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焦虑心理学
16353500000002

第2章 你焦虑的,都是你想象出来的

1.总是担心小概率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坐飞机时,总担心飞机会突然失事;坐电梯时,总担心电梯会发生故障;亲人下班后若迟迟不归,又会莫名担心对方是不是遭遇了不测……

如果,类似的情况也常常在你的身上发生,那就说明你可能也“焦虑”了。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些焦虑的症状大都荒唐可笑,颇有杞人忧天的意味。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了解那种寝食难安的滋味。

有一段时间,夏楠几乎每晚都会失眠。晚上,夏楠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会胡思乱想,她总是担心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万一明天挤地铁时,遭遇踩踏事故怎么办?万一自己过马路时,突然蹿出来一辆摩托车怎么办?万一乘电梯时,电梯突然下坠怎么办?万一突发地震,身在高层建筑中的她该如何逃生……

夏楠不知道这些想法是怎么突然从脑子里冒出来的,但她知道,从这些想法开始冒出来的那天起,就颇有来势汹汹赶也赶不走的意味了。正是这样的原因,让她每每深夜也不能入睡。

某日凌晨,仍旧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夏楠,突然担心自己做完晚饭是不是没有把煤气关好。困倦的她一面担心煤气泄漏,一面又安慰自己可能是她多想了。这下夏楠就更加睡不着了,经过一番苦苦挣扎,夏楠只得起身去检查煤气,结果煤气却关得好好的。

重新躺回床上的夏楠困意全无。

担心一些概率很低的灾难性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即便是一些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也不例外。

可以说,这也是人脑特有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人类大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形成了一种通过趋利避害来提升自身生存机会的能力。这样的能力让我们在预感到危险来临时可以通过分泌肾上腺等物质来激发潜力,以此来获取足够的力量来争取生存的机会。

这本是一种于我们有利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当我们对身边的一些信号表现出过度的担忧时,这样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让我们陷入焦虑。

比如,我们在乘电梯时,担心电梯突然下坠的信号会让我们变得战战兢兢;坐飞机时,过度担心飞机失事会让我们坐立难安。

这种焦虑的产生,也可能与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有关。小时候,有时父母会为了简单快速地达到某些目的,会半劝说半恐吓地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不这样,你就会怎样怎样。”比如“如果你不好好吃饭,以后就会长不高”之类。这样的教育方式就让我们把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与生活中的小事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便容易让我们形成这样的观念:小的行为会引发大的祸端。

这样的认知模式,会让我们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现象表现出过度的警惕,对低概率灾难事件的焦虑也就由此诞生了。

由此可见,我们对低概率灾难事件的焦虑主要发生在意识领域,是主动幻想出的一些灾难性后果导致了我们的焦虑,也加重了我们的焦虑。

理性来看,很多事情的发生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很多灾难发生的几率也是极低的。就比如坠机事件,相关统计表明,飞机是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飞机比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要安全。

一些事情即便是发生了,其后果也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严重。比如火灾、地震之类的灾难。时至今日,信息传播如此广泛,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知道一些灾难中自救的方法,这些方法也足够让我们在灾难中完成自救。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以下方法可以从心理入手,解决你总为低概率灾难性事件而焦虑的问题。

(1)了解你所担心事件的发生概率。

我们之所以会担心一些灾难性事件降临到自己头上,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对该事件还不够了解,仅凭道听途说来的一些琐碎信息就开始了想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试着去深入了解一下自己所担心的事件。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该事件的发生几率;其次,我们要了解该事件的发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最后,我们需要了解该事件发生之前所表现出的征兆。了解事件的发生几率,以及拿事件发生的条件与自身相对照,就能渐渐消除我们的焦虑,而了解事件发生的征兆能让我们做到防患于未然。

(2)把你的焦虑说出来。

当你对一些事情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时,若是一直在心里苦苦思索,不仅不会让焦虑消除,反倒会让你的焦虑更加严重。相反,如果你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倾诉出来,焦虑反倒会减轻很多。与此同时,相信你所倾诉的对象也一定会给你一些安慰性的信息,这也能帮你进一步地缓解焦虑。

在此过程中,找到一个足够靠谱的倾诉对象至关重要。一定要确定对方能够严肃认真地把你的焦虑当作一件慎重的事情,而不是一个荒唐的玩笑,这一点至关重要。

(3)呼吸调节法。

呼吸调节法是心理学上最常用的一种心理调节方式,这里我只把具体的操作方法列出来,至于其背后的原理,则不用深究。

呼吸方式:控制胸廓,仅仅依靠肚子的起伏,缓缓吞吐气息。

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最好控制在八次以下,这意味着,吸气和呼气的过程都需要持续四秒以上,这样做效果更佳。

呼吸姿势:因人而异,随你喜欢。当然,最好能采取身体比较舒服、不需要花力气维持的姿势。

网上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所担心的事情,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发生。”我想说的是,很多灾难发生的概率比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还要低;既然你从没指望过买彩票中大奖,又何必总为那些基本不会发生的灾难而焦虑呢?

2.死神来了?好可怕

你是不是也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既然人都会死,那么我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自从有了这样的想法,生活就失去了意义,自己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从此你变得焦虑、消极、悲观、麻木不仁……

李坤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大都在为自己的爱情和事业发愁,但李坤最近却总是在为自己的生死苦恼。

某一天晚上,李坤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刚刚看到的一则关于意外死亡的新闻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一个从没有过的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人终有一死,每个人也都有可能在下一秒面临死亡,到头来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脑袋里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死亡的恐惧便一下子紧紧地掐住了李坤,他总觉得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对生活也渐渐地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在李坤眼里,一切都好像变得毫无意义了。

白天,李坤看上去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但一到晚上,死亡的恐惧就开始了对他的折磨,让他彻夜难眠。没几天,对死亡的恐惧延伸到了白天,李坤变得面无表情,没有一点笑容。

亲人朋友发现他的不正常后都劝他去咨询心理医生,但他总说:“没有用的,谁都难逃一死。”

衰老和病死是每一个生命都逃不开的宿命,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谁又能逃得了这定数?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古有秦始皇派徐福去海外仙岛求长生药、明嘉靖皇帝以炼丹来追求长生,今有大肆泛滥的保健品、养生知识。不一样的形式里,存在着一样的对死亡的恐惧。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基本团体、社会生活的元素,都是建立在对死亡的恐惧上形成的。你想想,远古人类为什么会群居生活?不就是为了抵御猛兽侵袭吗?而人类获取食物也是为了维持生命、抵御死亡。就连我们结婚生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也是为了抵御死亡。

由此可见,对死亡的恐惧是普世皆然的,而且恐惧的程度已经强大到了人类把大部分的生命能量都耗在了抵御死亡之上。大多数人能在抵御死亡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的和自我存在的意义,进而忽略掉死亡所带来的幻灭;但仍有极少一部分人因为必然到来的死亡而否定了人生的价值,他们常常在为死亡而焦虑。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死亡焦虑”,具体来说是指:人在面临极端不利的状况或预感到某种危及生命的危机时所产生的过激反应。这种现象产生的原理是人内心情感体验出现偏差,持续或反复的现实环境刺激等,造成的大脑皮质与皮质下部神经互相作用发生紊乱。

出现这种现象的人会表现出对死亡的极端恐惧,由此而产生幻觉、错觉以及妄想,并在幻想中出现持续性的精神紧张。除此之外,还伴随有生理上的心悸、气急、尿意频频、四肢颤抖、汗流不止、失眠等。

这些人在白天与常人没有任何差别,一旦到了晚上,特别是关灯后、入睡前的一段时间,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悄然来袭,他们会由此而陷入深深的焦虑中。由此可见,黑暗而封闭的环境会加剧死亡焦虑。

为此,笔者在这里准备了一些方法来帮你克服对死亡的焦虑:

(1)强迫疗法。

顾名思义,强迫疗法就是强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想逃避的事情。比如你在逃避交际,那么你就逼迫自己去与陌生人沟通;你逃避工作,那么你就要去工作。

强迫疗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强迫自己重新参与到正常的生活中,以此来提升自己面对生命的勇气,使自己在生活中逐步找到生命的意义,最终正视死亡,战胜对死亡的焦虑。

(2)芳香疗法。

科学家曾经证明,芳香的气味可以使人感到舒适温馨,能很好地调节人的心态。在你经常停留的地方,比如工位、卧室里种植一些散发出芳香气味的植物,能很好地缓解你的持续性精神紧张,让你变得放松、愉悦。

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天然健康的植物,以免因植物选择不当而给身体带来二次伤害。

(3)从哲学的角度去信仰一种宗教。

很多宗教,比如佛家、道家、儒家等都对生命的意义进行过探讨,而宗教往往又涉及哲学。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从哲学的视角来信仰一种宗教,在宗教哲学中解决我们对死亡的焦虑。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每个生命要面对的,也许你正在为死亡后的幻灭而焦虑,但我想说的是,生命的意义与能活多久关系不大,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生命在于其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比如,王勃虽英年早逝,但他的《滕王阁序》流传至今,让数代后辈们受用。这便是生命的价值。

3.健康焦虑症,天天担心自己生病

有些人,身体上稍微出现一丁点的异常就担心自己身患疾病,还会把这些异常放到搜索引擎里搜索,然后再被自己搜索出来的结果吓得惶恐不安:怕自己年纪轻轻就身患绝症,怕自己的人生从此就毁在疾病上,怕自己的疾病给家人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为了缓解担忧,又反复搜索,但越是搜索就越是担忧,直到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

某天早上,慧茜的痰里突然出现了一条细细的血丝,刚开始,她也没留意。过了一段时间,血丝越来越明显,而且口腔里也有了血腥味,她开始担忧了起来。在网上一搜,什么白血病、鼻咽癌、肺结核一下子都出来了,看着这些可怕的疾病。慧茜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刚好在不久前,一位同事因耳鸣和鼻涕带血去检查,结果查出了鼻咽癌晚期,这让慧茜变得更加焦虑起来。

没事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在那想:“孩子才一岁多,万一我真有什么不测,孩子该怎么办啊?我是花光所有积蓄去治疗呢,还时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把家里的积蓄留给丈夫和孩子?”

自己越想越焦虑。慧茜终于决定去医院做个鼻咽镜。检查结果显示她很正常,医生随便给她开了点药就让她回家了。

慧茜吃了一段时间药后,痰里的血丝还在,慧茜开始怀疑是不是小医院医疗设备更新不及时,自己的病他们压根就没查出来?是不是自己的病因出在肺部?于是,慧茜又跑到一家三甲医院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抽血、化验大小便、痰液培养、肺功能……

在等检查结果的那几天里,她吃睡不安,一边安慰自己没事,一边又不受控制地想万一有事该怎么办?正好她又在网上看到一个普通家庭的妈妈得了白血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没能留住这位母亲的生命。她变得更加忧心忡忡了。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她得的只是轻微的咽炎……

慧茜的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疑病症”,这是一种神经类疾病。说得具体点就是一个人过度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上出现一点异常就认为是疾病的征兆。他们由此而担忧、焦虑、胡乱求医,即便是医生已经给出明确答复,证明他很健康,但他的担忧仍旧不能消除。他会认为是医生医术不够高明,出现了误诊,进而反复求医并且持续性地焦虑。

我相信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掌握了一些医疗常识,这些常识让我们在身体出现异常信号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当异常信号解除时,我们也能主动地“解除警报”。但“疑病症”患者则不然,他们对身体的异常信号反应更为激烈,并且,他们在异常信号消失后也不能及时而主动地“解除警报”,持续担忧自己的健康让他们变得焦虑和多疑。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身患疾病,这与我们平日里接受了过多的疾病类信息有很大关联。无论是社交平台还是网站甚至是路边的小广告,都在向我们灌输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所谓的“健康常识”给我们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以至于身上每出现一点异常,我们的大脑就主动地去和那些所谓的“健康常识”对号入座。

回忆一下你曾经担忧过的那些疾病,你会发现,这些疾病大都是从身边的各色广告上听来的。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一些医疗类的广告固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广告,为了提升宣传效果,难免在宣传中有所偏颇,或是夸大后果,或是隐瞒一部分真相。这些不够客观的“健康常识”很容易钻进我们的内心,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异常,这些不客观的“健康常识”就会主动冒出来让我们过度担忧,引发持续焦虑。

我们的耳边时不时地就会听到一些疾病事例,这些也会加重我们的焦虑。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人经常感到乏力,去医院一查,结果显示是尿毒症晚期。这种消息有个特点,它们大都表达的是一个小的身体异常而引发了一种极难医治的病症。这样的消息听得多了,我们就会对身体上的小异常极为敏感。稍有一点不舒服,自己就会变得格外焦虑。

针对你因不正确的健康观念而产生的焦虑,下面的这些方法能帮到你。

(1)身体不舒服,直接找医生。

为了避免在互联网上接受过多的重症类信息,我们遇到了身体不适,千万不能先去搜索引擎里搜索,而应该直接去找医生。

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本就担心身体健康的你往往会把注意力都放在那些重症类的信息上,这些信息将使你变得更加焦虑。医生则不然,大多数的医生都能根据你的症状作出一个科学的诊断。

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医生在问诊时会对你进行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帮你彻底摆脱对疾病的过度焦虑。

(2)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

不管你是否在因自己的健康问题而焦虑,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都是有益而无害的。定期体检一方面可以确保你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身体的潜在异常;另一方面,它还能帮你建立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你不再因健康问题而焦虑。

(3)接受科学的健康知识。

互联网上的健康知识真假难辨,如果你真的重视你的健康,你应该接受更加科学的健康知识,比如浏览专业权威的网站,购买相关的书籍,接受专业的培训等。

怀着敬畏的心去生活,相信科学,健康生活,正确看待疾病,相信你将不再会因担忧健康而焦虑。

4.“我就是莫名担心”,如何对抗广泛性焦虑

“我经常会莫名奇妙地心慌,猛地一瞬间,忽然感觉喘不过气来,就好像突然没有空气了一样,很可怕。”

“每次老板通知开会,我都会莫名地出一身冷汗。即便是我知道自己工作上没出毛病,在整个会议的过程中,我的手心仍旧会一直出汗。”

……

笑笑最近就是这样。在国内某名牌大学就读的她眼看就要毕业了,看到同学们或是考研或是出国或是收到大公司的offer,都有了人生下一步的打算;而向来优秀的笑笑却还没有想好毕业后应该做什么,至今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她担心自己以后会成为班里混得最差的那一个。

为此她常常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安,有时候甚至会心慌、手脚发冷,并伴有一些惊恐感。

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曾有过:在一段时间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焦虑与不安,细究原因却又说不上来;反正只要清醒着,无论做什么,不管是置身热闹的聚会中,还是静静地独处,焦虑感总会若隐若现地弥散在心间,抓不住又踢不掉,使人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上,整个人也都处于一种莫名的紧绷状态,非常难受。

心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作“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常表现为经常或持续性的、全面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及过度焦虑。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定的情境都没有关系,此类患者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总是感到不安、焦虑、紧张,不论身边的人怎么安慰和保证,他们就是控制不住地担心、忧虑。

这种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以至于无法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做事,致工作效率下降。长期存在但又无法摆脱的焦虑会使人全身肌肉紧张,难以入睡,进而导致精力下降,疲惫不堪。

导致广泛性焦虑症的原因比较复杂。

这里面有先天因素,父母的广泛性焦虑症遗传给了孩子;也有可能是大环境导致的广泛性焦虑症,目前的社会正处于大变革之中,到处都充斥着不确定性,人们难以按部就班地度过一生,这种不安定让很多人越来越焦虑。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患者本身就容易焦虑,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低,希望所有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一旦什么事情无法掌控,就会过度想象,进而产生过度的担忧。如莫名担心自己、亲属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交能力。

同大多数心理问题一样,浅层次的广泛性焦虑症也不能视为一种疾病,它更近乎是一种暂时性的焦虑情绪。如果你总是感到莫名焦虑,但这种心理变化还没影响工作、生活等社会功能,我们不妨把它视作一种正常的情绪变化,这种焦虑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它能帮助我们更客观的认识处境,而不是只看到好的一面。

但如果你的广泛性焦虑症已经给你带来了实质性的困扰,使你无法专注地工作,在社交中表现得不尽人意,你甚至因此而产生了躲避社交的行为,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尝试自我调节:

(1)向自己发问。

你可以在忧虑的时候,问自己:“你究竟在担忧什么?”“这样担忧对于解决问题有帮助吗?”“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善目前的状况?”通过这样的自我发问来使你的过度担忧和过度想象具体化、明确化,进而克服焦虑。

(2)试着安慰自己。

首先,焦虑时安慰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很有帮助。你不妨在焦虑时念上三五遍,安慰自己,无论工作多么让人头疼,它总是能完成的;虽然领导训斥自己,但他不可能一直骂下去。在某个时间点,一切烦恼必然会成为过去。

其次,常常提醒自己事情的后果并没有那么严重。工作上犯了错、和爱人吵架、生了一场病,都会让我们担忧、焦虑。但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这件事真的能毁掉我们的生活吗?”此时,我们会发现,那些烦恼只是在白白耗费我们的心神,并不值得焦虑。

(3)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你变得紧张之前要试着让自己保持平静。比如演讲前感到紧张,就提前做好准备,你可以深呼吸、冥想、全身放松、想象观众的热烈反响,帮自己平静下来。紧接着,你需要找到应对紧张、焦虑的措施。比如,你担心自己在演讲台上会过度紧张,那么你可以请一个最亲密的人在你演讲时站在观众席的最前端,看着他你便不再紧张。

相信有了解决方案之后你将不会再感到焦虑。

但如果你的广泛性焦虑已经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在你的身上甚至已经出现了激越、现实感丧失、转换症状以及自杀观念,那么你应该立马就医。此时请你不要过度担心,要相信当代发达的医疗水平一定会使你恢复健康。

5.放大可能的危险只会越来越焦虑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风险性,也有不少事情的背后隐含着一些困难。我们常常会为这些风险和困难而担忧、焦虑,这样的担忧和焦虑又会让我们把事情中存在的风险和隐含的困难放大化,这样一来,我们的焦虑就更加严重了。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轮胎爆了一个,汽车抛了锚!

年轻人下车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道路非常偏僻,长年累月也不会有人经过,等过路人援助显然是不现实的。就在这时,他望见远处有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户人家借千斤顶。

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想:要是对方不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又该怎么办?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就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房子的主人莫名其妙地被骂了一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砰”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这个故事虽然夸张,但它明确地告诉我们,人在遭遇到挫折或打击时,就会产生一种起起伏伏又时隐时现的焦虑。此时,很多人会留意到,当焦虑蔓延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把所有的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身体不舒服了,万一被诊断出绝症怎么办?完不成任务,万一被公司辞退怎么办?和丈夫吵架了,万一就此感情破裂怎么办?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主观地、放大危险的行为,是因为我们在焦虑之中持续性的情绪低迷,让负面情绪占据了我们的整个思维。此时,如果我们的思维接收了一些负面的信号,比如身体不适、工作没有完成、与丈夫吵架,被负面情绪主导的思维就会把这些负面的信号放大化,这样,一些在外人看来很可笑的极端思维就产生了。

电视剧《伪装者》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象痛苦。的确如此,很多时候危险并不存在,或者说事情的危险程度还没有到足以让我们焦虑的地步,但它确确实实地给我们造成了困扰,这就是因为我们主观上把它放大了。

人是唯一会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而潜意识是无法分辨暗示的真与假的,你不停地用积极的信号暗示自己,你的情绪会变得越来越积极;相反,如果你反复用消极的信号暗示自己,你会因此而越来越消极。这就是主观放大危险,会使我们越来越焦虑的原因。

暗示的力量非常强大。很多吉祥物、宗教用品之所以能增强你的信念,使你的心里变得强大,就是因为他们不断地以正面的信号暗示你。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在为所发生的事情而焦虑忧烦,情绪起伏还是从容淡定,从来都取决于我们对事情、对处境的看法。

兰斯在大学毕业后到当地的《明星报》做记者。因为经验不足,刚到报社不久兰斯就接连搞砸了几次采访,为此,报社的主编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冷落了他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兰斯很焦虑,他不敢再出去采访,终日躲在报社里做一些边缘性的工作。

这天,他的上司又交给他一个任务:采访当地一位著名的大法官。

再次被上司分配这么重的任务,兰斯没有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我们这《明星报》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我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没什么经验的小记者,前几天还搞砸了好几次采访,这位著名的大法官怎么会接受我的采访呢?即便是对方接受采访,我真的能搞定吗?”

同事保罗获悉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采访没你想的那么难,不信咱可以试一试。”

保罗拿起兰斯桌上的电话,径直打给了大法官的秘书。接下来,保罗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报》的记者兰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呢?”接着,兰斯听到了保罗的答话:“谢谢你。明天14点15分,我准时到。”

第二天下午的采访虽然有同事保罗在一旁陪伴,但整个采访完全是由兰斯自己操刀的,并且采访非常顺利地进行了下去,最终的结果也非常成功。

实际上,所有事情都是这样的。你一旦觉得某事很难成功,做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痛苦,甚至将其当成一种折磨,会因此而抑郁、焦虑;但如果你把这个念头放下,只是专注于做事的过程,就会发现一切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难,坚持起来也并不是那么痛苦,长此以往就会成功。

6.倾诉疗法:把你的担忧说出来

在一则名为《国王长着驴耳朵》的外国童话里,国王长着一对驴耳朵,许多给他理发的人都因忍不住泄露了国王的秘密而被杀了。有个理发师给国王理过发之后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着,他很焦虑。一位心理医生建议他去找一个树洞,对着树洞一吐为快,理发师照着医生的建议去做了,果然说出来之后心情好多了。

我们在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都会产生想要诉说的冲动,但我们又习惯了含蓄,总想依靠自我消化来缓解心中的抑郁与焦虑,这只会增加我们的心理负担,让自己变得更加焦虑,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心理疾病。

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相关研究表明,倾诉是缓解焦虑的“良药”,当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我们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能够让我们倾诉的“坏情绪的垃圾桶”。

有研究证实,女人的平均寿命远高于男人,这与女人总喜欢唠唠叨叨有关。大多数的女人要比男人更善于倾诉,倾诉能让人降低患心理疾病的风险。男人胸中郁闷的时候需要勇敢地向妻子、朋友去倾诉,倾诉要比忍耐和“借酒消愁”更健康,也更高效。

心理学上把通过倾诉来缓解焦虑的方法称作“疏泄疗法”,它是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其基本原则就是让焦虑者将心中积郁的苦闷或思想矛盾倾诉出来。以此来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并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事实证明,疏泄法可使人从焦虑、郁结的消极心理中得以解脱,尽快地恢复心理平衡。

当然,运用倾诉时应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活运用。

倾诉,找到合适的人很关键,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做他人坏情绪的垃圾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替人保守秘密并真切地尊重他人感受。

因此,一个真正愿意听你倾诉的人,一个真正能保守秘密的人,一个愿意尊重你的人,是最重要的前提。

当你有了一个称职的“坏情绪垃圾桶”后,你还需要一点勇气。毕竟需要倾诉的事情大多难以启齿或者说出来后可能会破坏一段友谊,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多数的男人会有这样的顾虑,男人总认为唯唯诺诺地倾诉不够“爷们”。

当然,倾诉并不一定要说出来,也可以写出来。很多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亮一盏台灯,静静地把所有的不开心都写在纸上。写,虽然比说慢,但也正因为慢,写完之后才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互联网时代,我们渐渐地遗忘了书写的乐趣,其实书写也是一种很好的倾诉方式,有的时候纸比人更可靠。

倾诉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时机和环境。无论是倾诉者还是被倾诉者,双方都需要一个空闲的时间和一个安静舒缓的氛围。在对方繁忙或自身情绪不佳时进行倾诉,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帮助,还会招来对方的反感;倾诉之前最好先确认对方是否方便,避免对方繁忙让自己失望。

倾诉也不是多多益善,倾诉也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发牢骚”了。谁都不喜欢发牢骚的人,毕竟我们是在把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对方,谁会愿意一直被别人当成“坏情绪的垃圾桶”呢?就算对方足够耐心地听你倾诉,但别忘了,人的承受能力都有个限度,过了这个限度,对方也只能束手无策了。

别把倾诉想得那么简单,也别把倾诉看得那样困难,找对方法,倾诉会还你一颗充满阳光的心。

7.让自己忙起来,哪还有时间胡思乱想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忧愁从来不会在你展开行动时偷袭你,它总会在你头脑空闲时进攻。于是你开始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扩大所有细枝末节。在这种时候,你的心像是空转的发动机,终将自我毁灭。”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太闲了。

李子君大三一整年都在努力筹备考研的事情,报考咨询、上辅导班、做练习题,那一年虽特别忙碌,却也过得特别充实。可她刚刚满腔热血地开始了预期一年的考研冲刺时,突然得知自己被保研了。李子君的生活一下子从紧张忙碌变成了悠闲惬意。

身边考研的同学都十分羡慕她,她自己也暗自得意。她想:“既然保研了,学业上也就没什么压力了,那就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放肆地疯玩吧!”

于是,李子君从以前雷打不动的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变成了凌晨3点入眠、中午12点才睁眼;以前每天下午总会抽出半个小时来跑跑步,现在也被窝在床上玩游戏、看电影取代了;以前偶尔还去图书馆看看书,现在一整天都不出宿舍,连吃饭都只点外卖了……

最开始,这样的生活的确很惬意,但这种惬意也就只维持了一周。在宿舍颓废了一周之后李子君就恐慌焦虑了。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忙碌,她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担心,脑子也开始一个劲地胡思乱想。

她担心自己这样颓废下去,学习能力会退化,不仅以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连不久之后的论文都无法很好地完成。她又想到自己虽然被保研了,但研究生毕业之后何去何从还是未知数,她担心那时候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类似的经历相信大多数人都曾有过,在持续忙碌的生活中迫切盼望能有一段安逸舒适的闲暇时光;当这样的时光真的到来时,初期的确很享受,但这种安逸舒适持续不了多久就会被焦虑代替,清闲的日子过久了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胡思乱想、莫名地担惊受怕。

闲暇时光中,人一旦开始焦虑,焦虑就会像病毒一样肆意蔓延。人就会止不住地胡思乱想,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细枝末节都会成为折磨。不仅如此,此时我们还会把同一件时间反反复复地思考,这就陷入了心理学上的“思维反刍”。这些行为导致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因焦虑而引发心理疾病。

很多抑郁症的患者都曾表达过,失眠的原因是因为每次躺在床上思考的事情太多,担忧的事情太多,根本停不下来,于是进入了一个“失眠—胡思乱想—更严重的失眠”的恶性循环。

克服这种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自己忙碌起来,焦虑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理学上把这种克服焦虑的方式称为“工作疗法”,这种心理疗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工作活动,排除焦虑者的心理困扰。

忙碌能很好地转移你的注意力,帮你减轻焦虑的症状。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忙碌都给了你一个和别人交流的机会,这能将你从自闭式的胡思乱想中解救出来,帮你重新恢复社会功能。忙碌还能使人体验到生活的意义,重建自尊与自信。在忙碌的工作中你逐步培养起劳动的习惯,劳动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这有助于增强你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果此时的你恰好在闲暇中胡思乱想,安逸过后你也慢慢地陷入了焦虑,你不妨采用以下方式来让自己忙起来:

(1)做家务。

在家里,让自己忙碌起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家务。家务这种事情永远都做不完,只要你想去做,马上就能让自己忙碌起来。你可以尝试抛开洗衣机,用手洗衣物;你也可以到网上找一个菜谱,给自己或家人做几个精致的小菜;如果你有时间还可以给自己的房子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扫除等。

(2)做一些新的尝试。

现在一直都在提倡家庭DIY,闲暇时光正好给了你充足的时间来尝试。女人可以像从前的人那样织织毛衣,编编围巾;男人可以动手秀秀家里的电器,把一些废品充分利用起来,做几样实用的家庭小物件。这些事看似毫不起眼,却能让你从点滴中获得满足和充实感,比你伸着懒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要好得多了。

萧伯纳说:“悲惨的人生,源于有余暇时间担忧自己过得是否快乐。”如果你正在空闲中焦虑,那就让自己忙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