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五卷)
16863100000004

第4章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在当今中国,可谓方兴未艾。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当今中国学术刊物和出版界的主角。如果我们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在电脑上输入“中国化”这个关键词,搜索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其数量是惊人的。

纵观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政治实践的角度出发,去探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规律及成果,这其中最典型的有“两个飞跃”和“两大成果”说。这一观点不仅为官方认可,而且也是部分学者集中论证发挥的重点。另一类是从哲学的学术层面出发,去探索、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规律及成果,这方面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和部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研究者身上,重点探讨的是他们创立的一种哲学新形态,即一种中国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书探讨的问题显然属于后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基础性的部分。这个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哲学方法,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实践的哲学概括、哲学总结。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哲学学术层面进行,虽然它和政治实践不可分割,但政治实践在本书中只是作为一种背景、一种氛围、一种条件而存在,其目的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一种相对应的、不可或缺的时间和空间坐标。

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就整体而言,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去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规律、特点、成果,以及经验教训等内容的著作,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方面已有许多著作问世,如200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徐素华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陶德麟、何萍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桂泉、胡延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2010年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出版的李景源主编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宏观角度的研究是必要的,它们初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线索,集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源头、过程、规律、特点,以及成果、经验教训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也就是说,这些研究成果为人们描绘了一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全景式的鸟瞰图,为人们从总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推进当前正在进行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但研究工作不能满足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需要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向微观研究发展,把具体细致的微观研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如何深入?笔者认为有两条路径:一是具体;二是细致。只有具体了、细致了,研究工作才能深入。

所谓具体,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必须具体到每一个相关的哲学观点方法、每一个相关的哲学学说。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哲学观点方法、哲学学说的分析研究,来揭示毛泽东究竟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例如,毛泽东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中国化的?毛泽东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中国化的?毛泽东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中国化的?毛泽东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中国化的?毛泽东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化的?毛泽东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具体的理论观点、理论学说的分析研究,努力使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有具体内容的理论应用和理论创新。只有努力去具体回答或阐明这些问题,使中国化真正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才能深入一步,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所谓细致,是说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细化到每一个哲学原理和每一个概念、范畴,中国化研究才能深入。也就是说,要深入探讨毛泽东究竟将哪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中国化了,例如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实践的概念、主观能动性的概念、人民群众的概念、民主自由的概念等。这些基本原理、概念、范畴是在什么样的特定时代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们原先在马克思那里是什么样的?有着怎样的具体含义?在经过毛泽东的中国化后,这些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又是什么样的?其内涵和外延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时代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是什么?如此等等。在这些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上把工作做细致了,中国化才能够有充实的内涵,中国化研究也才算是深入了一步。

笔者给自己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度探索的艰巨任务,这种探索力图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为重点,同时广泛涉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历史任务做出过贡献的所有人。笔者会尽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结果未必能如人所愿,但若能够对这方面的深度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知足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所用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其着眼点始终是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是通用的。有时用“马克思主义”只是为了尊重所引用或所转述的相关历史文献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