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全面战争一帝国
17041200000028

第28章 巨鹿之战之四

下午申时,随着虎大威五千骑兵入营,卢象升下令封闭营寨。

“广博,幸好你组织人力改建营寨,否则我军只能和清军野战了……”卢象升看着大变样的营寨庆幸道。

“禀总督大人,末将只来得及拆除东侧寨墙,加固西侧营地,只是贾庄地处平原,周围一马平川,利攻不利守,唯有依托城寨方有胜算。”陈浩忧心忡忡的说道。

原本在贾庄四周散布的营寨都被拆了集中巩固西侧的营寨。

杨国柱笑着说道:“广博,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像今早的那种直觉,可以说已经具备名将的资质了,是我们没有听你的建议,盲目出兵,也幸好代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与我交战,否则大军就完了!”

虎大威这时皱起眉头,疑惑道:“若按陈广博所说,清军欲要围歼我等,为何方才不攻击呢?本将断后之时分明看到代善的大军号令整齐,战力完好啊?”

卢象升脸色如铁一般冰冷:

“那是因为清军想真正歼灭王师,而不仅仅是击溃!”

众人心神巨震。

副将刘钦上前一步,道:“某愿去寻关宁军来援。”

卢象升闻言摇了摇头道:“监军那谨慎的性格,不会听你的。”

这时负责协调宣大军粮草的兵部职方司主事杨廷麟押粮赶到,他顾不上休息,立刻来找卢象升:

“卢侍郎,我等此时陷入清军合围,情况危急,此间粮草交割已毕,战事一起我军粮道断绝,本官也无所事事,我愿去向杨阁部和高公公求援!”

卢象升看着这个因为也持“主战”观点而被杨嗣昌打发来自己军中押运粮草的年轻进士,风尘仆仆,发丝凌乱,眼中布满血丝,此时的杨廷麟哪有半点风度翩翩的文士样子,他叹息道:“伯祥,朝廷现在能动用的兵力只有三股,一为关宁军,二为我宣大军,三为洪总督的秦兵,此时秦兵远在山陕,远水解不了近渴,关宁军不知近况,凭多尔衮那边的情形来看,怕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你现在去哪里求援?”

杨廷麟愣了半晌,咬牙道:“总得试试,下官一介儒生,手无缚鸡之力,与其在厮杀中还要人保护我,不如让下官去试试,圣人亦知其不可而为之,如今还未到不可的地步,怎能放弃?”

卢象升想了想,对他说道:“那好,你立刻向漳水方向去找关宁军,我想他们应该还在运河沿岸,无论能不能调动他们,你都不要回来冒险!”

“大人,这……”杨廷麟话未说完,卢象升便打断了他:“这是命令!”

杨廷麟不再言他,告别卢象升后,在两名随从陪同下,过漳水去了。

杨廷麟走后卢象升带人巡看了和贾庄互为犄角的西寨,西寨和贾庄之间相距20步,中间夹住了那条封冻的小溪。

卢象升派山西镇和山西抚标七千兵马入驻,并看守全军大部分马骡,其余部队驻守贾庄。

火力方面,按明军后期编制,一旗装备一门虎蹲,一司装备一门百斤佛郎机,一局装备一门“五百斤”佛郎机炮,宣大军现在正规军一万七千多人,按编制应有各式火炮八百门左右,加上一些稀奇古怪的火器,除去火绳枪之类的单兵用火器,有上千单位的大型火器,其中西寨部署各式火炮四百余尊,余下四百五十余尊归贾庄。

卢象升坐镇贾庄大营,而陈浩的骑步营被加强给西寨,临分手前,卢象升对陈浩叮嘱道:

“卢沟桥那一战,你部凭借犀利火器,而且你身先士卒,击退了建奴。

这次也是防守,本督让你守西寨,就是看中你善用火器的本事,明天建奴会全力进攻,不会给我们更多喘息时间,”顿了顿他看着愁容满面、忧心忡忡的陈浩,呵斥道:“你看看你的样子,简直把必败写在了脸上!你这样子让你的部下怎么想?将为兵胆呐!”

或许是怕自己严厉语气反让陈浩压力更大,他放缓了语气,鼓励道:“广博,为将者需得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你在卢沟桥就做的很好,我听魏长文说,当时指挥不畅,你部下新兵都手足无措,是你带头,冲出了工事,才有了卢沟桥大捷,你要多吸取那一战的经验,当然我并不是一定要你身先士卒跟清军搏杀,我希望你有不畏强敌的精神,这是一个优秀将领必备的品格!”

陈浩听了卢象升的话,想起卢沟桥头那次热血上头的“一骑讨”,露出了笑容:“末将明白了,请总督放心,有我陈浩在,西寨必定固若金汤!”

卢象升看到战意盎然的少年将军,心中又燃起一丝希望:即便鞑子能杀我一个卢象升,又岂能杀尽我华夏英雄?

……………………………………………………

夜幕降临后,清军两路兵马主将再次聚首,代善此时当仁不让代替了自己儿子指挥西路军,而且凭借自己“长兄”的身份,隐隐以“总指挥”自居。

“十四弟,平乡不过是一个小县城,你可得控制住你的部下,不可浪费太多精力于此,最迟明天辰时,我希望你和十五弟能开始进攻明军的外寨!”代善居高临下的对来与会的多尔衮叮嘱道。

多尔衮听了他明显有主导意味的话,心中不悦,但自从母亲阿巴亥被几个兄长逼着殉葬之后,多尔衮就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妥协。

满清历来以实力为尊,他和多铎的两白旗有两万大军,是八旗中实力最强的,尤其是多铎的镶白旗,因为多铎继承了努尔哈赤最多军力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镶白旗都是八旗中最强一旗,所以即便代善真坐实了这场战役指挥的名头,也无法为自己的正红旗分得更多的财富,反倒是多尔衮可以利用这点,让代善先啃硬骨头。

他想了想,笑道:“二哥说的是,我回去一定约束旗中将士,绝不让他们把战意都浪费在汉人女子的肚皮上。”

代善闻言露出满意笑容。

随后两人及其他旗的代表敲定了作战计划:东路军从正南方向进攻明军外寨,并分出一部人马牵制贾庄的明军;西路军从西北方向进攻明军外寨;另外,正带着关宁军在鸡泽观光的镶红旗,将继续封锁关宁军耳目。

这一夜,清军对明军没有任何骚扰举动,明军在过了前半夜后也放松了警惕,开始为第二天的大战保存精力。

陈浩夜里睡不着,起来巡营,营地里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被拿去加固寨墙了,士兵们打着地铺,武器摆放在身侧,几个人挤在一块儿保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首古老诗歌的字句在陈浩脑海中显现。

走着走着,陈浩来到第五旗队的驻地,一簇篝火还在劈啪作响,两个人一瘦一壮正就着微光说些什么,刚走过去,两人就听到了脚步声,壮些那个先回头看了一眼,看到是陈浩,连忙拉着瘦个站起来,陈浩怕动静大了吵着别人休息,连忙抬手虚按,示意他们无需多礼。

两人正是戚威和第五旗队旗队长吴锴威,陈浩大奇,忙追问……

戚威看了一眼有点不好意思的吴锴威,并推了他一把,轻声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说就是了”

吴锴威看着陈浩,低着头解释道:“属下不识字,想向戚叔学些字,以后自己学些兵书战策,然后……”再后来的话吴锴威不好意思说了,戚威笑笑替他补全:“锴威说想做像主公一样的大将军。”

可能三人都觉得这个想法比较幼稚,都低声笑起来……边上的一个战士翻了个身,打起了微鼾。

陈浩先是觉得有趣,慢慢的想起原时空一位伟人小时候立下的志向“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他为这句志向奋斗了一生,到陈浩那时候,原本愚昧落后的祖国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已经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他正色道:“锴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的志向很不错,不过你该学的不是我,而是故太子少保、蓟辽总理、抗倭名将戚武毅,也是你戚叔的祖辈。”吴锴威之前只是一个农家子弟,对于戚继光只是耳闻,并没什么太大印象,毕竟戚继光死了半个世纪了,而且他生前也被当做张居正一党,在这个“撕B为纲”的时代,已被人慢慢淡化,只有些忧心国事的文臣才会“国难思良将”了。

陈浩看他不太明白,便笑道:“等这仗打完了,我给你们都讲讲岳武穆戚少保的英雄事迹,不过现在睡觉是首要任务!”

吴锴威听了,连点头,而后戚威跟着陈浩走了,他就睡下了,至于睡不睡着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老戚,你说我能做戚少保么?”陈浩漫不经心的问道。

戚威反问道:“主公认为一个戚少保能救天下万民么?”

陈浩闻言愣了,“是啊,华夏需要朱元璋那样的盖世雄豪,而不仅仅是一个改革派的军事家。”

“啊!”

陈浩重重打了个哈欠,看着繁星点点的夜空,他困意涌上来。

与戚威到了个别,结束了这次查铺,

“晚安,老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