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仰望城市天窗
16518000000086

第86章 自序

时间已过了七年,期间读书、工作、流浪交织着,也算是我一段人生轨迹,并是在最为珍贵的青春时期发生的经历。首先说写书这事,我有对周边人自夸过自己曾看过许多书籍,其实远谈不上博览群书,只是后来带着点兴趣也开始模仿着写书,回想自己当初的想法是那么的青涩和简单。但很怀念那种看书时物我两忘的沉浸心境,觉得很充实和享受,把看书当是一种孜孜不倦的求知路。随着阅读选择面的变广,后来更多是尝试阅读译版的外国书籍,特别是小说,加上生活体验及见识的增长,有了和过去相比较的机会,才慢慢发现自己过去一直处于缺乏独立判断意识的朦胧状态,或者说自己对关于书的理解层次有了很大的变化。意识形态变了,觉得过去自己阅读过的很多书籍值得怀疑,自己的笔迹也留下很多模仿公式化的文章,因为自己前期看过大多的书都是类似体制内的书籍,更多是华而不实的文章。而自己内心更崇尚现实意义的取向,自然也更喜欢客观现实为基础题材的书籍作品。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我很多追求的东西和自己内心最贴切的完全相背。从过去很多书堆里,那种公式化没有灵魂的文体,延伸到生活层面,我也发现了一个比较相似的情况,我周围的多数人都在相仿的生活,缺少个性,在这个固定的旋涡里循环的生活,大环境如此,也塑造了成千上万相似的人格或价值取向。因这一点意识,现在搜集自己多年文稿,用现在的眼光去审稿,发现劣迹不少,但也不愿再花太多的精力去修补了。若真要补,估计还有很多要改,我现在的要求是所写的所描述的尽可的真人真事,以自己客观理解去阐述,只求文字通俗易懂,语句通顺,意思能表达清晰就可以了,做到不蔓不枝,别的估计也是次要的包装而已。但这对我来说做到这一点也不是易事,也是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虽阅读过不少书籍,对自己要下笔的时候,仍感觉很吃力,经常怀疑自己这方面的天资的欠缺,或者说自己自卑心里一直带有。我承认我的书写表达能力还处于练笔层次,文笔就是流水账的水平。

再说到旅行流浪这事,我花了几年时间游历四方,除了台湾,大中华地区各省算是踏遍了,期间完全没有别人赞助之类的,一切靠自己。而对我来说,走过,见过,也不代表我能真正了解那些路过的风土人情,所以自认为自己也算不上见多识广。其实,刚毕业出来的前两年完全没想到自己会不断辞职独自去流浪,只是后来越走,越远,渐渐的竟把旅行当成一种责任目标,才下的决心走遍了中国。而我去流浪,更多是停留于都市,至于原始的自然风光接触相对比较少。因而这本《仰望城市天窗》的题材,主要还是围绕城市各种元素去写,写得也比较粗糙,有少些涉及经济数据和景点介绍还要借助自己网络搜索,若媒体报道数据浮夸,对于里边一些数据读者就没必要当真就是。但大多数我还是按自己内心原话独白,及出自肺腑的经验之谈,从某程度上说算是拿出诚意倾心倾力来完成这本集作。因流浪期间有几年的时间跨度,为方便区位自己每一年的足迹,整理章节时,我特意按年份区分,总九个章节,共一百余篇文作,也是按落款时间顺序排编的。

我是到上海之后,才下的决心要走遍全国的,几年了,工作的中心也主要在上海。这些都是我一步步选择的结果,就是尽可遵从自己内心去生活,不模仿别人。但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并不是这样的,所以这样选择依然要有足够大的勇气和决心。我想如果人人都可以自由激发自我,我相信中国将会是一个百花齐放有活力的良性社会。当下现状偏偏复杂,没有自由思想的氛围,传统观念僵化难以转型。至少我觉得这些年我尽心尽力在尝试着做自己想做的事,独自去了远方寻找新鲜的生活方式,也觉是件很愉快的事。也因这样,才有这本书及里边的故事,同时却倾注了我几年的心血和青春时光。

以《仰望城市天窗》作为本书名,个人认为,以读书赢得内心的平静,以旅行充实丰富视野,是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我的旅行选择走进了都市,越走越远,视野越开阔。这正如仰望,才可以看到天空的开阔辽远和空旷自由,也许也算是一种人生境界吧。

二0一七年三月十八日于上海静安区四明村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