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与青年
16428500000003

第3章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一)

今日的佛教青年,应该从信愿中来增进道念,

来为佛教创造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身为佛教青年应该有无限的希望,无限的未来。以下分为几点来说明佛教青年未来的成功立业之道。

一、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我们希望未来的前途能够成功,首先要养成一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一般社会人士,是从贪婪欲望中去追求快乐,从个己自私中去占有快乐,从物质享受中去寻找快乐;佛教青年与社会上一般青年不同的是从奉献中去获得快乐。

以前在朝山会馆,有一位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毕业于天主教所办的文藻外语学校。我问她:“你受天主教学校的教育,现在接触了佛教,有什么感想?来到这里服务,对佛教有没有信念?”她说:“我没有信奉天主教,来到这里之后,我很喜欢佛教。不过,我从天主教里得到一个启示,神父、修女们都很重视奉献,他们对人生充满着乐观,而他们的乐观是从奉献中获得的。”由这段话,我们知道“奉献”的观念在各种宗教中的地位。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使我们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今日的佛教徒,讲究个己私利的人太多,为教奉献的人太少。因此,我们进入佛门,应该抱有“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众生”的观念,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一切众生。奉献不是没有所获,奉献以后,在无私、无我、无执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将会更多。

佛光山的道风,非常注重“奉献”,可以从我们所办的一切事业说起,如养老、育幼、大专夏令营、松鹤楼老人公寓、佛学讲座、仁爱之家、佛光诊所、僧伽福利基金……无不是抱着“但愿众生获得安乐,不为自己贪求利益”的精神来做的。同时,“奉献”更有助于佛法的推展,有助于心灵的升华。

青年守则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在佛教里,“奉献也是快乐之本”;一个宗教徒若不懂得奉献,是无法了解宗教本怀的。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牺牲就是奉献。如果我们想把握住佛教的基本精神,就要从奉献着手。

那么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奉献给别人?我们可以贡献智慧给大家、为大众服务;如果智慧、能力不够,怎么办呢?佛教有一修行法门——随喜赞叹,比如说看到别人成功了,能生起随喜之心,给人一句赞美的话,或是给人一个笑容,点一个头,布施给人快乐,这些都可以算是奉献。

所以,奉献不一定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付出一片真诚的心。我们对于救度众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对待朋友、师长、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对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慧的信心;所谓奉献,不外奉献我们一颗真诚清净的悲心,这是最宝贵的。希望佛教的青年们,都能养成不贪求个人私欲,发心为众的奉献精神。

二、从勤奋中打发时间

一天有24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漫长的人生里,如何打发时间,是个很重要的课题。社会上一般人,用吃、喝、玩乐打发时间,打牌、赌博,或做无聊、没有意义的事,来消磨岁月。有为的青年,应该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高雄有一位公司的董事长告诉我,他说:“以我现有的财产,即使一天用10万元,活了100年,也用不完。我有很多钱,可是我还在工作,我是贪得无厌吗?不是的,我是以做事业来打发时间。”他的这段话,说明一个人唯有在工作里,生命才有办法安住,人也才活得有意义。没有工作是很无聊乏味的。他又说:“我的钱虽然很多,但是自奉甚俭,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娱乐场所。下班回家,就是一杯清茶,看看报纸,如此而已,一天过去,第二天又带着饱满的精神开始工作。”由此可知,社会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不停地勤劳奋斗中获得的。

佛教也讲求奋斗,讲求进取。六波罗蜜中,有精进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六种重要法门之一,在佛经里有关勉励精进的故事相当多。如我们的教主佛陀成道的经历,就是精进的最佳事例。据说弥勒菩萨比佛陀早学佛,但佛陀修行精进猛烈,直接从难行道起步,而弥勒由易行道下手,因此佛陀的精进力与勇猛心,超过弥勒的境界,终于先而成佛。佛陀的这个事例,实在是我们佛子的最佳典范。

佛光山丛林学院的学生,每个人都要轮流打扫、典座、出坡、劳动服务,这样的安排,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我们希望学生的生活,用工作来充实,从工作中去修道、去体会,发挥生命的力量与生命的价值。关于这一点,凡是对教育有认识的人,都称赞说:“这样的教育,才契合新生活教育。”不过,学院教育方针虽然如此,若不带着欢喜心去从事工作,不带着认真的态度去奋发图强,也是枉然的。俗话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我们必须从勤劳奋斗中去创造自己的光明,从勤劳奋发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如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发愿庄严的;凄苦的地狱,是地藏菩萨教化的道场。我们也可以把一切工作,当作磨练自己身心的机会,让我们的生命活得最有意义,让我们的生命能有最充实的内容,虽然人一生的时间才几十年,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短暂的生命,来完成具有无限价值的事业。

三、从忍辱中培养品德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能注重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若对于品格、德行都不注重,那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培养我们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比方说,我们可以奉持戒律,从戒律中培养我们的品格;我们可以实践佛教的修行法门如念佛、参禅,从念佛参禅中培养我们的道德。佛教讲慈悲喜舍,我们也可以从慈悲喜舍中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而要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帮助的,还是“忍辱”。

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修行的时候,曾经被500位“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因为这样忍辱、精进的修持,终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可见忍辱不只是培养世人的品格,也是修学成佛的重要法门。

现在的青年,逞一时匹夫之勇,可以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为一句闲话,往往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学佛学到最后,还是像苏东坡一样,被“一屁打过江”。如果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修持、做事都不易达到理想。一句闲话,也要计较,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佛教青年,是不能担当任务和创造事业的。

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辱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忍”这个字的构造是心上一把刀,由此可看出忍耐的意义。一个人平时生活里,若不培养忍耐的力量,没有很好的修养,不要说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就是一块刀片割破一点脚皮,也会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如果我们要为未来的佛教、未来的众生担当重责的话,必须先学忍耐;忍耐的力量有多大,将来事业的成就便有多大。事实上,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反之,忍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能培养这种定力和牺牲的精神,才能增长品德,未来的事业也才能成功。

我们看近代的太虚大师,他一生遭受别人不断的打击、诽谤与压制,甚至被讥斥为政治和尚,但是他从不与那些人计较,只是一心一意为复兴中国佛教而努力。如果太虚大师对每次外来的侮辱都计较,也不可能成就那么大的佛教事业;不只是太虚大师,大肚能容的慈航大师,与世无争的印顺大师,他们的一生也曾受到不少的侮辱与误解,但是他们都默默地承受下来。这些事例,都可以做我们佛教青年的榜样。

我们要把一切外来的横逆与侮辱,都当成学道中的增上缘,不要只求在顺境里一帆风顺;顺境固然可以成就我们,逆境也可以考验我们。有勇气、有能力的人,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破坏。荣辱毁誉来时要忍得住、耐得住,这样才合乎佛教青年的标准。

四、从苦行中激励精神

佛教对极端的苦行虽不苟同,但对于适度的勤苦,也认为是祛除烦恼、舍离贪着的方便法门。因此,佛陀对某些弟子们的头陀行,不但没有呵止,反而加以鼓励。现在佛教界中,肯吃苦的人实在太少,这也是佛教不能兴盛的原因之一。以前太虚大师在四川汉藏教理院的时候,当时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曾建议大师找一个深山名刹,集合一群佛教青年,从事苦行的实践,以便为佛教建立万年的根基。戴季陶的这种建议,确是有感而发的。

当然,我们体认佛法,不一定从苦行中去求得,不过苦行可以磨炼、激励自己的精神。一个人,恒处在安逸幸福的环境中,从未经过风吹雨打和波浪的冲击,这样的人生是经不起考验的。养深积厚,成就必高。现代的佛教青年,更应该用吃苦来磨炼自己。

如何吃苦?过午不食?每天只管打坐?不问世事?还是每天不停地劳动。其实,苦行的意义,主要在训练自己的精神。自我鞭策,自我发心才能符合苦行的真义。如果受命令驱使,在逼迫、约束下才去做,就失去意义了。至于发心以后,如何实践的问题,我举例来说明。比方说,吃东西会挑三拣四,应想一想“埃塞俄比亚的难民常受饥饿,我每日三餐饱足,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如此在饮食上养成节制,不挑剔的习惯。还有,在物质上力求淡泊,譬如买衣服、买手表,不一定非精致、名牌不可,只要能穿、能用就可以了。如果对于物质欲望不能克制,而不时地增长自己的物欲,那么任何苦修,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能够做到不为物欲所驱使,才真正具备修苦行的心理基础。

以前,闽南佛学院有一位智藏法师,他16岁进入闽南佛学院时,还不识字,但是到了22岁却成为《海潮音》的主编。只有6年的时间,他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事实上,他并不是只顾念书,什么事都不做。他打扫厕所,不用扫帚,用手去擦去抠;凡是水沟没有人通的,苦事没有人做的,他都自己来,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劳。养成了这种吃苦的习性,培植福德之后,再去读书,当然会比别人更快收到成果。耐得起岁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五、从随缘中处理生活

太虚大师在他的自传里曾说,他并不是从小就计划要开创什么佛教大事业的,他的一切事业,只是随缘地发心为佛教奋斗,随缘地办佛教教育,随缘地写文章、出版杂志,他也是在随缘里认识了党政各界中护持佛法的人。他说:“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革命人物的思想接近了,遂于革命燃起了奉献的热情……偶然与若干信徒相遇,遂组觉社,以著书讲学的另一姿态出现。”太虚大师的事业,一切都是随缘而成功的。

随缘,并不是没有原则、没有个性、没有立场,今天跟随这个,明天跟随那个,拿不定主意。所谓“随缘”,是指在佛法、道业、修行、工作上,只要有好的事,我都应随心随力去做;只要合乎我的理想,是我曾经计划过的,我便随缘去做。生活上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教、为了众生,只要是好的事,我怎能不为佛教、不为大众而随缘呢?“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从随缘中建立新的修行,从随缘中去处理新的事情,这才叫作随缘。

有的人,养成一些生活习惯,一定要睡高广大床,一定要热水才能洗澡,要喝牛奶才能滋补身体,吃水果才能消除火气,这样就不叫作随缘。随缘是“随喜他人而克制自己,是随善随好的”。在生活里,我们应该提倡随缘的合群生活,这才是佛法正觉的生活。弘一大师很随缘,他认为世间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但是他个人的生活却很严谨,可说随缘中有严谨;随缘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则,不随俗浮靡,才是随缘的真义。

六、从信愿中增进道念

过去有一个人,对佛学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世俗的学问也没有十分的精通,但是一接触到唯物主义的书,就认为佛教一文不值,非得全盘革除不可,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太虚大师,大谈佛教改革。我们知道,太虚大师是提倡改革佛教最有力的一代大师。太虚大师告诉他:“我之所以提倡革新佛教,是从我对佛法的信愿中体验出来的,是我钻研过中西哲学、社会世学之后,觉得佛学最好而极力倡导的,绝对不是盲目改革的。”

太虚大师所以有改革佛教的意向,是因为他认为佛教很好,但还可以更好,从他对佛法的信愿中,培养坚定的道念,因此奋身而起,要为佛法创一番事业;唯有对佛法充满信愿的人,才够资格谈革新佛教。

因此,希望佛教的青年们,能培养对佛法的信心,增进自己对佛教的愿力,学习过去的诸佛菩萨,发种种大愿,从对三宝、对众生的信心中来增强自己的道念,道念是我们的根本,好比一棵树有了根,将来枝枝叶叶才能茂盛起来。有了信愿,才能以佛法来化导世界,教化众生;有了道念,才能转化外道和世间,而不会被外道世间所转。今日的佛教青年,应该从信愿中来增进道念,来为佛教创造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1976年6月讲于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