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肿瘤外科疾病治疗与护理
1727300000031

第31章 常见肿瘤的介入治疗(3)

2.转移性肝癌。

3.减轻肝癌引起的疼痛和控制肿瘤破裂出血。

(二)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有碘过敏血管造影禁忌证者。

2.肿瘤病变已超过整个肝脏的4/5。

3.全身广泛转移(若用介入治疗以缓解症状,则属例外)。

4.终末期患者。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包括常规血管性介入术前检查、AFP检查。腹部B超或CT明确病变范围。

2.器械和药品准备:包括常用血管造影器械,肝动脉造影管或Cobra导管以及备微导管。化疗药物、栓塞剂、造影剂和常规药品等。

(四)手术步骤

1.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导管插至腹腔动脉造影确定肿瘤类型、大小、病变供血情况及门静脉有无瘤栓,尽可能进行超选择性插管,使导管深入至肿瘤的供血动脉。

2.先注入1~2种抗癌药物,然后再用碘化油与一种抗癌药物混合,组成碘化油抗癌乳剂栓塞剂,经导管注入,常可见碘油沉积,也可用药物微球、微囊,如白芨微球做终末栓塞。

3.根据情况再用明胶海绵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

4.造影观察栓塞效果,直至癌肿供血动脉完全阻塞,拔除导管,加压包扎穿刺点。

二、肝癌经皮穿刺消融治疗术

肝癌的消融治疗术是采用经皮穿刺,使其尖端达肝内病灶后注射乙醇或50%醋酸溶液,使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可以缩小、控制或延缓肿瘤生长速度。

(一)适应证

1.小于3cm小肝癌。

2.肝硬化或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动脉内灌注及栓塞治疗者。

3.大于3cm,经动脉灌注或栓塞后肿瘤坏死不完全,或肿瘤血液供应复杂而无法实施肝动脉灌注和栓塞者。

(二)禁忌证

1.有大量腹腔积液,特别是肝包膜下有较多积液、黄疸和肝、肾衰竭的患者。

2.肿瘤占肝脏面积超过60%,呈浸润性或弥漫性生长的患者。

3.患者全身情况差,有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或全身多处转移者。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

2.器械和药品准备,包括超声诊断仪或CT、穿刺探头、20~22G穿刺针。95%以上的无水医用乙醇或50%乙酸溶液,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四)手术步骤

1.患者平卧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确定穿刺点,局部用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2.在影像指引下穿刺针穿入瘤体,注射无水乙醇或50%醋酸溶液,至肿瘤内。

3.穿刺针留置1~2min后,退针。

4.每次注射溶液量视瘤体大小而定,一般每次2~30ml,不超过50ml,每周1~2次,4~6次为1个疗程。

三、肝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

肝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是通过介入方法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导管前端至肝动脉内,导管尾端经皮下通道与埋植于皮下组织中的药盒相连,术后定期经皮穿刺向药盒内注入化疗药物,可以对肿瘤进行长期、规律、可控性的治疗。

(一)适应证

不能反复行经皮穿刺肝动脉内插管的患者。

(二)禁忌证

1.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2.肝、肾衰竭。

3.大量腹腔积液患者。

4.严重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同血管性介入常规准备。

2.器械和药品准备:除血管性介入常规准备外,另备全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药物注射泵。

(四)手术步骤

1.经皮股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穿刺,送入导丝、导管行腹腔动脉造影,更换留置导管做超选择性插入肝左、肝右或肝固有动脉内,进行固定。

2.于穿刺点下切开皮肤埋植药盒,再通过皮下隧道与留置导管连接,小心拧紧接头,注入肝素盐水于药盒内封管,证实无渗漏后,缝合切口放置引流条,24h取出引流条,1周后拆线。

3.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四、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术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术(PMCT)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利用超声仪器判断肝癌肿瘤的位置,精确地引导探针穿刺到病变部位,再植入微波辐射器,利用微波产生的高达65℃~100℃的局部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变性坏死,可以使原位灭活或局部根治。其优点包括操作简单,不受患者自身因素的限制,疗效显著、适用性广、创伤小以及安全可靠等。

(一)适应证

1.肝癌,肿瘤直径≤6cm的单发结节,或是小于3个多发结节。

2.心、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二)禁忌证

1.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

2.大量腹腔积液、一般情况差、全身多处转移者。

3.弥漫性肝癌。

4.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包括备皮、右侧肋区皮肤的清洁,其他同前。

2.器械和药品准备:除常规非血管介入准备外,另备微波治疗仪。

(四)手术步骤

1.在B超或CT导向下,确定穿刺点及路线。

2.常规消毒铺巾,用1%的利多卡因沿预定的穿刺线局麻至腹膜,小手术刀尖破皮,在B超或CT引导下将14G引导针插入病灶边缘,退出针芯,送入微波天线,退引导针,暴露芯线,连接微波电缆,接通电源辐射病变处。

3.退针时边辐射边退,以防针道出血、肿瘤种植及胆汁漏等。

4.输出功率40~80W,60~300s/次,直径小于3cm的肿瘤穿1个位点治疗1次即可。大于3cm者需多点多次治疗,要求两者之间的强回声区相互重叠。

5.微波凝固形成的强回声区要求覆盖肿瘤周围0.5~1.0cm的正常肝组织,以根除边缘微小病灶及有时实际肿瘤边缘不能准确定位的情况。

6.治疗结束后,局部碘酒消毒无菌纱布覆盖,送患者回病房。

§§§第六节胃癌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胃癌的方法:原发灶、转移灶肿瘤血管丰富的患者行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肿瘤血管不丰富的患者可选择埋置动脉化学治疗泵系统,长期的动脉内灌注化疗。经过治疗使瘤体缩小,减少术后血液转移概率,预防其他脏器转移。另外,经导管胃动脉内注入栓塞剂不会造成栓塞区域胃壁缺血、坏死、溃疡及穿孔等并发症,栓塞后30~45d恢复正常。

一、适应证

1.胃癌切除术前化疗。

2.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

3.高龄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

4.胃癌术后复发者。

5.胃癌伴远处转移者。

6.胃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动脉内化疗。

二、禁忌证

1.心、肝、肺、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全身衰竭者。

2.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3.已有全身广泛转移者。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同血管性介入术前准备,术前1日晚服泻药或手术当日行清洁灌肠。

2.器械和药品准备,同血管性介入术前准备。

四、手术步骤

1.经股动脉采用Seldinger插管法,将导管引入腹腔动脉后造影。

2.先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及肝转移灶的供血血管后,再将化疗药物注入胃供血动脉。

3.肝转移者将药物注入肝固有动脉。腹腔淋巴结转移和(或)肝转移者,将药物注入腹腔动脉内。

4.用超液化碘油栓塞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

§§§第七节胰腺癌的介入治疗

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可选择介入治疗,包括采取动脉灌注化疗、导管引流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能降低复发率。

一、适应证

1.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胰腺癌。

2.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腺癌。

3.胰腺癌外科手术切除后复发者。

4.胰腺癌伴有远处转移或术后发生转移者。

5.胰腺癌术后预防复发的动脉灌注化疗。

二、禁忌证

1.全身衰竭呈恶病质者。

2.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大量腹腔积液者。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同血管性、非血管性介入准备。

2.器械和药品准备,同血管性、非血管性介入准备。

四、手术步骤

1.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胰腺癌区域供血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以增加肿瘤区化疗药物的浓度分布,提高抗癌效果,减轻全身不良反应。

2.瘤内注射治疗:用不同方法将各种抗癌剂直接注射到实体瘤内,通过化学或物理效应杀灭癌细胞,临床常用无水酒精等进行瘤内注射。

3.胆管引流术: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和(或)置入胆管支架解除晚期胰腺癌所致阻塞性黄疸,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质量。

4.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晚期胰腺癌所致剧烈腰背痛在药物镇痛效果不佳时,可在CT导向下,用Chiba针经皮穿腹腔神经丛,注射10~15ml无水酒精,镇痛效果显著。

5.药盒导管置入术:经皮穿左锁骨下动脉,插入细导管至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导管尾端外接药盒,埋植于皮下,使药物经药盒连续对肿瘤组织进行灌注,效果较一次性大剂量灌注更佳。

§§§第八节肾癌的介入治疗

肾癌也称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实质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其中50~70岁发病最多,男女之比为3:1。

肾癌的临床三大表现:血尿、肿块、疼痛。手术切除是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放射化学免疫治疗等效果不理想。

肾癌的介入治疗包括肾癌姑息性治疗及肾癌术前栓塞治疗。

肾癌姑息性治疗是指通过栓塞阻止肿瘤的供血,使肿瘤广泛坏死、缩小,同时经动脉灌注化疗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加化疗药在肿瘤组织的首过效应而发挥治疗效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晚期肾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肾癌术前行肾动脉栓塞治疗,可使肿瘤明显缩小、肾周包膜水肿减轻,有利于手术分离、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且可减少肿瘤细胞扩散,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一般栓塞治疗48h后即能顺利行肾癌根治术。

一、适应证

1.肾癌的姑息性介入治疗。

2.肾癌手术前治疗。

3.肾肿瘤引起的出血。

二、禁忌证

1.对侧肾功能不良者。

2.泌尿系统有严重感染者。

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如严重心力衰竭、冠心病者。

4.具有全身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5.对造影剂过敏者。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同常规血管性介入准备。

2.器械准备:同常规血管性介入器械。另备栓塞剂、化疗药物。

四、手术步骤

1.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在透视监视下经髂外动脉、髂总动脉将导管插至腹主动脉,于第12胸椎至第2腰椎水平将导管插入肾动脉内,然后以5~7ml/s的速度注入造影剂20~30ml行肾动脉造影,了解肾动脉、肿瘤供血及动静脉瘘等情况,以确定栓塞方案。

2.造影时,若肿瘤染色不完全,应寻找相应血管进行造影并予以栓塞。若肿瘤为泛血管,染色不佳,可用0.1mg肾上腺素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注入动脉内,20s左右再重复进行血管造影。有动静脉瘘时,可先用明胶海绵条或颗粒栓塞瘘口后再开始化疗药灌注和栓塞治疗。

3.超选择进入患侧肾动脉肿瘤供血支,姑息性介入治疗选择碘油10~20ml与5-FU、DDP或MMC、ADM充分乳化后注入,然后用明胶海绵颗粒作完全栓塞。如为术前治疗则不用化疗药,单用明胶海绵碎片作完全栓塞,48h后进行手术切除。

(李祥、孔亚军、王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