徽亳州),顺涡河进淮河舟行广陵,停于河中,准备舟出长江。于是便有了前面那首豪迈的诗《广陵于马上作诗》。诗在描写了戟矛如林、盔甲耀眼、将士豪气冲天的军威后又写到:“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这是曹丕性格中文人、仁性的一面的流露。他诗的意思是,如果能像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那样到岐山下以农兴国最后打败商王,如果能做到听从鲁卿孟献子的建议,在形势险要的虎牢修筑城防,终于迫使郑国不战而俯首,如果依照西汉边将赵充国“罢骑兵”、“屯垦边疆”的主张最终吸引先零(羌人之一部)四万余众归汉,那么我如果能在淮河泗水一带搞军垦,在淮安这个古徐国建个都城,不也就可以不战而屈东吴么?那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呀!那才不会像周公那样,虽然东征得胜而归,但东山诗中却仍有那么多的忧伤。
然而,曹丕的良好愿望只是愿望。命运第三次跟他开了玩笑。才是十月,却突然大雪封路,河面冰封。水师冻在河上,无法向江中运动。《三国志》载:“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资治通鉴》上则更细致地写道,三伐东吴未果,曹丕望江兴叹:“老天呀,看来你设个长江就是要分出南北来呀!”光叹也罢,能全身而退也好,不料东吴却借魏国水师不能前进而杀过江来,由将军高寿率500敢死队偷渡过江,抄小路夜袭魏军,魏军一派惊慌,好一阵忙乱。史载曹丕弃舟乘车而退,一直逃到山阳即现在的淮安市地面上才停住脚步,再渐渐聚拢了兵船于淮河,然后乘船而返回。进军和撤退路上,看到百姓为自己的帝舟和兵船挽纤的辛苦,便有了“清河”诗之一《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由该诗与曹丕的《杂诗》二首、诗《清河作》在《曹丕全集目录》中紧随排列于《广陵于马上作诗》之后推测,它们均做于本次扬州屯兵前后,故应当是对淮安境内所见有感而发。当时的淮安境内属魏国的临淮郡。《杂诗》二首和《清河作》内容浅显易读,与《广陵于马上作诗》、《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情感上一脉相承,均反映了战争的艰难,流露出征人何时归乡的幽怨,也可见这些作品为同一时期作品。另据公元六世纪南朝徐陵所编东周至南朝梁代诗歌集《玉台新咏》注:“魏文帝(曹丕)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又清河作一首。”可见“清河”这两首诗是一同写的。再由古泗水别名清水,另名南清河一说佐证之,上述作品似可说都是曹丕在淮安境内所遇而感,但作品的内涵则是超越地域和时空的。原说“清河”二字,最早是因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在淮阴故城北、泗水入淮口设清河县而见诸于文,现在是否可说,在三国时(早于南宋咸淳年间1048年)就见于文字了呢?
曹丕大败归来,第二年便去世了,其在位仅六年,享年才40岁。他文才虽高,武略却大逊于其父,结果便在机会到来时没有能创出统一中国的历史业绩,实在可叹!但生后留下著录23卷,又有《典论》五卷,《列异传》三卷等,也算是别有一番成就了。
由此觉得,无将才帝才者,不如不去争什么领导当,不如做一介文人,做好文章这个“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倒也自尽所能,不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