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黔中腹地的贵州省余庆县,地处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4个市(州)结合部,东与石阡县接壤,南接黄平县,东南连施秉县,西南临瓮安县,西北界湄潭县,东北与凤冈县毗邻。县域面积1623.7平方公里,辖9个镇1个民族乡,69个村(居、社区),总人口3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8万人,总耕地面积28.74万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唐代以前,余庆境内没有行政建置记载。唐乾符三年(876年),以余庆(今敖溪)、白泥两土司为校尉,开始有行政建置。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余庆长官司为余庆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白泥长官司为白泥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余庆、白泥两州复改长官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奏请朝廷将白泥、余庆两地合置“余泥县”。明神宗皇帝降旨同意县治设在白泥,但把“余泥县”改成“余庆县”,理由是“余庆”典出《易经·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翻开中国革命战争史,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曾经三次转战余庆,这片热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余庆县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革命老区县”和“对外开放县”。
余庆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贵州第一大河流——乌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县域地形以山地为主,丘陵、坝子纵横交错。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1386.5米,多数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7℃,森林覆盖率达57%。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庇护所。
余庆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2001年首创以富、学、乐、美“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活动。随着“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和不断取得成功经验,先后在遵义全市、贵州全省推广,并得到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2006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把“四在农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开篇之作向全国重点推介。
2006年8月18日至20日,中央党校《理论视野》杂志社在“四在农家”发源地余庆县主办了“四在农家”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教授实地考察“四在农家”开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认为余庆作为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缺少工业支撑的农业县,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更具典型示范意义,更具普遍推广价值;认为“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模式,是适应我国中西部区域农村全面发展的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已经走在理论界前面”,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余庆县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以“四在农家”和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提升农民的道德情操、综合素质和幸福指数,促进乡风文明;以“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引领科学创建,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县呈现出党风廉、政风清、民风淳、学风浓、行风正、作风实的和谐发展新局面。2011年,贵州省委第十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将余庆县“四在农家”、“五心教育”作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全省推广。2012年1月,“四在农家”写入国发〔2012〕2号文件;2012年7月,余庆县荣获“中国十佳最美乡村”称号;2012年11月,贵州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将“四在农家”、基层矛盾化解“余庆经验”列入贵州“五大经验”在全省推广。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13年来,余庆县县级财政投入资金1.2亿元,社会赞助和部门帮扶资金6000万元,拉动群众投资18亿元,累计建成“四在农家”创建点852个,惠及农村24.5万人,覆盖全县94%的农村人口,为余庆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等50多项全国性荣誉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一节 “四在农家”起源
2001年,余庆县委、县政府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派千余名干部深入全县各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到农民渴望生活上殷实、富足,渴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渴望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渴望有和城里人一样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村民组、小腮镇哨溪村大屯村民组、龙家镇高寨村民组等一些地方的农民群众,自发硬化庭院和联户路,改水、改灶、改厕,村容村貌和农民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县委、县政府根据来自农村第一线的信息,把这些地方的经验总结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简称“四在农家”。
2002年,余庆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以农村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以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灶、改厕所、改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等农民的期盼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西部山区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之路。
发端于贵州省余庆县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成为西部地区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和成功模式,在遵义农村、贵州农村乃至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四在农家”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
一、“四在农家”雏形
“四在农家”雏形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形成。“四在农家”活动源于实践,是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创造,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引领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有益探索。它的产生和发展,触动了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兴奋点,激发了农民追求小康生活的激情。
1.思想基础在追求小康中奠定。“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思想,源于余庆县委、县政府长期致力于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的实践。1999~2000年,为有效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县委根据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农村相继开展了“3115”和“23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3115”指“三教育、一培训、一发动、五落实”。“三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一培训”:强化对农民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一发动”:发动农民制定增产增收措施,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五落实”:落实春耕备耕各项生产任务和增收措施、落实社会治安的各项措施、落实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计划措施、落实贵州省“个十百千万”文明建设工程(“和谐贵州个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活动每两年一届,每届推选产生10个先进县市、100个先进村镇、1000个先进单位、10000个先进家庭)、落实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制度。“233”指“两发动、三建设、三落实”。“两发动”:认真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搞好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思想发动和广大干部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促进增收致富的思想发动;“三建设”:切实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和小康村建设;“三落实”:通过落实“调出50%以上的领导精力和干部力量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调出50%以上的耕地种植经济作物;调出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抓钱抓收入”的“三个50%”调整任务;落实小康村建设年度规划;落实春耕备耕、烤烟生产任务,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措施及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目标。这两项活动得到了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起到了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作用。开展这项活动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催生“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2.理论基础在执政为民中奠定。“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是余庆县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001年,在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派出1000多名县、乡镇、村干部深入农村,带着责任、带着热情、带着点子、带着项目和资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民的思想愿望,共谋经济发展大计,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使“四在农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理念后,余庆县委、县政府及时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等关键环节入手,奠定了“四在农家”理论基础:以“富”推动发展,以“学”提升素质,以“乐”倡导新风,以“美”展示文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内容逐步丰富,内涵逐步拓展,在全县农村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3.实践基础在实现民愿中夯实。实践是形成理论的源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实践基础在实现民愿中得以夯实。广大农民群众经过“3115”和“23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洗礼,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热情,激活了长期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驻村干部在走访群众中看到小腮镇大屯、白泥镇罗家坡等地村民,成规模地种植苦丁茶、红金橘等经济作物,找到适合当地的增收致富门路;自发行动起来,硬化庭院和连户路,改水、改灶、改厕,改变村容村貌,人的精神面貌随之改变。县委、县政府及时捕捉新苗头,组织干部下到各乡镇农村深入调研,了解到农民群众有四个方面的强烈渴望:渴望生活上殷实宽裕、渴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渴望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渴望有和城里人一样的人居环境。
2000年8月13日,余庆县委常委会在总结“3115”和“233”两项活动时,首次提出“四进农家”的构想:富进农家、学进农家、乐进农家、美进农家。指出要注重结合农村实际,用综合手段和措施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经反复讨论、深化认识后,将“四进农家”改为“四在农家”。2001年初,余庆县委以一号文件正式在全县启动“四在农家”活动,前瞻性地提出要“加快建设富裕、文明、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年5月,首批试点的白泥镇罗家坡、小腮镇大屯和龙家镇高寨示范点创建成功。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呵护、关心和指导下,余庆县“四在农家”的星星之火,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逐步走出余庆,覆盖遵义,推广贵州,影响全国,成为中国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进而发展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典型。
二、“四在农家”历程
余庆县首创的“四在农家”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跨越了四个层次。2001年,“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从抓农村环境卫生、文明创建等精神文明建设入手正式启动。2002年,引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内容,实施示范带动,三级联创。2004年以后,把“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以“四在农家”统领农业农村工作。2005年以后,把“四在农家”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龙头性工作在全县农村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启动阶段。2001年初,余庆县委以一号文件下发《关于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及“四在农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决定》,“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正式启动。同年5月,县委召开“四在农家”现场会暨研讨会,实地参观了龙家镇高寨、敖溪镇玉木坪、花山乡万里、小腮镇大屯、白泥镇罗家坡“富、学、乐、美”创建示范典型,标志着首批“四在农家”示范点创建成功。这一阶段主要立足农村当时条件,开展初级农村环境改造和群众性精神文明文化活动,在一些自然村寨引导农民“五通三改”,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改厕、改厨、改环境。以依靠群众自行创建为主,政府帮助选点和作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2002~2005年推进阶段。把“四在农家”提升为农村基层组织暨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把创建内容归纳提炼为“七个一工程”(每户有一条增收致富路子,有一幢宽敞整洁的住房,有一部家用电话,有一套家具和家用电器,有一间卫生厨房和厕所,有一个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和“五通三改三建”(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改厕、改灶、改环境,建图书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对“四在农家”赋予“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的内涵。这一时期,主要是大力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农民改木房、建砖房,提升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结合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统领农业农村工作,以“四在农家”和安民、便民、助民、乐民“四民社区”为载体,进一步构建和谐余庆。提出了五年创建目标,在重视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始对农村民居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结合农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要,提供多套房屋设计图纸供农民选择,引导群众建新居,建设的主要示范点有小腮镇桥底、龙家镇高寨、龙溪镇周家湾、敖溪镇月台等。其中,高寨被时任遵义市委书记傅传耀誉为“黔北第一寨”。
第三阶段,2006~2008年提升阶段。把“四在农家”提升为全面统领农村小康建设和构建和谐余庆的载体,继续丰富和深化“四在农家”内涵,推出系列黔北民居设计图免费供农民选择使用,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力度,建造高品位黔北民居型村寨。创新“五心教育”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推进平安建设等,激发农民群众更高的创建热情,“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全县形成燎原之势。主要创建点有龙家镇黄金榜、茨桑坳、敖溪镇任家湾、白泥镇金鸡屯、金橘园、构皮滩镇杨柳塘、大乌江镇李香园、松烟镇坝上、茶园等。“四在农家”、“五心教育”被写入全国八年级德育教材。
第四阶段,2009~2011年拓展阶段。进一步拓展“四在农家”外延和内涵,把“四在农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载体,着力建设城郊结合型高品位黔北民居创建点,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全覆盖,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百里乡村文体长廊和百里乡村文化墙长廊。在创建点上,推行生活设施现代化,环境改造园林化,文体活动经常化,整个农村呈现“村庄城镇化、产业园区化、管理社区化”的发展趋势,城乡收入比大约提升为2∶1,城乡差别逐步缩小。2011年,余庆探索的“四在农家”、“五心教育”、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被贵州省委列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主要创建点新增白泥镇赵家沟、松烟镇阳光水岸、敖溪镇土司园、构皮滩镇卧龙庄、花山苗族乡飞龙寨、小腮镇希望小区等。
第五阶段,2012年以来转型升级阶段。县委、县政府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结合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现代服务业“三化一业”发展战略,提出“四在农家”创建要“三同五转型”(同步考虑城乡产业发展、同步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考虑城乡公共服务;由重抓环境改善向突出抓产业富民转型,由重抓创建扩面向突出抓科学管理转型,由重抓新村建设向突出抓文化内涵转型,由重抓品牌打造向突出抓品牌利用转型,由重抓农村建设向突出抓城乡统筹发展转型),在规划布局上突出规模产业发展、项目整合、绿化美化、文化内涵,在房屋的立面设计上突出特色和品位,着力创建产业带动型、城郊社区型和乡村旅游型精品黔北民居新村,推进“四在农家”创建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四在农家”升级版。2012年,余庆“五心教育”走上中国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作典型经验交流,服务型党组织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这阶段的主要创建点增加松烟镇白沙水乡、“博士寨”、大乌江镇浪水湾、敖溪镇中坝、构皮滩镇新林、龙溪镇兴隆湾、白泥镇和景湾和关兴镇中坝等。
三、“四在农家”是时代产物
迈入21世纪的余庆,已经总体进入小康。在全县农村,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以及“3115”和“23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农民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视野得到拓宽,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日益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发展致富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生活质量意识普遍提高,要求平等参与发展、彰显公平正义、共享改革红利的愿望日渐强烈。但是,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增效艰难,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显得尤为紧迫,“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应运而生。这一活动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初步解决温饱的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步走向现代化,逐步走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四在农家”是农业、农村、农民现实需要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
1.顺应新时代农民思想发展变化。“四在农家”创建以城市文明为参照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出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具体可行的创建目标,触动了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兴奋点。创建活动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为目的,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以“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切入点,以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现象为举措,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拓展农民视野,启迪农民智慧,改变农民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引导农民通过自己的奋斗把“四在农家”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
2.体现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形势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扶持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努力延伸产业链,着力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乏力的突出问题,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和新兴特色产业,引进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打造了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优、调壮、调强,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了新的保障。
3.契合农村社会发展方向。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农村社会的发展方向。富、学、乐、美四个方面的创建内容,既符合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又涵盖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方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均有兼顾,协调发展,做到“几手抓、几手都硬”,防止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余庆、贵州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的有效抓手。
第二节 “四在农家”内涵
余庆县首创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富是基础,学是条件,乐是动力,美是目标。既有物质文明,又有政治文明;既有精神文明,又有生态文明。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愿,符合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富在农家增收入
余庆县委、县政府在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过程中,针对广大农民群众追求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强烈要求,围绕农村生产发展这个核心,引导农民遵循市场规律,发展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温饱,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奔向小康,过上殷实日子。组织教育群众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富而思进,致富不忘集体,富裕不忘国家。
余庆县开展“富在农家增收入”活动,帮助各个创建点制订可持续发展产业规划,突出一项主导产业,引导农民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依靠科技,培育产业,发展生产,开拓市场。着力培育一批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建筑等方面的致富带头人。推广“支部+协会+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增强农产品营销能力。指导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粮、油、烟、畜、茶、果、蔬、中药材等八大产业。大力延伸产业链,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扶持农业产业协会,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利用“四在农家”精品创建点,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有序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进城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拓宽收入渠道。助推创建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率先过上殷实日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各乡镇围绕“富在农家”抓龙头,兴产业,壮大基地,扩大规模,搞活园区,打造品牌,拓宽渠道,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促进发展,着力建设小康家园。
一是把“富在农家”创建活动与创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相结合,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稳烟、增茶、促林、扩果蔬”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了白泥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龙溪苹果桃基地和松烟藏宝现代烤烟工场等农业观光园,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筑牢“富”的基础。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常年种植烤烟规模达10万亩;人均年出栏生猪近2头;大力发展绿茶和小叶苦丁茶,面积逾10万亩。2012年实现人均占有粮食765公斤,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把“富在农家”创建活动与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相结合。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发展思路,抢抓工业强省、强市、强县战略机遇,对余庆县经济开发区、松烟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龙溪烟花爆竹产业园、白泥工业园“一区三园”实行统筹发展,突破征地“瓶颈”,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逐步完善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等“五通”基础设施,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全力打造软硬环境。截至2013年年底,入驻“一区三园”企业已达58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8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25家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9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5.1亿元,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烟花爆竹产业已建成贵州同行业最大的特色产业。
以“一区三园”建设为龙头,陆续引进了凤香苑茶业、海牛商贸﹑官仓米业、土司风味食品、腾飞木业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离土不离乡、能就业、有钱挣、能致富。龙溪镇茨桑坳、千丘榜新村与经济开发区相邻,成为依托工业发展的典型。茨桑坳村民黄孝珍一直在家待业。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建成,她被仕昌电子厂吸纳打工,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收入。黄孝珍感慨地说:“像我这样文化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妇女,能在家门口找份稳定的工作,以前想都不敢想!”茨桑坳、千秋塝的村民,除了到工业园区务工外,还依托城镇化建设发展运输业、特色种养业,加快了增收致富步伐。如今,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大步迈向全面小康。
三是把“富在农家”创建活动与文化旅游活县战略相结合。将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融入创建活动中,凭借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荣获“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桂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优势,着眼重庆、贵阳、遵义居民追求消夏旅游、自驾游的市场需求,着力推进“旅居农家”建设,先后推出松烟镇阳光水岸、花山乡飞龙寨、敖溪镇土司园等20多个以“四在农家”创建点为主的精品乡村旅游点,发展乡村餐馆40多家、乡村旅馆60多家,增加乡村旅游收入。2013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遵义市旅游发展大会暨余庆县第三届文化旅游节、“骑游美丽乡村·感受四在农家”等推介活动,全县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30.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4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31元,创历史新高。
二、学在农家长智慧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强烈的求知欲,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农民学政策、学科技、学文化、学法律、学市场经济知识,培育学习型农民,打造学习型新村,通过学习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围绕培育学习型农民、打造学习型新村这个目标,各乡镇在创建点上着力完善学习教育设施,建设文化广播室、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家园和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学习平台。每个点藏书一般在500册以上,借阅管理规范有序。从农村实际出发,订立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农民自觉遵守学习制度,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运用习惯。
各创建点以培育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有生活质量的“四有”新型农民为目标,开展经常性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学习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公民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帮助农民学政策,明大理;学技术,增本领;学法律,明是非;学礼仪,知荣辱,着力建设文明家园。定期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创建点上发放种植烤烟、果树、苦丁茶和饲养家畜等各种技术资料,使每家农户掌握2门以上技能,增强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意识,带领群众“在学习中致富、在致富中学习”。
一是利用农村各种文化阵地,搭建教育跨越发展和农村经济腾飞的平台。充分整合“阳光培训”“农民技术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资源,创新培训机制,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让每户农民至少掌握2门以上适用技术,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培养一批农村能人和产业大户。通过学习培训,全县获“绿色证书”人数每年递增10%以上。近三年来,先后培养乡村技术人才800名,农村技术拔尖人才60名,全县获“绿色证书”的农民累计达8200名,农村呈现出“头雁引领群雁飞”的良好态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45.8%提高到50%以上。2011年再次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二是坚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自筹资金5000万元完成了职业中学整体搬迁。投入近1亿元对余庆中学校门、白泥中学食堂、敖溪中学宿舍等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投入1.5亿元新建天湖小学、他山中学,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2%,获得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等称号。在余庆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三是在全县开展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和谐主题教育,营造“敬民若父、爱官若子”和“教民做人”、“让民做主”的干群新风尚。
三、乐在农家爽精神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愿望,以乐为动力,以群众性文明健康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群众喜乐闻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到娱乐有场所,活动有设备。注意寓教于乐,引导农民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让农民做学习文明、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主人。
各个创建点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和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制度,建立群众管理组织,实现群众自治。按照“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健康文明娱乐场所和休闲方式”的要求,建起了广播室、图书室、读报栏等,群众自发修建乒乓球台、象棋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场所。各创建点利用各种文体设施,在节庆日和农闲时间,广泛开展农畜产品比赛、农民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群众文体活动。各创建点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平安创建”活动,评比“安全文明村寨”,树立学习榜样。革除婚丧嫁娶陋习,提倡婚事新办,鼓励和引导村民革除殡葬陋习,丧事俭办。创建点计划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通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既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又寓教于乐;既发展地方文化,又凝聚人心,融洽邻里关系,促进和谐文明新风形成,加速建成幸福家园。
一是认真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文体小广场、乡村大舞台、体育运动场所等文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群众文化生活平台,不断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二是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打造了5万多平方米的百里乡村文化墙长廊,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绘制出传播农村美德新风、展示农民精神面貌的文明风景线,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注入文化灵魂。
三是借助“多彩贵州”、激情广场活动、舞动金秋乡村文化节等平台,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风民俗,组建了69个农村文体协会,实现“村村有文体协会、镇镇有精品节目、周周有文体活动”的目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大餐丰富融洽关系,凝聚人心,使村村寨寨宛如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四、美在农家展新貌
余庆县针对农民群众追求优美生活环境的渴望,开展“美在农家”创建活动,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追求心灵美和环境美,以美化家庭、净化心灵为主要内容,做到窗明几净、物放有序、绿化环境、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礼貌待人。通过开展富、学、乐、美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农村打造一批群众信任的基层组织,锻造一支勤政、亲民、务实的干部队伍,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群体,建设一批殷实、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示范典型。让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点带面,打造和谐家园,构建和谐余庆。
余庆县“美在农家”创建活动重规划、提品位,凸特色、靓环境,讲道德、净心灵,优生态、促和谐,着力建设美丽家园。创建内容主要是“四有五通三改三建”,结合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引导群众治理“五乱”现象,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和不卫生、不文明生活习惯。加强庭院建设,促进庭院绿化、美化、亮化。通过创建活动,全县农村普遍呈现出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室内室外美化、亮化的新面貌,实现家家户户得实惠。
一是着力美化民居。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一方面注重节约用地,落实宅基地遵循“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原则,有效破解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难题,既扩大了覆盖面又确保耕地不减少;另一方面注重合理选址,根据地理、交通、经济、文化、产业等不同情况,由建设部门免费提供10余套美观适用、节地、节能、节材和富有黔北民居特色的设计图,由农民自主选择。各示范点建设过程中,既重视保护历史文化、红色文明、民族文化,保持地方民居建筑特色,又避免千村一面,彰显各自特色,先后建成260个黔北民居示范点。3万多幢青瓦白墙、褚红门窗、挑檐斗拱的黔北民居,依山傍水,绿树掩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宛如一幅田园风光画。
二是着力美化环境。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推广使用沼气,发展生态农业,治理村庄“五乱”现象,破除陈规陋习,改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为此,建立和完善了整脏治乱工作机制。
1.建立领导负责制。实行县领导挂帮乡镇整脏治乱责任制度,明确县委常委领导为挂帮第一责任人,其他县领导为责任人,分别指导协助乡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副县级以上领导每周轮流带队开展县城综合执法整治制度,加大整治力度。将县整脏治乱办公室设为县政府职能部门,充实整治队伍,县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推进整治工作走向规范化、常态化。
2.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整体推进工作机制。以公路沿线村寨为切入点,由县城向公路沿线、由乡镇向村寨延伸,在人口集聚点修建垃圾收集池;县、乡镇、村将整脏治乱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各乡镇、街道实施了“白改黑”工程,把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黑色),达到环保、防尘、降噪和增添行车舒适性的效果,更换了人行道板、垃圾箱、路灯,美化、亮化了集镇街道及政府办公区和集镇标志性建筑物,配备了执法车、洒水车、环卫车;在全省率先成立乡镇整脏治乱办公室,负责整治、督促考核村及镇直机关单位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各村将整脏治乱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广大村民改变公共厕所脏、车站码头脏、饮食摊点脏、集贸市场脏、街巷院落脏,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行的“五脏五乱”陋习。各乡镇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协管中队,综合治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集镇交通秩序,有效地解决了乡镇车辆管理无执法主体的问题;核定乡镇保洁面积,确定最低保洁员人数,并与乡镇环卫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治队伍建设、农贸市场秩序及卫生管理等一起纳入整脏治乱目标考核内容。通过不断推进,达到城乡环境同步发展,乡镇市容市貌与环境卫生水平基本和县城保持一个样,人民群众对城乡生活环境的无差别感增强,整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3.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机制。2012年,余庆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垃圾分类回收处置工作,目前已在各小区试点推行,通过在源头进行可堆肥和不可堆肥两类简单的分类,将可堆肥垃圾单独收集运去堆肥厂进行发酵处理,加工制成有机肥;将不可堆肥收集起来运去垃圾填埋场进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二次分类,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填埋无害化处理。通过分类收集处理,初步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减少了垃圾填埋总量,延长了垃圾填埋场使用寿命,进一步改变了城乡居民长期形成的“五脏五乱”不文明行为,形成整脏治乱长效工作机制。
4.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利用县内一报、一台、一刊、三网广泛宣传整脏治乱的目的、意义、目标及工作经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通过召开干部职工会、村民群众会、行业培训会、座谈会等,采取以会代训方式,使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深入人心。各中小学通过开展“‘整脏治乱’·小手牵大手”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整脏治乱从娃娃抓起的意识,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
5.建立包保责任制度。将县城主街主道、背街背巷、居民小区等区域和路段包保给104个县直机关单位,要求各包保单位每周两次深入责任路段开展整治工作。各乡镇也将集镇区域包保给股室、站所,引导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整脏治乱工作。专门制订包保工作考核方案,将包保责任落实作为整脏治乱工作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
6.建立督促考核机制。实行“日巡、月查、季评、年考核”制度,采取明察暗访、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各乡镇、各部门整脏治乱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视不同情况和轻重分别下发整改令、督办令、告诫令等“三令”,督促整改。采取回访暗查、跟踪督促整改等方式,防止发生“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现象。对同一问题分别被下“三令”后仍未抓落实的,由县纪委、县组织部按有关规定对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组织处理。根据乡镇、县整治职能部门、县直机关单位的职责和职能特点,将考核对象分为乡镇、整治职能部门、机关科局等三大块进行考核,把整治职能部门从机关科局中列出单独考核,发挥职能部门在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中的主力军作用。并在乡镇、整治职能部门、机关科局实行“流动黄牌”制度。
“美在农家展新貌”创建活动的深入、持续展开,使余庆县在贵州省开展“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中,一直保持位居贵州全省、遵义全市前列。
三是着力美化心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五心教育”活动为引领,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组”“最美笑脸”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在追求环境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灵美,努力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社会新风尚。省内外前来余庆考察的农村发展研究问题专家、教授不无感慨,有的即兴赋诗赞叹:“黔北民居”像绽放在田畴的野花,“富学乐美”如泼洒在大地的图画。山里的人向中国撒下一颗种子,天南海北争说余庆“四在农家”。
第三节 “四在农家”创建机制
10多年来,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逐步形成日臻完善的“四在农家”创建机制。
一、工作机制
余庆县在创建“四在农家”过程中,逐步摸索、建立和完善“党政引导、村组自治、部门服务、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党政引导”,就是要求各级党政部门统揽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协调推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势利导;“村组自治”,就是依靠农村基层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组织发动农民群众自主自愿地开展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有效实施自我管理,推动村组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部门服务”,就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点子、带着项目和资金,深入创建点帮扶,为农民提供服务、做好事、办实事;“资源整合”,就是在引导、帮扶的过程中,尽可能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通过创建项目整合在一起,人财物等捆绑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能。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坚持规划先行,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群众意愿和村组干部状况,制订创建规划,从实际出发,划分不同创建层次和类型。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政府能拿多少财力,百姓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注意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搞强迫命令、形式主义和“一刀切”。政府从宏观上抓规划、协调、指导,重在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加以引导、协调和解决问题;充分依靠农村基层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引导农民从本村、本组和农户家庭的实际出发,自主开展创建活动,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尽可能把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及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造的扶贫攻坚、综合开发、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退耕还林、“渴望工程”、沼气工程等项目集中投放,整合利用,在“四在农家”创建点上发挥聚合效应。
一是“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自开展以来,紧紧围绕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以“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切入点,切实治理“五乱”现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精神面貌,拓展农民视野,提高农村文明水平,把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变为现实。政府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农民的主观意愿,支持农民“四在农家”的创建要求,不下达具体指标,不制定统一标准,不确定时间表,不搞行政命令,不开展评比活动,实行分类指导,讲求创建实效。
二是坚持“四在农家”“主题不变、充实内容、自下而上、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创建活动始终坚持不搞摊派、不下指标、不搞强迫命令,始终把农民意愿放在第一位。创建点的选定实行农民“申请扶持,竞争选点”的办法,按照“村民主动申请,村组拟定规划,乡镇集中审批”的程序进行。每个创建点的投资投劳、土地调整、财务管理、关系协调等,都采用民主管理办法运作,实行村务公开、村组自治,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开展创建工作。群众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暂时不愿意参加的,不勉强、不强求。
二、投入机制
创新“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突破资金“瓶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实践中,余庆县坚持“多腿走路、多方出力”的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投入机制,逐步构建起“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补助”,就是从财政预算支出一定资金,作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投入;“部门帮助”,就是各级各部门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规划,从政策、项目、资金上向创建点倾斜,带动和激励农民自主建设家园;“群众自助”,就是农民群众作为投入的主体,直接投入资金和投工投劳,自主建设家园;“社会赞助”,就是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损物支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创建过程中,做到了修路有政府补助水泥;改建住房有建设部门免费设计多套图纸;修建沼气池和改灶有农业部门补助,由乡镇免费举办沼气培训班;改水、改厕有卫生部门帮助;种大棚蔬菜有农牧局扶持。“四在农家”成了服务“三农”的综合性平台。
据测算,在投入创建活动的资金中,财政投入占20%,部门帮扶占3%,社会赞助占2%,农民自筹占75%,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投入主体。全县对“四在农家”活动每1万元的财政投入,大约可以带动10万元的社会投入,政府投入起到“以一换十”、“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余庆县作为“四在农家”的发源地,“四在农家”已成为余庆县的一个品牌。“十一五”以来仅县本级就投入创建资金6223万元,占县级公共财政收入的5.83%,主要是补助农民修建黔北民居和补助村寨公益设施建设。2009年,余庆县被列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2010~2012年,县本级投入建设资金1568万元,占县级公共财政收入的2.4%,主要用于补助进村入户道路、路灯等公共设施建设。
三、帮扶机制
建立“领导挂帅、单位包村、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帮扶机制。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余庆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加大对农村资金反哺、科技反哺、政策支持的力度。县、乡镇各级领导干部及县、乡镇两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以及省、市驻余庆有关单位,都明确了帮扶点,从项目、资金、物资、信息上给予帮助。县直各部门除抓好自己的挂帮点外,还从政策、资金、项目和科技上向其他创建点倾斜。党委、政府、部门的帮扶符合农民的心愿,农民心里乐开了花,非常乐意去花钱、出力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投资、投工一般占总投入的六成以上,经济条件好的高达八成以上。2003年以来,余庆把县领导、县部门定点挂帮扩展到全县69个村(居、社区),实行挂牌创建,明确责任、划定任务,领导、部门、乡镇和村“四位一体”齐抓,干部群众共建。把10个乡镇分为5大片区,县四大班子分成5个组,每组明确1位县委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责任区内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实行一组一区捆绑式帮扶,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创建格局。
第四节 “四在农家”创建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余庆县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建活动中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人。一切为了人,就是在制定创建战略目标时,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为了人的一切,就是在具体创建工作措施中,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为人民谋利益,办好事;为了一切人,就是在创建工作和服务范围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其次“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创建活动,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再次,通过创建活动,实现城乡统筹、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抓点,后推线,再扩面,杜绝了一哄而起的现象。充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从一村一寨的民风民俗、文化底蕴、乡土特色等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群体。正是因为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规划,科学推进,才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了协调、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达到经济要上、质量要好,人口要下、素质要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目标。
二、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主体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必须把群众的自觉与行动、呼声与要求、智慧与力量作为决策的依据。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群众的民主权利,而不能单纯用物质利益和经济手段淡化农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更不能因为强调行政领导负责制而否定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13年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之所以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关键在于创建主体是农民,是一种群众自愿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一项能够让老百姓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用农民群众的话说,“这是一件干部得民心,百姓得实惠的大好事。”农民群众从“要我建”变成了“我要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从而改变了“上面层层压,下面压农民”的简单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表达了农民群众的意愿,满足了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要求,引导农民群众自己认识文明,继承文明,创造文明,享受文明。
三、以农民群众得实惠为根本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作为根本目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些宏观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具体目标,落实到一村一寨、一家一户,就是要让农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具体而实在的变化。“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不仅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加强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不仅促进了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提高了农村的社会治理水平。凡是“四在农家”创建点,都有一个好的党支部,都有一套较完善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都有较好的文体设施,都是一个没有突出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平安村”、“和谐村”。究其原因,就在于通过创建活动,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以开拓创新为动力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必须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方针政策,不能偏离方向,既要把握时代脉搏,又要结合当地实际,体察群众的迫切需求和愿望,主动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新的形势,敢于担当,积极探索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路子,主动站到时代发展的前沿。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催生了“自下而上,逐步推进;群众自愿,申报审批;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等行之有效的“四在农家”创建模式。这一理念也推动了县、乡镇、村各级干部转变作风,纷纷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在增强工作针对性的同时,也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五、以改进干部作风为抓手
干部作风的实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必须以转变干部作风为抓手。首先,必须牢记宗旨,服务于民。教育各级干部要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国家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常思民之疾,常忧民之苦,营造新型干群关系。其次,持之以恒,务求实效。认准的事,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余庆几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为民谋福祉的结晶。“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在吃透县情、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见微知著,抓住本质,立足当前,谋求长远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体。它不仅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还得到市、省、中央有关领导的赞同。
六、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障
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满意的“民心工程”,关键在干部,重点是班子。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余庆县深入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职能定位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让基层党员干部在创建活动的大舞台上接受实践锻炼和考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使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成绩在一线体现,干部在一线成长,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为民服务和执政的本领,真正把群众希望办的事办好、想办的事办成。
实践证明,只有把那些想办事、肯办事、敢办事、会办事的人选进乡镇、村领导班子,让想办事的人有办事的平台,肯办事的人有办事的舞台,敢办事的人有办事的后台,会办事的人有办成事后的官台,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五节 标准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余庆县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全国首创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并于2013年11月5日以96分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专家组评价为:“余庆县标准化试点项目完成了既定目标,在运用标准化原理、方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成效显著,具有示范作用。”余庆县揭开了中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一、标准化体系产生背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余庆县作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的发源地,探索实践中总结积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已在遵义全市普及、贵州全省推广。经过13年的创建、发展、巩固和升级,余庆县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需要用标准化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制定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新农村建设标准体系,用来规范创建流程、归纳创建经验、指导创建工作,规避经验不足造成人、财、物浪费,避免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导致穷折腾,提升创建品位和档次。2011年8月,余庆县主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新农村创建标准体系,同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经过两年摸索和实践,运用标准体系原理指导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打造出松烟镇阳光水岸、白沙水乡、白泥镇赵家沟等一批高规格、高品位创建点,在遵义市、贵州省产生了示范带动效应,创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化体系。
二、标准化体系基本内容
余庆县首创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是一个涵盖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标准体系,共分为六大类、198项标准。其中,基础标准类68项,基础设施建设类标准23项,社会管理类标准33项,生态环境类标准5项,产业发展类标准65项,体系考核评价类标准4项。整个体系内容丰富,科学严谨,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为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切实转变工作职能等工作提供了标准模式。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人与自然、人与资源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县领导和部门、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抽调28个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编撰组;二是建立机制,明确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季度通报、责任追究等机制,明确10个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为项目实践责任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职责与任务;三是广泛宣传,有序推进。通过“一报、一台、两网”等传媒进行宣传动员;以讲座、群众会议等形式组织学习;聘请省、市专家和专业人员开展培训,集中培训58次,参与人数达4.6万人次;四是严格督查,加强指导。采取一周一督查一调度的方式,加强过程监督和问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标准化体系亮点
余庆县首创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格式规范、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具体,文字表达准确、严谨、通俗易懂,术语、符号、代号和单位统一。整个标准体系涉及的内容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社会管理与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产业发展、经营和考核评价等。进一步明晰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体系的评价指标,细化和量化了创建内容。
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根据余庆实际,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富、学、乐、美的主题,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调整和优化了标准体系结构框架图,使体系标准更加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体系标准中《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规范》,明确基层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创建标准,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体系标准的代表之作。县委、县政府通过民意测评、问卷调查等方式,群众对标准体系的满意率达100%,体系标准适用性达99.8%,体系标准可操作性达98.5%。
截至2013年年末,全县共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852个,拉动群众投资15亿元,农村受益人口24.5万人,覆盖率达94%。2011年10月,国家标准委批准余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后,县委、县政府确定了44个标准化示范试点。在创建工作中,采取试点示范和整体推进的方式,用标准引领创建点工作,提升了科学化创建水平。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体系标准中《四在学校建设规范》《乡镇养老院管理服务规范》为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余庆县正在运用标准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标准,创建更多更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系得住乡愁、高端生态、休闲度假、如诗如画”的乐和大地、美丽乡村。
第六节 “四在农家”成效
自2001年以来,余庆县围绕“道路要硬化、房屋要改造、产业要提升、经济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的“四在农家”创建思路,坚定不移地组织实施,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促使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初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城乡一体发展的预期目标,呈现出党风廉、政风清、民风淳、学风浓、行风正、作风实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一、调动了农民持续创建的激情
余庆县把中央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具体化,从本县农村实际出发,探索出“着眼点远,着力点小,切入点实,操作性强”的“四在农家”创建模式,坚持以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以“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切入点,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在家园建设上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彰显个性,推动家园建设个性化,避免千村一面。对山清水秀、生态优势明显的村庄,突出本地特色和风光,建成“生态村”;对创建文明村的地方,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品位,夯实“文明村”;对文化积淀比较厚重的村庄,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注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村”;对有景点依托、有旅游资源的村庄,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农家乐园”为重点,打造“旅游村”;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村,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建设“专业村”。全县涌现出一批文明新风型、富裕小康型、绿色庭院型、生态家园型、田园风光型、城郊服务型、产业经济型、文明长廊型等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和优势互补的新农村创建点。13年来,全县共修建进寨路1165公里,连户路1682公里,通自来水、通电6.8万户,通电话5.7万户,通电视6.7万户,改厕、改灶5.5万户,建沼气池2万口、图书室724个、文体场所1026个、宣传栏1054个。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变化,激发了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使农民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者、追求者转变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享受者。
二、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余庆县“富在农家”增收入与实施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着力落实“四带兴余”(烤烟产业带、优质稻产业带、畜牧产业带、茶叶产业带)、“八业立县”(粮、油、烟、畜、茶、果、蔬、中药材);与实施工业化相结合,引进了精米、茶叶、木材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实施城镇化相结合,组织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与实施文化旅游活县相结合,创建了阳光水岸、飞龙寨等20多个精品旅游型村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夯实“富”的基础。
在实施“四带兴余”、“八业立县”发展战略过程中,加快了农副产品商品化进程。各乡镇引导农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经营大户为重点,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和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把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更多地留给农民,形成了一批特色张扬、活力迸射的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以红金橘、苦丁茶、中药材为主的绿色经济长廊。余庆县被授予了“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称号。小叶苦丁茶荣获国际名茶金奖。大凉山珍米荣获中国稻米金奖。“四在农家”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大幅度攀升,人均储蓄达到3100元,连续10年荣获贵州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后劲增强“三增”一等奖。
围绕“学在农家长智慧”,广泛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实现农民教育经常化。各地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适用技术,提高就业能力、务工技能、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文明礼仪,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围绕“乐在农家爽精神”,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绘制传播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展示时代精神的文明风景线。全县村村建有文体协会,传承发展花灯、钱竿、高矮人舞等地方特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围绕“美在农家展新貌”,积极引导农民从修房到“修心”,不但追求环境美,更要追求心灵美。在创建活动中,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发展生态农业和沼气,治理村庄“五乱”,破除陈规陋习,改善人居环境。房屋改造以建设美观适用、环境优美、人畜分居为主,科学设计新型户型,注重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格,给人审美的感受,实现新时代农民住房既有品位,又具乡村风格,初步实现农村住房新型化。3万余栋新建、扩建、改建的黔北民居,成了余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余庆乡间,只见“翠竹绿树掩别墅,红花青果满庭院;曲径通幽水泥路,六畜兴旺是农家”。
各乡镇广泛开展“五心教育”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创建文明村镇,组织“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组”等各类评选活动,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如今,余庆农民讲究的是“不仅要房子漂亮,而且更要有灵魂;不仅要日子殷实,而且要精神快乐”。
三、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余庆县、乡镇党委、政府从水、电、路、通信等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入手,以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四有五通三改三建”,大胆探索白泥镇赵家沟、松烟镇阳光水岸等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上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入住新村的农民群众兴高采烈地描绘新生活:“吃水不用抬,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村寨靓起来,小车进寨来。”
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将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列为第一要务,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约为2∶1,在生活上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与此同时,各乡镇加快农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解决了农村就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公共服务上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松烟镇村民马国波说:“只要不是很特殊的事,在农村社区都能享受到。看病,最多20分钟就能就医;买农资,到社区超市比到镇里商店还方便;要学习,社区图书室全是老百姓喜爱的书。”
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平安、和顺。余庆县各级党委、政府把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时刻记挂在心,从余庆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村多社区”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全县在61个行政村中建立了108个农村社区,让更多的农村群众“零距离”享受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的方便、快捷和实惠。同时,在“四在农家”创建点上开展平安创建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成立文体、卫生、计生、产业发展、红白喜事等自治组织,在社会治理上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民身份、城市生活、市民形象”成为余庆县新时代农民真实的写照。龙溪镇茨桑坳新村的村民自豪地说:“城里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城里不一定有。”
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在“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余庆县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村组规范化管理,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健全群众自治组织。在创建中推行申报制、集体劳动工作制、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制、村民自治管理制和“一事一议”决策制,使创建成为群众自愿、自觉的行动,做到村组管理民主化,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创新了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新路子。广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热情空前高涨。全面推行“阳光党务”、“阳光政务”,让老百姓看明白,能监督。目前,全县党务、政务、村务“三公开”达100%,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等称号。在第六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中,余庆县全面推行“村官”海选,参选率达92.4%,成功率达100%,得到国家民政部观摩团和多个省、市观摩人士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
五、增进了社会和谐文明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改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创建过程中群众表现出协作劳动的集体观念、出资投劳的创建意识、不计琐碎恩怨的宽广胸怀和健康欢乐的精神面貌,破除了千百年来“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形成了“少生快富”的新共识,有效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初步实现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素质有较大提高,人口结构有较大改善,人口流动、迁移有序,达到人口数量适度、人口素质较高、人口结构合理、人口分布均衡的和谐计生目标,为构建和谐余庆创造了相对较好的人口环境,先后9次获得计划生育工作全国性表彰。全面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6%以上,基本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普遍性问题。构建了“以防为主,打防控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体系,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三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环保意识增强,森林覆盖率达57%,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光荣称号。发展先进文化,农村精神文化基础逐步夯实,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荣获“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
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引擎”。
第七节 “四在农家”发展方向
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13年来,“四在农家”在全县农村覆盖面已达94%,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全面发展,加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余庆县委、县政府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站在新的起点上,强力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三个同步”持续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与时俱进,丰富内涵,创新形式,在巩固中提升,在转型中发展,倾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
一、由重抓环境改善向突出抓产业富民转型
要实现农村的富裕文明、和谐稳定、长治久安,首先要夯实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因此,余庆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化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开辟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的新路子,解决让农民“富”的问题。
一是把“四在农家”创建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为目标,实施农业产业化“四带兴余”、“八业立县”发展战略,依托工业园区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增值率,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二是把“四个一千万”工程中用于“四在农家”的一千万元资金用到刀刃上,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各方资源、信息、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农业集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整合各部门涉农资源、涉农项目、涉农资金等,统筹安排,集中扶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和优质农业产业基地,巩固加强农业基础。
四是依托“城镇倍增计划”,通过城镇化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加大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力度,增加农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
二、由重抓创建扩面向突出抓科学管理转型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首要的是搞好制度机制创新,建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四在农家”创建必须探索完善建后管理机制,推进农村管理社区化,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
一是健全民主管理长效机制。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为抓手,完善创建点管理、生产、营销、农村事务自助等村民自治组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加大村务、党务公开力度,完善“一事一议”等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等内容纳入其中,推动新农村后续建设和管理积极、有效、健康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培育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结合“五心教育”,在创建点上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农民逐步向市民转化;根据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外出务工、创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文体活动常态化长效机制。扶持建立健全好文艺、健身、书法、绘画、诗词等各种文体协会,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原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增设协会活动室,让农村各协会和各年龄段群体都有活动场所,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各乡镇建立健全支持协会开展工作制度,以有力措施抓好协会的健全和完善,为协会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四是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新村住宅整体装饰效果,突出立面修饰,美化新村住宅;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已建点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活动,建设绿色生活空间;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通道和公共场所设置路灯等亮化设施,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黔北民居新村,有序推进村庄夜景工程建设,亮化新村环境;建立环境整治和卫生评比制度,在创建村寨和创建农户之间定期开展评比,切实消除“五乱”现象,引导群众共同创建生态园林型黔北民居新型村寨。
五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保障机制。完善督促考核制度,开展不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督查;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用于各种村民自治组织和文体协会开展活动的补助和奖励,支持协会活动常态化。
三、由重抓新村建设向突出抓文化内涵转型
开展乡村特色文化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增进社会和谐氛围的重要手段。深化“四在农家”创建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建设,丰富创建形式和内涵。
一是依托文体协会,发展龙文化、红色文化、他山摩崖文化、土司文化、电站文化、苗族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培植花灯、龙灯、川剧、傩戏、泥塑、原生态歌舞等地方特色艺术,创作一批精品节目,繁荣群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二是围绕地方文化深化创建工作,提升品位,为创建点注入文化灵魂,从村庄选址、立面设计、绿化靓化、文化建设等方面通盘考虑,统筹推进,使每个创建点各具特色,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三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继续丰富、提高、完善百里黔北民居长廊、百里文化墙长廊、百里乡村文化体育长廊和百里乡村文明灯饰长廊,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明和谐氛围。
四、由重抓品牌打造向突出抓品牌利用转型
经过10多年的持续发展,余庆县“四在农家”不仅成为贵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品牌,成为西部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模式,也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甚至在海外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利用好这一品牌,当前最为重要是推进“四在农家”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富民活县。
一是依托百里黔北民居长廊、百里乡村文体长廊、百里乡村文化墙长廊、百里文明灯饰长廊、全省首家“四在农家”展览馆等资源,策划开通几条精品乡村游、自驾游线路,完善旅游节点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吸引海内外游客。
二是推进“四在农家”考察观摩市场化,整合飞龙湖、彬木河等县内外旅游资源,以开办培训班等形式,把品牌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
三是借助余庆县文化旅游节、中国第一骑游小镇等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开拓重庆、贵阳、遵义、凯里等客源市场,使全县乡村旅游业、居家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由重抓农村建设向突出抓城乡统筹转型
深化“四在农家”创建,同步考虑城乡产业发展、同步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考虑城乡公共服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坚持把“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纳入城镇建设体系,依托项目整合、产业带动和黔北民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城郊空地变村庄,使散户集中变村庄,使小村庄变大村庄,并完善农家店、农家乐、卫生室、幼儿园、小学校等公共服务功能,使大村庄集镇化,助推城镇化进程。探索破解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障碍。在土地流转制度上,总结推广松烟“增减挂钩、总量平衡、用途管制、乡镇统筹、集体开发”的做法;在户籍管理上,探索“城乡一体、身份统一,迁徙自由、手续简化,政策不变,权利保障”等做法;在社会保障上,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等。通过村庄城镇化和制度创新,推进城镇扩容、增量、提质,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新格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
实现“三个同步”,必须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和遵义市委、市政府实施“四在农家”升级工程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乡镇以下延伸。力争用3~5年时间,把广大农民群众最期盼、最想做的这些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到2018年实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城乡全覆盖,实现从侧重公路沿线创建向纵深推进转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切实有效改善,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确保达到小康目标和群众满意度达80%以上。条件较好的村,坚持整村推进,消除创建空白;条件一般的村,坚持分片推进,确保2016年实现全覆盖;边远山区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坚持散户创建,户户到位,确保2018年实现全覆盖。
六、创建活动向新农村建设服务标准化转型
13年来,余庆县“四在农家”经历了发端、推广、巩固、提高、升级等不同阶段,丰富的实践历练了余庆干部群众的智慧,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中央党校在余庆专门召开了“四在农家”理论研讨会;《“四在农家”——余庆》一文入编全国德育教材;中央有关领导把“四在农家”誉为“西部农民的小康之道”;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对“四在农家”进行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全国大部分省市及一些境外机构,先后走进余庆,考察余庆“四在农家”,解读余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展成就之谜。
创新无止境。“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深刻改变农村面貌的同时,“四在农家”创建条件和要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建设美丽乡村作出新的部署以来,余庆县委、县政府感到无论是在创建之初,还是在巩固提升过程中,都需要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来规范创建流程、总结创建经验、指导创建工作。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县委、县政府于2011年8月向国家标准委申报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示范项目”。同年10月,获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2013年11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示范项目》以96分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从而开启了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项目庞大,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不是某个单位、某个系统单独能完成的。在余庆县委宣传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协调指挥下,在贵州省标准化院、遵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在全县28个职能部门,10个镇乡的通力合作下,该标准体系初稿于2012年底完成。在随后的两个月中,余庆县委宣传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编撰部门,对标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修订,组织县内专家对标准体系进行评审,然后上报省、市标准化职能部门征求意见,修改后成稿。
真理来自实践,但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才能指导实践。有了标准体系,这项工作还不能算大功告成。2013年元旦刚过,县委宣传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将标准体系投入试点分类实施、指导性应用。通过体系的内容来指导建设,同时通过实践来验证标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反复验证、改进,在省、市标准化专家指导下,在各乡镇的默契配合下进行验证修改,最终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是一个涵盖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标准体系,共分六类198项。其中,基础标准68项,基础设施建设标准23项,社会管理标准33项,生态环境标准5项,产业发展标准65项,体系考核评价标准4项。整个体系科学严谨、规范、可操作性强,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切实转变工作职能提供了标准模式,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是余庆人民13年“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结晶。没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丰富实践,就不可能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的产生。而“四在农家”也会因为插上了“标准化”的翅膀,可以展翅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可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到乡村当农民去!”余庆人民创造的“富学乐美”新农村模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从钢筋混凝土桎梏中走出来,到余庆乡村享受“天蓝蓝、水清清”的大自然之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将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范本,引领“四在农家”发展方向,将让中国西部更多的乡村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
附录 以“四在农家”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贵州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纪实之一
编者按: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勾勒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而要将蓝图化作现实美景,需要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贵州遵义开展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就是一种建设新农村的有益探索,它使得各级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有了抓手,使得农民群众对建设新农村有了热情。本社从今天起,连续3天播发遵义的经验,以求为各地的工作提供借鉴。
“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这四句工整形象的描述,如今在贵州省遵义市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工作部署,而且是当地干部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
记者最近在遵义市的余庆、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汇川、红花岗等县(市、区)农村采访时看到,以创建“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建设殷实、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群众性热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农民受教育、得实惠的面不断扩大。
重在农家得实惠
2001年,余庆县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时,白泥镇满溪村、龙家镇光明村率先推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很快受到各地农民群众欢迎,县委县政府及时引导,逐步在全县推开。
几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将“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加以总结推广,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以“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为切入点,把富、学、乐、美落到实处。“七个一”即: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找到一条致富增收的路子;家家户户有一幢宽敞整洁的住房;有一套家具和家用电器;安装一部家用电话;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有一间卫生厨房和厕所;有一种以上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五通三改三建”即: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灶、改厕、改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精神面貌,提高农村文明水平。
2004年4月,遵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14个县(市、区)广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村以自然村寨为单位,覆盖面达80%,受惠农民达85%。
遵义市委书记傅传耀说:“‘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已成为市、县、乡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市、县财政每年投入创建经费4000万元,拉动农民和社会投入2亿元,加大创建力度,提高农村文明水平,引导农民走文明发展、发展文明的全面小康之路。”截至2005年8月,全市已完成创建点1500多个,覆盖221个乡镇、850个村,有12万余农户、53万人受益,分别占全市农户和农民人口总数的10%左右。
富在农家增收入
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福秋说:“创建活动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帮助寻找致富路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据介绍,各地已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增加收入快的订单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烤烟、茶叶、生猪、蔬菜、水果、药材、竹子等产品的生产加工规模化、集团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向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农民收入普遍增加,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120元,比上年增加201元,创建村组人均收入2200元以上。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2300多元。
赤水市大同镇大同村,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农舍掩映在翠竹丛中。村民罗显福说,原来不通公路,柑橘运不出去,导致果贱伤农。如今政府帮助修通5公里进村公路、10公里连户水泥路,果商开车到家门口收购,柑橘和竹产业为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达2500元。
仁怀市二合镇双龙村,绿油油的万亩蔬菜基地望不到头。镇党委书记陈华说,为农民增收找门路已成为干部的主要任务,仅三年时间,蔬菜种植面积已由1000多亩扩大到10025亩,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6个村的蔬菜种植户,人均增收500元。在三合镇雄心村,年收入10万元的蔬菜种植大户发展到10余户。村支部委员肖仕强说:“只有帮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创建和谐新村。”
学在农家长智慧
各地以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图书室、远程教育接收站和广播电视为载体,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培训班,开展送理论到基层,送党课到支部,送政策、科技、法律到农户的学习教育活动,创建活动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学科学、长智慧、讲文明的新风吹进千村万寨。农民法律、卫生和环保意识增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美德得以弘扬,不少村寨连续几年没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没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呈现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
习水县土城镇高坪村,过去不少农民沉湎于赌博和迷信,乃至沦为贫困村。市、县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创建活动,帮助开通远程教育,引导农民学科学、学技术、讲文明,邀请遵义市果蔬专家进村讲课,农民技术学校已培训3000多人次,培养出47名学科学、用科学的“田秀才”。村民陈跃权经营的40亩稻田生态养鱼示范项目,年产值达13万元。村民蒋学荣的100亩竹苗圃,年产值达30万元。科技兴农蔚然成风,荡涤愚昧陋习,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400元。
乐在农家爽精神
创建点上,文化设施得到加强,文化阵地得以巩固,形成各具特色的创建文化,呈现一派欢乐祥和景象。2005年8月,红花岗区承办了遵义市首届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1000多位农民代表参加了农畜产品比赛、农民体育竞赛、“四在农家”文艺调演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示乐在农家的风采。
正安、遵义、桐梓、红花岗等地创建点上,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思想道德、文化环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变化的“文化墙”“美术街”“诗词碑”和“格言牌”等,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赤水、余庆等地创建点组建的农民文艺表演队、篮球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记者在赤水市金华办事处沙湾村看到,两支农民腰鼓队正在锣鼓喧天地扭秧歌。办事处党委书记李绍彬说:“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一有空就聚在一起打腰鼓、扭秧歌。”
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农民心里更乐的是能够享受民主政治建设成果。余庆、赤水等县市赋予村民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权,2004年村委会换届实行“海选”,村民从四面八方赶到投票点投下神圣的一票。余庆县通过竞选人竞职演讲,“海选”产生266名村干部,选民参选率达92.4%,成功率达100%。
美在农家展新貌
各创建点普遍实施“五通三改三建”工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倡导讲文明、树新风、革陋习,制订村规民约,从环境卫生抓起,改变了脏兮兮、乱糟糟的面貌。农民兴高采烈地赞美道:“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村寨靓起来。”
农民创造环境美,追求心灵美。桐梓县开展家训促文明匾牌悬挂活动,把治家格言立于堂上,传承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文明风尚。娄山关镇谢泽绪、谢昌绪哥弟两家同住一个院,过去闹矛盾,在院坝中间砌了一堵墙。村委会挑选“远亲不如近邻,远水难解近渴”的匾牌送给两家悬挂。没多久,哥弟俩携手拆除隔离墙,重归和睦相处。
(新华社贵阳2006年2月5日电 记者刘子富、李忠将)
搭建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贵州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纪实之二
遵义市在广泛深入开展“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创新机制,转变作风,率领各级党政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研究,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让农民得实惠,使干部受教育,搭建起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提高了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创新运行机制
创新“党政引导、村组自治、部门服务、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党政引导,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到位不越位,既把“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协调推动,又切实保护好、发挥好农民创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创建的主体作用,组织动员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创建活动,科学引导,因势利导,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村组自治,就是依靠农村基层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力,自主开展创建活动,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保障农民权益;部门服务,就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点子、带着项目和资金,深入创建点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资源整合,就是在引导、挂帮过程中,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将人、财、物捆绑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益。
桐梓县大河镇七十二村坐落在黔渝公路、铁路沿线,著名的七十二道拐弯多坡长,过往汽车、火车速度慢,过去个别村民“靠山吃山,靠路吃路”,干起了非法营生。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县、镇干部进村实施综合治理,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村组自治水平,组织村民巡逻护路,帮助发展柑橘、蔬菜产业,使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多元上升到2000多元,村民安居乐业,黔渝公路、铁路沿线也成了“文明大道”。
创新投入机制
创新“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各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上向创建点倾斜,四年来共投入2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400万元,部门帮扶和社会捐资2500多万元,农民投资和投劳折合共1.5亿元。2004年,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创建点,市财政投入300万元,收到良好效果。2005年市级财政投入840万元,由市委书记傅传耀、市长卢守祥率领42名市级领导干部,深入各县(市)、区指导创建工作。金融、电信、电力、烟草等企业紧密配合,纷纷捐助钱物,积极支持创建活动。据测算,包括部门帮扶资金在内,遵义市对“四在农家”活动每1元钱的财政投入,能带动5元的农民群众投入,政府以“四两拨千斤”的办法,撬动了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
创新发展路子
创新“着力点小、切入点实、着眼点远”的农村发展路子。各地从“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抓起,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顺民心,合民意。傅传耀感慨地说:“农村工作没有一呼百应的事,就连免农业税都有不同意见,‘四在农家’创新了农村发展路子,深受农民欢迎。”
农业税取消了,计划生育工作步入制度化,农村工作抓什么、怎么抓?遵义各级干部普遍感到“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使干部有了一个抓手。
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的蔬菜种植远近闻名,但因一座山与公路相隔,蔬菜要靠肩挑背驮送到山外装车,既费力又耗时,影响新鲜蔬菜外销。市、县干部进村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筹措资金,帮助村民实现打通连接山外隧道的迫切愿望。目前隧道已经开挖,环村公路同步动工。村支书袁光亮说:“打通隧道后,运一车蔬菜出山至少节省20个劳动力。”村民热情高涨,在大种蔬菜的同时,新发展400亩龙眼,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
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
在每个创建点都用民主管理的办法运作,从群众最直接、最急迫、最实际的问题抓起,不违背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瞎指挥。真心诚意为农民谋发展,找致富路,沟通了党心民心。
仁怀市合马镇罗村村曾是以偷盗、赌博、斗殴、抗粮而闻名的“刁民村”,村里脏乱差,村民没有安全感,干群关系很紧张。市委书记到村里推广水稻栽培技术,与农民发生拉扯,被拖下水田,围观群众不但不伸手拉一把,反而围观大笑。村委会主任赵温海说,那时,干部进村,群众以冷眼、嘲讽,甚至拳脚相迎,干部没有几人结伴不敢进村。
市委书记傅传耀说,农民到底想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农村工作抓什么?怎么抓?干群关系如何改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给干部一个抓手,干部有干头,农民也就有盼头,基层干部有作为,在群众心中就有地位。
2003年罗村村开展创建活动时,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村里一条年久失修的水渠让干部记挂在心。村民说,这是一条康熙年间修的引水渠,全长2.5公里,因年久失修,无人问津,村里农田无水灌溉、人畜饮水困难。
修复水渠成为镇、村干部决心为村民干的第一件实事。筹措资金、组织群众,短时间内,清澈的河水重新流进村寨。如今500多亩稻田旱涝保收,人畜饮水不再犯愁。
修复水渠让“冰封”已久的党群关系“解冻”。建沼气池、修公路、改厕所、美化环境、建图书阅览室、修文体场所……“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顺利展开,一年多时间,村容村貌得以改善。
站在村里,能看见山上连片的枇杷,山下绿油油的竹苗和反季节蔬菜。人均年收入由1000多元增加到2000元,农民喜上眉梢。
遵义县苟江镇天民村村民岑光贵说:“干群关系变了,过去群众找干部,干部在打麻将。现在干部走村串户,鱼水深情又回来了!”
(新华社贵阳2006年2月6日电 记者刘子富、李忠将)
创新农村群众工作路子——贵州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纪实之三
遵义市委、市政府在“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创建活动中,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否得实惠为检验标准,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只要农民愿意办的事,就真心实意地支持农民干,使农民真正成为创建活动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和享受主体,创新了农村群众工作路子。
创新农村基层挂帮工作机制
遵义市在创建活动中,建立了“领导挂帅、单位挂点、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挂帮工作机制。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及市、县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以及中央、省驻遵义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挂帮一个点,从项目、资金、物资上给予帮助。组织、宣传、计划、财政、民政、农办、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交通、卫生、人口计划生育、教育、文化和科技等部门,除抓好自己的挂帮点外,还从政策、项目、资金上向其他创建点倾斜。挂帮机制找到了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的切入点和实现形式,较好地将党和政府的工作要求与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市委书记傅传耀、市长卢守祥分别深入遵义县南白镇龙泉村、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挂帮创建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指导工作。
书记、市长挂帮作出样子,各级党政领导扑下身子抓落实。2005年以来,市、县两级610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挂帮创建点,投入经费646万多元,有42名市级领导干部和158名县处级干部深入创建点抓工作。农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建设家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投资、投工一般占总投入的六成以上,经济条件较好的达八成以上,真正成为投入主体、创建主体和受益主体。
傅传耀感慨地说:“像这样一村一寨、一家一户集中搞‘五通三改三建’基础设施建设,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四在农家’的实质,就是农民群众创造文明、享受文明,它不仅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
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村民掌握手工制作空心面条的传统技术,原来一家一户制作,形不成规模,效益不明显。创建活动中,挂帮干部帮助引资建起了加工厂,同步建新村安置村民,组织村民集中制作空心面,产品由厂家统一销售,加工农户年均收入2万多元。
强化尊重农民意愿的“三自原则”
遵义市委、市政府抓创建活动从实际出发,坚持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急迫、最实际的问题入手,把解决实际问题与教育引导群众有机结合起来,不制定统一标准,不搞验收,不违背群众意愿,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赤水市金华办事处沙湾村村民要修进村公路,解决长期困扰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可修路占地问题却让村民犯难。政府指导召开村民大会,通过民主讨论,村民自己协商,协调好修路占地补偿和农民投工投劳等问题,进村路顺利建成通车。
金华办事处党委书记李绍彬说,创建活动必须坚持群众自愿、自我协调、自我管理的“三自原则”。金华办事处80%以上的村民组都有集体积累,资金使用问题成为村民关注的焦点,许多村成立了资金使用监督机构,选派村民担任监督员,无论是农民自筹资金,还是集体资金,甚至上级部门拨付资金,都纳入监督范畴,每一笔钱的用途、用处都记录在册,将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村民公布,做到民主管理,公开透明。
遵义各地农村在创建活动中,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只做协调和服务工作,建设项目按“三自原则”,由村民自己决定是否建设,遇到占地补偿、投工投劳、集体资金使用等问题,都由村民民主协商解决,一般都能把事办成。
确保农民始终是投入和受益主体
遵义各地坚持农民是投入和受益主体的原则,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社会帮扶赞助的方式开展创建活动。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福秋说,政府投入仅仅是引子,重要的是把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凝聚起来,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等靠思想,立足自身搞“四在农家”创建。
走进习水县良村镇良村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掩映在苍松翠竹丛中的苗寨。这是一个苗族聚居的贫困村。创建活动中,革除陋习、改善环境成了苗家乡亲的强烈愿望。挂帮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资金进入苗寨,帮助建屋修房,改灶、改厕、改圈,硬化路面,美化庭院,改变了脏乱差的村寨环境。村支书张发走在乡间水泥道上,眼看苗寨变美了,感慨万千地说:“落后陋习一天天改过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苗寨一天天美起来。”
遵义各级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做现阶段能做到的事,坚持不搞统一标准和统一验收。赤水、仁怀、遵义、红花岗、汇川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县、区)农村,农民投入能力相对较强,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标准相对较高。在相对贫困的正安、习水等县农村,一批贫困村看到了“四在农家”展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明前景,纷纷摩拳擦掌,从自身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改善村容村貌,通路通水,培养文明卫生习惯,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投入不高,一样展示出新农村的新风貌。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其中农民自筹1.5亿元,各级财政补助2400多万元,部门帮助和社会捐助2500多万元。共修建串寨、连户路2500公里,修建沼气池12833口,改厕30050间,改灶29124户,通电视69060户,通电话29091户,78402户用上了清洁卫生饮用水。
与此同时,银行、电信、电力、烟草等部门每年都要捐钱捐物资助“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他们说,“四在农家”活动开展后,生产发展了,群众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增加了,为我们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支持“四在农家”活动,就是支持我们自己。各地还结合开展“春晖行动”,吸引在外工作的亲人,捐款捐物支持家乡建设。
(新华社贵阳2006年2月7日电 记者刘子富、李忠将)
干部有抓手 群众有奔头
贵州省遵义市农村展开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切入点,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体化为“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这样做,使各级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有抓手,使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有奔头。
像遵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这样,把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体化到带着感情、带着项目、带着资金、带着发展路子下到一村一寨,走进一家一户,从农民渴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做起,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心就贴近了。让农民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努力去做他们所思、所盼的一件件实事、好事,就能使农民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成果。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就是一切从各个创建点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因势利导,不制定统一标准,不搞统一验收,不搞强迫命令,不搞“政绩工程”。农民依靠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力,自主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实施自我管理,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党委政府做好引导、帮助、协调和服务工作,帮助农民干成了长期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就连一些贫困村寨和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也主动投入创建活动,在党委和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先从容易做到的事情做起。这样做,贫困山区农民一样成为投入和建设的主体,一样受教育、得实惠。
遵义各级党委政府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创新管理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路子等做法,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遵义的实践表明,只要顺民心、合民意的事,就可以放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去实践。只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有亿万农民群众踊跃参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必将成功。
(新华社贵阳2006年2月5日电 记者刘子富、李忠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