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决定女儿一生
16819600000003

第3章 培养女儿是爱的事业

1.用爱的责任“管”女儿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次,我无意中说了一句:“这人真不负责任……”女儿问道:“妈妈,什么是责任?”

我耐心地告诉她,给她讲解例子,从此以后,女儿每次写完作业,都要拿着作业本骄傲地告诉我:“妈妈,我写完了,这样应该叫负责任吧!”

她的好奇与询问,无意间让我思考了很多。我意识到,要想让孩子成为负责任的人,妈妈首先要明确责任,要用责任心去爱孩子。

以后的日子,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忙,而影响了与女儿的约定。我会定期与她一起看书,一起运动……对女儿的爱都化作了对她的责任。

我发现用责任心去教育女儿,会让我的心情更加谨慎,我不会觉得女儿的小事无关紧要,也不会因为工作耽误女儿,或者因为女儿耽误工作,用责任心去对待生活,对待女儿,就会觉得那是必然的,也是女儿让我学会了责任。

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恰好我由于工作关系也经常忙碌。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记得一次周末,女儿打电话询问我是否能参加她的放假例会,我理所当然地答应了。等到例会那天,我突然想起这回事,连忙打电话告诉女儿我去不了,虽然电话中女儿表示理解,但是我还是听到了一些埋怨的口气。

中午下班后,我连忙打车赶去女儿的学校,幸运的是例会下午举行,当作为学习委员的女儿站在讲台上看到我时,我能感受到她的兴奋。

回家的路上,女儿问我:“妈妈不是很忙不能来了吗?”

我笑着说:“看来你是不愿让我去啦?这是妈妈的责任,妈妈付出多大的牺牲也要完成啊!”

女儿骄傲地说:“妈妈,我们班这次考试全年级第一,这也是学习委员的责任,我应该是负责任的吧。”

同样的话,但是说出的心情不一样。现在的女儿已经把我的那份爱的责任扩大了。

责任本身就是一种爱,当女儿考入更远的寄宿高中后,我没有像其他孩子的妈妈一样,三天两头去看她,给她尽可能多的帮助,而是让她在规定的假期回家,向我们诉说她的见闻。她喜欢说给我听,她还说这是为了让妈妈更好地“履行责任”,因为倾听也是妈妈的责任。

当发现女儿有偏激的想法或者不良的心理反应时,我也不会放任她,即使毛病很小。我知道,古人都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我更要用一颗妈妈的责任心去督促女儿,让女儿迷途的小船驶向正确的航向。

到后来,我都不知道是女儿对我负责任,还是我对女儿负责任了,这种母女间浓浓的爱意,通过相互负责任传递着。

这可能是女儿成功的最关键,当她和她的宿舍姐妹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时,我不禁为自己感到欣慰,更为女儿感到欣慰,她的责任心在同学间也传递开了。

妈妈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爱和责任的称呼,当这样的责任落在每个妈妈的肩膀上时,妈妈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以爱的责任管教女儿,给女儿一个美好的明天。

2.用爱的眼睛发现女儿

有这样一句话:就因为上帝不能陪同每一个孩子,所以,上帝就创造了妈妈。妈妈是上帝给孩子派来的使者。

女儿一直在我的注视下长大,关于她的点点滴滴,即使若干年后,我都能想起来。从很小的时候我给女儿讲故事,到长大了她给我讲学校的事情,我和女儿就这样变化着。

可以说,妈妈是最了解女儿的,如果妈妈不能用爱的眼睛,随时发现女儿的变化,发现女儿的优势和特长,那么女儿的很多天赋就可能被埋没,女儿就可能变得平庸,而本来她可以很卓越的。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过:“女孩的天赋有很多,可是往往由于妈妈的疏忽,使得这些天赋夭折了。”

当同龄的小男孩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时,小女孩已经可以为别人讲简单的故事了;当同龄的小男孩还热衷于玩变形金刚和玩具枪时,小女孩已经能歌善舞了;当同龄的小男孩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打架时,小女孩已经充当起了人际关系的调解者。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女孩的这些天赋开始一点点地减少,有些甚至慢慢消失了。

面对女儿天赋的消失,很多妈妈很迷茫:为什么女儿越长越没出息呢?

其实,并不是女孩越长越没出息,这与女孩的发展规律有关。青春期之前,女孩的智力要比男孩发展得快一些,这时的女孩会表现出很多天赋。但到了青春期,由于受身体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女孩的天赋会渐渐减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影响女孩天赋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妈妈在青春期善于发现女儿的这些变化,及时让女儿的问题得到解决,女孩的很多优势就会显露出来。

在我眼中,朋友的女儿楠楠是一个特别有勇气、特别自信的女孩。

其实楠楠并不漂亮,但她自信,她的妈妈总是善于发现她的特点。比如,楠楠从小个子长得高,她有时候很自卑,但是楠楠妈妈说,这样正好可以做模特。

楠楠上学时成绩处于中游,但是她爱画画,妈妈就鼓励她多画。由于在画画方面取得了成就,楠楠的自信心加强了,她的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楠楠上中学后想做班长,妈妈从她的言谈中了解了这件事,就帮助她在家里练习演讲,为她能在班里成功做准备。在学校里,楠楠成了一个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性格开朗、有人缘的女孩。

所以,不要因为女儿唱歌跑调,就说女儿五音不全,其实有缺憾的声音也具有缺憾美。

女儿刚把自己的一项“调查报告”给你看,你会不会笑她太幼稚:“这么小个孩子,做什么调查报告,你会吗?”

也许正是你这句话,将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扼杀了。

也许因为你没有重视女儿想做演讲的想法,结果,女孩再也没有勇气站在讲台上,再也没有站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

善于发现的妈妈,总有一双爱的眼睛,能让优秀的女儿更加优秀,让平凡的女儿发出耀眼的光芒。唯一要做的是:始终用爱去发现女儿,鼓励女儿。

妈妈对女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不仅塑造着女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描画着女孩看自己的表情。如果妈妈眼中的女孩正直自信,女孩就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如果妈妈眼中的女孩懦弱无能,女孩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3.用爱的理由拒绝女儿

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不合情理的要求。如果妈妈采取强制拒绝的态度,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要给女儿时间,在不犯重大失误的前提下,让女儿自己学会分辨。

比如,当她已经有很多好看的衣服,而且还要添加时,妈妈即不能当面一口回绝,也不能一味顺从,要用真爱她的心态去拒绝她。

我的女儿也有这样的时候,尤其中学后,每次回家,向我汇报最多的是某某同学的文具多好看,某某人的衣服是多么流行的。有一次她看暗示不起作用,就直接告诉我她想要一辆新的山地越野自行车,因为她的同学有人有,而且特“酷”。

我不露声色地问她:“是吗?你同学自己花钱买的吗?”

“她爸爸从日本帮她买回来的,她说下次她爸爸还帮她从国外买其他的。”

“好啊,等妈妈也能去日本的时候给你买,而老妈现在只能在国内混,所以你要耐心地等。”

……

我想我不是不爱孩子,只是我在暗示她,有什么样的条件就享受什么样子的待遇。当你的父母还没有能力出国为你消费时,国内就是最好的消费场合。

后来的日子,我找她谈话,我告诉她享受的东西很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力量。虽然她还是想要那辆“酷”车,但是她表示这是种奢望,她会放弃的。

拒绝她不说明妈妈不好,拒绝女儿的不合理要求,其实就是对女儿的负责,是对孩子的爱的另一种表示。

如果女儿要去爬山,我不会因为害怕她受伤而拒绝,那样只能让她错过山顶壮丽的风景。相反,我会拒绝她整天窝在家打游戏。

如果她要为同学或者其他贫困的孩子捐款,或是给予其他帮助,我不会拒绝,拒绝女儿这样的要求,只能说明我的教育是失败的。相反我会拒绝她花任何一分钱在与同学的攀比和满足虚荣心上面。

因为我在用爱去拒绝她,她可能会一时觉得很委屈,但是这样的拒绝在她独立后,将是她的一笔心灵财富。

后来女儿告诉我,她的要求我都做到了,因为现在想想,以前那些冥思苦想要得到的东西,几乎都是没用的,都是心血来潮的表现。

所以,妈妈要学会拒绝,要明确地告诉女儿:“你现在不需要这些。”以免她拥有太多,最终不知道哪个才是最爱的。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妈妈可以偶尔给孩子买一些名牌产品,而对于过分迷恋穿名牌的孩子,妈妈不要轻易“投降”。有的孩子,由于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便又哭又闹,甚至以不吃饭、不学习相威胁。妈妈在又气又恨、又怜又爱的心情下常常会作出让步。这只能助长孩子的高消费和一意孤行心理,使她们得寸进尺。因此,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向孩子妥协。

拒绝也是一种爱,妈妈一定要头脑冷静,不要觉得没有满足女儿的要求,就会让女儿怨恨自己,如果不会用爱去拒绝,倒是害了她。

4.用爱的意志磨炼女儿

女儿18岁了,18不止是一个数字,还意味着她结束了高中学业,要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向着大学的殿堂挺进。父母不再是她的监护人,她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独立的公民。

还记得在她刚上中学的时候,吵嚷着要学跆拳道。我不是不想让她学,看到孩子们因训练而痛苦的表情,我就舍不得让女儿去。

但这是她的理想,我告诉她不要为了羡慕电视剧中的武林高手而学跆拳道,也不要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而学习。

女儿一脸严肃地告诉我:“妈妈,你真幼稚,我怎么会那样想呢,您知道吗?练习跆拳道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你不希望我坚强吗?”

“我当然希望你坚强、独立,还在你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你自己洗手帕、扫地,你一直很坚强。”

当其他孩子还依偎在妈妈的怀里,让妈妈喂饭时,女儿已经尝试着自己拿起筷子、勺子,站在比她高的桌子前吃饭了。当别的孩子还在为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时,她已经学会怎样叠被子了。

还记得叔叔家的小妞妞吗?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看到女儿和她一大一小在小区里跑,还宣称要带着小妞妞去爬山。最后女儿自己去了,她说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的热情。

也许女儿不曾享受到更多的照顾,那不能说明妈妈的爱减少了。相反,妈妈是用爱的意志磨炼女儿。

在高中运动会上,她是5000米越野跑的班级冠军,谁会想到这样单薄的身体会蕴藏着这么大的力量呢?

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女儿也因为身体的疼痛有中途退出的想法,我告诉她,做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如果遇到困难就退出,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何况这是她自己选择的项目。我坚持让女儿去学,尽管有伤痛,但是收获也很多。

女儿要做的事情,一定鼓励她做下去。给女儿磨炼意志的机会,就会让她学到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女儿现在正是做梦的年龄,哭也忘情,笑也开怀。年轻人有梦是好事,妈妈要鼓励女儿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学会微笑,因为一切的困难都是在磨炼自己的意志。

5.用爱的语言鼓励女儿

女儿中学成绩还不错,这主要跟她的学习习惯有关系。她喜欢思考,上课听讲最专心,而且女儿坚信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有想法,女儿总要落实到纸上,再想办法落实到行动上。

还记得,上初二的第一学期,女儿迷恋网络。我心里自然知道她的成绩不会比以前好,但还是希望女儿有奇迹发生。

果然,放假回家后,她不说话就走进自己的房间,好长时间才走出来,低声对我说:“妈妈,签字。”

我看到女儿的成绩确实下滑了,原来最骄傲的数学,这次才排名中等,其他几门功课还可以。

女儿在我的长时间沉默中,终于忍不住了,她开始小声哭:“我错了,妈妈……”

我意识到孩子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再批评就没有意义了,于是就说:“哦,你的成绩下滑了,妈妈也很难过,关键是你知道为什么错了,妈妈很高兴,所以这次考试我们就记住,以后学习要常想一想这次教训。”

女儿透过满眼的泪水,感激地望着我:“妈妈,我再也不这么贪玩了,我会利用暑假赶上的。”

“妈妈相信你,由于你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决心改正,所以妈妈就不批评你了,但你要记住自己的话,下次考试让妈妈看到不一样的你啊!”

第二个学期,女儿果然很用功,她把自己的想法做成了一个计划,在我的监督下,不但改掉了对网络的依恋,而且成绩也上去了。我想鼓励对女儿起的作用,要远大于批评对她的作用。

一直到女儿上高中,她再也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在玩跟学之间,女儿找到了平衡点。尤其到了后来女儿备战高考,看到她整夜的埋头苦读,我除了心疼外,就只能不断地鼓励她,让她减少心中的压力。

我不会再为她某次考试发挥不好而责备她,因为在这样大的学习压力下,批评反而不是好的方法。她确实努力了,而且只要她努力了,我就会很高兴。我甚至会在她为成绩不理想而失落的时候,告诉她:只要不是高考,就还有机会。幸好这些错误出现了,如果出现在高考考场上,就没有改过的机会了。

伴随着我的鼓励,女儿平稳地度过了高考前的“高压”期,以平静的心态进入了理想的大学。离开家的时候,女儿深情地说:“妈,到了大学,你也要鼓励我啊!”

鼓励的话语是对孩子的肯定,尤其是对待青春期的女孩,鼓励就是她们找回自信心的动力。在女孩迈出尝试的一步时,错误和正确出现的比率相同,她需要的是成功后得到肯定,失败后受到鼓舞,而不是成功后被漠视,失败后被鄙视。原本鼓励的话语能够达到的效果,妈妈为什么还要使用火药味十足的批评呢?

6.用爱的感觉滋养女儿

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甚至在摇篮里的时候,女孩就尝试和妈妈进行爱的交流。

女儿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别人抱她,到了自己睡觉的年纪,想再抱抱她也很难了。姥姥每年都从老家来看她,见到可爱的外孙女总是忍不住要抱抱。可是女儿总是不情愿地敷衍姥姥。她被抱得够多了,可能对这样温暖的怀抱已经麻木了。

姥姥要走的时候,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裹,又用颤巍巍的双手一层层打开,原来是一只银制的长命锁。我们小时候多少次梦中带上这样的银锁。现在姥姥为外孙女攒下了。女儿特别喜欢这个长命锁,也因为这样,才让姥姥抱了抱。

一年以后,姥姥去世了,看到我痛哭的样子,女儿拿出长命锁,也忍不住哭起来,后来她告诉我,她想让姥姥再抱抱她,可是见不到姥姥了。

我想女儿已经长大了,她怀念幸福的怀抱,而那个怀抱,是姥姥的爱筑成的堡垒。

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当我有任务要出远门,女儿总是用一个大大的拥抱送别我,她说那是爱的体现。而女儿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时,我也会让她在自己的怀抱中度过,一直到她把那种情绪消化掉。

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让她知道,快乐的事情因为和爱的人分享会更加快乐,忧愁因为有人分担会减少。

有时候,给女儿再多的话语安慰,也不如一个温暖的怀抱让她觉得安全。

我和女儿之间还有一条爱的纽带,那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她刚认字的时候,为了加深她对汉字的印象,我会故意给她留下很多小纸条,告诉她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为她准备的蛋糕放在哪里,小礼物怎样打开,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事情。

时间长了,女儿居然热衷这项“活动”,她有时会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我则在第一时间,做她的第一个读者。

后来,这项专属活动被女儿用来和我说悄悄话。她青春期的生理反应,就是在我们的纸条传递中开始的。

在纸条上,我告诉她一些方法,帮助她减少痛苦、减少内心的恐慌。这样避免了直接告诉她时的尴尬,也让女儿学会了与我的另一种交流。

纸条上的只言片语,用女儿的话就是:“一字千金”,当我无法和女儿说那么多心里话的时候,就通过小小的纸条,让女儿感觉到我对她的爱。

让女儿时刻感受到妈妈的爱,不光是对她身体的滋养,也是对她心灵的灌溉。和女儿的每一次对话、每一次活动,都要让女儿明白这是妈妈的爱。

7.用爱的行为影响女儿

在教育女儿的时候,榜样的力量绝对比语言的力量强大。语言过于直白,闹不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伤害后再建立是很难的。

对女孩子的教育,只有严与爱结合下,实行榜样教育最有效果,妈妈既要树立权威形象,又要让女儿敬你、爱你。

为了让女儿从小爱学习,养成看书的好习惯,我也坚持每天晚上看书。不管工作多累,我都要拿起书,女儿见到我在看书,也会随手拿起一本。时间长了,她就会形成看书的习惯,也会有目的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好多妈妈常说孩子坐不住,根本不爱看书,主要是因为妈妈没有带头喜欢看书的原因。设想一下,一回家就看电视、打麻将的妈妈,怎么可以让女儿在一片叫喊声中认真地看书呢?

一位妈妈介绍了自己和女儿之间的一件事:

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自己喜欢的食物,并且对她喜欢的食品,表现得很霸道。

一次吃晚饭,女儿把一盘虾端到自己面前说:“这是我的,你们不能吃。”我批评她,她不肯听,我就把她的饭碗拿走不让她吃,哪知她竟与我对着干,吃起电饭煲里的饭来。

一顿晚饭在母女的战斗中结束了,后来,因为身体缘故,她把女儿的奶奶接到家中,每次吃饭,都会先为老人盛饭,把最好吃的东西让给老人,并在适当的机会,让女儿也给奶奶盛饭。

奶奶总是很高兴,在夸儿媳的同时,也夸奖女儿懂事,慢慢地,她发现女儿为长辈盛饭的动作,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奶奶走后,女儿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有时候她不坐下吃饭,女儿就不动筷子。她的一番举动让她爸爸感到不可思议,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她们的威信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人们都说女孩是妈妈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

的确如此,不管妈妈是否已经意识到,大多数的女儿都会把自己的妈妈当作模仿对象。仅仅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妈妈就可以在无数个方面影响着女儿。女儿也正是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感受到妈妈所传递给她的对于自我、亲人、外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观念。

妈妈是否有主见、是否善良、是否有爱心……决定着女儿的个性与品德,所以妈妈的行动关系到女儿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以后所走的道路。

8.用爱的激情回报女儿

当孩子满心欢喜地向妈妈展示自己刚学习的一段舞蹈时,妈妈却用很不屑的语气说:“天啊,你这也算舞蹈啊?怎么那么奇怪啊?”孩子的热情顿时就化为乌有了。明智的妈妈不会对孩子的想法给予打击,就算想法再天真、幼稚。

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有些妈妈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的时候,有的妈妈说:“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这样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啥用!”

说句尖刻的话,我以为这种交换是对爱的亵渎。

有一次女儿正在考试期间,我到外地出差去了。一天夜里,我给女儿打电话,问她考试情况。

女儿沮丧地说:“老妈,你可要有点心理准备呀,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

“是吗?两门课不及格也没关系。你这段已经很努力了,考不好是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一下,一定会赶上去的。”

我平静地说着,女儿似乎也平静了一些。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女儿成绩优异?可是如果我严加责备,除了增加女儿的紧张,又有什么益处呢?再说,女儿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我还能怎么怪她?

我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重新挑起女儿的激情,让她看到希望,帮她找回自信。

出差回来后,四处托人,请了几位水平较高的老师,分别为女儿分析试卷,并加以点拨,结果,物理成绩稳步上升了,女儿也喜欢为她补物理功课的老师,因为那是一个欣赏学生型的老师。然而,数学依然僵在那里,女儿也不愿意去补数学的老师那里,因为那是一个严厉并寡言少语的老师,而且,她的教法女儿不习惯。

尽管请老师不容易,请了又不想去更麻烦,我却没有责怪女儿。我暗自检讨,也许是我不喜欢数学的恶习影响了女儿。不过,女儿今天的数学水平,对我来说早已是望尘莫及,已经不简单了,我怎么有理由责备她?

面对孩子的激情,妈妈往往要更加有激情。有句话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关键是给孩子的爱要让她觉得是动力。

因此有的孩子发出感慨:“我爸爸妈妈爱我,但是总让我觉得这种爱不是我需要的,我需要她们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激情和希望。”

我们在照顾孩子成长的时候,本身收获的东西也很多。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童年,回忆起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少。

妈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妈妈的真爱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撒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以真爱育真情,用真情换真爱。良好的母女关系正是在这以爱育爱的过程中一步步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