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全面战争一帝国
17041200000009

第9章 战事起

“咚”

“咚”

“咚咚咚……”

十四日拂晓,在一阵鼓声的催促下,宣大三镇百人将以上军官并总督亲军一部除必要留守外,余者尽皆汇聚至昌平城南的一处平地上。

三镇军官约四百余人,集结的总督亲军有中营、前营和右营约三千人。

陈浩几人也各自牵着战马肃立在本营千总旗下。

只见点将台上端坐的将官,在司仪的引导下先后进行祭祀与念诵檄文,而后卢象升在亲将与三镇将领的簇拥下起身走到台前。

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在一旁振臂高呼:“我宣大军……”

“威武!”

台下将士回应道。

“我大明……”

杨国柱再接再厉呼道。

“万胜!”

亲军并三镇全体将士大声回应。

杨国柱激动的睁大了眼睛,声嘶力竭呼到:“我大明……万胜!”

“我大明……”

“万胜”

“万胜”

……………

“万胜……”将士们欢呼起来,宣大全军,士气达到了顶点。

身在其中的陈浩已经近乎失去了听觉,不由自主的狂呼不已,他感觉自己全身充满了力量。

一身缟素的卢象升捋了捋长须,清瘦的脸庞露出一丝笑容:“军心可用啊!”

只欠东风起!

崇祯十一年,西历1638年十月十四日,明朝“宣大”总督、“督天下援兵”、持“尚方宝剑”、兵部尚书卢象升在昌平南誓师,趋东向南往京师而去,目的是为了扼住清军西进南下的要道,为京师筑起一道屏障。

宣大军所部有总督亲军步骑五千;宣府镇步骑5千,骑兵6成,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领之;山西镇步骑五千,骑兵5成,山西镇总兵官虎大威领之;大同镇步骑五千,骑兵5成,大同镇总兵官王朴领之;另有其他援军两万余,骑兵不到一成。原本有关宁军骑兵两万,但被杨嗣昌与高起潜借口互为犄角调走,日前提前南下了。

清军八月份即入寇,分为两部。

一部由扬武大将军、镶红旗旗主、贝勒岳托与贝勒杜度所统帅的右翼军,从墙子岭破关而入。

与之相对的左翼军统帅则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辫子戏男主角代表之一的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被皇太极授“奉命大将军”号,领正白旗,他这一路从青云关破边。

两路清军约五万骑齐头并进,沿途只搜掠粮草,不攻城镇,进展飞速,于九月二十八日在通州合为一股。

此时在京师和通州周围大肆掳掠,其探知明朝入卫之兵云集昌平,无论清军南下西进,或者北上古北口出关,这支明军都将威胁清军侧后,而且其主将乃清军老对手卢象升,清军上下不敢小觑。

于是为了击败这支明军,岳托和多尔衮商议后则分一部向西佯动威胁京城,大部则渡过鲍丘水,沿西岸北上往西北方向迎击明军。

而明军是在十月十五日到达顺义后才知道清军已经驻扎在鲍丘水之西——顺义以南十五里——清军的斥候太过强悍,明军在本土反而如同睁眼瞎。

在接到被清军有意放过的京师告急求援信使后,卢象升有意出战,然而被部下死死阻拦,杨国柱带着哭音道:“总督万万不可啊!我军粮草时断时续,分明是朝中诸公不欲我出战啊!各营将士已经连日未得饱食,凭借城内储蓄守城尚可,实在不堪野战呐!”虎大威、王朴、刘光祚、唐通、白广恩等将官都顺势上前苦求。

“总督大人,不可啊!”

“京城尚有十数万京营兵马,且城高沟深,鞑子主力被我牵制在此,圣上必能无忧……”

……

“非是我等胆怯,实在是儿郎腹中空空,不堪厮杀尔”

“总督……”

卢象升见状叹了口气,粮草不足,将士纵使有心杀贼,也是手脚发软,白白送死。

之前在京城中,杨嗣昌和高起潜就劝过自己要避免浪战,自己不同意,主张野战歼灭东虏,彻底解决后患,双方为此闹得很不开心,高起潜分了平叛时的关宁铁骑南下去了不说,杨嗣昌更是以粮草后勤为要挟。

幸好城中富户颇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军粮还能支撑些日子。可入卫十数日,几万人还是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这怎么打仗?

可是避战不出,不说朝堂诸公正好可以借此向圣上诬陷自己畏战,便是看着东虏肆无忌惮的烧杀掳掠,自己难道就能忍么?但现在如果不忍,又是对麾下数万将士的残忍……

卢象升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命令大军死守顺义,不顾清军挑衅,任何人不得浪战。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这天卢象升在城楼上望见,南方旷野上的清军游骑在城外搜掠,将发现的青壮男女驱赶至离城不足一里处的几个空地聚集,三五百人便由一队步甲押送回南边的清军大营,其他人则是继续搜掠。

经过这些天的掳掠,近处的人烟消失了,清军游骑返回的间隔越来越长,一个小小的战机出现了——只要派出一支精悍小队,消灭掉押送者,就能救回这小部分受害百姓,卢象升心动了!他旋即派亲兵在城内征集敢战之士。

“总督大人命令,全军选锋,谁敢出城救百姓于危难?”

“敢战士兵无论成功与否,以后都能选入亲兵营,天天吃两顿饱饭!”

……

“敢出战者得胜即授百总!一级功赏五十两白银!男儿富贵马上取啊!”

“出战前酒肉管够!想吃饱饭的别再犹豫啦!”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数万大军里还是有那么数百人敢尝一尝这断头饭的,毕竟各处防守的东虏甲兵不过一队之数,还尽是步军。第二天,这些人分作数批,约辰时末刻饱食壮行后便出城了。

然而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

巳时中,明军无功而返。

仅仅一个时辰,卢象升的心彻底凉了。

——原来清军的防守松懈就是为了吸引明军的小股部队来犯险,事先有四队披甲马兵分守在农舍间,等明军出城过半途便杀出来。

数队百人骑兵被自身十分之一兵力的清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敢拼命的明骑稍作交锋,被射死射伤了十数人便败退了。

其中有一队明军骑兵更是不堪,没有遇到清军,仅见其余四路被清兵截杀便草木皆兵,来自不同营头的士兵四散而逃,气的几位总兵破口大骂,恨不得杀了他们。

卢象升虽是总督,但是他此时已经不是正职,而是代新任总督陈新甲行使职权,他只是督天下援兵,所以尽管他心里羞愤比其他人更甚,却还是保下了这些骑兵,为他们宽宥道:“此本督谋划之失,不想将士们中了埋伏,诸位对这些敢战之士还需多多抚慰,死者也要多给抚恤”诸将唯唯,给这数百人又吃了顿饱饭,一人拿了一两银子了事。

陈浩将这一幕幕看在眼里,心里发凉:兵无粮饷,纵然敢战,空腹无力,亦是徒劳,军无法度,败者不罚,怯者不斩,不能令行禁止,焉有不败之理?

陈浩深吸了口气,仿佛做了什么决心,他找到了正在城上布置本局防务的魏长文,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什么?你要出战?”魏长文睁大眼睛看着陈浩,仿佛看到妖怪似的,“兄弟,我叫你一声兄弟是真心为你好,这数百人都败了,你就凭七骑便想得胜?你可想清楚了……小命重要还是……”魏长文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渐渐低声,不过周围的将士已经被吸引住了,都看着这边,看着陈浩,像看个疯子。

陈浩自信一笑,“长文兄好意,弟弟心领了,但是让我陈某人看着鞑子肆虐乡里,在城上如骷髅枯坐,实在难以释怀,还请长文兄上禀卢督,言我出城必死战!”魏长文心情复杂的看了眼这个比自己小了五六岁的年轻人,心下感慨: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离家从军数载,早已丢失了雄心壮志,这一刻他从陈浩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也拥有的朝气,他咬牙应到:“好,你既然有如此志气,我便成了你的心愿!你在这等着”

说罢便转身朝城门楼快步走去,那里正是卢象升此时所在。

陈浩看着他的背影,心道:我也不是鲁莽,我有五名家丁,战力个个堪比八旗巴牙喇,这些步甲还是能够战而胜之的,唯一可虑的便是自身的安危,他又低声安慰自己道:“我若是无所作为,像其他明朝人一样宛如行尸走肉,岂不是白白穿越了一场,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

“什么?有人请战?”

卢象升闻言惊喜不已,此时还有什么比勇敢之士更能让他惊喜呢?此时清军小胜一场,戒备大驰,正是出击的好机会。同时他又怀有深深的忧虑:“夫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再败,又该如何是好。

正犹豫间,魏长文仗着以往卢象升对他的信任,冒死上前,为卢象升解释陈浩来历以及愿望。卢象升的亲将卢心本要怒责这名大胆的部下,只是见卢象升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便按下怒气暂时作罢。

卢象升听完了魏长文简单的介绍,望了望远处正等着命令的陈浩,他低声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他回顾杨国柱等将领道:“此人或能稍解我忧”

虎大威进言:“少年心性浮躁,若再败,恐深伤士气?”

卢象升全然不顾,命令道:“让亲军中营第二局骑兵司第三旗旗总陈浩上前来,本督要为他壮行!”

魏长文面带喜色飞奔而回,拉着陈浩就走:“卢督要亲自为你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