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他有些小聪明,且颇以聪明自负,而一般人却不承认他是聪明,因此他有生不逢时之感;第二,他更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一般人尊重他,偏偏没有这回事,因此他对于任何人都产生仇视的心理;第三,仇视的心理,累积很久,始终找不到消解的机会,他自己又不知从事自身的修养,于是这种仇视心理只有找到发泄之途,谁是他仇恨的对象?因为刺激的方面太多,早已成为极复杂的观念,复杂简单化,每个与他接触的人,都成为发泄的对象。他认为人们都是可恶的,不问有无旧恨,有无新仇,都要伺机而动滥放冷箭。你如果已犯了这个病,你先得明白这种病的危险,不去医治,结果必是众叛亲离,不要说在社会上,只有失败不会成功,即使在家庭,亲如父兄妻子,也无法水乳交融。不过父兄妻子,关系太密切,在无可原谅之中,仍与之原谅。社会上的人,就绝不会对你这么宽厚必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大众的箭靶子。所以说话尖刻,足以伤人情,伤人情最后的结果,却是伤了自己。
37、含含糊糊意义大
一切透明化,并不是不好,而是绝对化的结果,势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合理的含含糊糊,实在比绝对不含含糊糊要好得多。
曾经有一位长辈,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弄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年纪轻的人,实在很难摸透底细,不知道其所交代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可是等你到了中年,逐渐领悟到“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和“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各有其说不出来的奥妙,自会恍然大悟:原来含含糊胡是我们清清楚楚的一种明朗态度。我们觉得他含含糊糊,事实上他已经表达得清清楚楚。
最基本的思考点,应该是摆脱“二分法”,不要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当作两个对立的名词看待。再采取“二合一”的观点,体会“含含糊糊中含有清清楚楚的部分,而清清楚楚之中,同样包容含含糊糊的概念”。这样一来,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相辅相成,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彼此排斥和抗拒。
“近来如何?”
“马马虎虎。”
就第三者而言,这两个人一问一答,无不含含糊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然而,站在他们这两人的立场,有问有答,各人获得清清楚楚的讯息,哪里算浪费?第三者看不懂、想不通,那是他们的事,何必为了他们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吃饱了没?”
“还早得很,像你那么好命!”
听的人更是含含糊糊,而说的人却清清楚楚。
“人死之后,究竟如何?”
“还没有解决生的问题,何必急于了解死后的问题?”这种答案,算是清清楚楚,还是含含糊糊。
总经理把李经理请到办公室,先把门关上,再拿出好几张影印的东西,说:“我对你是绝对信任的,不然我也不会跟你明说。我知道你的信用没有问题,但是想不到还是有人告你,而且不止一次。我是不会相信的,所以拿给你,你自己看一看,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情?看完之后,不必交还给我,把它烧掉算了!”
如果你是李经理,会认为总经理说得清清楚楚呢,还是含含糊糊?究竟他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社交上的对话,经常出现“说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以便配合必要时“我说是说得不少,但是我真的没有说什么”的推托之词。对精明人而言,学习说得含含糊糊,好像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但是身为精明人,必须明辨,“含含糊糊”绝对不是“糊糊涂涂”。
“差不多先生”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含含糊糊型的,凡事差不多,究竟差多少却心里有数。另一种则是糊糊涂涂型的,凡事差不多,根本不知道到底差多少。前者大家颇为喜爱,后者却众人皆厌恶。
一句“差不多先生”,就要概括所有精明人,这种人应该明白,自己就是属于糊糊涂涂的差不多先生,哪里够资格嘲笑其他的精明人。
听见“差不多”,马上警觉是真的差不多,还是客气的、给人面子的差不多。这种人大概不至于随便嘲笑差不多先生,是属于喜欢含含糊糊的君子。
为什么含含糊糊却可以称为君子呢。
首先,应该确立含含糊糊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不应该含含糊糊的时候,绝对不能含含糊糊”。任何时刻都要“站在不含含糊糊的立场来含含糊糊”,而不是随时随地都随意含含糊糊。
“这件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差不多二十天。”这时候我们不知道“差不多”的意思是含含糊糊还是糊糊涂涂?必须等到二十天之后,从结果上面来分辨。二十天果真完成,证明属于含含糊糊型;二十天还没有完成,当然是糊糊涂涂型。
结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才能够断定真假。时间一去永不回头,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悔感。
回答“差不多二十天”的人,如果一向信用良好,我们信得过他,可以相信他只是答得含含糊糊,内心却清楚得很,二十天必定能够完成。若是过去的信用欠佳,我们就会怀疑,他可能是位糊糊涂涂的差不多先生。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我们实在容易判断差不多到什么程度。
不管什么情况,我们对于“差不多二十天”的说法,总是相当费猜疑,特别是现代工商社会,大家更不愿意承受这种多余的压力。
然而,这并不表示一定不能说“差不多二十天”这样的话。不过它的真正用意,应该是“二十天左右,还可以商量”。
“这件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差不多二十天。”
“十二天可不可以?”
“没有办法,最少要十五天。”
“那么,就十五天如何?”
“好,没有问题。”结果不是十分清楚吗。
差不多二十天,目的在替自己留下一些余地,不要每一件事都计算得那么精准,把自己逼得透不过气来。
听得懂的人,自然知道进一步讨价还价,把所需要的时间确定下来,既不必埋怨对方含含糊糊,也不必因为厌恶对方的语气而懊恼。
再说,应该明白含含糊糊的运用技巧,那就是“先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赶快去追究真相,务求弄清楚,才能罢手”。抵挡一番,暂时保留自己的面子;不赶快去弄清真相,终究会没有面子。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我并不清楚。”说得肯定而明白,也够诚实。但是听的人感受如何?不是觉得“不负责任”,便是认为“迷迷糊糊”。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我并不清楚,我去问问看。”同样明白而诚实,加上一些补救的动作,如果在场没有外人,当然勉强可以接受,若是当着外人的面,请问如何交代。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已经快要完成了。”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保住大家的面子,事后赶快查明,并且具体地提出数据,才会长久地有面子。事后自己认为反正已经抵挡成功,一直含含糊糊下去,就会变成糊糊涂涂,不再是含含糊糊了。
人要面子乃是常情,有了面子,应该设法保持,以免失去面子。
还有,应该掌握含含糊糊的真实诚意,那就是“为了更大的和谐,把伤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听说小李的父亲拿商人的回扣,有没有这回事?”
“我不太清楚。”明明知道得十分清楚,只是不愿意一传再传,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多次伤害,这是慎言积德,并不是糊糊涂涂。
“老王那一天大发脾气,要把他的儿子送到派出所去关起来。”说话的人其实不清楚事件的真相,只想藉此套出内情。
“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含含糊糊的答语,就不会活活被套进去,成为是非的传播者。
“不是这样。是他的儿子偷窃邻居的钱,邻居把前次被偷的珠宝也算在他身上。老王一气之下,才把他儿子送到派出所,控告邻居诬赖。”若是清清楚楚地陈述事实而对老王造成伤害,就必须考虑有否必要。
在某些场合,把事实说清楚,可能助长某些人的扭曲力量,清楚的陈述容易为有心人所利用,不如含含糊糊来得妥当。
精明人喜欢含含糊糊,因为正当而合理的运用,时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有很多事情根本讲不清楚,也有很多事情愈讲得清楚,问题愈多。
我们的倾向好像是:大家含含糊糊,自己吃一点小亏也就算了。如果要说清楚,那就要说得清清楚楚,丝毫都不肯让步。
38、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并不反对”含有“反对”的成分;“不很赞成”结果也可能“赞成”。
“你赞成小王退出我们的社团吗?”问这种问题的人,多半是不怀好意,等于“准备看人家出洋相”。
“赞成。”这样回答的人,对自己相当不利。不是被利用,便是被嘲笑。
“我反对。”回答这样的人,同样吃亏。不是被嘲笑,便是被利用。
精明人对待这样的问题,通常会提出反问:“你认为如何?”然后依据对方的论点,再适当地表示自己的意见。
但是,被反问的人往往警觉于对方的态度,也不表示赞成或反对。
“没有啦,我只是问问而已。”如此便会出现一种不了了知的结局。
如果被反问的人坚定地回答:“赞成。”我们虽然并不赞成,多半会随声附和:“我也不反对。”心里想:“不反对不一定表示赞成。”
被反问的人若是回答:“我反对。”我们就算赞成,也会笑着说:“我也不是很赞成。”因为我们知道:“不是很赞成并不一定反对。”
有些持西方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精明人是“骑墙派”,见风转舵,专门以虚情假意来讨好人家;而且不够果敢,缺乏胆识,称不上有担当。
其实,中国的精明人不过是警觉性特别高,不轻易吃亏上当。难道“明哲保身”、不愿意任意遭受伤害,这样也不可以吗?我们对于烈士,除了形式上的祭祀之外,有多少人给予实质上的仿效。
精明人的基本立场,本来就是“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做到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我赞成,事情往往发展到我非反对不可的地步,岂非找自己的麻烦。
我反对,事情也可能演变到我不得不赞成的情况,到时再来反悔,不如暂时先持保留态度。
“第一案,去澳大利亚;第二案,到夏威夷,赞成第一案的请举手。”
某甲听得很清楚,马上举手赞成第一案呢。
到头来还是怪自己粗心大意,警觉性不够高,为什么手举得那么快?过度反应,吃亏的毕竟还是自己呀。
某丙就做得很好,什么案也不赞成,哪一案也不反对,结果还不是去了夏威夷,还可以喜洋洋地说:“我一开始就认为夏威夷比较好玩。”那么,某甲听了也就只好独自生闷气了。
精明人认为:凡事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因为一切事务都在演变之中,早表态早吃亏,能拖即拖,能不表示意见便不说出来,等到时机成熟,才说“赞成”或“反对”。
“你赞成小王退出我们的社团吗?”这种问题,原本就不应该拿来问精明人。会提问题的人最好这样问:“你对小王退出我们的社团有什么看法?”
这时候脑筋清楚的人自然会回答:“我并不反对小王退出,因为他再不退出,简直一点尊严也没有。不过,就算要退出,也不需要闹到这种地步。”
如果听的人满意,便暂时告一段落。若是听的人不满意,可以接着说:“其实我也不很赞成他这样退出,因为他的退出,我们社会就缺了一个像他这样方方面面都比较精通的人才,如果他实在要退出,也没有办法。”你这样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说话态度,自然不会得罪人。
39、一句关心语可以赢得一颗心
对别人的真诚关心只需一点点,就可以使你左右逢源。
有人终身的错误,就是只想别人关心他,对他发生兴趣。而精明人知道,要懂得关心别人,有时既使是一句口头上的问候语也可以让你左右逢源。
纽约电话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在电话中,最常用到的是什么字,这个答案也许你早猜对了,那就是人称代名词的中“我”。“我”……在五百次电话谈话中,曾用了三千九百九十个“我”字。“我”,“我”,“我”……
当你看到一张有你在内的团体相片时,你先看的是谁。
如果你以为人们都关心你,对你发生兴趣,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今晚你死了,会有多少人参加你的丧礼。
维也纳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得洛”,写过一本书,书名叫《生活对你的意义》。在那本书上,他说:“一个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必遭到重大阻碍、困难,同时会替别人带来极大的损害、困扰,所有人类的失败,都是由于这些人而才发生的。”
可能你已阅读过许多深奥的心理书籍,而尚未意识到有这样重要的一句话,阿得洛的话太富意义。
有一位著名杂志的编辑,曾经在纽约大学短篇小说著述法的课程上演讲。他说他每天可以捡起,桌上数十篇小说中的任何一篇,只要看上几段后,就可觉察出作者是否喜欢别人……如果那作者不喜欢别人,那么别人也不会喜欢他的作品。
这位饱经世故的编辑,在他演讲过程中,有两次稍顿的停了一下,为他移开主题而道歉。他说: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的,如同你们听牧师讲的一样,可是,别忘记,你如果要做一个成功的小说家,你必须先对别人发生兴趣。”
如果写小说的秘诀是这样,那应用在说话上,你可以确定,更应该如此了。
塞斯顿是位成功的魔术家,四十年来塞斯顿走遍世界各地,他惊人的魔术绝技,风靡了无数的观众,约有六千万以上的观众看过他的表演,而使他有二百万元的收入。
塞斯顿先生谈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他的学校教育,跟他眼前的成功完全没有关系。他在幼年就离家出走,成了一个飘泊流浪者;偷乘火车,睡在草堆上过夜,挨家求乞。由车窗观看铁路两旁广告,让他认识了几个字。
他有高人一等的魔术知识?不!这是他自己说的。关于魔术的书,已出版的有数百本之多。目前在魔术方面,有像他这样造诣的,也有数十人。可是他有两件事,是别人所没有的。
他有表演的人格,他懂得人情。他每一个动作姿态,说话的声调,都经过事前严格的预习,他举止敏捷,反应灵活,分秒不差。
除此以外,塞斯顿对人有纯厚的兴趣,他说,许多魔术家,看着观众而对他自己说:“这些傻瓜、乡巴佬,我要好好的骗他们一下。”可是塞斯顿完全不是那样,每次当他上台时,必先对自己这样说“我要感谢这些捧场的观众,他们使我获得舒服的生活,我要付出最大的力量,做好这场表演。”
他说,每逢他走向台前时,就会对自己这样的说:“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可笑吗?不近情理吗?当然不。
苏门?亨克夫人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她不顾贫困,忍住伤心,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有一次,甚至还想抱着她的孩子一起自杀……她突然遭遇到这样恶劣的环境,可是,她还是把自己所喜爱的歌唱,继续演唱下去,最后成为一位轰动一时的“格纳式”的歌唱家。她自己承认,她成功的秘诀,是对“人”深切地发生了兴趣。
老罗斯福因为取得了震惊世人的成就,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他的黑人侍从爱默士也是他的崇拜者之一,曾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书,书名是《西道尔?罗斯福——侍从心目中的英雄》,在那本书里,爱默士描写了这样一桩感人的故事:
有一次,我妻子问总统,美洲鹑鸟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从没有见过鹑鸟,而罗斯福总统并没有因为她只是一个女仆而不愿搭理她,相反地,他仔细地解释给她听。过些时候,我家里的电话铃声响了(爱默士和他妻子,住在罗斯福总统牡蛎湾住宅内一所小房子里),是我的妻子接的电话,原来是总统亲自打来的。罗斯福总统在电话里告诉她,现在窗外正有一只鹑鸟,只要她朝窗外一望,就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