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38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16870900000009

第9章 《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意义

李士坤

【作者简介】李士坤,1939年12月出生,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工作,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两次获北京大学教师教学优秀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0年以来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论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论两种对立的社会自由观》等;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讲解》、《哲学》(合著)、《现代西方人论》(合著)、《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通信研究》(合著)、《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小康中国新战略》等。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一部著作,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好教科书,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必读的一部书。马克思、恩格斯的这部著作,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这部著作的译本在传播。它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是与时间同在的瑰丽的花朵,它为现代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了希望和温馨。

2009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选》新版《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与1995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共产党宣言》,除少数文字有变动外,没有根本的差别。

一 《共产党宣言》是怎样一部书

(一)《共产党宣言》的产生

1834年,德国工人因不堪忍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起来反抗,工人的斗争遭到普鲁斯政府的镇压。一部分工人逃到法国巴黎,在那里组成“流亡者同盟”继续斗争。“流亡者同盟”是德国最早的一个工人阶级组织。在斗争的实践中,由于意见的分歧而发生分化,一部分人分离出来组成“正义者同盟”,后来发展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在英国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除德国的代表外,还有英国、瑞士、波兰等国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参加了这次大会,恩格斯担任大会秘书。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一个纲领,向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用党的宣言来对抗当时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

究竟起草一个什么样的纲领,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最后,绝大多数代表赞成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起草这个纲领。关于这个情况,恩格斯在40年后(1888年)有一个说明,他说:“所有的分歧和怀疑终于都消除了,一致通过了新原则,马克思和我被委托起草宣言。”[209]《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一个党纲。1848年2月底在伦敦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个单行本,印刷了1000册。当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为什么叫《共产党宣言》?“共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的序言中,阐述了他和马克思为什么把《宣言》叫做共产党宣言,而不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这是因为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信徒,即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各样的补缀办法,自称要消除一切社会弊端,可又要不危及资本和利润,即不变更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之外,既没有真正认识工人阶级,更不懂得依靠工人阶级。他们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即有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寻求支持。可见,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才是工人阶级的运动。既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被委托起草《宣言》时已经十分坚定地认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他们在这两个名称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共产主义。共产党就是从事共产主义事业的政党,它的纲领就是共产主义的宣言,因此,就把党的第一个纲领起名为《共产党宣言》。所谓“共产”就是把资本家剥削工人得来的财产归还整个社会,成为社会的公共财产。《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消灭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消灭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资产阶级所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和剥削基础上的,这种所有制是以往所有制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私有制最高、最完备的形式。因此,消灭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也就是消灭迄今为止的阶级对立和剥削的基础,也就是最后消灭阶级和剥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宣言》写道:“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210]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废除私有制是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恩格斯在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这个问题时指出:“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211]由此不难看出,废除私有制必须依赖无产阶级革命,依赖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权;但从根本上讲,废除私有制不是靠政权的力量或行政手段,而是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大量的生产资料,这才是废除私有制最根本的基础和前提。

(二)《共产党宣言》的传播

《宣言》虽然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执笔完成的,但当时并未署名作者的名字,这是因为《宣言》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著作,它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时欧洲和世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理论升华。《宣言》是在马克思发现的新的世界观,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完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实现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它的问世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所以,后来有人把《共产党宣言》说成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生证书。从此以后,流行于当时欧洲的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社会主义等便得到了澄清,使它们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失去了市场。原来东德一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马丁·洪特写道:“《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第一个公开的纲领性文献,作为对科学共产主义第一次完整的阐述而具有了‘长子的权力’。如同马克思所说的希腊艺术‘作为人类历史的童年的永不回返的阶段……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那样,《宣言》则永远处在把人类最终从剥削和压迫、从阶级分裂和战争中解放出来的道路的起点。”[212]

《宣言》刚问世时并未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宣言》的影响与日俱增。它不仅受到世界无产阶级的推崇,被封为共产党人的“圣经”;而且受到有见识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学者们的青睐。不管是反对还是拥护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们,对于这部著作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赞赏和钦佩之情。到现在,它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1000多次。而且每逢5年、10年,世界许多国家都要举行集会,刊登纪念文章,来重温、学习和宣传这个不朽的文献。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请人们提出一千年来最伟大的人物,名列第一的“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分列第二、三、四名。马克思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其中原因之一,与《共产党宣言》广为流传这一事实有很大关系。

在中国,第一个接触《共产党宣言》的是孙中山。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欧洲和美国,1896年来到英国伦敦,在大英博物馆他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的著作。但后来孙中山对《宣言》做了那些介绍,现在尚不清楚。真正在我国介绍、宣传《宣言》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19年4月6日,在陈独秀和李大钊共同创办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刊登了《宣言》的第二章的结束部分。同年在5月和10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文章摘译了《宣言》的重要思想。中国第一个完整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是陈望道。1920年,他在浙江农村以日文《共产党宣言》为底本,进行翻译。就在这时陈独秀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来到上海,请陈望道翻译,这年8月在上海出版。第一版由于排版的疏忽,把《共产党宣言》排成《共党产宣言》,所以这年9月又出了第二版,把《共党产宣言》改成《共产党宣言》。现在第一版存世仅9本,分别收藏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的图书馆。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有70多种,近6000万册,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我国出版最多的一部书。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从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成为共产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从这本书获得教益,是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在自己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都曾认真学习过《共产党宣言》,是《宣言》引导他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今天,《宣言》仍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著作,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理论基础。

(三)《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我国出版的《宣言》,不论是单行本还是全集或选集本,都将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宣言》各种版本写的七篇序言一起出版,这七篇序言已成为《宣言》的组成部分,这里主要介绍《宣言》本身。

《宣言》只有两万多字。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专著;它的精神至今还在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213]

《宣言》的语言生动而精干,被人们誉为用警句和格言写成的著作,书中的许多名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和引用,有些就连一般人都耳熟能详。如“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等。1998年,在纪念《宣言》发表150周年的时候,美国学者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曾写道:“《宣言》的许多部分读起来犹如美妙的诗篇。很少有什么著作对19世纪的辉煌和神秘的表述比这篇宣言更加有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句却会继续给下一个世纪带来震撼和启迪。”

《宣言》究竟讲了些什么?它有哪些内容?《宣言》除开头部分以外,分为四章。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主要论述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历史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产生、现实状况和历史使命。

在这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不仅作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批判的同时,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资产阶级的历史功绩是把人类历史从封建主义阶段推进到资本主义阶段。一个时代的确立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价值观的确立。资产阶级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关系,把人们从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中解放出来,这在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就是资产阶级用一种新的价值观取代了旧的封建主义的价值观,开辟了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时代。封建社会是一种专制主义的等级制和特权制的社会,它的价值观以等级和特权为特征;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以金钱和个人利害为特征,一切以金钱和个人的利害关系为转移,金钱和个人利害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由于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确立,一切都起了变化,甚至被颠倒了过来。什么贵族的尊严,门第的等级、宗教的虔诚,庸人的温情……一概被淹没在利己主义的打算的冷水中,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资产阶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把医生、律师、教师、诗人和学者等变成了他们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只要我出钱,或者说只要为了钱,什么医生、教师、诗人和学者等这些以往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统统烟消云散,不论从事何等职业的人,一律都将拜倒在金钱的脚下,资产阶级撕去了罩在一切职业上的高尚的外衣;资产阶级也撕去了遮盖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家庭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亲情、爱情都要以金钱为基础。

资产阶级及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被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了出来,促使社会生产以从前人们不敢想象的速度飞快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14]。

资产阶级通过政治革命,在欧洲主要国家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并将资本主义势力扩展到全球。

总之,资产阶级以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取代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统治。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但是,资产阶级所激发出来的生产力终于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容纳不下了,“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得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215]。

随着资产阶级和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了起来。这是一个最革命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它受剥削最重、受压迫最深,因而最具有革命性。现代无产阶级与现代生产工具和大工业联系在一起,最具有组织性和战斗性。现代无产阶级与历史上一切革命阶级根本不同,以往的革命阶级的运动毫无例外的都是少数人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16]。这不是简单的理论推断,更不是无端的空想,而是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考察必然得出的结论。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主要论述了共产党人与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工人政党的关系;驳斥了当时社会对共产主义的责难和攻击;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社会推进到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没有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发展阶段。

这一部分内容非常丰富,写得极为精彩,许多思想和论述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在回答和驳斥当时社会对共产党人的攻击时,通过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剥削的实质。《宣言》指出,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一切关系,如教育、家庭、亲情、自由、个性等等,统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都是属于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这一切都毫无意义,必须加以彻底的改造。

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攻击是不择手段的,他们极力污蔑和丑化共产党人。这里仅举一例: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指责,最令人惊骇的莫过于说共产党人要“共产共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里先说“共产”。所谓共产,对于建立在剥削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私有者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然而对共产党人说来,不过是把本属于社会的,而被资本家个人霸占的财产还归社会,变成社会的公共财产。资产阶级把这说成是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宣言》对此进行了严正驳斥,指出:所谓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如果是指资产阶级私有财产出现以前的那种小资产阶级和小农的私有财产,那么那种私有财产用不着共产党人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消灭它,即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竞争的发展,在不断地消灭小资产阶级和小农,使他们变成无产者。至于工人占有的只是自己的劳动力,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当然也就无从消灭。因为不能消灭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共产党人要消灭的只是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得来的财产。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维持自身生存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和剥削他人劳动的权力,是对剥夺者实行再剥夺,用《宣言》的话就是“剥夺剥夺者”。

关于公妻制,这是当时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污蔑,胡说共产党人不仅要共产,还要“共妻”。《宣言》对此作了分析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分析道:“公妻制”就妇女不是专属于某一个男人的意义而言,无须共产党人来实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就是公妻制。《宣言》指出,资产者装得道貌岸然,对所谓的共产党人的正式公妻制表示惊讶,乃是再可笑不过了。资产阶级不仅不以任意支配无产阶级的妻子和儿女为满足,而且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妇女不过是单纯的生产工具,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婚姻是以金钱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妇女是劳动人民中最不具有人的地位的一部分。妇女的悲惨命运只有在她们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才能最终结束。共产党人主张真正实现妇女解放。妇女解放不仅是个伦理道德观念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个社会发展的问题、经济问题。社会主义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就为消灭男女不平等、实现妇女解放提供了物质基础。所谓“共产党人的正式公妻制”是指共产党人主张,妇女应当具有同男人一样平等的地位,她不再是男人的附属物,更不是什么商品。随着阶级和私有制的消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妇女也应获得真正的解放,应当具有同男人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功能;孩子将由社会来抚养和教育。婚姻关系不再以金钱为基础,不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婚姻不再是一种社会行为,而是以两性之间互相爱慕、互相情感的交融为基础,是一种以纯真的爱情为基础的仅仅与当事人有关、社会无须干预的纯粹私人关系。这种婚姻关系不一定是终身的,如果男女双方爱情已经消失,婚姻便可解除,各自可以去寻求新的爱慕对象。当然,这要在共产主义道德完全普及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到。因此,共产主义并不实行公妻制,正好相反,它要消灭资产阶级的公妻制。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或迟或早地将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根据这一原理,《宣言》揭穿了资产阶级所鼓吹的所谓永恒真理的神话,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抽象的道德、政治、法等理论,指出资产阶级各种意识形式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并且是为这种生产关系服务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17]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18]。

在这一章中,《宣言》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没有人剥削人、每一个人都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宣言》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9]这个思想异常重要,可以说,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精髓,也是他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1894年1月3日,意大利的朱·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这年3月起在日内瓦出版的周刊《新纪元》找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达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别于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在回信的草稿上就写了上面的这段话,并认为除了这句话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1895年8月恩格斯就逝世了,可见直到晚年,恩格斯仍然非常重视这一思想,认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思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第一,关于联合体。联合体是从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阶级共同体,指出剥削阶级的共同体是虚假的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中的个人还是处在本阶级生存条件之下,即他还必须隶属于这个阶级,这种共同体不仅是虚幻的,而且是新的桎梏。另外一种共同体是真实的共同体,这就是革命无产者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220]革命无产阶级的共同体也就是《宣言》中讲的联合体,也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存在,因而也就不存在压迫和剥削,每一个人都将获得完全自由的发展。这与以往任何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除外)都不同,在以往各种社会形态中,一些人的发展总是以牺牲另一些人甚至绝大多数人的发展为前提,一些人的自由是建立在另一些人受压迫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将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机会,没有人再受压迫。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非是每个人的随心所欲,任意而为,每个个人的自由不能妨害他人的自由。这种自由的实现是以高度共产主义道德水准为保障的。第二,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文化高度发展,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既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条件,从而使得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能成为现实。第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文化和科学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是必然王国的奴隶,而成为了自由王国的公民(当然是相对的),每个人不仅是自己社会的主人,并且将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成为他自己的主人。人们的活动不再是盲目的,而是自由和自觉的。

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仍然是社会的人,应该说,每个人更加成为社会的一员,更加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更具有社会性;但他已不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21]由此可见,人的自由发展决不能在社会之外获得。

以上分析表明:共产主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不是由人们的想象随便建立的,而是社会生产和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社会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我国目前甚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水平都很低下,根本谈不上建立什么自由人的联合体,至多只能说为未来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准备条件。可见,时下那种动辄主张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意见是何等的轻率。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主要是对各种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新思想新理论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交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真知灼见是在不同派别的碰撞过程中爆发出的火花。这一章的标题之所以叫做“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是因为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直至他们写作《宣言》时止,在欧洲就流行各种称作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流派,《宣言》是同这些派别争论和斗争的结果与产物。这些流派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打着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招牌。如果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属于无产阶级的事业,那么就决不能允许其他阶级来冒充。而在这些流派中,有些是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有些则是工人运动不发展时期的理论表现。如果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派别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就不能肃清这些派别对工人阶级所产生的影响,就不能把无产阶级从这些流派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也就不能使工人运动回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这种情况下,要建立真正工人阶级政党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宣言》为什么要用一章的篇幅来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清算的原因。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派别主要有三大类: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言》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宣言》第四章论述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阐明了党的政治斗争的策略的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考虑到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状况,鉴于欧洲工人运动中存在着并不完全一致的各种派别,如何对待它们,如何同它们合作,就成了刚刚成立的党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是共产党人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制定党的斗争策略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宣言》首先对这个问题作了研究和规定。论述了共产党人斗争的策略原则,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宣言》的根本价值在于:第一,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就是随着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最终要取代资本主义。第二,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指出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给世界无产阶级以巨大的鼓舞;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最高社会理想。第三,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四,论述了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途径和主要斗争策略。

二 《共产党宣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把《宣言》所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我国和世界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90多年奋斗而来的,“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222]。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发展了《宣言》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创作出《共产党宣言》,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具有了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就没有对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的考察,就不可能提出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了《宣言》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并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和成就推动着这一历史趋势的进步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遵循并发展了《宣言》所揭示的优先发展社会生产力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直把经济事实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一根红线,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还是对其必然灭亡趋势的考察,都没有离开社会生产和交往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也要依赖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的解放、共产主义的实现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223]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宣言》明确指出:在“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之后,就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24],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并发展了《宣言》中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宣言》在论述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时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225]这里讲的“绝大多数人”就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没有推翻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以前,这个“绝大多数人”是不包括以剥削、压迫无产阶级为自己存在前提的资产阶级的;然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再去压迫、剥削其他阶级,而是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使全人类都获得解放。所以,这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将必然导致为一切人谋利益,为全人类谋利益。到那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结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最显著的理论特色,是对人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它坚持了《宣言》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指人民,即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对人的真正科学的定位。因为在任何时代,人民群众总是生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试想在今日之中国如果把上述内涵统统否定了,谈论人还有什么意义呢。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的发展规律本质含义就是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承认并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的目的、动力和成果的享用三个方面,人民都是唯一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宣言》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则。

5.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宣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早就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在这种社会制度中,“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26]。人群中的绝大多数、作为人群主体的劳动者,越来越失去人之为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者——的存在,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商品;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再是积极的主动的人,而是成了机器的附属物。旧式的分工不是出于人的自愿的分工,而是一种自然的、被迫的分工,任何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越出这个范围,你是一个钳工、车工……只要你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你就始终是这样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完全被片面化了。每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这是对人发展的一种扭曲。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针对人的这种片面发展而提出来的。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妨碍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的、精神的社会条件,这就是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一方面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同时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而人越是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反过来又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实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宣言》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

很多阅读和研究《宣言》的人,非常看重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讲的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当然没有什么错误或不好。但有两点必须注意:其一,不能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看成是我们现阶段就必须做到的或完全实行的。如前所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意味着人的彻底解放,历史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向这个目标的迈进,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再由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的解放和获得自由的具体历程。我们必须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水平上去满足人们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能超出这个水平去讲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确处理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其二,不能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理解为个人可以脱离他人、社会而任意发展。人全面发展当然包括每个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在现实社会中,个人不能脱离他人、集体和社会而存在,个人的发展更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27]不少提倡个人自由的人也常常在这一点上陷入了误区,他们喜欢把个人自由抽象化和绝对化,以为《宣言》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个人的自由是不受限制的。他们似乎不了解,个人一旦离开了他人、社会,自由将毫无意义。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认个人自由,它只是认为个人自由只有在由人们实践活动而产生的社会中才能实现。所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消灭压迫和剥削,消灭私有制;这个基础就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空前提高。

三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资本主义

2008年春天,我国南方出现了少有的雨雪灾害,没有多久,美国就发生了次贷危机,其实次贷危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7年下半年。大概在我国发生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后不久,美国由次贷危机发展为房地美和房利美危机,接着就发生了金融大地震,出现了严重的、自1923年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1923年在法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威胁到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跟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不同的是,四川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仅限于中国国内;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美国自身,而且很快波及欧洲,乃至世界。时下,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不能摆脱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阴影。2008年危机已经过去4年,美国远远没有从危机中恢复过来,2011年又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希腊这个古老国家在债务危机中几乎完全地垮了下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又接踵而至。债务危机把整个欧洲弄得焦头烂额。

这次国际性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不是哪个个人或公司的失误,它之所以首先发生在美国,然后又很快波及欧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根本上分析,正如《宣言》所指出的,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和资产阶级价值观所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超前消费的必然结果。《宣言》早就揭示,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存在着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的运动,其结果就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资本主义国家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办法。随着美国陷入衰退风险的逼近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复苏的动力正在消失,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思考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合理性。

《宣言》问世160多年后发生的这场美国金融危机、使欧洲陷于的悬崖边缘的主权债务危机,震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尤其是美国。在美国,新自由主义起支配作用。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经济领域实行全面私有化,让市场自由发展,反对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的任何干预,他们的信条是市场问题由市场自身去解决,也一定能够解决。金融风暴的发生,宣告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改变把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绝对化的做法,放弃了对资本市场放任自流的做法,实行政府干预和适当调控,美国政府拿出7000亿美元来扶持和挽救那些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即使这样,到目前为止,也未能使危机获得完全缓解,美国到2012年7月份,失业率仍高达8.3%。当时英国首相布朗不得不到阿拉伯国家求援,请他们出手帮助缓解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决定拿出4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5860亿美元)来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用于扩大内需。得到了世界,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片赞扬之声。中国出台一项政策得到世界如此一致的肯定和赞扬,实属罕见。西方一些舆论认为,中国是第一个冲出来解救世界金融危机的国家。这些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英国、法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能力独自去解救此次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过去,美国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世界重大问题的解决,从来不把发展中国家放在眼里,都是由它们说了算,发展中国家很少有话语权;这次情况不同了,为了解救金融危机,2008年10月15日在美国召开世界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被应邀与会。曾几何时,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称雄世界,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这充分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在走向衰弱。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走向衰弱,并不是说,资本主义明天后天就灭亡、不存在了,不是这样。这个问题绝不可能这么简单,资本主义的灭亡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历史发展表明:《宣言》同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样并没有过时。《宣言》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有很多人在阅读它、研究它,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拥有许多读者。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欧洲一些国家成了畅销书,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和学者重又回到马克思,力图想从中寻求解救危机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