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人体内的水液经肺气的宣降敷布周身并下输膀胱,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肾阳将下输膀胱之水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主持水液代谢。如此肺肾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只有肾气充盈,肺吸入之清气方可肃降,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肾精不足,摄纳无权,则气浮于上;若肺气久虚,必损及肾,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吸轻浅或呼多吸少而喘的症状。
五行之理,肺气的收敛、清肃有利于肾的闭藏,赋像“金生水”。由于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通过蒸腾气化作用,使上焦如雾,资助肺阴;肺之阴精下输于肾,使肾经得养,故有“金水相生”、“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说。所以,肺、肾、脾组成人体水液代谢循环系统,三者某一环节水液代谢功能障碍都可导致水液潴留,一个环节阴虚水少也会导致下一个环节的阴虚阳亢。
例如,若肺失宣降必影响肾之气化,以致水湿潴留犯肺出现水肿、尿少等症。
若肾的气化不利致使膀胱开阖失司、升清降浊失常,膀胱不升清而使上焦水源缺乏,出现咽干口渴,多饮不解;不降浊而水湿潴留,出现尿少、下半身肿满等症,故有“其本在肾,其标在肺”之说。肺阴虚可损及肾,肾阴虚也可影响到肺,导致肺肾阴虚,而出现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干咳喑哑、颧红、盗汗等症。
8.脾与肝——粮草官与将军的关系(木克土)
五行之理:肝的生发疏泄制约脾的运化功能,以“木克土”表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疏泄正常,可使脾升胃降、健运畅达。脾气健运化生气血,则水谷之气可滋养肝阴,为肝之升发、疏泄功能提供保障。若肝失疏泄,则影响脾之运化,出现肝木乘脾土的证候;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使肝的气血不足,进而疏泄失常。
肝藏血,脾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生血有源并统行于脉中,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或脾不统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影响肝脏功能。由于肝脾两脏关系极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病变时相互影响,故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当实脾(《难经》)”之说。
9.脾与肾——粮草官与做强官(土克水)
五行之理:脾的运化功能,制约肾精的闭藏和“做强”功能的发挥,以“土克水”来表达。肾为先天之本,主水、主藏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后天的滋生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首先,一方面人体从婴儿到成人的发育过程,都是脾胃吸收营养、能量对先天肾精、稚阴稚阳的培补过程,所以,肾中精气依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充养。
另一方面,肾为一身阳气之根,脾之健运又依赖肾阳的温煦,二者相互滋生,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在病变时,二者又互为因果。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会导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常;若脾阳久虚,也可累及肾阳,而成脾肾两虚之证。
其次,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二者协同其他脏腑共同完成全身水液代谢。
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停聚,不仅损伤脾阳,也可使肾阳衰微。若肾虚不能主水,会水液潴留,也可累及脾阳,使脾失健运。
10.肝与肾——将军与后盾的关系(水生木)五行之理:肾的闭藏功能有利于肝的生发、疏泄功能正常。肾精是肝脏升发、疏泄、藏血功能的物质基础,所以有“肝行肾气”之说,以“水生木”来表达。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治”
之说。在生理状态下,肾为肝之母,肾精滋养肝,维持肝阴肝阳的平衡;肝血滋养肾,使肾精充盈维持肾之阴阳的平衡。在病理状态下,肾阴不足会导致肝阴不足,使肝阳偏亢;肝血不足,也可导致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
此外,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和男子排精的生理功能。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失调,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二)六腑之间的协调关系
三焦、胃、大肠、小肠、膀胱、胆统称六腑。他们的生理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功能特征是传导化物,在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中医基础理论描述饮食消化吸收、排泄过程如下: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其清者为水谷精微,经脾运化进入血液上输于肺,经肺的敷布营运全身;其浊者为糟粕,下传大肠,大肠吸收有用津液后,燥化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其剩余水液渗入膀胱,经肾阳的气化、蒸腾,重新敷布于中上焦,使人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剩余部分为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在食物的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肝胆的升发与疏泄,以助饮食物的运化、吸收。三焦总司水谷、气血、水液转化,为一身元气之别使,推动着五脏六腑正常传化运行。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化物、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腑病以通为补”的说法。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也可互相影响。如胃有实热会消灼津液,则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若大肠燥结,便闭不行,也可影响胃之和降,使胃气上逆而恶心呕吐。又如胆火炽盛,上逆犯胃,会导致胃失和降,出现呕吐苦水等症。
三、奇恒之腑有什么功能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在形态上为中空与腑相似,在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似。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奇恒之府除胆之外与五脏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一)奇恒之腑的功能
1.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聚而成。脑的功能与人的记忆、视觉、听觉、肢体运动以及一切精神活动有关,说明脑为人的精神智慧之府。所以《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生命关系极大,不可受伤。《素问·刺禁论》说:“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2.髓
髓藏于骨腔,为肾精所化生。髓的主要功能是滋养骨骼、补益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腔,补益脑髓。”若髓不足,髓海空虚,骨骼失养,则出现骨软、颈酸、耳鸣。
3.骨
人体的骨骼,其性坚刚,支持形体,保护内脏。骨有赖髓之濡养而显坚刚之性,若精髓虚亏,骨失所养,则不能久立,甚至萎废。
4.脉
脉即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约束气血运行、输送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脉为血府,以气为本,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血病多由气,气病常及血。脉的搏动可以反映出人体中气血的多少、运行的迟速以及气血之间、与脏腑活动的关系等是否正常,是中医“切脉”的依据。
5.胆
胆在脏腑功能中有交代,此处从略。
6.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其功能主月经和孕育胎儿。这两个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于肾气的充盈、心肝脾三脏的相互作用和任冲二脉的有效调节。
(二)女子胞与脏腑的关系1.肾中精气的作用
女子14岁肾中精气渐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便有月经来潮,具备了生育的能力。当进入老年时,肾中精气衰少“天癸竭”,月经停止而失去生育能力。所以说,肾中精气是妇女月经、生育功能正常的基础。
2.任冲二脉的作用任、冲二脉同起于胞中。冲脉与肾经并行,与阳明脉相通,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故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主胞胎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相会,能调节全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之称。人体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溢入任、冲二脉,经过任、冲二脉的调节注入胞宫而发生月经。如前所述,女孩幼年肾中精气未盛,任脉未通,冲脉未盛,因而没有月经。人至老年或因疾病,肾中精气渐衰,任、冲二脉也渐衰,出现月经紊乱,甚至绝经而失去生育能力。
3.心、肝、脾三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