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的骄傲:程玮教育小品文
16195400000005

第5章 虎妈未遂

说起来,我应该是名正言顺的虎妈,因为我儿子就属虎。我好像也一直顽强地向虎妈的方向努力,但是很少成功。

果同学小时候的第一个理想是当一个清洁工,在马路上扫垃圾。一个孩子有了这样的理想,当家长的几乎就没有退路了。很多家长激励孩子的时候经常说:你要好好学习,要不然,长大了就去扫马路。现在人家的理想直接就奔着扫马路去,当妈的就是想励志也想不出新招了。

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果同学算术考试考了个3,相当于中国的七八十分。我十分生气,因为他平时算术很不错的,完全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于是我开始训斥他,越训越来火。正在这时,有个德国朋友打电话来,他跟我交谈了几句,觉出我说话的口气有点反常,就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坦率地告诉他,因为儿子的算术考了个3。他在电话里大笑起来,他说,如果孩子考个3就这么生气,他那可怜的妈妈当年一定不到40岁就被他活活气死了。3已经很好很好了啊,你还想要多少?是的,德国妈妈只要孩子考及格了,就很满足很开心。

虎妈的招牌标志是强迫孩子学乐器,这样的事情我也不是没做过。果同学一年级开始学弹钢琴,上完钢琴课回家,他就把这事扔到一边去了。我的感觉是,他认为只有到钢琴老师那里,才需要弹钢琴。当果同学还是一颗种子深埋在我的身体里时,我就发誓绝不强迫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既然他不喜欢弹,那我也就不强迫了。到中学以后,他突然明白,钢琴必须弹得出类拔萃才能有演奏的机会,而小提琴只要能拉拉,就能坐到台上滥竽充数,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改学小提琴。

我多方打听,好不容易给他找了个小提琴老师。这老师很有名,住得离学校很近,找他的家长排成长队。第一次见面,老师说先要听听乐感,让他唱首歌,谁知他一口拒绝,说他在学校从来都是合唱,没有独唱过。老师拿他不知怎么办,就好言好语地对我说:“小提琴对乐感的要求很高,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小提琴的,或许这孩子可以去学别的乐器,比如长笛什么的。”我说:“我明白,我小时候也学过小提琴,现在干的是别的,但我一点不后悔当初学了小提琴。我不指望孩子能成为帕格尼尼什么的,我只希望他能参加学校乐团,多一个交往的圈子。”

后来,果同学的小提琴学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基本上除了去老师那里,我很少听到他练琴。我是个讲信用的妈妈,所以继续不去强迫他。有一次,我听他一连几天都练同一首曲子,并且总是拉到同一个地方就跌跌爬爬拉不下去。我问他是不是学校又要开音乐会了。他说不是,是要去伦敦演出。他补充说,是去伦敦的友好学校演出。我觉得这关系到他们这所几百年老校的声誉问题,就问学校乐团里是不是有很多比他拉得好的小提琴手。他说自从一个天才女孩毕业以后,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这次肯定要丢人了。不过,音乐会不重要,十几分钟就过去了,重要的是交朋友。

于是果同学的小提琴就永远停留在交朋友的水准上了。

在上大学以后的某一天,他回家来取小提琴,说他想参加大学的乐团。我和他一起打开了被冷落了很久的小提琴,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见小提琴老师的情景。果同学谴责地说:“如果你当年对我要求严一点,我的小提琴还会拉得好一点。我那时候小,哪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一个妈妈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太不负责任了!”

看来,当虎妈不当虎妈,最终都会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