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全面战争一帝国
17041200000023

第23章 高阳

孙承宗出生于1563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明末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

1622年广宁之战后,辽东糜烂,明朝内部互相扯皮推诿之时,孙承宗以帝师之尊自请督师辽东。

他督师辽东四年,克服重重困难前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招练兵马十一万,建立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两个火器营,八个前锋后劲营,制造甲胄、军用器械、弓矢、炮石等打仗用的装备有几百万,形成了明末三大强军之一的关宁军,开疆扩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顷,年收入十五万,虽然没有取得战果,但是稳定住了辽东的局势,并且为明朝反击辽东积蓄了力量,四年里紫禁城再没有感到一丝后金的威胁,这时极为难能可贵的。

天启帝记孙承宗大功,让他的儿子世袭锦衣卫千户。但后因魏忠贤等人屡次构陷,天启帝不得已同意了他请辞的奏疏。

第二次与后金对决则是他卸任四年之后。

此时因为他的接任者大多采取消极防守策略,除了袁崇焕和满桂在宁远有过一次大捷外,辽西明军可以说碌碌无为,并且失去了原来的大片土地,到崇祯二年,日益强大的后金军绕过山海关经蒙古从蓟镇破关而入,威胁京师,这是自七十九年前俺答威胁京师以来明朝历史上第三次首都被围攻。

第一次是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太师也先,被于谦顶住了;一百年后的第二次是鞑靼俺答,被徐阶顶住了,其中还有戚继光的首战;八十年后第三次则是后金皇太极,孙承宗顶住了;十五年后大顺李自成,明朝直接亡了。

因为前任败的差不多了,孙承宗督师蓟辽后又得重头干起,可能因为此时的他年纪大了,在崇祯心中也不如以前在天启心里有分量,他在修复宁锦防线时被皇太极抓住了空子,祖大寿在大凌河投降,孙承宗也因此被弹劾“丧师辱国”,孙承宗以病请辞,这次他直接回了高阳老家。

一直到今天,更名“大清”的前后金终于杀到了他的家乡。

此时保定府兵马除了入卫的其余都死守保定府城,高阳这边除了当地的卫所军,只有城中富户的丁壮,和临时民壮。

当清军铺天盖地杀到时,战战兢兢的高阳军民只得求助于这位三朝元老,曾经的大明最高统帅。于是老人家以七十六岁高龄带领全城军民抗击侵略者。后世在云南有一个叫冯子材的老人也以七十岁高龄捍卫了国家尊严。

十一月十日上午,孙承宗如同当年巡视十数万大军一样在高阳矮小狭窄的城头上安抚守城军民,孙家在乡里乐善好施,家风严谨,深得父老之心,孙承宗在,高阳人就信心满满。

但孙承宗此时的内心却不像面上那样镇定:

“二十年了,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开始,因为当年辽东李家的一个家奴,大明居然快亡国了?

从张江陵死后,大明再无一丝生气,想干事的人干不成,干不成事的人被委以重任。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成了一句笑话,虽然国土仍在,但士人已经没有了忠孝,忠孝存在只是为自己谋利的面皮。

我年轻时曾以为自己可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朝中的人事情弊远超我想象。

戚继光曾言:守辽必守蓟,女真屡次绕过山海关从蓟镇一线入寇,十年来朝中竟然一成不变,仍死守山海关,就因为九百万两辽饷的巨利!兵部尚书杨嗣昌至今没能调节好中枢、指挥卢象升和监军高起潜的矛盾,只顾着自己的计划,真是可悲,真是可叹,或许当年在蓟镇,我就该提兵入京清君侧,今天我才醒悟,太晚!太晚!”

孙承宗在子侄的簇拥下,于城门楼上注视着兵强马壮更胜当年的清军,孙家子侄们似乎毫无忧心,对着清军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这时代善在军中望见城楼上有一老人,心中一惊,随即镇定下来:“即便是孙承宗亲自守城,没了关宁军作为爪牙,我倒要看他怎么把这破城变成宁锦防线!”

清军一骑马执白旗飞奔而出,于城外五十步处停马喊话:“大清和硕礼亲王、大贝勒代善,请孙老先生一叙,或可保全城无恙!”

孙承宗轻蔑的笑笑,对一个子侄说了几句,那子侄就走到墙边,对下面喊回去:

“我家老大人说了,代善辈分太低,让努尔哈赤来谈!”

城上稍懂些时事的人,都会心笑起来——老奴已死了十年了。

代善听到后大怒,心里也绝了策反一只脚踏进棺材的孙承宗的心思,下令攻城!

清军的火炮架设起来轰击高阳城,城头上午也有几门老旧火炮,为了鼓舞士气,孙承宗还亲自发了一炮,打中清军包衣一人,让全城胆气大壮。

但随后清军使出了绝户计,驱赶被掳的百姓做炮灰,逼他们用血肉之躯去填城,孙承宗狠心下令驱逐他们,终因城内火力不足而未竟全功。

几千难民或死于城上之人手中,或死于清军手中,或死于自相践踏,在高阳低矮的城墙下,堆出一个尸体构筑的斜坡,清军步骑随即踩着尸山对高阳发起了总攻,太阳落山前,高阳全城死绝,明朝孙承宗与其全家男丁战死。

清军伤亡不大,但是士气却被誓死抵抗的高阳军民打击到了,若是所有明朝人都这般悍不畏死,那么凭满清的十万男丁,想要入主中原,得灭族好几回。

代善也心中发冷,此时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只有一万多人,北面的卢象升有步骑三万多人,自己儿子投奔多尔衮去了,自己还是得赶快南下,找机会和东路军汇合一起出关,把财富人口带回关外,这才是正途,在高阳这座小城耽误一天了,得马上走。

清军西路军在代善的带领下,未做休整,连夜南下去了。

……………………………………………………

当高阳陷落,孙承宗殉国的消息传回朝廷,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指责卢象升进兵不力,迁延日久,崇祯信了大臣们的话,把责任都归于卢象升,谁让他是名义上的抗清总指挥呢?

卢象升出了京畿之后寸步难行,地方刚刚经历过清军肆虐,一片萧条,明朝律法规定,地方要对过境的军队提供粮饷,但是后来文官们认为有的军队走的快,一天经过好几个城镇,那么就能吃好几顿饭,对于歧视军人如乞丐的文官来说简直是糟蹋粮食,所以规定只有到达当地的第二天开始,地方才会给军队供粮,以至于明朝后期,不管北调出关抗清还是北方南调剿匪的军队,都只能走一天停一天,只为了让士兵能两天有一天吃上饭,这还只是吃上饭,并不管饱,将官若是吃空饷多,地方又不知道实际员额,那可能还能让士兵吃饱,否则也就饿不死而已。

像四川的精锐“白杆兵”走了一年才从四川走到山海关,然后打了一仗被坑团灭了。

所以此时受灾过的各地城镇,更有理由少给或者不给粮食,要不是卢象升好歹是个兵部尚书,换个武将来,地方官员理都不带理的,所幸缴获的粮草还能够让拥有一万多骑兵的宣大军吃些日子。

卢象升这次没有再分兵猛追代善,因为他知道一万骑兵并不能对代善形成压制,反而处于劣势,这不像打镶红旗那样可以攻其无备,代价就是带着步兵的他追了半个月没追上一路攻城略地、行军越来越慢的代善,同时他已知孙承宗殉国,朝堂上肯定推卸责任,推来推去多半落到自己头上,只有一场干脆利落的胜利才能暂时堵住大臣们的嘴。

为了改变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局面,他决定铤而走险。

此时卢象升正在保定,代善还在高阳附近,他预判代善下一步会去真定,按照清军掳掠的习惯,都喜欢在重要城市周围转一圈在走,就如同清军绕了保定一圈再转道高阳一样,所以他带着大军日夜兼程,赶往真定府即后世石家庄市,终于在代善来的前三天到了保定。

……………………………………………………

这章又很水……作者写到孙承宗心里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