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1637300000001

第1章

1、谦虚的陈述问题,避免触犯别人

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是缔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催化剂,谦虚并不等于贬低自己,而是用另一种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

富兰克林对人的性格颇有一番研究,在早年的时候曾列过一张表,列举各种他所要达到的美德。几年的身体力行后,他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到了后来,他还找出一件极应当达到的美德。他说:“我在当初改变自己的表里,曾列举了12种美德。但有一天,一个是教徒的朋友告诉我,说大家都认为我很自傲,原因是我在谈话中一贯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且有轻视别人的样子。我听了他所说的话,立刻着手矫正这一个缺点,并且在我所列的表上,加上了虚心这一条。直到现在,我虽不敢自夸自己在这一点上有何成就,但在表面上我确实改进了不少。我决心处处避免触犯别人的感情。我还决心换掉自己过去经常使用的,带有武断性质的口头语。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陈述问题时所用的谦虚方式很容易被人接受而绝少遭人反对。

“在矫正的过程中,我当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我要克服我自己的本性,但习惯成自然,慢慢的我也就习惯了。同时,我在改善自己的过程中,处处注意谈话的艺术,我时常压制自己,而让别人做一个擅长雄辩的人。”

富兰克林将其所取得的成就归为谦虚,但宽容与温和的效力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在谈话中如果你使用冷淡、轻狂、傲慢的态度,可想而之,对方一定会立刻反对你或敌视你,这样一来,你是肯定不能收到好的谈话效果的。

无论你说什么样的话,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下,无论你的话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对方是会仔细听并详细分析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是往往会和你的原意大相径庭的。比如,你在叙述一件自以为得意满足的事情,你认为这样可以表现你的胆量,你的机警和长处,但别人是否会有同感呢?也许有,也许没有,这就要看你如何运用你的表情、你的谈吐去影响别人与你有同感了。

这样说,并不是叫你隐藏自己的长处,也不是叫你贬低自己的身价,更不是叫你在谈话中缄口不言。只是想要你这样做:假使是你和一个朋友交谈,你说的话只能占50%左右;如果是三个人交谈,你说的话只能占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是10个人一起谈话,你说的话就应该占十分之一左右。总之,你无论在一个什么环境之下,说话要运用一个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容易使别人觉得谈话的气氛平等融洽,大家才会感到轻松愉快。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人对你的尊重。

2、运用模糊语言,留下进退余地

模糊语言就像演员演戏一样,演得多了,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我们一生都要潜心研究的艺术。语言艺术之一便是懂得运用模糊语言它是社交场合尤其是谈判中经常使用的留有余地的重要手段。因为受到人的思想情绪、谈判内容、周围情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谈判的过程一般来说总是复杂多变的,节外生枝、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因此,谈判的过程中,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能说“满口话”,要使自己所说的话像弹簧一样具有一定的弹性,给自己留下可以进退的余地。

模糊语言不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有很高的灵活性。因为适应性也强。谈判中对某些复杂的论点或意料之外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时就可以运用模糊语言来避其锋芒,以争取时间做必要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这种情况在外交会晤中经常可见。例如,客人友好地邀请主方去他国访问,主方应按照礼节高兴地答应下来,但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轻率确定具体日程,这时常以模糊语言作答:“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去贵国访问。”这个“适当的时候”可以是一个月、一年、几年之内,甚至更长时间,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这样既不会引起对方不快,同时又不使自己为难。

又如对某些很难一下子做出回答的要求和问题,可以说:“我们将尽快给你们答复。”“我们再考虑一下。”“最近几天给你们回音。”这里的“尽快”、“一下”、“最近几天”都具灵活性,留有余地,可使自己避免盲目做出反应而陷入被动局面。语言的灵活性和多变性由此可一斑。

3、及时弥补言语失误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失足了可以再站起来,失蹄了可以重新振作,而人失言了可以用妙语去弥补。

空姐在真正上岗之前都会经过一番很严格的语言训练。尽管如此,作为空姐,有时还是不免失言。

有一次马丽在航线上,和往常一样本着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热情地询问一对年轻的外籍夫妇,是否需要为他们的幼儿预备点早餐。那位男顾客出人意料地用中国话答道:“不用了,孩子吃的是人奶。”

没有仔细听这位先生的后半句话,为进一步表示诚意,马丽小姐毫不犹豫地说:“那么,如果您孩子需要用餐,请随时通知我好了。”

他先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马丽小姐这才如梦初醒,羞红了脸,为自己的一时失言羞愧不知如何是好。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无论凡人名人,都免不了会发生这种情况。虽然其中原因有别,但它造成的后果却是相似的,或贻笑大方,或纠纷四起,有时甚至不堪收拾。

那么,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或者矫正之术,去避免言语失误带来的难堪局面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及时改口。

很多名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曾有过一时的言语失误。但是面对失言,有的人可以坦言承认,有的人则会死守城池,而后者的代价往往是非常惨痛的。比如1976年10月6日,在美国福特总统和卡特共同参加的,为总统选举而举办的第二次辩论会上,福特对《纽约日报》记者马克斯?佛朗肯关于波兰问题的质问,作了“波兰并未受苏联控制”的回答,并说“苏联强权控制东欧的事实并不存在”。这一发言在辩论会上是明显的失误,当时遭到记者立即反驳。但反驳之初佛朗肯的语气还比较委婉,意图给福特以改正的机会。他说:“问这一件事我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难道在肯定苏联没有把东欧化为其附庸国?也就是说,苏联没有凭军事力量压制东欧各国?”

福特如果明智,此时就应该承认自己失言并偃旗息鼓,然而他觉得贵为一国总统,面对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认输,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于是继续坚持,一错再错,结果为那次即将到手的选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刊登这次电视辩论会的所有专栏、社论都纷纷对福特的失策作了报导,他们惊问:

“他是真正的傻瓜呢?还是像只驴子一样的顽固不化?”

福特此举也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卡特以可乘之机,在日后的竞选宣言上,他一再地提出这个问题,闹得天翻地覆,人尽皆知,此时,才是福特最没面子的时候。

高明的论辩家在被对方击中要害时决不强词夺理,他们或点头微笑,或轻轻鼓掌。如此一来,观众或听众弄不清葫芦里藏的什么药。有的从某方面理解,认为这是他们服从真理的良好风范;有的从另一方面理解,又以为这是他们不谓辩解的豁达胸怀。而究竟他们认输与否尚是个未知的谜。这样的辩论家即使要说也能说得很巧,他们会向对方笑道:“你讲得好极了!”

相比之下,里根就表现得高明许多。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巴西,由于旅途疲乏年岁又大,在欢迎宴会上,他脱口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为能访问玻利维亚而感到非常高兴。”

有人低声提醒他说溜了嘴,里根忙改口道:

“很抱歉,我们不久前访问过玻利维亚。”

尽管他并未去玻国,当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还来不及反应时,他的口误已经淹没在后来滔滔的大论之中了。这种将说错的地点时间加以掩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面丢丑,不失为补救的有效手段。只是,这里需要的是发现及时、改口巧妙的语言技巧,否则要想化解难堪也是困难的。

在实践中,遇到这种情况下,有三个补救办法可供参考:

(1)移植法,就是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可以从容的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比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过来了。此时对方可能正陷于云里雾里,根本就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2)引伸法,迅速将错误言词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这样就可将错话抹掉。

(3)改义法,巧改错误的意义。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

4、顾左右而言他

说话想撤退时,不需要做很多的辩解,因为有时越解释就越乱如麻,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

高考结束之后,校长如开评功总结会,由于某班此次高考中数学和外语成绩特别突出,在全市名列前茅。因此,校长特别提出:

“数学考得好,是老师教得好;外语考得好,是学生基础好。”

在座教师听罢在底下窃窃私语,都认为校长说法显得有失公正。一位教师起身反驳:

“同一个班,师生条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条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原是很自然的事,不公平的对待,实在令人费解。原有的基础与尔后的提高,有相互联系,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差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好而不需要良好的教学就能提高。校长对待教师的劳动不一视同仁,既对团结无益,同时也会抹杀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会场有人轻轻鼓掌,然后是一阵静默。此时的静默似乎比掌声对校长更有压力和挑战意味。似乎都在等着校长做出解释,校长没有恼怒,反而“嘿嘿”地笑起来,他说:

“大家都看到了吧,王老师能言善辩,真是好口才。很好,很好!言者无罪,言者无罪。”

校长这话的真实意味让人很难摸透,不过,由此所反应出他的应变能力却着实令人佩服。他为自己铺了台阶,而且下得又快又好。听了上述回答后,无人再就此问题对校长跟踪追击。

既要撤退,就不宜作任何辩解,辩解无异于作茧自缚,结果无法摆脱。

5、“我”字运用的学问

不要太突出“我”,也不要太淡化“我”,突出了“我”会给自己掌嘴,淡化了“我”会给自己障碍。

人与人交谈,“我”字是经常会讲到的。但具体到“我”字怎么用,却大有学问。

因为在交谈的过程中,“我”这用得大多或过分强调,就会给人留下突出自我、标榜自己的印象,这无形之中就在对方和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来往的深入。

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必须掌握“我”字运用的分寸。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你不防参考一下如下的建议:

(1)尽量用别的词代替“我”。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我们”,亦或更亲切一点的“咱们”一词代替“我”。以复数的第一人称代替单数的第一人称,可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情感的交流。

比如:“我建议,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们……好吗?”

(2)能省略“我”字的时候,就不必说出。

比如:“我对我们公司的员工最近做过一次调查统计,(我)发现有40%的员工对公司有不满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来自奖金的分配不公,(我建议)是不是可以……”

第一句用了“我”,主词已经很明确,那么后面几句中的“我”不妨统统省去。这对句子意思的表达毫无影响,且能使句子显得更简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还能使“我”不至于太突出。

(3)尽量以平稳和缓的语调淡化“我”字。

讲“我”时,“我”字不要读成重音,语音不要拖长,另外,要行为举止方面都要加以注意,例如:目光不要咄咄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说话的语气也要尽量做到平淡。应该把表达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而不要突出做这件事的“我”,更不要使听的人,觉得你高人一等,是在吹嘘自己。

6、进入心灵深处的语言

个性内向或城府较深的人,通常不会轻易向外人吐露心声,倘若继续保持沉默,绝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如果你想让某个沉默的人打开话匣子,提示其某种无意识的举动,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譬如,你发现对方用手指不断地轻敲桌面,就可以顺口发问:

“你平常喜欢弹钢琴或是其他乐器吗?”

遇到喜欢在桌面用小指尖划写的人,就应该说:

“哇!你的小指既纤细又秀丽……”

这一类的话题,既能将对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也不涉及交谈的禁忌,自然可以融洽地沟通双方的意见了。

在生活中,偶尔可遇见这样的情况。道路两侧的流动摊贩,时常会在地面上,划个圆圈或三角形,并在四周摆设一些成品,自己站在当中,口中不断喃喃低语……此时,出于好奇,一些路人往往会驻足围观,摊贩遂伺机扯开噪口大吼:

“各位乡亲!兄弟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

通过这种手段,他们借此招揽生意的目的也便圆满地达成了。

相同地,谈话中的一方也可以做一些小动作,以此引发对方的好奇心,继而消除无言以对的尴尬。

有位新闻记者,出道不久便被派到一家皆认为即将宣布破产的公司去访问该公司的宣传科长。对方严阵以待,拒绝提供任何最新的消息。记者的经验不足,虽然有无可奈何之感,却不甘心就此打退堂鼓,遂预备采取持久战。

记者想藉抽烟来解闷,无奈摸遍全身衣裤的口袋,竟然找不到香烟,只得走到衣架旁,想到风衣口袋里搜寻。那位科长忍不住用关怀的语气探问:

“有什么事需要我效劳吗?”

因为窘迫,记者的脸一下子红了,他把原委告诉对方。科长莞尔一笑,立刻热忱地取出自己的烟,请记者同享吞云吐雾之乐。这恰恰是双方关系的转折点,科长一改刚才的作风,开始向他畅谈,最后记者如愿以偿作了一次翔实而精彩的独家报导。

这桩事例,仿佛“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般,记者歪打正着地取得开启对方心灵的锁匙。但是,见微知著,此种藉小动作消除对方警戒心的方法,实在是很值得我们借鉴。

7、必要时装糊涂

难得糊涂,糊涂难得,若在说话的时候也总是想着怎样施小聪明,那就必然会吃大亏。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有一句著名的格言:“难得糊涂”。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是最清楚不过了。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却又对个中缘由无法解释,倘若解释了,更生烦恼,于是便装起糊涂。或说寻求逃遁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