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公司的成功做法,小公司的制胜干法
16824100000005

第5章 读心有术:读懂人心大公司管好人才,阅识人心小公司吸引人才

如何看人不走眼?如何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如何识破谎言,对骗术免疫?如何在拓展人脉中占据绝对主动,掌控他人心理?

商场险恶,人心难测——你不能读懂别人的内心,就无法踏进圈子的门槛,更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管理者。那些纵横生意场的成功者,往往都拥有一双如炬的慧眼,能够从细小的变化中抓住笼络人心的机会,在别人身上细微的变化中抓住对方,看穿对方的内心世界,从而一举“征服”对方,让自己在生意场上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因此,每一名公司老板都应该掌握“读心术”,读懂竞争对手的内心,读懂商业伙伴的内心,读懂下属们的内心,最终让自己依靠丰厚的人脉资源在生意场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

1.读懂人心:大公司老板管好人才

掌握“读心术”,大公司老板依靠驾驭人才纵横生意场。

——人脉圣经

如果说你是一位不懂得研究人才心理的大公司老板,那么你的公司可能规模很大但是却缺乏与规模相对应的竞争力。换句话说,不懂“读心术”的大公司老板能把公司做大却很难将公司做强。

世界著名成功学家卡内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道:“根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在工商界,约有15%的人认为成功是由于本人的技术和知识,而另外85%的人则认为是由于人格和领导的能力。”为此,卡内基还用“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一句话来佐证:“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也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到的话……比起太阳下的许多事物,我愿意为它多付一些钱。”

可以说,掌握“读心术”不仅仅是大公司老板们拓展人脉的一项技能,更是大公司老板们增强自身领导力的一项必备技能。所以,那些整日里抱怨公司够大不够强的大老板们,现在你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减少喝咖啡的时间、减少打高尔夫球的时间,留出充裕的时间去修炼“读心术”吧。

【读心术·攻心计】“读心术”并不是一项只属于心理专家、FBI特工的专项技能,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掌握,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去认真钻研,那么假以时日你也能够成功地读懂人心,从而在真正了解人才的基础上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2.阅识人心:小公司老板吸引人才

知道人才想什么,清楚自己能拿出什么,这样才能够让小公司积聚人才。

——人脉圣经

作为一名小公司老板,你是不是整日在为人才流失问题而愁眉苦脸?

作为一名小公司老板,你是不是整日在为人才招聘困难而唉声叹气?

作为一名小公司老板,你是不是整日在为人才难以驾驭而大动肝火?

……

说实话,经营公司不容易,要当好小公司老板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柴垛”引来“金凤凰”的事情并不是一件高概率事件。不过,小公司老板们也无需为此灰心丧气,因为只要你深谙读心之道,能够阅识人心,知道人才想要什么,清楚自己能够拿出什么样的筹码,就能够吸引来“金凤凰”并让其安心留下来。

所以说,阅识人心,是小公司老板们吸纳人才的一个重要“法宝”。

【读心术·攻心计】每一位小公司老板都应该清楚:阅识人心的目的是为了和人才更好地相处、留下人才,千万不能把阅识人心当作看透别人内心,最终以最低价码留人的目的。因为给其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价码是留人的关键,价码低了自然不会留得太久。

3.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

只有让大家都心往一处想的时候,大家伙才会劲往一处使。

——人脉圣经

对创业初期的公司老板而言,几个人聚集到一起创业,但是往往却是大家各怀心思,很难团结到一起——创业初期的最大风险不是人脉不广,而是人心不齐。但是,人心不齐,并不代表大家没有合作的精神,如果有着共同的需要,只要时机恰当,形势有利,再加上有一个人出面调停、领导,大家仍然会走到一起,干出一番事业。

那么,如何扮演这种中间人的角色,把各种关系处理得很妥当呢?这首先需要你下好“安人”这步棋,让大家心往一处想。

(1)洞察人们的心理。

要想赢得众人的支持,先要洞察大家的心理。为此,你要根据人们的外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行为动机、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让大家伙先安下心来,然后齐心协力去创业。

(2)把不同风格的人捏合在一起。

做一件事,往往涉及多个层面的人。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颗心,而每颗心都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和经历的背景,甚至各自的生活压力也不同,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自然也不同。

因此,真正有水平的公司领导者,善于使团队中的各种不同观点被整合成为一个“共同的观点”。在此,你要在了解个体需求、心理的基础上,使大家愿意跟随你的意志迈向同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处理关系的能力。

【读心术·攻心计】一个人有本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关系的能力强,能够让大家忠心耿耿地跟自己走。为此,你要了解大家的心思,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家认同你、接受你、支持你,才会听你的领导或指挥,为你办事,助你成事。

4.善于伪装:别把你的内心展露出来

不善于伪装自己内心的公司老板,最终都是生意场上的失意者。

——人脉圣经

如果一个人想做什么就用嘴巴说出来,那就完了——做该做的事情,说该说的话,是一个成功的公司老板最起码的素养。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有不同的利益所在,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许多时候,你要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别让人看透你的内心,否则你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对公司老板而言,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大家的瞩目,成为关注的焦点。所以,善于隐藏个人好恶,不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避免大家为了迎合你而浪费太多的精力。

最为主要的是,在拓展公司人脉的过程中适当隐藏个人好恶,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被对方彻底看穿——在商业谈判、竞争关系中,隐藏个人好恶是公司老板们战胜对手、赢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事实上,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最讲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了,因为只要隐藏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那么,公司老板们该怎么去做呢?

(1)别把自己的喜好和盘托出。

一些人总是喜欢表现自我,所以很容易把自己的喜好都告诉对方,结果使自己暴露无遗,根本没有安全藏身的地方,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2)听取他人意见时要态度谨慎。

在沟通中涉及一些重大的人、事以及利益关系时,我们要格外小心,不能轻易外露自己的好恶,否则对方就会按照我们的意向乱说,把真实情况加以扭曲,从而使自己失去正确决策的依据。

【读心术·攻心计】按理说,人际交往中应该坦诚相待,大家畅所欲言才能显示出彼此的诚意和真心。但是,现实世界的复杂多变,生意场更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场所,这就要求公司老板们在诚恳之外要有所保留,在直白之外要懂得一点含蓄。所以,公司老板们在商场上打拼的时候,千万不能有话直说。正所谓“言为心声”,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透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无论怎样,千万不要让别人看透你的内心。

5.商业谈判: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弄明白对手,看清楚自己,才能够在商业谈判中无往而不胜。

——人脉圣经

《孙子兵法》上有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会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败了。

所谓不打不相识,公司老板们拓展人脉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谈判桌——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过后,谈判桌下却可能变成非常要好的合作伙伴。不过,商业谈判毕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因此只有做到知己知彼的公司老板才能够在赢得商业谈判的同时,也赢得不错的商业伙伴。

下面,就为公司老板剖析一下商业谈判时应该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1)面对热情的对手,不能忘记自己的目的。

和热情的对手谈判时,往往被对手牵着鼻子走。要摆平热情的对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在感谢对手热情的同时,进入谈判的主题;②多提建设性意见;③必要时做出让步。

(2)面对冷静的对手,寻找弱点攻击。

在谈判过程中,面对冷静的对手,谈判者往往无法探清对方的利益所在,更无法知道对方的弱点,只有听天由命、误打误撞,这样必然要陷入谈判劣势之中。此刻,可运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找到对方弱点,乘胜追击,反败为胜。

(3)面对霸道的对手,据理反驳。

霸道的对手与死板的对手有相似之处,但往往比死板的对手蛮横不讲理。在谈判中,要摆平霸道的对手,可据理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反驳对手要有说服力,不能让对方抓住漏洞。而且在反驳对方之前,准备工作要面面俱到。最重要的是,最终达成的协议尽可能地写得详细。

(4)面对有韧性的对手,要有足够的耐心。

谈判者需要耐心,这主要是因为谈判开始使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具有局限性,也只有短期效果。而使用逼迫或者狼牙大棒的谈判方式迫使谈判对手向谈判目标靠拢,其结果只能使谈判对手更加强硬、更加冷漠。

(5)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要立足双赢。

达成“双赢”,是最好的谈判结果。因此,谈判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耐心,能敏锐地察觉他人的需要,即使受到人身攻击,也不会产生情绪反应,而且始终保持正确态度:寻求双赢的结果。为此,你要理清立场,彻底了解议题,并能清楚解释给他人听;并且把对方当作朋友,多花时间、心思去了解谈判对手。

(6)面对讲感情的对手,不因碍于情面而让步。

商业谈判中,不能光算情面账,不算经济账。谈判成功与否取决于诚意如何,取决于科学地预测成功的可能性。首先,不要把经营谈判中“随机应变”的作用估计过高;其次,不要认为一味地夸耀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产品,就能使谈判成功;再次,在谈生意时,不要寸利必夺,寸土必争,该放弃的就要放弃。

【读心术·攻心计】人类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是智慧和谋略,做任何事情都要搞清其中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果就事论事,往往只能看到事物表层的东西,而不能深入到本质,获得较大的成就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公司老板们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楚对方是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然后再制定对策,那么成功就触手可及了。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智慧。

6.不得已的手段:硬碰硬

硬碰硬,只是一种非常规手段,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极端方式。

——人脉圣经

“人脉网”牵扯太多的人和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理顺各种利益的时候,务必坚持“柔性拓展”。这样做,能避免矛盾激化,也让你有更多回旋的余地。

每一位公司老板在拓展“人脉网”的时候,都应该切忌:以硬碰硬并不是解决问题、争取人脉的一种好方式,因为没有人愿意看你那一张不够友善的脸。因此说,硬碰硬,只是一种非常规手段,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极端方式。

那么,公司老板们在采取以硬碰硬这种手段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硬碰硬。

做人应该有一些原则,做事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处理各种关系,在原则面前应该分毫不让,严厉无比,毫不退缩。

(2)原则之外学会以柔克刚。

为了顺应人情,适应人们的一般心理,你还要学会循循善诱,懂得退让。以温和、商讨的方式与人沟通,引导他人接受你、认可你,这也是处理关系的真本事。

既然在编织关系网络的时候不能硬碰硬,那么我们就要掌握“以柔克刚”的交际艺术。否则,失去了回旋的余地,就是自掘坟墓。

【读心术·攻心计】从心理层面来看,硬碰硬,撕破脸,是最坏的处世之道。所以,人们在内心深处都不希望翻脸。既然如此,我们要坚持和善对人。即使有人得罪了你,也不要大动干戈、挫伤对方面子,因为他对自己的行为是有愧疚的,而一旦你翻脸,他就不再觉得有愧了,甚至跟你针锋相对。请牢记一点,处理任何关系都别理直气壮,而要理直气和,这样做,即使吃亏也是在占便宜。

7.千万别往枪口上撞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更何况你去招惹那些情绪坏到极点的人。

——人脉圣经

每个人都有情绪糟糕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做任何事,都不得要领,容易与人发生摩擦。因此,公司老板们在拓展“人脉圈”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对方的情绪状态,千万别往枪口上撞。

曹操带领兵马和刘备在汉中交战,一时间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一天晚上,曹操正在喝鸡汤,看到碗里的鸡肋,发出一阵感叹。这时大将军夏侯惇进来请示夜间的军号,曹操就随口说:“鸡肋。”

夏侯惇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请教军中主簿杨修。杨修连忙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现在我们进不能胜,退又会遭到他人耻笑,所以不如早点回去,魏王是想班师回朝啊。”夏侯惇听了,满意地点头,一时间大家都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曹操看到这种情形十分吃惊,当他听说这是杨修的主意时勃然大怒,于是下令把杨修斩首。

在上面的故事中,才华横溢的杨修处处招摇,早就引起了曹操的猜忌。曹操固然有退兵的打算,然而毕竟只是内心的犹豫;杨修竟然自作聪明,告诉夏侯惇收拾行囊,这实在是扰乱军心,一下子撞到了曹操的枪口上,所以杨修被杀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公司老板应该从这一个案例中悟出这样的道理: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要拿捏好分寸,对各种情势有准确的判断,千万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一旦撞上枪口,就要吃大亏了。

【读心术·攻心计】每一位公司老板都必须明白:往枪口上撞的错误在于逆势而行。逆着趋势去做,干什么都不会有好结果。从心理层面来看,你要清楚关键人物对彼此关系的判断,以及他的心理期望是什么。当他极力反对某件事,特别不认同某种关系的时候,你还提出相反的行动计划,必然会遭遇当头棒喝。

8.首因效应:第一次就给人留下好印象

好印象不仅是一张最有传播力的名片,更是打开人际关系大门的“金钥匙”。

——人脉圣经

什么是首因效应呢?

通常人们结识新朋友之时,对于第一印象非常看重。第一次见面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往往过了许多年还能清晰地记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

事实上,对于公司老板们而言,在拓展人脉之时能够经常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就等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因为你将良好的印象留在了别人心中。

那么,公司老板们怎么做,才能够将自己的良好印象“印”在别人的心中呢?

(1)注重仪表风度。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你可以不穿什么名牌,但是着装一定要洁净、得体,看上去很舒服,这样才让别人注意到你并留下不错的印象。

(2)注意言谈举止。

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一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口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的人“出口成脏”,或者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或者滔滔不绝,只会让人心生厌恶,无法将自己的良好印象“印”在别人的心中。

【读心术·攻心计】不注重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不重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这样的公司老板就会在钻圈子、拉关系的过程中显得特别费劲。换句话说,只有公司老板们能够提高自身修养来修正自己的形象,才能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建好台阶。

9.微反应:从细微之处读懂对方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人脉。

——人脉圣经

公司老板们在管理上不仅要注重细节,在拓展人脉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细节——细微之处的变化往往是事情出现重大转折的前兆,通过准确观察细微之处提前做出预判,是抓住别人心理的有效方式。

美国微表情大师保罗·艾克曼教授说:“如果你不能从细微之处读懂对方,那么你肯定无法真正去了解他,因为细枝末节的地方往往是一个人真实想法的外在表现。”

对此,保罗·艾克曼教授也提出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微反应”所体现出的心理变化:

(1)交流过程中不喜欢谈及人物的名字,这说明对方总是希望和相关人物拉开距离。

(2)谈话过程中不停吞口水。这么一个微小的举动,说明对方其实已经在心里默认了某事,只不过嘴上依旧在“死扛着”。

(3)双方在站着谈话的时候,有一方在听到重要话题或消息之时倒退一步,说明这个消息对其很重要,或者是令对方震惊了。因为,一般只有能够触发对方敏感心理的话题或消息,才会让其出现这一举动。

(4)回答问题之时突然摸脖子或者摸鼻子,这说明对方撒谎了,因为这是很多人在撒谎之时的惯用动作。

(5)双手抱胸或手插裤兜。这是防备的姿态,说明对方此刻心情紧张、可能心里有“鬼”。

【读心术·攻心计】著名心理学专家姜振宇说:“把握对方在有效刺激下露出的情绪破绽,就可以抽丝剥茧,撕破假面,直击真相,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对方欺骗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别人身上的“微反应”,从细微之处读懂对方。

10.最常用的几种识人方法

善于识人,就能结交很多知心好友;不善识人,则可能遭遇不可估量的危害。

——人脉圣经

对于公司老板们来说,识人是你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如果你不善识人,那么就随时有可能丢掉你辛苦一生打拼下来的“江山”。

下面,就为公司老板们介绍几种常用的识人方法:

(1)观察目标人物的志向。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志向有多大,将来的成就就有多大。”通过了解目标人物的志向大小,就能了解其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就能够确定与其合作程度的深浅和合作时间的长短。

(2)在辩论的过程中看透人心。

往往通过激烈的辩论就能够看透人心,因为在激烈的气氛中人往往是很难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的。

(3)懂得“以权试水”的妙招。

要想观察一个人的能力以及品性,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其足够大的权力,通过他的办事风格和办事能力来了解他。

(4)观察他身边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怎么样,看看他身边的人就能够知道。所以,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人,就不妨先去听听他身边的人是如何评价他的,有了这些评价,你就会对他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读心术·攻心计】读懂人心,阅识人性,这是一项需要长年累月的积淀才能够磨炼出来的交际技能。因此,公司老板们在提升这一技能的时候,千万不要心急。

11.千万不要搭理过度吹嘘的人

那些喜欢过度吹嘘的人,往往都是一群没有多大能耐的人。

——人脉圣经

这是一个喜欢戴上面具行走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希望将自己包装成有腕的人;

这是一个喜欢过度吹嘘自己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希望通过吹嘘自己来获取机会;

这是一个喜欢为自己做虚假代言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希望不用付出就能够获得成功;

……

各种各样的“伪名人”就像假货一样层出不穷,为此公司老板们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要去搭理那些过度吹嘘自己、过度包装自己的人,这些人不仅不会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帮助,相反,还可能会为公司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所以,不搭理那些过度吹嘘的人,是公司老板们在拓展企业人脉之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公司老板怎么才能够分辨出那些过度吹嘘自己的人呢?

(1)名片上一大堆头衔,而且每一个头衔都很唬人,看这类人是不是过度包装自己的方法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头衔中往往有很多多余部分,比如说“某某公司下属某机构某职位”,这里的“下属”往往就是多余的,熟悉现代生意场现状的人都知道“下属”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下属单位,而是一些有业务往来的合作机构。

(2)总是一张嘴就是我跟某某大人物合过影、握过手的这一类人,也往往都是喜欢过度吹嘘自己的人。要知道,合影的可能是粉丝,大人物握过手的人多了,并不一定跟他都有联系。

(3)不要被衣着打扮给欺骗了。穿着打扮非常奢华的人未必就是有能耐的人,只看“面子”不看“里子”,肯定会让你上了别人的当。

【读心术·攻心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你说了一个谎,那么你可能需要用成百上千个谎来圆你之前的那一个。”吹嘘容易给人带来很多的光环,但是这些光环都是最容易破裂的光环,所以公司老板们在不和那些过度吹嘘的人来往之时,也要保持理性,不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喜欢不停吹嘘自己的人。

12.交友必择,取友必端

择友不慎、交友不端的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吃别人的亏、上别人的当。

——人脉圣经

古人曰:“交友必择,取友必端”,这应该是人们永远要去铭记的交友“铁律”。

在处处充满陷阱的生意场上,公司老板们更是应该时刻谨记这句话,处处多加小心,才能够结识真正有用的人脉关系。

通常来说,选择交朋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四类人:

第一类人,往来传舌、泄露秘事的朋友不可交。

这类人通常都以“长舌”著称,总是喜欢在人背后说三道四,没影子的事儿从他们的嘴里一说出来都变得比真事还真。与这类人交朋友,一旦你不小心对他说了点什么,那就不得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被传成什么样子很难说。如果是商业机密的话,那么带给你的损失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第二类人,自私自利的人不可交。

这类人的眼中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朋友只是他们用来出卖获取利益的工具。一旦你跟这类人交上了朋友,那么你就等着被他们出卖的那一天吧。

第三类人,狡诈虚伪、言而无信的朋友不可交。

这类人最擅长的就是背后“捅刀子”。他们看起来都很和善,但是一旦跟你发生利益关系就会翻脸不认人。

第四类人,嫉妒心过重的朋友不可交。

简单来说,这类朋友就是只可共落难不可共富贵的朋友——当你和他一样窘迫的时候,他会和你亲密无间地来往,而一旦你飞黄腾达之后他们马上会在背后说你坏话,暗地里给你制造很多麻烦,很多时候这种人带给你的危害远远比对手更大。

【读心术·攻心计】公司老板在结交商业伙伴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勿因选择商业伙伴不慎而付出惨重代价——成功的公司老板都懂得选择那些能够品行端正的人作为自己的商业伙伴,因为和这样的人合作才能够把公司做大做强。

13.通过价值观识人

一个人的价值观清楚地显露出了他的品行以及他的行事风格。

——人脉圣经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背离了普世价值观,那么就很难要求他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具备诚信、正直等品质;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有着非常大的差异,那么他就很难融入到企业当中去。所以说,公司老板不管是在管人用人的时候,还是在拓展企业人脉的时候,都应充分考虑到人的价值观取向问题,因为只有那些价值观与自己相近的人才能够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通用电气公司中,新招聘的员工不但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也是公司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而在通用电气公司中,本身有一套被称之为“360度评价”的措施,这也是整个公司的考评办法中最具特色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在杰克·韦尔奇出任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之后,更是注重对员工的价值观取向的考核。

杰克·韦尔奇上任不久,就要求员工必须人手一册名为《正直:我们责任的精神与体现》,并且必须认真学习。在杰克·韦尔奇主政期间,这一要求被无条件执行之后使得公司内部竞争力大大提升,员工们将诚实、公正作为自己的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最终使得通用电气公司获得了很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从上面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只有在吸纳了价值观取向一致的员工之后,才能够让员工为公司贡献正能量。因此,公司老板们在吸纳人才、结交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通过对方的价值取向来看透对方,不要将那些与公司发展方向相悖的人招募进来,或与之产生合作关系。

【读心术·攻心计】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所以,通过价值观识人,是每一位公司老板都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掌握的“读心术”。

14.让自己成为一个“测谎专家”

如果你不能识破别人的谎言,那么你必将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人脉圣经

美国微表情大师保罗·艾克曼教授说:“让自己成为一个测谎专家,这是我们在社会中不受侵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一名公司老板,我们在搭建“人脉网”的过程中就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名测谎专家——只有善于识破别人的谎言,才能读懂人心,结识真正有用的人脉关系。

下面给公司老板们介绍几种测谎方式:

(1)根据声调和声量的变化来判断别人是否说谎。

说谎者的声音会不自觉地拔高,因为说谎者往往选择以提高自己的声音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

(2)不停地拉拽衣领。

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德斯蒙德·莫里斯是最先发现这种现象的科学家之一。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这是因为撒谎者一旦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增强的血压就会使脖子不断冒汗。

(3)根据神情做出判断。

一般来说,很多说谎者在第一次或者某些不习惯的环境下撒谎,其会显得神情不定。

【读心术·攻心计】再表里不一的人,也不可能永远不露出破绽;心机再重的人,也不可能永远面面俱到。因为,只要是假的东西就会有破绽。

15.看破你身边的“笑面虎”

千万不要被别人的笑脸所迷惑,而是要透过笑脸看清楚别人的目的。

——人脉圣经

公司老板们在搭建“人脉网”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那些“笑面虎”——他们的脸上整天都挂着微笑,从来不会对你说你不好的地方,但却可能是“脸上挂着笑,心中藏着刀”。

那么,公司老板们该如何看破那些“笑面虎”呢?

(1)小心那些脸上总是挂着笑,一个劲儿地讨好你的人。

有些人一个劲儿地讨好你,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你这里获得利益。一旦他们的目的无法实现,那么他们往往会在背地里给你使绊子。

(2)小心那些虽然遭受你的冷遇,却还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讨好你的人。

有些人在遭受冷遇的情况下,却依然摆出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种人往往会在达到目的或你有求于他时,马上将对你的不满加倍地偿还给你。

(3)小心那些在你做错了事情时,表面上不说什么,却在背后整你的人。

【读心术·攻心计】“笑面虎”往往是最难防备的人,对付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他们。所以,公司老板们在遇到“笑面虎”类的人物之时,最佳的选择就是打个招呼、趁早避开!

16.让别人“读”出你内心的真诚

那些虚伪迎合、假心假意的人,最终会落个鸡飞蛋打、无人理会的下场。

——人脉圣经

“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真诚是相互的,当你真诚地帮助别人时,别人必然会真诚地回报你。

现实生活中,懂得与人和谐相处、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而那些虚伪迎合、假心假意的人,最终会落个鸡飞蛋打、无人理会的下场。

一个交际高手往往善于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心情,时刻显示出自己内心的真诚。同时,他还积极分享他人的快乐,关心他人的命运,无私地帮助他人。一般说来,这种真诚待人并主动关心他人的人,很容易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

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必须懂得,与人搞好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虽然让自己始终保持真诚友善的态度并不容易,但只要你坚持这么做,最终会发现,你的努力是值得的。

【读心术·攻心计】人际交往中,最关键的是要修炼好自己。而个人自身修养,最根本的便是真诚。真诚的人貌似愚拙,却往往会因其实在而赢得别人的信赖。

17.懂点应酬好办事

懂点应酬技巧,才能和人顺利交心,最终达成交际关系。

——人脉圣经

应酬,说到底是人与人交往必备的技能,包括说话、礼节以及火候的把握、利益的权衡,等等。应酬的艺术,必须以人性需求为基础,把握人们的一般心理诉求。别人听着顺耳、看着顺眼、感觉顺心,才会跟你交朋友,帮你办事,或者开展合作关系。

(1)了解对方的一些经历情况和生活状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生活观点,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在应酬当中,两个人的关系能否融洽,就在于应酬的双向协调性开展得怎么样。如果你跟一个生活没着落的人沟通,大谈特谈高尔夫球、环球旅游的乐趣,他肯定提不起兴趣来。所以,了解对方的历史与现状,知道他眼下真正关心的问题,才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注意对方的心境特征。

孔子在《论语》中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盲。”意思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说,就会失掉说话的时机;不看对方的态度便贸然开口,叫作闭着眼睛瞎说。应酬的时候,你要关注对方的心理变化,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搬出来。

(3)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应酬的时候你可以侃侃而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应酬的时候就要委婉表达、循循善诱。

【读心术·攻心计】有人在社交场上游刃有余,是因为他们很好地把握了他人的个性,从而有条不紊。“人要相交才能知道个性,马要试骑才能知道良否”,人性复杂多变,在应酬中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把握火候,拿捏分寸,从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18.“迷魂汤”能够灌死人

如果不懂得识别对方的险恶用心,那就很容易掉进陷阱,成为他人的猎物。

——人脉圣经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个人只要有权或有钱,他身边必定会有一些拍马逢迎的人。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使出浑身解数,说好话,给好脸色,直到你缴械投降。

还有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欺上瞒下,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暗地里却使出阴险的招数,让人防不胜防。给别人灌迷魂汤,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对他人的甜言蜜语不会多加防备。如果不懂得识别对方的险恶用心,那就很容易掉进陷阱,成为他人的猎物。

所以,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在自己最痛恨的人面前露出“最甜蜜”的微笑,而当异己在迷惑于自己的微笑时,他们就会对其毫不留情地下手,“口蜜腹剑”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任是英雄好汉,也逃不过诡计阴谋。

因此,公司老板们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要提防别有用心的人把自己伪装起来,给你灌迷魂汤喝。

【读心术·攻心计】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吃亏上当,轻易被他人蒙蔽?这不能用善良来解释,只能用缺乏见识来回答。人性的复杂提醒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留意一下身边的小人,在处世的过程中多长几个心眼儿,就容易免遭伤害。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利用好自己编织的关系网走向成功,而不是自设陷阱,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