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1949-2009)
16871600000004

第4章 引言

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约略地是指1949年至2010年时段内的中国艺术学建设状况。本书拟在此题目下,概略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六十多年间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状况,其中重点描述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状况。在战争结束、国家重新统一特别是新的国家体制建立的六十多年间,中国艺术学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建设与发展,这些建设与发展对今天艺术学科有着怎样的意义,并且对未来艺术学科有着怎样的启示,都是需要讨论、辨析的问题。

本书在具体考察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状况时,主要以艺术学升门之前通行的8个二级学科为分类依据,这就是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在此基础上,还增列现行艺术学二级学科设置之外的3门艺术学科:新兴的影响力愈益显著的数字艺术学,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欲从美术学脱颖而出的书法学,以及此前一向被划归到工学的建筑学中的建筑艺术学方面。这样,全书涉及的艺术学的二级学科分支总共达11个。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全面勾勒各个艺术学分支或艺术门类的学科发展面貌。至于艺术学于2011年获准升级为独立学科门类后新设立的五个一级学科分类框架(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本书暂不便匆忙采纳,因为它只是刚刚颁布,其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具体调整、实施和反思性总结等都还需要足够的时间。

鉴于上述考虑,本书首先概要描述当代中国艺术学的流变,随后按上述11个二级学科作分章论述,顺序依次为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数字艺术学、书法学、建筑艺术学。

探讨上述11个二级学科的发展与演变状况时,论述的方式本身就可以有若干种,或按其时间流变顺序作历时描述,或寻找其内在要素而作共时描述,或仅仅抓住其焦点问题去论述,等等。为便于读者尽快了解该学科发展概貌,本书采取的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概览式观照框架,由下列六个方面组成:发展概况(六十多年发展综述)、学术成果(如著作、论文、报告)、学科发展(如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学术访问等)、艺术创作(该艺术门类的创作及其演变)、艺术教育(该艺术门类的教育及其演变)、焦点问题(所研讨或争鸣的重点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论述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时(第二章),由于它本身不是艺术门类,所以自然抽掉了艺术创作问题。这六个方面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实际上紧密联系,难以截然分开,如此划分只为论述方便。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都往往呈现其特有而又多样化的艺术特性、个性或风格。尽管标举或褒奖某一种艺术特性、个性或风格在艺术学领域是理所当然的或可以理解的,但本书还是打算尽量客观、公允地对待多种不同的艺术特性、个性或风格,即使深知这样做难度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