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底层民意:中国社会心态调查
16952900000003

第3章 序言一 除了真相,还是真相

王俊秀 《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主编、主要撰稿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社会心态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概念,近十多年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2011年,“社会心态”一词更是写入了中国政府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概念的流传,究其原因,与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不无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心态?如何了解社会心态?如何调控社会心态?成为社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新任务和难题。

20多年来,我供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一直专注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试图理解和把握社会心态,建构一套分析社会心态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是感到,要理解不断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心态并非易事。

社会心态一般是指全社会或社会一定范围内多数人或较大数量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一致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社会心态的形成有其历史、文化的根源,也受时刻变动的社会环境影响,同时也是不同社会心态交融互动的结果。要深刻理解社会心态,不能仅仅依靠学术研究,活生生的社会现实,随时随地都在反映着社会心态,每个社会管理者都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获得真切的社会心态。李松的深度调查,亦正说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由于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舆情成为许多部门,特别是宣传部门特别关注的,当然也是记者关注的焦点。但是,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有关舆情的分析和报道停留在“发生了什么”的层面,而对其内在的发生机制基本没有涉及。

在李松的这部著作中,这些深度调查给我的印象是李松在努力尝试了解社会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背后的生成原因,特别是制度性的原因,试图寻找社会管理角度的解决之道,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和可贵的。

社会心态作为一个时期影响社会走向的内在动因,是非常值得全社会关注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比舆情更为重要,因为舆情只能告诉你现在发生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些什么,社会心态能够告诉你为什么发生,甚至还可能发生什么。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来说,社会心态也是杂陈的,如何把握社会心态,关注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就成为一个问题。本书作者李松给出了一个社会心态的切入角度,这与我们这些年来的社会心态研究是不谋而合的,这就是从关注社会的基本需求出发,也就本书非常鲜明的民生关怀和底层关怀。了解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和对环境和事件的态度和认识,感受社会的不同情绪表达,关注他们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从整体上去理解这几方面的内在联系,就能够比较准确把握社会心态。

读完李松这部以底层民意为视角的深度调查报告集,不由佩服作者对中国社会全方位深刻揭示的毅力和能力。就我个人而言,当然更感兴趣的是对社会心态的挖掘和描绘,从安全焦虑、诚信危机、幸福感到社会剥夺等。本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心态,在为我们研究社会心态提供了真实的材料,同时也为社会管理者理解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角度。

李松的新作《底层民意》即将出版,瞩我写序,赘述几句,谨表祝贺。

2014年3月2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