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的生死观
16371800000001

第1章 正文(1)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道教,以及它与其他宗教的区别”。

文化不同,对宗教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宗教学界,最困难的就是对宗教的界定。

东西方宗教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宗教重视形式——信教与否要看是否受洗,以教的形式引发出教的内涵。东方宗教很难认定一个人是否信教,因为人们对宗教的界定靠的是主观认同,而不需要入教形式。

东方宗教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和道教,这二教的皈依之间也存在不同。道教的皈依不像佛教那样普遍,因为它需要拜师。佛教通过开法会,众弟子一同皈依,而不需要弟子单独拜师。民间信仰既是佛教,也是道教,因为被称为善男信女的民众对宗教的认知是开放的。佛教与道教的区别实际上也是一个主观认定的区别。东方对宗教的态度根植于信仰:只追求虔诚的心,外在的仪式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因此,东方宗教是一种包容性的宗教。

起源于神话时代(约五千年前)的道教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孕育的宗教,从本土上发展出来,可推及老子、黄帝和道家。而佛教起源于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从古老的文化土壤中滋生出来,传至中国,与中国宗教文化融合,被民众接纳,形成中国本土化佛教。

下面,我们来谈谈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道家学说是一种环绕着道而来的关于宇宙的知识。其思想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不会用语言沟通,但已通过语言建立了深刻的价值观念体系。人们用自己的生命看待天地万物,认为天地万物和人一样是具有灵性的,形成了“万物有灵论”。人的灵性可以等同于天地万物的灵性,如此便形成了作为天地宇宙运行秩序的道。道是不可言说的——它一落到语言上,人就无法理解其超越形式的内涵——因此《道德经》中有言“道可道,非常道”。

姑名之为道,道,即道路,也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天也有运行规律,人可以从天地运行的规律中,确定人生命存在之理。这种想法在道家之前就存在,被称为“原始道家”,老子把它抽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