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国际儿童文学奖系列(全集)
17111200000022

第22章 老先生

遭遇了开矿被抓以后,孩子们觉得最好离火车站远一点儿——但他们很难做到。要知道,在老家的时候,街上的马车和公共汽车川流不息,随时可以买到肉和面包,还可以见到卖蜡烛的大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我是没有见过卖蜡烛的大车)。可是这个地方安静得要命,只有火车会经过这里。于是,火车成了他们与旧日生活联系的唯一桥梁。每天从“三烟囱”跑下山,久而久之,六只脚丫在又嫩又绿的青草上踩出了一条小路。他们逐渐摸清了火车经过的规律,还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字。“青龙”是在九点十五分经过的上行车。“毛毛虫”是十点七分经过的下行车。而可怕的“夜蝇”是半夜经过时会将他们吵醒的列车。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彼得被吵醒后掀开了窗帘,在星光中看到了它,于是为它取了这个名字。

那位老先生是坐着“青龙”过来的。他仪表堂堂,看上去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事实确实如此。他的胡子剃得干干净净,显得脸色很红润,他头发花白,扎着一条与众不同的领带,就连他的礼帽都很特别。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吸引孩子们的,他们最先注意到的是他的手。

一天早上,孩子们在木栅栏上等青龙经过。彼得拿出了他最新的生日礼物——手表对照了一下时间,发现“青龙”晚点三分十五秒。

菲莉丝说:“‘青龙’是开往伦敦的,爸爸在那里。如果它真的是一条龙,我们就可以拦住它,让它将我们的爱带给爸爸。”

“这件事情龙是做不到的,”彼得说,“它们做的事情比这复杂得多。”

“经过训练的龙是可以的,这同小狗可以帮人传代东西是一样的道理,”菲莉丝说,“它还会从你的手里拿东西吃呢。我很好奇,爸爸为什么连封信都不给我们写?”

“妈妈不是说过吗,他太忙了,不过妈妈也曾说过,爸爸很快就会来信的。”伯比说。

菲莉丝建议:“要不这样,我们向经过的“青龙”招手,如果它有灵性,就会明白我们的意思,向爸爸转达我们的爱。如果它没有灵性,我们也没有失去什么,不会觉得惋惜。”

因此,当“青龙”呼啸着从隧道里飞驰出来的时候,三个孩子在栅栏上拼命挥动着他们的手帕,完全不去理会手帕是否干净。

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只干净的手从车厢里伸出来挥动着回应他们,这就是那位老先生的手,当时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

从那以后,在孩子们和九点十五分的火车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相互挥手。

在三个孩子尤其是两个女孩之间产生了一种共鸣,她们认为这位老先生也许和爸爸是旧相识,他们因为工作在某个隐蔽的地方见面的时候,他会告诉爸爸,他的三个孩子在翠绿的乡村之间,无论天气如何,总是在栅栏上挥手,向他们的父亲传达着想念和爱。

如今,不管天气如何他们都会准时跑出家门,就像以前不管天气好坏都不准他们出来那样有规律。这是艾玛姨妈的功劳。当初,艾玛姨妈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了长筒套鞋和雨衣,他们还因此取笑过她,而如今才发现那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又开始为当初对待艾玛姨妈的态度而感到内疚。

写作成了妈妈的习惯。妈妈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长信封将那些装着故事的稿件寄出去,当然,也常常有信被寄回来。有时候,孩子们会看见妈妈对着拆开的信封发呆,喃喃地说:“天啊,有一篇故事被寄回家了。”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跟着妈妈一起难过。

有的时候,孩子们也会看见妈妈开心得像个小女生,她挥动着信封说:“一个有头脑的编辑采用了我的故事,你们看啊,这是校样。”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将校样与编辑写的回信混为一谈,后来才知道,原来校样是一张长纸条,上面印着妈妈的故事。

只要碰到有头脑的编辑,孩子们就有小面包做茶点了。

有一天,彼得下山去村里买小面包,与家人一同庆贺《儿童世界》的发表。路上,彼得和那位站长相遇了。

彼得有些难为情,在这段日子里,他已经想明白了开采煤矿这件事情。他无法向站长问好(在偏僻的路上遇到行人时,他们也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他已经感到自己的耳朵在发烧。而站长似乎也没有同他打招呼的意思。尽管“偷”这个字很刺耳,但也许用在彼得的行为上很恰当。因此,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倒是站长主动跟彼得打招呼,从他身边经过时,说了句:“你早!”彼得马上应了一声:“你早!”这时他的头脑里产生了一个想法:现在是白天,也许站长没有认出他来,否则不会这样客气的。

这样的想法让他很不高兴。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跑过去追上站长。听到后面的脚步声,站长停了下来。此时,彼得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满脸通红地说:“您不需要对我这么客气,您根本就没认出我是谁。”

站长问:“什么?”

“您跟我打招呼,也许是因为没认出我是谁。不过很遗憾,确实是我拿了煤。我很抱歉,仅此而已。”彼得说。

站长说:“我早已经忘了煤的事情了,过去就过去了。你这是急着去哪里啊?”

彼得回答说:“去村里买小面包做茶点。”

“哦,”站长说,“我还以为你们真的没有钱呢。”

彼得自信地说:“我们确实没有钱,这些钱是妈妈卖故事换来的,这样就可以买点心了。”

“哦,原来你妈妈会写故事。”站长说。

“是的,故事很美,可惜您没有读过。”彼得说。

“你的妈妈这么聪明,你真该为她感到骄傲。”

彼得说:“是的,只是她变聪明以后,跟我们玩儿得少了。”

站长似乎在赶时间,他说:“好了,我得先走了。只要你有兴趣,可以随时到火车站来看我。只是,我们都不要再提煤的事了,好吗?”

彼得的心情变得很舒畅,他说:“谢谢您,我们之间没有误会了,这真让人高兴。”他迈着轻松的步子去村里买小面包,那感觉比那天晚上在煤场上,被站长松开衣领还轻松。

第二天,他们朝着“青龙”招手,向爸爸致意,同样得到了老先生的招手回应,彼得得意地带路向火车站出发。

“我们去火车站?这样好吗?”伯比问。

菲莉丝补充道:“她是说偷煤事件发生后。”

彼得装作没有听见菲莉丝的话,继续说:“昨天我碰到站长了,他邀请我们去火车站看他。”

菲莉丝又问了一遍:“是偷煤事件发生后?等我一下,我要绑一下鞋带。”

彼得说:“你老是这样,你永远也成不了站长那样的人,他是多么好啊。而你,菲莉丝,只会往自己的同伴头上扔煤块。”

菲莉丝系好鞋带,默默地跟在彼得后面,伯比看到她的肩膀在抖动,眼泪顺着鼻子流下来,掉在铁轨上。

“我的好妹妹,你怎么了?”伯比赶紧停下脚步,抱住了菲莉丝抖动的肩膀。

菲莉丝抽泣着说:“他说我当不了好先生。哪怕是他把我的洋娃娃克洛莉达绑在柴堆里烧的时候,我也没说过他当不了好小姐。”

一两年以前,彼得的确做过这样疯狂的事情。

伯比公正地说:“的确是你先提起偷煤这件事情的。你们就不能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不再提起,互相尊重吗?”

菲莉丝委屈地吸着鼻子,说:“只要彼得能做到,我就能做到。”

彼得说:“好吧,我们握手言和吧。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把我的手帕借给你,如果你找不到的话。我真想不明白,你怎么老把手帕弄丢。”

菲莉丝生气地说:“我的最后一个手帕是被你拿走的,你拿去扎兔笼的门了,现在你竟然这样说我,真是不知好歹。诗歌里说一个没牙的孩子比毒蛇的牙还要锋利,一点儿都没有错。我想,没牙的意思就是不知感谢。老师是这么教我的。”

彼得有点儿不耐烦了,说:“行了行了,我对不起你行了吧,可以走了吗?小姐!”

他们来到火车站,头两个小时是和搬运工人一起度过的。面对孩子们一连串的为什么,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比那些高贵的人要耐心得多。

孩子们从搬运工人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他们知道了连接车厢的东西叫挂钩,而悬挂在挂钩上面像蛇一样的管子是用来停车的。

“只要抓住其中一个,把它们拉开,就能将运行的火车稳稳地停下来。车厢里可以看见这样的提示语‘没事乱拉罚款五英镑’。因为只要你一拉,火车就停了。”

伯比说:“那么有事的时候拉它呢?”

搬运工人说:“一样会停下来,什么算有事?如果你要被别人谋杀了,就算有事。有一次,一个老太太被人骗了,将它当成是餐车的电铃,当她饿了的时候,她就拉响了它。结果列车员到处寻找有危险的人。可老太太对列车员说,‘哦,打扰了,先生,我要一个球形面包和一杯黑啤酒。’结果,造成火车晚点七分钟。”

“那列车员是如何回答老太太的?”

搬运工人说:“这个无从得知,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她都会记住一辈子。”

谈笑之间,时间过得飞快。

站长从售票口后面的圣庙里出来了两次,享受着他们的快乐。

菲莉丝悄悄地对姐姐说:“看站长的样子,我真相信偷煤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站长送给他们的橘子,还得到了改天带他们去信号室参观的承诺。

通过观察经过的几列火车,彼得发现:火车头跟马车一样,是有号码的。

搬运工人说:“是的,我认识一个喜欢抄火车号码的小家伙,那个绿色封面带银角的笔记本上写满了数字,听说他的爸爸是个文具商,家里很富有。”

彼得心想:虽然我爸爸不是文具商,但我也可以这样做。知道他没有绿色封面带银角的笔记本,搬运工人送给他一个黄色的信封,上面写着:379、663。他的内心充满了期待,也许这是一个有趣的开始。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彼得问妈妈家里有没有绿色封面带银角的笔记本,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当妈妈得知彼得的想法后,将一个黑封面的本子递给他。

妈妈说:“本子缺了几页,不过足够记很多号码了,等你记满以后,我再送给你一本。我很高兴你喜欢铁路,但是你们要记住,不要在铁路上走。”

“面对着火车走也不行吗?”沉默片刻后,彼得问道,几个孩子失望地互相看了一眼。

“不行——绝对不行。”妈妈坚定地说。

菲莉丝问:“妈妈,你小的时候在铁路上走过吗?”

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妈妈,她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那么——”菲莉丝说。

“宝贝们,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爱你们。如果你们受了伤,我该怎么办?”

“你比你小时候姥姥爱你更爱我们吗?”菲莉丝接着问。

伯比用手势示意她闭嘴,可是菲莉丝从来不注意别人的提醒,不管手势多么明显。

妈妈陷入了一阵沉默,她故意起身去给水壶加水。

“这根本就没法比。”她总结说。

回答之后,妈妈又陷入了一阵沉默。伯比似乎明白了妈妈为什么突然不说话了,她在桌子底下狠狠地踢了菲莉丝一脚。她想,妈妈一定是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她也是妈妈的宝贝。遇到困难会想妈妈,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她开始明白,当遇到困难时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是一件很难过的事。

因此,为了阻止菲莉丝,她狠狠地踢了她一脚。而菲莉丝又很迟钝,大声嚷嚷说:“伯比,你为什么踢我?”

妈妈笑了,无奈地说:“好吧。你们一定要答应我,确保自己的安全,你们要搞清火车从哪边来,而且要离隧道或者火车拐弯的地方远一点儿。”

彼得说:“交通规则上规定,火车和马车一样必须要左侧通行,只要我们走右边,一定能看见火车的影子。”

“那很好。”妈妈说。我打赌,你们一定觉得她这样说是不应该的。可是她回忆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于是就这样答应了孩子们。妈妈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很困难的,无论是读者,还是其他的小朋友,都不会明白这一点。然而,伯比知道这一点,当然像她这样的孩子不多。

第二天,妈妈生病了,头痛得没有力气起床。她浑身发烫,喉咙发炎,难受得吃不下东西。

维尼太太劝说道:“我看呀,您还是请个医生过来为您检查一下,这年头怪病很多。我的大姐姐因为着凉得比较厉害,已经病得不像样子了,两年前的圣诞节来我家的时候,我都认不出她来了。”

刚开始,妈妈不同意请医生。可晚上的时候,她实在挺不住了,只好叫彼得去村里找医生。医生家很好找,他的院子门口有三棵树,门上有一个“医学博士福雷斯特”的牌子。

福雷斯特医生到得很及时。一路上,他和彼得交谈甚欢。他对铁路、兔子和其他有意思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从言谈上看,他是一个可爱、聪明的人。

经过观察,他认为妈妈患的是流行性感冒。

他在门厅里对伯比说:“好吧,小姑娘,这段时间,你要充当护士长的角色了。”

她肯定地回答:“当然了。”

“那好吧,过些时候我会送一些药过来。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将火生旺,做好牛肉茶,等她的体温降下来的时候给她喝。现在可以为她准备一些葡萄、牛肉茶、苏打水和牛奶,最好来一瓶白兰地。当然,要最好的白兰地,便宜的白兰地可达不到效果。”

伯比请求医生将这些都写在纸上,医生同意了。

妈妈看到那张单子后大笑起来。伯比从那笑声中读到了冷淡和无力。

妈妈躺在床上,睁开明亮的眼睛说:“胡说八道,我可受不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维尼太太给你们炖两磅羊颈肉做明天的晚餐,我喝点儿汤就行了。对了,宝贝,我现在想喝点儿水。你可以拿清水过来,用海绵给我擦擦手吗?”

伯比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她尽量满足妈妈的要求,直到妈妈舒服一点儿以后,她才下楼去看弟弟妹妹。此时,伯比抿着嘴唇,脸蛋通红,眼睛和妈妈一样亮。

她将妈妈的话和医生的话向他们重复了一遍。

讲完以后,她总结道:“现在没有人能帮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我们得想想办法。我这里有一先令,可以先买点儿羊肉。”

彼得说:“我们可以不吃那糟糕的羊肉,吃面包和牛油一样可以过活。落入荒岛的人连这些都吃不到,也能生存好久。”

这个主意得到了姐姐的支持。于是,他们把一先令交给了维尼太太,让她去村里买一些白兰地、苏打水和牛肉茶回来。

菲莉丝说:“依我看,就算我们不吃晚饭,这点儿钱也不够买那些东西的。”

伯比皱起了眉,说:“是买不齐,所以我们要想想别的办法,我们大家一起动脑筋吧。”

他们似乎想到了办法,立即行动起来。伯比负责上楼陪妈妈,看看她有什么需要。而菲莉丝和彼得忙着找剪刀、白床单、画笔和维尼太太用来漆炉栅的黑漆。第一张床单用完之后,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于是,他们又从衣柜里找出另外一张。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浪费床单,而且是很贵的床单。他们只认为自己在做好事——别急,你们一会儿就知道是什么事了。

为了照顾妈妈,伯比将床搬到了妈妈房里,一晚上要起来几次,或是加煤,或是给妈妈喝牛奶和苏打水。妈妈总是在自言自语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有一回还突然醒来大叫“妈妈”。伯比知道妈妈是在叫姥姥,可是叫有什么用呢?姥姥已经去世很久了。

天刚亮,伯比就听见妈妈叫自己的名字,于是她赶紧跑到妈妈床前。

妈妈说:“哦,我想我一定睡糊涂了,我可怜的宝贝,辛苦你了,我真不该给你添麻烦。”

“添麻烦?您怎么这么说?”伯比说。

妈妈爱抚着伯比的头,说:“不要哭,宝贝,过两天我就好了。”

伯比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回答了一声:“好!”

作为孩子,如果习惯了一天熟睡十小时,那么夜里起来两三次是很不习惯的,会让他觉得一晚上都没休息。伯比就是这样,头很疼,眼睛痛得睁不开,可她仍然将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等待医生的到来。

八点半的时候,医生来了。

“都准备好了吗,护士长小姐?白兰地买好了吗?”他在前门问。

伯比说:“买到了,不过是小扁瓶的。”

“可是,我好像没看到葡萄和牛肉茶。”医生说。

伯比肯定地说:“是的,现在还没有。不过明天会准备好的,到时候还会有牛肉炖牛肉茶。”

医生问:“谁教你这么做的?”

“菲莉丝出麻疹的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医生说:“你做得很好,现在让那位太太来照顾你的妈妈,而你,护士长小姐,赶紧吃了早饭,回到床上睡到吃晚饭的时候,可不能再让你生病了。”

他是一位很称职的医生。

那天早晨,火车在九点十五分的时候准时开出隧道,坐在头等车厢的那位老先生放下手里的报纸,准备跟栅栏上的三个孩子打招呼。奇怪的是,他只看到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就是彼得。

彼得也与往常不同,他不是坐在栅栏上,而是像动物展览会里指挥动物出来的主持人,或是用棍子指点着幻灯上“巴勒斯坦风景”的善良牧师一样站在栅栏前面。

彼得的手指指着钉在栅栏上的一张大床单,床单上的粗体黑字足有一英尺高。

由于菲莉丝写得太急了,有几个字有些渗开,不过还是很容易辨认。

老先生和火车上的人都看到了白床单上的几个大大的黑体字:到火车站请向外看。

车在火车站停下来的时候,真的有很多人向外看,但是大家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很多人都感到很失望。老先生也向外面看,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只看到了用碎石铺成的站台、阳光和车站边的花草。但是当火车就要重新启动时,他看到了菲莉丝。她正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

菲莉丝说:“对不起先生,我以为赶不上您了呢。我的鞋带老是松掉,害得我摔倒了两次。这个请您收下。”

火车开走的一刹那,菲莉丝将一封温暖发潮的信塞到了老先生的手里。

老先生打开信,读到了下面这段话:

亲爱的先生:

我们的妈妈生病了,医生说她需要一些滋补身体的东西,可是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她坚持让我们吃羊肉,自己却只喝一点汤。我们的爸爸不在身边,又不知道他的地址,在这里我们只认识您,只能请求您帮助。如果您肯帮助我们,爸爸会将钱还给您的,如果爸爸偿还不起,等我长大了也会还给您的。我们以自己的人格担保。我们欠您妈妈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如果您答应帮我们,可以将包裹交给站长,因为我们不清楚您下一次会坐哪一班火车来。就说是为了煤的事感到愧疚的那个彼得,站长会知道是谁的。

罗伯塔

菲莉丝

彼得

信的后面罗列了妈妈需要的东西。

老先生读完信的内容后,眉毛抬了抬。读到第二遍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读完后,他将信放进口袋,继续读桌上的《时报》。

晚上六点钟的时候,有人敲后门。三个孩子冲过去开门,发现那个友好的搬运工人站在门外。他曾经告诉彼得很多关于铁路的趣事,他将一大篮东西放在厨房的地板上。

他说:“一个老先生让我将东西送过来。”

彼得高兴地对搬运工人说:“太感谢您了,可惜我不能像爸爸那样给您两便士——”彼得还想说什么,但是被搬运工人打断了,他有些不高兴,说:“我可没想过两便士的事情。听说你们的妈妈生病了,我很替你们难过,想过来问候一下——我带了一些蔷薇花给她,很清香。完全跟两便士无关。”说着,他从帽子里拿出了一束蔷薇花,就像后来菲莉丝说的,像是变戏法一样。

彼得有些不好意思,说:“谢谢您,请原谅我说了两便士那样的话。”

搬运工人客气地说:“没什么。”但这明显不是真话,他很快就离开了。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篮子,拿开稻草、刨花之后,看见了他们需要的东西,数量很多。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是他们没有提过的,像桃子、红酒、两只鸡,甚至还有一纸盒大朵的有长茎的红玫瑰、一瓶用细长绿瓶装的花露水和三瓶粗瓶的香水。孩子们在篮子里发现了一封信,信中说:

亲爱的罗伯塔、菲莉丝、彼得:

相信你们已经收到需要的东西了吧。如果你们的妈妈问东西是哪里来的,告诉她是一个朋友送来的。朋友听说她病了,特意送过来的。当然,等她病好了,要把事实告诉她。如果她责怪你们不该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你们告诉她说我认为你们没有错,我希望她明白,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快乐。

G.P.

孩子们并不明白信的最后出现的“G.P.”是什么意思。

菲莉丝说:“我认为我们没有做错。”

伯比说:“是的,我们当然没有错。”

彼得把手插在兜里,说:“不管怎样,我们暂时不能将真相告诉妈妈。”

伯比赞同地说:“对,病好以前不能说。等她康复了,我们心情好了,也就不在意这一点点麻烦了。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把玫瑰花送给妈妈了。”

菲莉丝使劲地吸着气,说:“别忘了,这里还有蔷薇花呢。”

伯比说:“我怎么会忘记呢。对了,妈妈曾经说过,她小时候姥姥家有一排很密的蔷薇树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