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掌控幸福: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
16955900000004

第4章 解析幸福

很多人在别人看来是幸福的,自己也觉得符合大家对幸福的评价标准,但是内心却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相反却经常自我怀疑与焦虑,这是为什么呢?

一、幸福的假象

很多人一直以来在追求着自己所谓的幸福,然而当目标实现的时候,却并没有真正感觉到幸福,这是因为,人们经常被很多幸福的假象所迷惑。

(一)越富有越幸福

当我们提出一个“怎样才能更幸福?”的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会回答:“挣很多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什么有什么,那是最幸福的事了!”于是当今社会很多的人被物质的世界引诱着、努力着、奋斗着,目的就是拥有更多的财富。如果谁说不想拥有很多的金钱,大家会认为他不正常。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官场上出现了贪污受贿,情场上出现了傍大款养小三……人们为了金钱失去了最真最爱的人,为了金钱失去了自由,为了金钱失去了尊严,为了金钱失去了自身的人生价值,最可悲的是仍浑然不觉和执迷不悟。

难道拥有了金钱真的就拥有幸福了么?

希腊女船王两岁的小女儿个人拥有40亿美元的财产,但她平均每周都要收到50封恐吓信。为了她的安全,女船王不得不把她关在壁垒森严的别墅里。这个拥有40亿美元的小女孩算得上“巨富”了,可是她并没有幸福,40亿美元恰恰成了一堵墙,天真的小女孩就被堵在这个墙里面成了“囚犯”。

曹禺笔下的周朴园,他巧取豪夺,得到了大笔财产,可妻子儿子叛逆,他寂寞,孤独,只能从回忆里找点精神的慰籍。欧也妮虽有万贯家财相伴,却在空虚中度过一生。可见,钱并没有完全使他们幸福,真正的幸福是优裕的物质生活和高尚的精神生活的统一。

一名美国暴发户,车祸中撞毁了轿车,嚎啕大哭道:“哎呀!我那可怜的奔驰啊!”过路人发现他的胳膊没了,就生气地说:“就知道哭你的车,看看你的胳膊吧!”富豪冲着胳膊所在地望了一眼,接着一大哭起来:“哎呀!我的劳力士呀!”这是一个富裕社会的精神乞丐的笑话。透过他的灵魂,可以看到他精神上的贫穷,除了钱就穷得什么也没有了,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将“有中等财富”视为幸福应具备的五个要素之首。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讨论国民的幸福与收入的关系,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有较高比例的成员生活在贫穷困顿之中,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地繁荣幸福。但是达到了某个极限点,高收入对一个人的幸福根本不起作用。”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汤普逊提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重要的不是仅仅拥有财富的问题,而是财富的正确分配问题。人要想快乐,便脱离不了享受的物质手段,这在一切文明社会里主要就是财富,但是人们可以在拥有较少财富的情况下达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境地,而在财富极为充裕的情况下,却仍可能非常痛苦。和社会利害攸关的主要是财富的使用和分配问题,而不是财富的多寡。”

金钱与幸福到底是什么关系?

现代心理学家对发达国家居民的研究证实,个人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有关系,但相关系数并不高,收入对个体幸福感差异的解释比例不足2%。对法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尽管在最近50年来这些国家的居民收入有了迅猛的增长,但是幸福水平却相当稳定。一些研究表明,在较为贫穷的国家个人收入与幸福感的相关较强。但收入水平与幸福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会增加幸福;但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它的进一步提高未必会明显增加幸福感。这是因为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我国对不同人群的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小康者的幸福感往往最强。据对中国上海、北京、杭州等6个大城市居民幸福程度所作的调查,幸福指数最高的人并不是收入最高的大款,当然也不是低收入者,而是那些收入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小康者。无独有偶,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在对一万名工人和五千个家庭进行的调查中,自称“最感幸福”的英国人每周平均只挣255英镑——从收入来讲这也属于英国的小康者。阿伯丁大学的利奥塔尔迪教授指出:“这些小康者之所以比高收入者更感幸福,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工作的时间短,责任轻,因此压力也很小,而且也能比高薪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跟家人或朋友厮守在一起,充分享受天伦之乐或温暖的友情。由此看来收入并不是一切,虽然他们支付不起海外度假或购买名牌车,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生活不满意。”

各个国家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随着收入或者可支配的收入的增加,幸福感在上升,但是当收入达到一个点(基本生活保障被满足)后,收入与幸福感不再成正比例关系,有时候还会成反比。因此,如果我们的收入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那么金钱和幸福就没有关系,也就是说高收入并不一定就幸福。有研究表明,收入以个体状况和社会状况为中间变量作用于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大于其本身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金钱本身不会使人更幸福,问题的重点是你怎样使用金钱,金钱到底使人更幸福还是更痛苦取决于我们自己。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富人有富人的幸福,穷人自然有穷人的乐趣,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层次的幸福。每个人设立的幸福的起点不同,有人虽然贫穷,但是幸福的起点低,所以很容易就会得到幸福;有人很富有,可是他的幸福的起点也高,得到幸福就相对困难些。对一个“底层”的人来说,隔三差五能吃次猪头肉可能就很满足了;对于一个“高层”的人来说,每天海参鲍鱼都可能胃口全无。所以,“猪头肉”能给人带来的幸福并不比“海参鲍鱼”少。有钱人真的并不比普通人更幸福。遗憾的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能够悟到的人却不多。

其实很多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拥有金钱并不等于拥有了幸福。诚然,没有钱生活会过得很拮据很艰辛,但有了钱也不一定就会感觉幸福,因为幸福是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构成的,只顾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生活,是算不上幸福的。一个精神生活富足的人,可以驾驭钱,用钱可以造福;一个精神空虚的人,就会被金钱所驾驭,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时候财富和权利的增加会使人的自由越来越少,戒备的围墙越筑越高。戴着金项链住在宝库里的人永远不会比奔驰在草原上和徜徉在海风中的人幸福。

富翁的儿子是一名业余举重运动员,准备参加不久将要举行的一个运动会,所以在健体房里很卖力地练习举重,富翁下班开车从健体房经过,看到汗流浃背的儿子,除了有点心疼,还有些不高兴。富翁的公司很大,业务也很繁忙,富翁很希望儿子能来公司帮忙,等他熟悉了公司业务后,好把公司交给他打理,这样就可以把他的事业传下去。晚上儿子回来后,富翁和儿子经过了一次谈话:

“你为什么那么卖力地练习举重而不来打理公司?”

“那是我喜欢的运动,而且我想拿到冠军。”

“如果夺了冠军,会得到什么?”

“一个奖杯。”

“奖杯?是金的吗?”富翁无不讽刺地问道。

“不,是镀金。”儿子很平静地回答。

“值多少钱?”

“不太清楚!”

“镀金的拿来干什么用?”

“要说用途,的确没什么。但它摆在案头,能够说明一个人在体育事业上的努力和达到的成就。”

“你有把握夺得冠军吗?”

“很难说,但我总得努力争取。”

“也就是说,你连一个镀金的都不一定能得到,即然这样,那你就别干了。要金杯,我可以给你几个纯金的,保证更精致,更美!”

“但是,那不一样,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取得一个镀金的奖杯和你给我一个纯金的奖杯,前者的价值更大!”儿子说完,扬长而去。

富翁虽然家财万贯,但在对价值定义的认识上却不如他的儿子。用金钱去评判一切的人,他的一生所能得到的东西也就只有金钱了。

(二)快乐就是幸福

很多人把幸福等同于快乐,认为吃喝玩乐、不劳而获、无忧无虑那才是幸福。只要自己高兴快乐,不管别人痛苦与否;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现如今社会在飞速发展,物质高度富足,很多人过着养尊处优,不劳而获,及时行乐的生活,然而在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空虚。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100名25岁至45岁的人,好吃好喝地养起来,每天可以看电视,逛大街,在家里呆着,什么工作都不让他们参与。但两个月后有20%的人要求退出。半年后,70%以上的人都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在记者采访参加这项实验活动的人时,被采访者普遍认为;实验带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他们是没有用的人,是被社会遗忘的人,好像失去了人生价值。

当我们天天享受着山珍海味,到处游山玩水,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许刚开始你会觉得无比的幸福,但是时间久了,你会感觉不到自己真实的存在。虽然快乐是幸福的一部分,没有快乐谈不上幸福,但是简单的快乐绝不能等同于幸福。前面谈过幸福等于快乐加意义,没有价值的人生是虚无的,快乐也是虚假的和短暂的。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有了及时行乐的想法,但是在快乐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否则我们永远不会理解幸福的真谛。弗兰克认为“人类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需要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享受,那种快乐实际是上帝跟你开了个玩笑。因此我们要识破幸福的假象,不能一味地追求享乐,放弃自己的人生价值,否则到头来你得到的只有空虚与恐惧。

及时行乐的人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只是一味地盲目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心,从不认真考虑后果。一些被包养的情妇和小三、富二代、官二代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在别人的眼里是快乐的、享受的,然而他们真的如自己想象的和别人认为的那么幸福和快乐么?也许他们偶尔是快乐的,在别人的眼里是令人羡慕和嫉妒的,但是有谁知道他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

(三)目标的实现就是幸福

许多人认为理想的实现,目标的完成就是幸福,因此努力地学习着、工作着,为了一个个被社会认可的和别人艳羡的目标而奋斗和拼搏,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要,忘记了休息和放松,忽视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娱乐的时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设定的或者别人设定的目标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设定的目标实现时,人们所感受到的喜悦持续一段时间后会慢慢消失,生活还得继续,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想象的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于是为了避免空虚,追求幸福,人们继续设定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无数初中生渴望考上重点高中,无数高中生渴望考上名牌大学,无数大学生渴望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无数无房户渴望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无数孤独的人渴望走进婚姻,无数贫穷的人渴望财富,然而当这些目标一个一个实现了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最初渴望的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拥有财富的人,许多被认为成功的人,许多被认为婚姻美满的人,许多拥有好工作的人,许多公众人物,许多国家领导人等,这些人会被认为是幸福的,然而他们真的幸福么?这个问题只有他们自己能够回答。其实这些所谓的别人眼中“幸福”的人,有很多过得并不幸福,他们做着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或者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事,说着自己不爱听的话,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不情愿的生活,摆出一副幸福的模样。问题出在哪儿呢?有时候真的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一个概念“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保证能够与别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如果一个人过分热衷于扮演自己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这种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违背自己的本性,不考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和需要,把自我等同于人格面具,这种情况被称为“面具膨胀”。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降低幸福感的体验。荣格的许多病人都是这种面具过分膨胀的人,这些人多是社会名流,且很有成就,但他们却有时候突然感到自己的生活非常空虚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多年来都在欺骗自己,自己的情感与兴趣都不是真实的,每天过着不喜欢的生活,有时候前面的路距离自己真实的需要越来越远,他们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需要自己的反思和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和幸福观。

所以在设定目标前,需要认真地分析和思考:“这个目标是否是我内心最真实的需要?”“我的理想是否符合自身的能力水平?”“我的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我的理想是否能真正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作出哪些牺牲?”“在追求理想和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我牺牲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否很重要?”“我能否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兼顾幸福?”遗憾的是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想这些问题或者根本没想就开始了漫长的旅程,以至于到头来虽然目标实现了却错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百万富翁每天路过公园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位衣着褴褛的人坐在长凳上死死盯着富翁所住的旅馆。这一天,富翁突然对此产生了兴趣,他问这个穷人:“请原谅,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每天上午都盯着我住的旅馆看?”“先生,我没钱,没房子,只得睡在这长凳上,不过,我每天晚上都梦到住进了那所旅馆。”富翁得意洋洋地说:“今晚你一定美梦成真,我将为你在旅店租一间最好的房间,并付一个月房费。”几天后,富翁路过这个穷人的房间时,想打听一下他是否对此感到满意和幸福。可是,他却意外地发现这人已搬出了旅馆,重新回到公园的凳子上了。富翁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最开始的几天我确实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可是几天之后我却总是梦到自己又回到了那硬邦邦的凳子上,这梦可怕极了,完全影响了我的睡眠。而我睡在凳子上的时候却总会梦见自己住在那所豪华的旅馆里,真是妙不可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们的生命里,有时梦比现实更加重要,我们有时在困苦中能品尝美妙的梦境,而目标一旦实现,那种美妙的感觉也随之消失。

目标对于人的灵魂的重要性正如食物和水之于身体,只要还有目标,再艰难的生活都会充满希望,而一旦失去了它,再殷实的生活都将是一片死灰。因此目标的实现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是幸福的终点,而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和意义。所以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寻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追梦的过程中享受生活,感悟生活,而不是为了爬到山顶而低着头痛苦地忍受。山顶的风景固然美丽,但是那种喜悦的心情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在爬坡的路途中不要忽视了路边的美景,那些过程中的经历和经验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和感悟的。

国内后现代心灵导师林仕锟这样比喻:“幸福一直都在,如同道路一样,幸福不是终点站,幸福一直在路的两旁”。幸福的减少和缺失,根源在于人们忽略了幸福的存在,只把它想作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于是把幸福遗忘在路的两旁。获得幸福的关键在于人们要活在当下,品味当下。

尼果说:“所有的人都被分为努力和自由人,过去是这样,现在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一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不是为自己而活的话,他就是个奴隶,而不管他是政治家、商人还是学者。”

二、为什么不幸福

(一)比错对象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幸福是我们对自身状况的一种评价,很多人愿意跟别人比,比谁吃得好,比谁穿得好,比谁更漂亮,比谁更有能力,比谁更有钱,比谁更幸福等,人们就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生活着。

中国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难道我们非要跟那些比我们过得好的人比么,如果是这样,那越比越自卑,越比越来气,越比越不平衡。其实我们只需换个比较对象,眼前就会豁然开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自己解决不了,也想不明白,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最后选择了自杀,她从十层楼上跳了下去。在她跳下去的时候,看到了九楼平时非常坚强的阿强正在偷偷地哭泣;八楼的阿妹发现未婚夫与最好的朋友在床上;七楼的丹丹在吃她的抗抑郁药;六楼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七分报纸找工作;五楼受人尊敬的罗老师正在思念刚刚去世的妻子;四楼的小两口又在闹离婚;三楼的阿伯每天都在盼望孩子回家;二楼的阿丽还在看她那结婚半年就失踪的老公的照片。看完他们之后,女孩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其实过得还不错。女孩想:“在我跳楼之前,我以为我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现在我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我现在躺在地上,所有刚才我看到的人都在看我,我想他们看了我以后,也会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

我们经常与比自己强的人和比自己幸福的人作比较,越比越不幸福;当我们去看看那些比我们不幸的人,比我们痛苦的人,比我们倒霉的人,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自己真的挺幸福……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个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的小花上面。与不同的人做比较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获得不同的感受,其实真正幸福的人不一定有很多钱,不一定有多快乐,不一定有多强,而是他与别人比较时那种优越感,那种主观的幸福感。当然我们仍然需要跟比自己强的人作比较,那样会激发我们的斗志,会激励我们向着目标而前进努力,但是当我们疲倦时、悲伤时、痛苦时我们需要换个对象比较,看一看那些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

(二)不懂得珍惜

一位贫穷农夫说:“我曾因为没有鞋子而感到沮丧,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珍惜你已经拥有的一切。然而,人们总是忽略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望着不属于自己的一切而唉声叹气,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人类曾经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没有感觉到新鲜的空气对自己的重要,人类乱砍乱伐、破坏环境、挥霍资源,直到有一天空气被污染得严重时,才知道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是多么幸福;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父母给我们的爱,从没有感谢过父母,也从没有因为父母的存在和对我们的爱而感到幸福,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失去父母的孤儿是多么可怜和孤独,我们才知道有父母爱着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却浑然不觉,有时候还因为一丁点不开心的事情和不能如愿而抱怨,直到有一天我们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我们才追悔莫及。大话西游里有一段经典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知足者常乐。

秋翁爱花,远近闻名,为觅奇葩珍草外出一年未归。一天,秋翁回到家中,看见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在赏花。他抬眼望去,见一簇簇红杏艳得惊人。于是他心旷神怡,赞不绝口,回到家中问管家:“门外之花绝妙,速去打听何人所栽,要不惜重金移进院来!”管家笑笑回答:“此花乃院内之红杏,是从院墙孔中伸出去的。”秋翁听后将信将疑,回到院中,果见如此。看了许久,感叹道:“老夫确是老眼昏花,此等闲花在我院中不知其数,何足道哉……”人们总是羡慕别人的东西,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却视而不见,这是人类的通病,如果我们变得容易满足一些,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时时留意身边的风景,那么其实幸福就伴随在我们的左右。

(三)消极悲观

有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二儿子是晒盐的。老太太整天为两个儿子操心。天晴时,她担心大儿子的伞不好卖,下雨时,她又担心二儿子咋晒盐。终日愁眉苦脸,于是担忧成疾。有一天一个智者告诉她:天晴时,你该为二儿子好晒盐而高兴,下雨时,你该为大儿子好卖伞而高兴啊!这不是两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后来老太太变得心宽体胖了。换个角度思考,这不是很好吗?有些时候人们总是关注事物的消极面而忽视积极的一面,这是一种认知习惯,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不能只看坏处不想好处。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人,也没有绝对坏的人,没有绝对好的事,也没有绝对坏的事,关键看你怎么样去理解和认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容貌不够靓丽,抱怨自己生长的环境没有别人优越,抱怨自己最近总是事事都不顺……猛然一听,还真认为上天对他太不公平了,但仔细一想,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容貌是天生的不能改变,但你为什么不展现真诚的笑容,用你那颗善良的心让更多的人感受你的美丽呢?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一只十分勤奋的蚂蚁,有一天误入了牛角。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他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宽阔的隧道。他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水草丰美的洞天福地,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为此,蚂蚁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认真思考,经过一翻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心掉过头来,重新开始。这一回,他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他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步出牛角,天蓝莹莹的,极其高远,地郁郁葱葱的,宛如绿浪滚滚的大海。一时间,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儿,大海中随意竞游的小鱼儿。之后,蚂蚁逢人便说:“当你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不妨换一种方式。这就像面对一扇打不开的门一样,换一把钥匙,希望之门也许就会为你敞开。”人们常把那些头脑不开窍、认死理的人称作“爱钻牛角尖”,其实,走出牛角再容易不过,简单的只需变个方向。但是,只这一点便难倒了许多人,无数人都是在碰了壁之后才知道回头,但大多已为时过晚。

人生路上难免会有许多的不如人意,但我们不要死钻牛角尖,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我们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对同一境遇,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我们能调适心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挫折,相信定能走出逆境,迎来光明。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生活就变得更加美丽。学会多换几个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定会从多个角度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顺境,那么你也因此会发现,人生原来另有一番滋味,另一道风景在等着你。

(四)无尽的欲望

人活着就会有欲望,欲望的存在是正常的,而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低级动物之处就是人是有意识和意志的,对自己的行为能够控制和监控。那些有无尽欲望并随其膨胀蔓延的人被欲望所控制,每天做的事情仅仅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欲望一旦不能满足就会愤世嫉俗,情绪暴躁甚至是违法犯罪。被欲望充斥和控制的人就像低级动物一样,只为了欲望而活,感受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更谈不上幸福。

有一个道士在游历的途中捡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便随手放在了衣服口袋里。道士在路上遇到一名饿得奄奄一息的旅行者,于是,他从口袋里拿东西给他吃,就在这时,宝石从口袋里滚落下来。于是,旅行者哀求他说:“师傅啊,你给了我食物只解一时之饥,如果你能把宝石给我,那我就一辈子无忧无虑了,这才是帮了我的大忙啊。”道士连想也没想就把宝石递给了他。旅行者吃了食物,道谢并告别了道士,便出发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回来了。只见他跪在道士的面前说:“师傅啊;您给了我食物,解决了我的饥饿,您给了我宝石,让我衣食无忧,可是我却过得不幸福,所以我还斗胆向您要那最珍贵的东西,请您把能让您豪不犹豫把宝石送给我的那种东西给我吧!”什么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食物可以解除饥饿,宝石可以带来财富,但是那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却是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了它人会变得豁达、慷慨,不计较得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所谓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人要学会自我满足,这里说的自我满足,不是骄傲自满,也不是阿Q精神,是对环境的适应。人应该学会改变环境,但首先要学会适应环境,要做到这两样都不容易,这是一种生存的能力。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但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可以了。人应该有理想、有愿望,有生活的目标。欲望和愿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强烈要求,而后者是人主观世界的一种目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应该克制,不能放纵。品质高尚的人,不一定没有欲望,而是能克制欲望,从能克制欲望到无欲,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修养品德的过程。在生活上可以不满足现状,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合法的手段去获取满足。

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现代社会伴随着高科技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求空前高涨。这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蔓延。人被物化、机械化,精神疲软、价值迷失的现象日趋严重,由此而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用正确的幸福观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正确的幸福观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一)创造和享受的统一

幸福的创造与幸福的享受是统一的。幸福固然不能排斥生活的享受,但生活享受必须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创造是享受的源泉,享受是创造的结果。人们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既不能靠他人的“施舍”,也不能靠大自然的“恩赐”,而是要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没有劳动和创造,就不能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条件,就不能享受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创造的结果,只有首先创造,然后才能享受。马克思说:“物质享受一旦成为目的本身,它便会失去人的面貌。”作为真正的人应该有他的全部生活内容,不仅享受而且创造,创造才是真正的生活内容。正如雷锋所说:“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幸福不只是物质需要的满足,在劳动活动中,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被社会所利用,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就是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能力在社会事业上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感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这是新生活创造者的幸福观。

(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构成幸福的主要内容。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斯巴达式的苦行僧生活不是人性的孕育土壤。可以设想,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却仍然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居无定所,他怎么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呢?但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并不一定就有精神生活的幸福,物质生活条件只是给人提供了作为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前提。人还需建立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只有用科学的、高尚的精神生活指导物质生活,才能领略到生活的真谛,才能体会到十足的幸福。因为只有物质的满足,没有精神的滋润,生活就会很消极颓废。只有精神的寄托,没有物质的供给,生活就会成海市蜃楼。

(三)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

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快乐愿望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有时还必须满足他人的利益。因为你若不想让他人得到利益,你自己的利益也就无法实现;你若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提供满足对方实现其利益的条件,也正如穆勒所言,要保证实现最大快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就必须和谐,必须统一起来。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一致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的基本问题不仅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而且是对集体的幸福的追求,所谓集体幸福当然包含组成这一集体的每个成员的幸福,但又不是每个成员个人幸福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一集体的。公共幸福,即属于每个个人又由社会整体所代表的幸福,是在保障社会整体幸福的前提下所实现的个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实现。

(四)个人德性与社会制度的统一

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固然有赖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但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做出高尚的事。个人存在的幸福,离不开社会的真善美。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个人的幸福才有实现的可能,个人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同样,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感到人生存在幸福的可能性,这个社会才有可能被称为是公正的。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人生存在问题上所能达到的可能幸福的最高限度,是由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在宏观整体上规定的。幸福是一种人生圆满的状态,个人幸福有赖于社会公正,个人圆满的存在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基本公正表现在社会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上。如果人们见到的只是君子受苦受难,小人得利,总是君子生活在痛苦的泥沼中,而小人由于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获得幸福,那么在大众层面就很难指望人们践履道德要求,过善的道德生活。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由于人们道德标准的偏差甚至扭曲,也很难培养出具有正确幸福观的个人。因此,正确的幸福观不仅要求个人有着高尚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求社会有着公正的,符合人们健康发展的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