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
16860600000003

第3章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45]

朱佳木

【作者简介】1946年6月出生。197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理事长、“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保定农业研究所生产队劳动,同年底参军,先在连队当兵,后历任师宣传科报道员、干事,军宣传处理论干事。1975年调至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在理论组工作(1976年10月任室党支部书记)。自1977年起,历任胡乔木秘书,陈云秘书(1982年2月担任陈云办公室负责人),天津港务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秘书长、室务委员兼第四编研部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2000年12月至2012年4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200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兼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

代表著作有《陈云年谱》(主编)、《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专著)、《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专著)、《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论文集)、《论陈云》(文集)、《地方志工作文稿》等。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虽然十月革命的故乡早在26年前就已离开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但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代中国,仍然在一如既往地沿着这条道路阔步前进。

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毛泽东曾讲过一句至理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46]三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7年是十月革命40周年,也是新中国度过的第一个逢十的十月革命节。毛泽东主席出席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的庆祝大会并指出:“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47]1967年十月革命50周年,中国正在发生“文化大革命”,中苏关系也已经破裂,但中国共产党仍然隆重纪念了十月革命。1977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中共中央有许多亟待处理的问题,但仍然以《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纪念了紧接着到来的十月革命60周年。1981年,中共中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尽管其中涉及内容很多,但仍然不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48]1990年,苏联发生剧变,但中国共产党每当十月革命逢十的周年纪念日,都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这说明,无论中苏关系和十月革命的故乡发生怎样的变化,也无论中国处在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决心和对十月革命的评价,是始终一贯、坚定不移的。

中国共产党对待十月革命的道路不仅始终坚持,而且在坚持中注重结合中国实际,予以创新和发展。在革命斗争年代,如同列宁不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数个国家同时获得胜利的预言,而是根据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不平衡性,以及当时俄国正处于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具体情况,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获得胜利,从而成功领导了十月革命一样,中国共产党也没有固守十月革命首先在城市起义的具体形式,而是根据中国的反动统治在农村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和策略,从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工业化的建设方针、社会的不同性质矛盾、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也都没有照抄照搬十月革命后苏联采取的办法。尤其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突破了苏联模式,作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这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是十月革命道路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它不仅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发展十月革命的道路,而且在坚持上更加坚定,在发展上更有魄力。关于这一点,只要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就会十分清楚了。

第一,旗帜鲜明地重申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在2013年1月5日的讲话中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深刻阐述500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他在讲到“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实践社会主义”时,指出第一个在大国把科学社会主义付诸实践的是十月革命及革命后的俄国,第一个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如何搞社会主义、提出和初步总结新经济政策的是列宁。[49]随后,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又两次重申了毛泽东关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论断,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5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引用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至理名言,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些讲话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沿着十月革命道路前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态度,仍然是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的。

第二,理直气壮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

粗略统计,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讲“革命理想高于天”不下五六次。这句话的意思是,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神圣使命高于一切。他说:“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5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民主生活会上他又说:“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是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动摇的一种表现,好像这个东西太遥远,我们也拿不准,所以就不愿提及了。眼前的事情,我们看得到,所以敢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敢提,‘两个一百年’敢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〇二〇年就能实现了,看得挺准,更敢提。我觉得,作为党章明确规定的内容,作为我们党一贯明确坚持的理想,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52]他针对少数干部怀疑共产主义理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涉及原则问题和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和耍滑头的现象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53]他强调:“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没有了这些,就是无本之木。我们整个道路、理论、制度的逻辑关系就在这里。”[5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重申:“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员的行动能否体现、如何体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呢?对于这个问题,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55]“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56]

第三,高屋建瓴地阐述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突出中国特色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闭幕后不久即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57]针对国内外有些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以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的谬论,他明确指出:“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58]这其中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包括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他说:“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59]他特别强调改革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指出,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60]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他还说:“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61]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无论我们吸收了多少有益的东西,最终都要本土化。十月革命的风吹进来了,但我们党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苏联式的党。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们仍然走自己的路,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走这条路,建党九十多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还有什么可以动摇我们的信念呢?”[62]

第四,全面深刻地总结和汲取苏共下台、苏联解体的教训。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可以看出,他对苏共下台、苏联解体的教训,是从两个方面加以总结和汲取的。

首先是总结和汲取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教训。在谈到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进行治理体系建设时他说:“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他同时指出,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期待、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63]。

其次是总结和汲取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教训。在谈到必须严格党的政治纪律时他指出:“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就会分崩离析。苏联解体前,在所谓‘公开性’、‘民主化’的口号下,苏共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所谓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一些苏共党员甚至领导层成员成了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成了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大喇叭,苏共党内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这样一个有着九十多年历史,连续执政七十多年的大党老党就哗啦啦轰然倒塌了。人们曾经提出一个问题,苏共早年在有二十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在有二百万党员时能够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两千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丢失了自己,这是为什么?我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治纪律被动摇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那还叫什么政党呢?那是乌合之众了。”[64]他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对苏联解体的作用时进一步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65]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年里正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精神而努力的。党的十九大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66]随即,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举办了主题为“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讨会,中央领导人出席并在讲话中提出,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刻认识中国道路与世界进步潮流的一致性。[67]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十月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选择共产主义作最高理想的重大意义。在十九大后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他又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68]他还说:“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69]这一切清楚地表明,中国道路是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将会一如既往地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作出自己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