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素封
16474000000014

第14章 14. 郡尉段卬

因此双方就僵持在那里,郡守家的护卫与家僮不敢进攻,只是团团围住郭嘉和项十三。

而郭嘉和项十三也同样不能进攻,仅仅只能自卫自保,不能够逃脱。

另一方面,先前给北地郡郡守出馊主意的家臣,急忙跑到北地郡郡尉府中,请北地郡郡尉发弓弩兵前来去诛杀郭嘉和项十三。

那时,北地郡郡尉正在府中庭院内练剑,当他听到北地郡郡守被杀的消息的时候,郡尉感到十分震惊,当即失手掉落了长剑,脸色凝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一旁侍奉郡尉的少年李广,更是不敢相信郭嘉竟然杀死了北地郡郡守。

因为郡守被杀是一件大事情,缓过神来的北地郡郡尉急忙带弓弩兵火速前往郡守府。

片刻之后,北地郡郡尉便跑到了郡守死亡的大堂门口。

几个弓弩兵立即张开大弩对着郭嘉和项十三,等待郡尉的命令。

话说,用军用强弩来捕捉无须人郭嘉,颇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

郭嘉见到北地郡郡尉和李广都来了,便放弃了抵抗,扔掉手中的双刀,走到门口,束手就擒。

郭嘉被捕,等待北地郡第一长官的刑事审判。

因为此时,北地郡郡守死亡,郡尉便成为了北地郡的最高长官。

郡尉当年被拜官之时,今上(汉孝文帝)准其“得便宜从事。”

所以郡尉取走了郡守官印,佩戴在自己身上,同时执掌郡守和郡尉职权。

这时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郡尉的名字,以便纪念其在将来的悲壮事迹。

北地郡郡尉名叫段卬,当年是朝廷中央九卿之一,担任过最高法官廷尉一职。(当前廷尉是张释之,见第五章)

北地郡郡尉段卬以郭嘉杀死了北地郡郡守,当场擒获,证据确凿,判处郭嘉死刑弃市,暂时押入大牢,择日行刑。

常言道,择日就是明日。

第二天的上午,早饭时间,李广带着酒和肉到监狱中,来给郭嘉送行。

好酒好肉是死刑犯被杀之前的最后一顿饭,称为断头饭。

郭嘉从古装电视剧中常常见到这种类似的情景,于是知道自己今天就要被弃市砍头了。

不知不觉,心里涌出无尽悲伤之情。

自今年夏初,穿越过来还不到一年,准确的说六个月,今天马上就要去死了。

总结一下简直可以称为“活不过一年”,也可以叫作活不过冬天的“三季人”。

常言道:既死之,则安之。

郭嘉整顿心情,从容喝酒吃肉,但是旁边的从犯项十三已经哭得稀里哗啦的了。

李广看到郭嘉如此淡定的表现,心中更生出敬佩之情。

等郭嘉吃好喝好,李广就直接走了,全程没有说一句话。

有时候男人之间的告别不需要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时郭嘉回顾穿越以来的所作所为,第一件事情是帮助媞颖姑娘救出了父亲太仓令淳于意(医者),第二件事情就是寻找到昆仑玉。

没有完成自己的小目标“赚取一百金”,更没有实现大目标“成为素封”。

既没有成家,也没有立业,真是大失败。

郭嘉时而陷入沉思之中,时而静静地聆听墙外的声音。

现在是今上纪年十四年的第一月,也就是十月,也是冬季开始的第一个月,相当于现代公历的第11月。

监狱牢房外边生长的大树上,有一只雄蝉还在孤独地鸣叫着,希望能够吸引和它一样坚持到冬季此时的雌蝉,以便繁殖后代,完成历史使命。

它一直叫到中午,最终停止了鸣叫,大概已经死了吧。

蝉鸣终止的时间,也到了郭嘉赴刑的时候,他再次整理衣服,站在牢门之前,平静地等待狱卒开门。

很快几十个狱卒匆忙进入监狱,后边居然还跟着北地郡郡尉段卬。

北地郡郡尉段卬站在牢笼之前,面对囚徒们,说道:“皇帝下诏书于我,特赦全部囚徒,征尔等入军服役。”

然后狱卒们急忙打开牢笼,释放所有的囚徒,并将他们全部带到军营之中。

而郭嘉和项十三当然也在释放和参军之列,更进一步,北地郡郡尉段卬还请郭嘉和项十三前去参与军机,因为他们两个了解匈奴。

这时差不多中午,军营中大树上还活着许多雄蝉,正在响亮地鸣叫着,也正如郭嘉一样还活着。

郭嘉暂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北地郡郡尉段卬向他说明了情况。

他才了解到皇帝诏书的内容,自己被释放的原因以及当前严峻的形势。

几日前休屠王率领休屠部进攻北地郡北部的萧关,这一行动乃是匈奴单于计划的偏师试探性攻击,以测试萧关是否可被攻取。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多个匈奴偏师试探进攻其他边郡的关口。

最终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大军绕到北地郡治所马岭县以西160公里的朝那邑(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攻破朝那县之后,大军即将到达北地郡治所马岭县。

这是驻守在朝那邑的北地郡长史派遣的信史通报的消息。

郡长史是边郡的郡守属官,俸禄为“秩六百石”,是个掌管兵马的武官。

与信史一同到达的还有今上皇帝(汉孝文帝)派遣的天子使臣(天使的正确打开方式)。

皇帝制诏北地郡郡守、北地郡郡尉,“曰”:“匈奴入塞,二千石当效仿故赵武安君李牧,战而败之。”

皇帝制诏其实是督责北地郡郡尉出战匈奴,可是皇帝不了解真实的战场情况。

皇帝所知,今年第一月,十月,匈奴大入塞,所有边郡都点起了烽火台告急。

北地郡对面的匈奴部落是归属于匈奴右贤王的休屠部,因此今上(汉孝文帝)自然而然地认为入侵北地郡的便只有休屠部,而且认为北地郡郡尉所率领的军队足够击败休屠部。

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匈奴单于亲自率领主力进攻北地郡,这是北地郡难以抗衡的。

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先搞清楚这个匈奴单于是哪位单于,以方便记事。

关于匈奴单于,所有人都应该知晓匈奴伟大的冒顿单于。

因为在汉高帝六年时,也就是公元前200年的时候,汉高帝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史称“白登之围”。

根据太史公司马迁《史记》记载,在今上(汉孝文帝)六年时,也就是公元前175年,匈奴冒顿单于死亡(驾崩),其“子稽粥立,号曰老上单于”。

也就是说,此时入侵北地郡的正是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

现在我们将视线重新回到北地郡军营中郡尉的大账内。

北地郡郡尉段卬问郭嘉有何想法。

郭嘉直言不讳地说道:“迎战不如守城,原因有二:一是,匈奴大军远远多于我方,可谓敌众我寡,应战必然失败。二是,匈奴人没有攻城器械和经验,而我们有守城装备,守城必然成功。”

北地郡郡尉段卬却说:“你说得很对,可是,即使再多九十八条理由,有一百个理由指出不能迎战,但我们也必须迎战,而这只需要一个理由,那便是我们的皇帝下诏迎战。”

于是郭嘉说道:“既然如此,虽然迎战必然战败,但是战败也还可分为全军覆没,惨败和溃败三种。”

北地郡郡尉笑道:“你正得我心意。请接着讲下去。”

郭嘉继续说道:“俺和项十三在休屠部生活了接近两个月,据俺观察,匈奴人虽然勇敢,射术高超,但多数的兵刃粗陋,不堪大用,有些箭只的箭头仅仅是动物骨头或者石头,不能穿透铁铠。”

“披着铁铠的骑士,能够以一敌十,我们只需要1000副铁铠,用1000个披铁铠骑士,出城迎战,一鼓作气地暂时击退匈奴人前锋军队。”

“这样便能得到片刻的喘息之机,然后我们快速退回来守城。”

“这样做,既可以满足皇帝迎战的要求,同时又可以守住城池保护民众。”

北地郡郡尉段卬先喜后忧,说道:“只能这么做了,只可惜我们仅有三百副铁铠。”

郭嘉低头沉思了很长时间,说道:“如果只有三百副铁铠,我们必须想办法保护这三百铁铠骑士没有损失地到达与匈奴人肉搏战的地步。”

“但是匈奴人的箭雨十分密集,必须要如此这般,方能成事。”

北地郡郡尉段卬完全认同郭嘉的战术规划,因为郭嘉所说的与郡尉段卬所想的,完全一致。

现在,北地郡马领县城中共有士卒一万人,其中八千人为步卒,二千人为骑士。

按照计划,步卒守城,骑士迎战。

在这个时期,战马没有装备高桥马鞍,也没有装备马镫,所以骑士的作战方式要么是骑射,要么是下马步战,而不是后世尤其是西方中世纪时代的骑士冲锋方式。

于是北地郡郡尉段卬集结了全部军队,然后从二千骑士当中挑选出最为强壮的三百名骑士,配备铁铠一副,长戟一支,环首刀两把。

其余一千七百骑士其实就是弓骑兵和弩骑兵。

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铁铠骑士的肉盾(志愿者)。

为此北地郡郡尉段卬在士卒面前战前讲话。这些士卒已经包括了刚刚释放的三百多名囚徒。

发言如下:

“炎黄子孙,华夏子民啊,你们听我讲,我来告诉你们。

我与你们出生在不同的郡县,生活在不同的郡县。

我与你们的地位不同,官职也不同。

尽管我们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却有根本的相同之处。

那就是我们同生于华夏大地,死后也将同归于黄土。

现在我们又将面对相同的敌人。

明日匈奴人便要进攻此地,他们毫无疑问是勇敢的战士。

之所以说他们勇敢,是因为他们远离自己安全的家乡,深入到我们的地方,主动与我们作战。

而我认为你们是比他们更加无所畏惧的勇士。

因为你们将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你们要保护自己的父母妻子。

勇士们。

人终究一死,而你们战死之时,必然同我一起回归大地。”

士卒皆三呼万岁。

然后北地郡郡尉段卬向士卒们介绍了战术,征募充当第一线的肉盾志愿者。

其中今日被释放的囚徒情绪最为激昂,全部自愿充当肉盾,而且这些囚徒们都是北地郡当地人,自幼善于骑马。

这一天晚上,匈奴老上单于带兵出现在城外西部的空地上,蹂躏了城外的村落之后,宿营一晚。

第二日吃罢早饭,匈奴老上单于以一万人为前锋,与北地郡郡尉率领的二千三百人合战于城西平原。

匈奴前锋官见汉军人少,生出了轻蔑之心,令匈奴骑兵主动快速出击,因此迅速地拉近了两军的距离。

因此匈奴人射箭的主要方式由远程抛射改成了近距离平射。

这样肉盾囚徒们手持的大盾才成功地为后阵的骑兵遮挡了大部分的箭支。

匈奴人很快改变了战术,不再射人,而纷纷射马。

于是肉盾们终究全部壮烈牺牲,而后的弓骑兵也快速地阵亡了五成,但是他们的牺牲最终使得披铁铠骑士与匈奴展开了肉搏战。

匈奴前锋被击败而退却了!

按照计划,此时理应撤退,郭嘉和李广已经掉转马头向城门撤去。

可是匈奴老上单于吹响了第二战的号角,匈奴人又开始进攻了!

精疲力竭的幸存者必将不能逃脱匈奴人的第二次攻击。

此时北地郡郡尉段卬交给郭嘉一卷帛书,又命令李广保护好郭嘉,一定要撤回到城中。

然后北地郡尉段卬把“将军”旗插在地上,下马而立。

匈奴人将郡尉段卬团团围住,这一时的耽搁,郭嘉和李广,以及剩余的弓骑兵和铁铠骑士全部撤回了城池。

他们在城墙上著目行礼:

北地郡尉段卬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