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婚姻的十万个为什么
16203700000001

第1章 作者序:情感自立是女性一生的必修课

从做女性主义自媒体“sharpshow”以来,我见到了太多太多在爱情中困惑的女性朋友。为了爱,奋不顾身,飞蛾扑火;也害怕爱,痛过以后,把自己蜷缩在厚厚的壳里,担心被再次伤害。这本书给我的定位是“情感医生”,这也是2014年年初我给自己的定位。

每个人都是独立鲜活的个体,所谓的爱的方法论——如果真的可以包治爱情的病,何以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全是花好月圆的祝福,或是悲剧故事的蔓延?如果爱真能用科学手段、化学程式,在固定时间,用固定比例来书写,又怎能给人生那么多邂逅与惊喜?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即:你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爱上一个你或许应该爱或者不该爱的人。

作为情感医生的我们,不是去帮助你爱上某个人或者不爱某个人,不是劝诫你离开某个人或者不离开某个人,而是帮你剖析:你今天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困境?你为什么会爱上这类特质的人?你因为什么而痛苦?你需求什么而你又缺失了什么?帮你寻找焦虑的根由,重新审视当下的资源,并且沿着自己可以掌握的资源,在情感医生的搀扶下,走向更好的自己,走进更广阔的空间。那么到了最后,在情感的道路上,你终将学会一个人更好地独立行走。

情感不独立,精神压抑,在中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面临的问题,它成了一个普遍现象。这跟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和家庭成长环境不无关系。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门跟情商有关的教育,只有来自父母的经验教训;没有任何一门教你如何正确看待自我、规划自我的课程,我们所有的关于情感的认知,全部来自于每个人在实践中的摸爬滚打和对青春无穷无尽的损耗。

我们常常说,中国最近三十年走过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三百年走过的路。把三百年的发展压缩到三十年里,科技革新以及价值观巨变、财富新贵快速迭代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又如何不给每个人带来巨大的冲击?

中国女性,很幸运地生活在新旧价值观交替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女人要抬头挺胸做女人,要在男人作主导的世界混出一个人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传统的女性,享受照顾家庭的成就感,不想让自己完全被事业所牵绊,又有何不可?当然也有人的观点有些偏激,觉得自己凡事要强调个性独立,有男人没男人一个样。她们活得尖锐,不让自己的生活为男人留下任何空间。还有一些秉持传统价值观的女性朋友,则面临着丈夫对妻子的要求发生变化:既要下得了厨房,又得出得了厅堂。在这个时代,女性也不知道应该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对另一半应该有什么样的要求。男性也不知道,到底对妻子有着什么样的角色期待,因为他们对另一半的角色期待,在不断产生变化。

如今,男性思想观念发展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女性觉悟的速度,这就是为什么“剩女”频现的原因。然而这个时代,同样是可以冲破藩篱勇敢做自己的时代,你可以不拘泥于一个城市,你可以换一种活法。所有你认为的束缚和阻力,其实根源全部来自于自身,而冲破自我束缚,才是精神自由、情感独立的关键。

只有一名“情感医生”是远远不够的。纵观业内情感咨询现状,又乱象颇多:没有任何相关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积淀或行业背景的人或机构,就敢做情感咨询的;还有自诩为情感导师的,看似站在女性立场,把男人痛骂一通,或者各种支招的,其实只是搏出位、出名,对于存在的问题治标不治本。一方面,大众对专业情感医生的需求,是刚需;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们在如何应对市场化、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上,又有很大的距离。于是在这一年里,以“华人女性的24小时贴身情感陪护”为依托,我建立了“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我们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基础上进行培训,让数百位比我优秀的情感医生,真正成为这个时代女性精神的引路人。未来,一定是数千位、数万位,而他们,一定是经过“幸知在线”咨询师考核委员会严格地盖章认证过的,对女性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又或者,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或许你还不知道我是谁,只是这本书的书名“婚姻的十万个为什么”吸引了你,你觉得你可能需要。当你读到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们之间心的链接已经在建立。因为,从此之后,你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我”——情感医生,我们会给到你24小时的贴身情感陪护。不用害怕现在,也不用害怕可能会面对的未来。情感是女性一生的课程,在这条曲折的路上,我们会一直一直陪伴你。所以,独立爱,勇敢爱,为你觉得值得爱的人。爱上不值得爱的人,也没有关系,及时抽身离去,即使痛,我们也会帮助你,砥砺出美丽的花骨朵,凌霜而开。

《婚姻的十万个为什么》一本书,打不了十万个问号,但是,六个章节,皆为抛砖引玉而设,启发你思考,帮助你探索恋爱、婚姻的答案。某个问题里,也许有与你相似的身影。当然,如果你还是想不明白,或者觉得需要深度疗伤,一句话,我们随时可以建立联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不是孤立的人,可以拥抱取暖,可以互助同勉。借此我们共同抵达精神自由的彼岸。

潘知

201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