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协同型政府
16948800000001

第1章 内容提要

21世纪的行政生态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正进入全新的治理时代。传统的官僚制政府和企业家政府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治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政府改革的推动下,政府的存在样态、管理理念、治理能力及工作方式都将发生新的转变,协同型政府将成为适应治理时代需求的政府形态。借助协同学和战略协同理论,我们把协同型政府定义为,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其他主体(包括其他部门和其他组织)协同行动,形成井然有序、相互促进的治理结构,并能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与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的政府。从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出发,协同型政府表现为善治的政府、无边界的政府、“社会人”政府、使命驱动的政府、灵活应变的政府、“外向型”政府和“魅力型”政府等特征。协同型政府是对政府存在样态与运行方式的理想化描述。事实上,不存在纯粹的协同型政府和完全不协同的政府形态,也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政府是协同型政府,哪个政府不是协同型政府。一般情况下,政府的存在样态和运行方式往往处于两种极端境界之间。政府之间的差距不是协同型政府与非协同型政府的质的差异,而更多属于协同状态和协同结果的度的差别。从理论上,资源协同与服务协同、政策协同与管理协同是表征和评价协同型政府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的实现受到若干关键变量的影响,表现出内在的规律性。从实践中,协同型政府需要通过政府间合作、部门间整合和协调,以及政府与社会间合作等途径来实现。每一个层面的关联和合作既符合协同型政府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点。作为一种理想描述及价值判断,协同型政府为政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诸多挑战。认识这些挑战的基础上,本文从原则、机制、文化塑造和能力培养几个方面指出协同型政府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