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仰望城市天窗
16518000000035

第35章 惠州

那年,我只在惠州淡水停留了半天。不知为何,前人早早就给这个地方命名为惠州。在此基础上现代人的丰富想象力,又把它解释为惠民之州。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这片中国的热土,珠三角是市场在主导,经济活力和效率是全国之最。时过境迁,曾经荒凉的珠三角已被改造成现代都市圈,见证现代人的伟大和欲望尖锐的魔力。

从学校出来,我就到珠三角打工,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人的思想变得僵硬麻木,越陷越深。直到在深圳无意义的干耗过一回,差点废掉整个青春,在我日日夜夜的反思中,让我慢慢摆正姿态,一直小心翼翼地向上着走到今天。虽然现在无名无利,至少心里踏实,没有荒废时光,以一腔的热情去追逐美好。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龙华大浪一家手机制造厂做打单员,月薪三千左右,对于当时的我已很知足。刚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人青涩,偶尔在无察无觉中吃了那些世故圆滑的大亏。那时我还天真的活在理想之中,当现实沉重一击,我终于被击醒。

2011年除夕那天,厂里已放假,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突然间变成一个空城,在关内那些白领金领们血拼的高档写字楼,在年关成了摆设,紧锁的大门,半垂的灯笼,两盆金桔,却没一点喜庆的气氛。我从关外龙华乘快线进关内福田,一路绿到底,很顺畅几乎是高速到终点站。看着空荡荡的车厢里,我才记得已有一两个月没打电话回家了,电话里和父亲三言两语后,并没有折身要回家的冲动。在当时的心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没这么衰老,他们步稳如钢,没想到才经历这两三年,在人事变故的攻击下,他们已被承认老朽不堪,灵魂和躯体都在向下,离大地越来越近,我却离他们越来越远。现在我仍狂妄大于负疚,也许这属于我的一段过程,躲不掉总得要经历一样。面对这些,感觉无力时,我只尽可保持淡定,去走我的前方路,那年春节我又没回家,除夕那天独自去了一趟惠州淡水。

深圳和东莞我走过好些地方,唯有惠州没去过,几次去樟木头,常平和石龙,再往东跨一个镇或一条东江水就到惠州了,那时觉机会还很多,一直拖着,而这回逢过年放假,我决定去一次惠州。路线从布吉走深惠路(龙岗大道),这条大马路和深南大道一样宽阔,且更加立体,路面是刚翻修,宽敞亮丽,奔流不息的车子比过去要顺畅多了。深惠路中间架建粗大的墩柱,上面是高架轨道龙岗3号线,也是刚开通的。之前没体验过乘地铁走高架,深圳最先开通那段罗宝线都是在地下,为迎接大运会,深圳的基础设施和市容有很大的变化。关内外的主要街道陈旧楼房的外墙重新粉刷而焕然一新。待圣会举行期间,世界眼光在看中国深圳,所以城市表面工程很受重视。第一次乘地铁从高架穿行,从草埔经布吉,大芬油画村,横岗,六约一直到双龙站,从更高处看龙岗地区,感觉比宝安先行一步,宝安纯属深圳一个工业大区,每个街道办都有一大片密集工业区,龙华,观澜,福永的富士康,还有大浪的新百丽都是以万计的员工规模。虽然龙岗也有华为,比亚迪,从产业级别要比富士康,新百丽要高端。因而我觉龙岗要比宝安要好些,在双龙站附近吃了一碗李先生牛肉面后,我又换乘一辆开往坑梓的公车,那是往惠州的方向,经坪山,坪地的时候,越近惠州边境,马路越旧和窄,锌蓬厂房一片片的,估计坪地,坑梓和公明是深圳最落后的街镇了。在坑梓一露天停车场下车后,往前走几十米,隔一条臭水沟,路变得坑洼狭窄,路边有一加油站,旁边的小卖部挂惠阳区的名头,进店里买水的时候,那老太太操着客家话,这久违的乡音,很亲切。从小店门口又上了车,绕过一段小路,看到一块地产项目的高层住宅,名叫香港村,封顶大吉字样光彩夺目,各种祝贺条幅高高地挂着。到淡水天桥时我下了车,这属惠阳区的街中心,到处可见骑摩托车拉客的身影,穿着黄色坎肩制服印有“惠阳”二字,好像很正规统一的样子。街两边震耳欲聋的音响,门面挂着白纸黑字“清仓处理,见钱就卖,跳楼价,甩完就回家种田”等种种粗野的广告词,在珠三角城市群里一些繁华街区见得实在太多。走了几条街,见没什么新奇,街景秩序又乱,越走越没趣,就问一行人这离大亚湾还有多远,那人说十块钱坐车,大概一个钟左右,看着时间已是下午,也没什么准备,后来还是没去,尽管走着,耗到天黑之前坐车返回深圳。转了几条街,发现淡水休闲娱乐场所不遮不掩,字眼和箭头包你能找到点子。一些小巷发廊的移动玻璃门上贴着“招工”二字,路人经过,那些女人们比拼暴露乳荤,边招手让你进去,热情得眉来眼去的,惠州淡水和东莞的色情业在珠三角一直为人所知。我仅那一次在淡水粗心走了几条街,没太多印象,后来也再没去过惠州。这几年,虽然还经常关注珠三角,关注惠州,也间接了解到一些关于惠州,去年游杭州西湖参观苏东坡纪念馆时,得知惠州也有个西湖景区,且这两个城市都有苏东坡仕途留下的足迹。年前,乘厦深高铁途径惠州南站时,看到惠州城景的概貌,比我想象中要繁华,比起东莞和中山更像城市模样。惠州可能城乡发展不平衡,没有东莞和中山那么多个强镇。改革开放之前,深圳和东莞都属惠州管辖,分家之后,深圳和东莞借势功成名就,经济实力早已超越惠州,现在深圳和东莞该是反哺母体的时候了,如今的深莞惠经济圈,作为珠江东岸经济区,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惠州要承接深莞产业转移,使产业再得持续和发展。又因利益得不到充分的平衡,之间仍存在内耗现象,比如作为发展之根基的交通。在惠州,东莞,深圳之间边界线上经常碰到断头路的怪象,在深圳这边还是四车道的公路,到了东莞或惠州变成两车道了等现象。深莞惠政府应该多相互沟通,交流意见,从大局规划出发,寻求共识点谋发展,这才可避免资源浪费和劳心费力的短线工程。这个世界很伟大,也很激进,竞争异常激烈,经济的比拼,比规模,比效率,比影响力。政府的智慧,市场的力量,能处理关系的好坏,决定这片经济区在未来大势的兴衰。

这些年,我比较关注珠三角的发展,也期待那一天,从广州可乘地铁到香港,或澳门,体验快捷高效的大都会生活圈。虽然惠州没在珠江边上,更加亲密融入珠三角一体化是惠州的明智选择和机会,也是大势所向。

虽然惠州这座城市,只浅浅朦胧在我脑海里,可以断定它未来几年的形势,惠州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日于上海佘山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