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觉得自己已经丢失了童年的那块点心,
但我确信它还在那里,就在你心灵的一角。
吃点心
慢慢地、欢喜地吃饭,不想将来,也不悔过去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母亲每次从集市上回来,都会给我带回一块香蕉叶包裹的点心。我会跑到屋子前面的场地上,一点一点地吃;有时候吃掉一块点心要花上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我会咬上一小口,抬头看看天空,然后用脚碰碰小狗,再咬上一小口。我就是享受待在那里,跟天空、大地、竹林、猫、狗和鲜花在一起。我能花上这么多时间吃点心,是因为我心无忧虑。我不想将来,也不悔过去。我全然地身处当下,跟我的点心、那狗、那竹林、那猫以及那万事万物待在一起。
就像我童年吃点心那样,慢慢地和欢喜地吃饭,这也是可以做到的。或许你觉得自己已经丢失了童年的那块点心,但我确信它还在那里,还在你心灵的一角。一切都还在那里,如果你真的想要,你还可以找到它。正念饮食是禅修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修行。我们可以将童年时吃点心的感觉带入现在的吃饭中去。当下一刻充满喜悦和幸福,如果你留心,一定会亲身体验到。
生活时刻
喝茶的两个小时,我们赚不到钱,但可以拥有生活
在我小时候,越南人的生活与现在大不相同。无论是生日派对、诗歌朗诵会,还是某位家人的忌日,都会举行一整天,而不是几个小时。在那一天,你随时可以来,随时可以走,不用汽车,不用自行车,只用两条腿走。如果你住得很远,那就在前一天出发,途中在朋友家过夜。无论你什么时候到达,主人家都会欢迎你,并且热情招待。只要来了四个人,就可以坐成一桌,开始用餐;如果你是第五个到达的,也没关系,只要再等三个人,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吃了。
汉字中的“閒(闲)”字,以“门窗”为框,里面是个“月”,寓意只有那些真正悠闲的人,才有时间赏月。而如今,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奢侈的悠闲时刻。虽然口袋里的钱更多了,物质生活也更丰富了,但我们却没有以前快乐了。而之所以如此,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享受彼此的陪伴。
但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让寻常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比如,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从专心饮茶,享受茶味开始。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去喝茶?从经济角度来讲,这样很浪费时间。
但这与金钱无关。时间比金钱更为重要。时间就是生命,而金钱无法匹敌时间。在一起喝茶的两个小时里,我们挣不到钱,但却可以拥有生活。
有厕即是乐
快乐的前提是你先感知到
总有人问我,“清扫厕所的时候,怎么高兴得起来?”殊不知,我们能有厕所可以清扫,已是一大幸事了。
我在越南初入佛门时,压根没有厕所可用。我住的寺庙里有一百多位僧侣,却没有一个厕所。不过,我们还是有解决办法的。寺庙周围多树丛和小山,我们便到那些山上去解决。山上没有卷纸,我们就找干枯的香蕉树叶或枯树叶解决。不过,我在出家前,也没用过厕所——只有非常有钱的人家才用得起厕所,其他人只能到田里或山上去解决。而那时的越南有2500万人,大部分人都无厕所可用。
所以,有厕所可以清扫,足以成为一件乐事。如今,我们已有太多可乐之事,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很快乐了。
树叶
无意识知道如何聆听我们,只要你播下一粒种子
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用来贮水的大水瓮。有一天,我朝水瓮里头看,看见底部有片很美的叶子,五彩缤纷的,便想拿出来把玩。无奈胳膊太短,我根本够不到水瓮的底,于是便找来一根棍子,想把它捞出来。但我拿着棍子在水瓮里搅了又搅,叶子仍然没有浮出水面,我便失去了耐心,丢掉棍子,离开了。
几分钟后,当我再回到那里时,惊讶地发现叶子浮出了水面,于是赶紧捞了出来。原来,在我离开之后,被搅动的水仍在不停地转,树叶就这样转出了水面。
人的意识亦是如此。如果我们总在绞尽脑汁,那是无法收获见悟的。有时,我们会在睡觉前对自己说:“明天早上四点半,我要起床。”而第二天,我们真的在四点半醒来了。因为我们的“无意识”(即佛语中的“藏识”)知道如何聆听我们,并与主导我们日常思考工作的“意识”合作。所以,如果你要禅修的话,不仅要利用“意识”,更需使用和信任“藏识”。如同我们在土里播下一粒种子,就要相信那块土壤一样;当我们种下一个念头或一个愿望时,也要相信,这个愿望一定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生长,并终将伸出“心识”的水面。
佛陀画像
我也想像这样平静安详地坐着
七八岁时,我无意中在一本佛教杂志的封面见到一幅佛陀画像。画中佛陀静坐草中,让我印象深刻。我想,作画的人在画这幅画时,内心一定也静如止水吧。当时,我身边的许多人一点也不平静,不快乐。所以,看到这幅佛像,我感到特别快乐。
看到如此平静的画面,我突然也很想成为佛陀这样的人,能这样平静、安详地坐着。我想,正是在那时,我有了从佛为僧的想法——虽然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
佛陀不是神,他与我们一样,只是人。与许多人一样,他年少时也困苦不堪。他看到王国遭遇的苦难,看到他的父亲净饭王想为百姓减轻困苦却无能为力的样子。年少时,佛陀就千方百计逃离苦海。虽然他生为王子,但舒适的物质生活并不能让他快乐,也不能让他心宁气静。为了出离这样的苦海,为了找到真正的心之归属,他决定离开他所成长的王宫。
我想,如今的许多年轻人也都和年轻时的悉达多拥有同样的困惑吧。年轻人想要追寻真善美的事物,但环顾四周,却发现无处可寻,于是大失所望。我年轻时也曾有这样的感触。所以,当我看到佛陀的那幅画像时,感到非常快乐,并且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我深知,只要勤加修习,一定能像佛陀一样。一个人只要能心平气定、博爱宽容,就可以称之为“佛陀”。过去曾有许多佛陀,现在也有许多,将来亦会如此。“佛陀”非某个人的专属之名,“佛陀”是一个称号。所有心境安详、博爱包容的人,都是佛陀。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成为“佛陀”。
万花筒
不要因为那些已经消失的画面焦急哭泣
小时候,我会用一根管子和一些玻璃做成一个万花筒,然后开心地把玩。我只要转动管筒,就会看到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花样。我只要稍稍动动手指,眼前的画面就会立即消失,变换成另一副模样。但我并不会因为那些消失的画面而焦急哭泣。因为我知道,我并没有失去什么,我还会再看到其他壮丽的花样。
在万花筒里,我们能看到均匀对称的美丽画面,但无论什么时候转动它,那些画面都会立即消失。我们可以将这描述成生与死吗?这些画面是一种表象吗?虽然这一个消失了,但那一个会紧接着出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我见过许多人死去的时候平静安详,脸上挂着微笑,因为他们明白,生与死并不会颠覆浩瀚大海,生与死只是这片汪洋表面的浪涛,就好像我们在万花筒里看到的那些美丽的表象一样。
隐士与井
也许,你也曾有过一次心灵之旅,它可能是一块岩石,或一颗星星
少年时,我住在越南北部的清化省。一天,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要去附近的纳山爬山。他还说,山上住着一位隐士,独自居住,日夜静坐,像佛陀一样平静安详。这让从未见过隐士的我兴奋不已。
爬山的前一天,我们为山上野餐准备起食物:做了米饭,捏成团,用香蕉叶包裹起来,再将芝麻粒、花生和盐放进去,还烧了一些开水带上。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出发了,走了很长一段路,才终于到达山脚下。到山脚之后,我和朋友们便急匆匆地向上爬。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如何正念行走,所以在上山的一路上,我们都走得飞快。
爬上山顶后,我们累得不行,便将身边的水一饮而尽。我到四周找了找那位隐士,但并未找到他,只看见了他的竹草茅屋。茅屋里也只有一张小小的竹床和竹坛,并无隐士本人。也许他听到我们上山的声音,不想听到我们这群孩子吵闹,所以躲起来了吧。
午餐的时候,我一点也不饿,加上因为没看见隐士而心觉失望,于是便离开小伙伴们,继续往更高的山上前行,一心想要找到那位隐士。我在树林里,越走越深,渐渐听到了淅沥沥的水声。那声音真美妙,我寻着它的源头继续向前,很快,便看到了一口自然井,井池小小的,四周被五彩的大石包围,井水清澈见底。口渴难耐的我立即屈膝,捧水喝了起来。井水甘甜可口,我从未喝过如此好喝的水。我感到非常满足,别无他求——甚至已不想再寻找那消失的隐士。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见到了那位隐士,我想,也许那位隐士早将自己化作这口井了吧。
喝完水,我感到非常疲惫,便躺下休息,想在这井水旁再多待一会儿。我仰着头,望着高高的树枝伸向蓝蓝的天空,而后忍不住闭上眼睛,沉睡起来。我不记得自己睡了多久,只记得我醒来的那一刻,忘了自己身在何处,直到我看到伸向天空的树枝和那口美好的井水,才想起了一切。
想到我该回去和同学们在一起了,我这才惜别井水,起身返程。就在我走出树林的那一刻,我的心灵深处突然冒出一句话,像是一句短诗:“我已尝味世间最可口之水。”
回去之后,我便与小伙伴们坐在一起吃东西。但我并不想说话,我只想让这样的经历多留在我自己的心里一阵子,因为它让我触碰到了我心灵的深处。我坐到地上,安安静静地吃着我的午餐,饭团和芝麻的味道都很好。而我,也感到平静、快乐、安详。
那次爬山的经历,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井的模样和井水轻轻地淅沥沥流淌的声音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也许,你也曾遇到你心中的“隐士”。也许他变幻成了一块岩石、一株大树、一颗星星或一道美丽的余晖。
这是我的第一次心灵之旅。自那之后,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平和。我不需要向人诉说我的遭遇,我可以将它藏在心里。我想成为一名僧侣的愿想也更加强烈。十六岁时,我终于得到父母允许,得以进入顺化慈孝寺,在那里修行并成为沙弥。
师父的礼物
偈颂能让我们念念分明地活在每一刻
十六岁时,我成为沙弥,并收到了师父的礼物——一本包含了55首偈颂的书,收录了师父五十多年来用于日常生活的偈颂。
所以,我得到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这样一本偈集。真是令人称奇!寺院里的沙弥必须牢牢记住这些偈,并用以修行。在我的认识里,偈与音乐、绘画一样,与禅修密不可分。书里的每一首偈都有四行,每一行有五个字,整首偈一共二十个字,且均是古汉语。坐禅的时候,就要用到其中一首偈,来帮助我们修习正念。全书约有55首偈,甚至连穿上汗衫或僧袍都有相对应的偈。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借一首偈,助以正念。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修习。
在点灯时,也有一首偈可以修习。那个时候,寺院里没有电力,也没有自来水。我们点的是煤油灯,点灯的时候,就要轻轻地唸诵那首偈。点蜡烛时,也有修习的偈颂。做沙弥的日子,真是快乐难忘。我们一天到晚地修习,一天到晚地玩耍,快快乐乐。
成为年轻的比丘后,我觉得应将那些偈颂译成现代越南语,好让大家的修习变得更加自然。于是,我将它们全都译成了越南语。如今,这些偈颂还被译成了英语、法语、德语和其他语言,世界各地都能利用它来好好修习。
其实,僧侣文化的许多经验,在家众也可以应用到社会生活中。1966年,我在肯塔基州见到特拉普派修道士托马斯·默顿时,就与他深入讨论了这个问题。行禅,偈颂,正念呼吸,这些都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许多年来,我一直向僧尼和在家众分享僧侣文化,世界各地的许多朋友,会在刷牙的时候唸诵刷牙偈,在穿衣的时候修习穿衣偈。
在我们那个年代,自行车盛行,但僧侣不会去骑自行车。僧侣会骑马,不会骑车。于是,我成了在越南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佛僧,在当时人眼里,这并非一件“修行”之事。有一天,我和五位年轻的比丘都想骑车,于是我们租了六辆自行车,学着骑了起来。从那之后,我们就用上了自行车。那时的人为此惊叹不已。现在,僧侣会开汽车,汽车比自行车速度更快,但在当时,“僧侣骑车”实在稀奇。我们骑上自行车后,便开始修习骑行禅。我甚至为此写了一首偈。后来,我还为开汽车也写了一首。这样的偈颂能帮助我们深刻地、念念分明地活在每时每刻,去触碰心灵深处。
师父的僧袍
新衣总是让人欣喜,但随后就被忘记
我在慈孝寺剃度的仪式安排在凌晨四点。前一夜诵经完毕后,我就看到师父坐在屋内的蒲团上,烛光在一旁闪烁,前边高高的桌子上放着一堆经典。师父小心翼翼地修补着棕色旧僧袍上的裂缝。师父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神仍然很好,腰板也依然挺直。我和心满师兄守在门口,望着里面,只见他慢慢地将针头穿过袍布,看起来就像一位在深定中的菩萨。
过了一会儿,我们走了进去。师父抬头,便看见了我们。他朝我们点了点头,然后低头,继续缝起来。心满师兄忍不住说:“师父,您快去休息吧,已经很晚了。”
但师父头也不抬地说:“等我先缝好这件僧袍,好让你的师弟明天可以穿上。”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整个下午师父都在挑拣他的旧僧袍了——他是想找一件不常穿的,修补一下,送给我呢。明天我就能穿上棕袍了。过去三年里,我们这些发心出家的行者只能穿灰袍。而一旦剃度成为沙弥,我就可以穿上这件解脱服——象征自由的僧袍。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激动地说:“师父,让四姨来缝吧。”
“不行,我想亲手为你缝。”师父轻轻地说。
随后,是一片沉寂。
我和师兄双手合十,站在一旁,不再多说一句话。过了一会儿,师父一边忙着针线,一边说道:“你们听过佛经里一位佛弟子缝补僧袍而开悟的事吗?”
“我来告诉你们吧。”师父说了起来,“那位佛弟子在缝补僧袍时,总会感到快乐和安详,他为自己缝补,也为其他师兄弟缝补。他每次将针头扎进布里,内心就升起美善的心念,并赐予他力量,感受自由。一天,针头穿过布时,他顿时领悟到了最深处、最美妙的寓意。连续缝补了六针,他便获得了六种神通。”
听到这些,我忍不住扭头,敬佩地看着师父。我的师父也许并没有获得六种神通,但他却有了不起的理解和见悟。
最后,僧袍缝补好了,师父招呼我过去,叫我试试。僧袍对我来说,稍稍大了一点。不过,我仍然感到非常高兴,甚至感动得落泪。透过这件僧袍,我收到了最神圣的一份爱,如此温柔,如此博大;许多年来,这份爱一直滋养着我,启迪我心,伴我修行。
师父将僧袍交与我,我知道,这也是他给予我的莫大鼓励,包含着他仁慈、细腻的爱。当时,师父对我说的一句话,也许是我此生听到的最温暖、最亲切的话:
“孩子,我亲手缝补,是为了让你明天就能穿上。”
淡淡的一句话,却让我深深地被感动。虽然剃度的时刻和跪在佛前发愿帮助众生的时刻仍未到,但我自己在心中默默许下誓言,此生必将尽心为人服务。心满师兄也向我投来关爱与敬重的眼神。那一刻,我感觉世界充满了芬芳的花朵。
在那之后,我还得到过许多新僧袍。新袍总是让人欣喜,但随后,它们却总是被忘记。只有那件破旧的棕袍,在我心中永远神圣。如今,那件棕袍已经破旧不堪,无法穿着,但我仍将它留在身边,只要时不时地看看它,就能让我回忆美好的过去。
香蕉叶
当一片叶子凋零的时候,树并不会哭泣
小香蕉树有三片叶子,在越南为僧时,我就从观察香蕉树中悟出了它的一些道理。第一片香蕉叶完全伸展,沐浴阳光和雨水,生机勃勃。第二片叶子微微伸展,但未完全展开。第三片叶子,也就是最小的,尚未展开。
我注意到,第一片叶子张开后,就会帮助第二片和第三片生长。它会努力张开,然后吸收阳光和雨水。微风一吹,它就摇摆。第一片和第二片叶子从第三片叶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过往,所以,当第一片叶子开始枯萎、凋零的时候,它不会哭泣。它知道,它可以依靠第二片和第三片叶子,继续生长。最终,它还会归落尘土,滋养整棵香蕉树,滋养生命犹存的那些香蕉叶。
生活的意义亦是如此。我们为某个事物、为某种目的而活。透过第一片叶子,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只有好好地生活,才能帮到我的师弟们,将我的快乐、我的希望和我最好的地方传递给他们。而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滋养尚未出生的家族后代。感谢“无分别”之智慧(亦即梵语“舍”),我们之间才没有斗争、争论或竞争。只要我们不再将自己当作孤立的个体,我们之间就能和谐相处。当我教授朋友禅修时,我从不称自己为“导师”,也不会把朋友当作“学生”。世人本无授受之分,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助彼此成长。
盛开的仙人掌
我们有时需要一个盛大的仪式,找到简单与美好
曾经,在越南,如果你的仙人掌将要盛开,那么你一定会借机邀请众人一同庆祝。你会预计它完美盛开的日期,然后写张贺卡邀请朋友前来。你会做足一切准备,为朋友们准备上好的茶、丰富的菜肴和美味的麦芽糖。
越南人会摘下最好的幼苗小麦,将它泡在温水里,待小麦泡发,就将它和糖蜜一起熬煮。虽然我们未在当中放糖,但熬煮之后,它就会略带甜味儿。随后,我们进行提炼,直到它变得很浓。之后,我们会到河里捡些小鹅卵石,仔细洗净,放在阳光下,盖上麦芽,一起晒干。如此,鹅卵石上就会留有麦芽糖蜜。我们的祖先喝茶时,就会舔舔这些“麦芽糖”。制作这样的“麦芽糖”需要投入极大的爱与精力——当然,它并不是真正的糖果,因为假使你像咬糖果一样咬上一口,肯定会把牙齿咬坏。
当特殊的日子来临时,我们会仔仔细细地打扫屋子,准备一些盛开的仙人掌、卵石麦芽糖以及茶水。有时,天气突然变凉,仙人掌无法及时绽放,我们就会搬一个鼓到仙人掌前,敲锣打鼓,请它开花。
这些都是过去的生活,听起来可能稍显幼稚,但却充满诗意与美妙。
所有人都到达后,我们会在花园里欢迎大家,气氛会变得像过节一样:亲朋好友来相聚,好似盛大的节日来临。子子孙孙也都赶来庆祝,感受这神圣的一刻,感受轻松自由、友爱愉悦的氛围。大人无须教授小孩应当如何庆祝,孩子们会自己观察如何融入。
也许你们不会用这样一场盛大的仪式,与亲朋好友一起庆祝某种植物绽放;也许你们不会制作卵石麦芽糖之类的东西。但,仍希望你们能抽出时间,心怀愉悦、美好与简单,与亲朋好友喝茶、享宴,将这些美好的精神文化传于你的子孙。
关门
每一件寻常事,都可以是禅修
有时,孩子们会问我:“你为什么禅修?”我因为热爱而禅修。我不仅热爱坐禅,还热爱行禅甚至站立禅。试想,就餐前,你需要排队等候购买餐食,如此,你就有了修习正念呼吸的机会,觉知你的吸气和呼气,感受自己和周遭所有人的存在。
禅修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开车时,你也可以带着正念。只要你能深刻地吸气与呼气,你就是在禅修。洗碗时,如果你能感受吸气与呼气,并因此露出轻松的微笑,洗碗也就会变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我个人就非常喜欢洗碗,洗碗不光要将碗筷洗净,更要享受洗碗时的每分每秒。只要心存正念的力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充满快乐。
每天,我都会这样修习。记得我还是一个沙弥时,师父曾让我帮他做一件事。我十分爱戴师父,非常高兴能为他做事,所以便急匆匆地出门了。但因为高兴过头,我做事不够正念,出去时“砰”地甩上了门。师父马上将我叫住:“孩子,请你回来,重新关门。”听到他的话,我才知道自己忘乎所以。我向师父鞠躬致歉,然后念念分明地走到门前,每一步都在正念中。慢慢地,我以正念之心,走了出去,关上了门。后来,无须师父再叮嘱,我每次开门和关门时,都会念念分明,同时会想起我的师父。
许多年过去了,我有幸,得以再次前往肯塔基,拜访特拉普派修道士托马斯·默顿。我离开后,他对学生们说:“看到释一行关门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已修成真正的佛僧。”
许多年后的一天,一位从德国来的天主教妇女,来到我们在法国的梅村禅修中心。离开时,她对我们说,她听过托马斯·默顿的一次演说,因此感到十分好奇,特意过来看看我究竟如何关门。
绿草
趋于完美的人因为小瑕疵所以可爱
我们的静修处建在越南中央高地的山林里,附近生活着土生土长的越南山民,他们会将林里的东西——竹子、藤条、兰花、鹿肉——卖给城里人,却从不卖绿草。他们说,绿草能防脚抽筋。我想,这些绿草也许还能缓解关节疼痛;大夏叔叔也说,这些东西能治疗失眠。我们偶尔会摘一些珍贵的绿草,请心慧阿姨给我们熬汤。但那些山民朋友却从不用绿草熬汤。他们只是将绿草弄碎,加点盐,一起蒸煮——他们最喜欢这道菜肴。一天下午,植物学教授凤女士[1],从西贡赶来,她收集了一些绿草,熬制成汤——但她收集的只是普通的草。我们假装喝到的是“绿草汤”,事后都有些亢奋,一个劲地捉弄那位好脾气朋友——她这个植物学家,认错植物了!
洗碗
洗碗的每一刻只为感受生命和生活本身
在慈孝寺做沙弥时,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洗碗。每年雨安居时,所有的僧侣都要回到寺院,一起修行三个月。有的时候,就只是我们两个沙弥,为一百多名僧侣洗碗刷盘。那个时候,没有洗涤用品,我们只能用米皮、香灰、椰子皮。要清洗高如山堆的碗筷,难之又难。到了冬季,清水更是又冰又冷,我们必须先烧一大壶水,才能开始洗涤。如今不一样了,如今有洗涤剂、清洁海绵,甚至还有热腾腾的自来水,洗碗变得轻松多了。
不过,在我的记忆中,也只有在不洗碗的时候,才会觉得洗碗这件事令人十分不悦。但真正站在水槽前,卷起衣袖,双手放进暖暖的水池里洗碗时,内心却是十分愉悦的。我喜欢洗碗,享受洗碗,喜欢感受碗筷、清水和我的双手在一起的每一刻。这时我就会想,如果我急于求成,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之,那么我就能快些坐下来吃块点心、喝杯茶。但倘若如此,洗碗就变得令人不快,结果毫无意义。这对于每分每秒都是奇迹的生命来说,就会因此而留下少许遗憾。碗盘在此,而我在洗碗,这本身就是奇迹!
如若我不能愉快地洗碗,心里只急于快点洗完,好去吃点心、喝杯茶,那么,到真正洗完的时候,我应该也无法好好享受点心和茶。即便拿着叉子吃点心,我可能也在思考着接下来做什么。于是,这份点心的可口和美味,与享用这份美味的愉悦之情,都将不见。我将不停落入未来之牢笼,完全脱离实际,无法感受此时此刻。
带着觉知之光的每一次思考和引发的每一个行为,都将变得神圣。但在这道光的普照之下,神与凡并无界限。虽然洗碗耗费我诸多时间,但我深刻地活在每个时刻,我感到快乐。洗碗,既是一种途径,亦是一个终点。我们洗碗,是为获得清洁的碗具;我们洗碗,是为了洗碗本身,为了完全地感受洗碗时的每一刻,为了真实地感知生命与生活的存在。
榴
爱缺少了理解,只会令人痛苦
在东南亚,许多人都非常喜欢一种庞大多刺、气味很浓的水果——榴梿。甚至可以说,有些人是痴迷于榴梿。一些人吃完榴梿后,会将榴梿皮放在床下,以便继续闻到它的味道。但对于我来说,榴梿的味道极其难闻。
一天,我正在越南的寺院里独自练习诵经,佛殿里恰巧放着一个榴梿供佛。当时,我敲着木鱼和磐,准备唸诵《妙法莲华经》,但因为榴梿气味太浓,完全无法集中精力。最后索性将磐反扣,盖在榴梿上,才得以继续诵经。诵完经后,我向佛陀深鞠一躬,“释放”了榴梿。
如果你对我说:“我特别喜欢你,请尝一口榴梿吧。”那我一定会痛苦不已。你喜欢我,想让我快乐,却让我吃榴梿,这就是缺少理解的爱。你本意是好,却没有正确理解他人。
爱一个人时,我们总希望他们快乐;他们不快乐,你也不会快乐。但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事,真爱应能相互理解。爱,实际上是“理解”的别称。如你无法理解他人,也就无法正确地去爱。缺少了理解,你的爱只会让他人痛苦。
《海潮音》
参与实践,是改变的第一步
我在顺化的佛学院为学僧时,颇有革新精神。我希望佛教能团结人民,但佛学院并没有教授我们相应的方法来实现这个愿望。于是,我们一部分人便认为:只有革新佛学教育和修行,才能为大家提供合适和具体的修行之道,以团结人民,废除社会不公,消除战争。
我们采取的第一步措施便是设立简刊,传播我们的主张。那时,我们没有复印机,甚至连油印机都没有,但我们接受佛学院每一位学僧的投稿,并将稿件装订在一起,制成一份简刊。雄心壮志的我们,给这份简刊起名为《海潮音》。潮水涨起的声音,胜过世界的一切声音。简刊在佛学院内人手相传,所有人都读到了。一些导师很喜欢,认为它观点新颖;但也有一些导师不喜欢,认为我们是危险分子,并禁止这份简刊传播。
在佛学院,许多导师将和平、慈悲、无我和众生之快乐挂在嘴边,但却少有人能真正付诸实践。他们宣称要帮助社会,却没有实际地帮助穷人和弱者。当时,许多越南年轻人受到鼓舞,积极加入政治革命组织——比如共产党、国民党。许多政治运动鼓吹与法军抗争,把他们赶出越南,为社会公正而战。年轻气盛时,谁不想为国家做点事呢?许多年轻的僧人受马克思主义吸引,想要离开寺院,参加运动。他们认为禅修已经过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光采取行动反对不公还不足够。我们认为,行动必须包含正念。如果缺乏觉知,行动只会造成更多危害。我们团体认为,一定有可能将修行与行动结合,创造出正念行动。
学院如此固执保守,乃至我们四人决定离去。我们留下一封信,要求改进和革新佛学教育和修行的方法。我们的离开好似一道正念的钟声,告诉他们,如果不引起重视,学院里其他许多人都可能离开。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社团,可以让我们按照我们认同的方式学习、教授和修行佛法。
那段时期十分困难。我们没有一分钱,但许多朋友都来支持我们。我们在乡下找到地皮,建了一座小寺,并在那里修行。我们有充足的精力、动力和善意。我们不找寻钱财、权力或名誉,只想找寻到能帮助我们改变社会,应对时代变迁的佛教模式。
在西贡,我们建立了一个修行社团。我还就佛教在经济、教育、政治、人文领域的应用和革新出版了一系列图书和期刊。直到那个时候,在西贡的佛学院才意识到,如果他们不想失去更多人,就必须做出改变。于是他们开始开设哲学、比较宗教和科学课程。
几年后,1964年,西贡佛教会请我担任新周刊《海潮音》的主编,我接受了。这一次,在我们创办第一份人工装订杂志十年之后,《海潮音》得以正规印刷和装订并广泛传播。我们的编辑团队开始报道佛教团体促进国家和平和统一的事宜。佛教徒们出门宣讲,领导大规模街头游行、绝食抗议,撰写文章和信件。我们也刊登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诗人的作品,每周印制50000份,空邮至顺化和岘港。
我们大家都在西贡编辑杂志时,我住在竹林寺那边的一个小茅草庙里,距离城市中心大约一个小时摩托车程。住在那边的师兄弟帮忙将茅草庙变成了一个精巧的地方,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住进去。每个星期,我们都可以一起坐禅、行禅,一起想象光明的未来。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基于修行的行动,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能满足人们需求的行动。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入世的修行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和平改变。
注释
[1]1988年,凤女士受戒成为真空比丘尼,为释一行的第一批弟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