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学会和不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
学会和不喜欢自己的人相处,是一种精明的办事策略。
学会和不喜欢自己的人相处,是一种精明的办事策略。人的某种本能趋势就是与自己喜欢、欣赏的人靠近,同样也就远远的躲开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然而,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经常要与不喜欢自己的人,甚至是与自己相敌对的人打交道,这就需要用到一些技巧。
当遇到与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人时,应该怎么做呢?
哈蒙曾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矿产工程师,他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德国佛来堡攻读了3年。毕业回国后他去找美国西部矿业主哈斯托。哈斯托是个脾气执拗、注重实践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质彬彬的专讲理论的矿务工程技术人员。
当哈蒙向哈斯托求职时,哈斯托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就是因为你在佛来堡做过研究,我想你的脑子里一定装满了一大堆傻子一样的理论。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于是,哈蒙假装胆怯,对哈斯托说道:“如果你不告诉我的父亲,我将告诉你一句实话。”哈斯托表示他可以守约。哈蒙便说道:“其实在佛来堡时,我一点学问也没有学回来,我尽顾着实地工作,多挣点钱,多积累点实际经验了。”
哈斯托立即哈哈大笑,连忙说:“好!这很好!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那么,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在有些情况下,别人所持的观点如何,对自己来讲并不那么重要。这时,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去纠正他的观点,而是尊重他的意见,维护他的“自尊心”。
精明的人在对付反对意见时常常尽量使自己做些“小让步”。每当一个争执发生的时候,他们总是在心里盘算着:关于这一点能否作一些让步而不损害大局呢?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应付别人反对的惟一的好方法,就是在小的地方让步,以保证大的方面取胜。
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洛克菲勒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暴客恣意谩骂他达10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和善的神气注视着这一位攻击者,那人越暴躁,他便显得越和善!
那无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他渐渐的平息下来。因为一个人发怒时遭不到反击,他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他是做好了来此与洛克菲勒作斗争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将要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语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未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仍然得不到回应,只得索然无味的离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
不理睬他人对自己的无礼攻击,便是给他最严厉的迎头痛击!成功者每战必胜的原因,就是当对手急不可耐时,他们依然故我,显得相当冷静与沉着。
当然,如果你真的不幸遇上了非常讨厌的家伙,在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上,建议你还是向林肯总统学习。
有一次,林肯的办公室突然闯进一位来求职的人,这人连日来访已有几个星期了。他来后照样提出了老问题,要求总统给他一个职位。林肯总统说:“亲爱的朋友,这是没有用的。我已经说过了,我不能给你那个职位。我想你还不如立刻回去的好。”
那人听了以后变得恼羞成怒,很不客气的大声说:“那么,总统先生,我知道你是不肯帮我忙的!”众所皆知,林肯总统的良好修养与忍耐力是著名的,但此时他真的无法再忍受了。他对那人注视良久,然后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那人的身边,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拉到门外,然后重重的将门关上。
那人又推开门,大声吼道:“把证书还给我!”林肯从桌子上拿了他的文件,走到门口,猛地一掷,再次把门关上,回到原位。
作为一个极为谦和的一国之首,在必要的时候终于生气了。因为此人确实是个无赖,根本不值得林肯运用其他的策略。他知道在必要的时候应该有自卫的举动,必须挺身而出!我们每个人也一样,不仅要行使我们自己的权利,必要时更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85、要懂得跟时间赛跑
岁月不饶人只是一些自怨自艾者的悲观态度,而办事成功者会说与时赛跑,生命永远年轻。
我们都知道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追赶太阳,开始了人类与时间赛跑的历史。与时间赛跑,就是人要提高自己的速度。
跟时间比速度,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生命的创造速度。
成功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能够比别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日本有个汽车推销员,名叫椎名保文。他在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个分公司里工作,从1968年到1981年不到13年时间,就推销了4000辆汽车。如果把13年按月数计算,等于156个月。他每个月平均推销汽车25.6辆。除了星期天和节日,每个月的实际工作日只有25天。那么,椎名是以一天一辆的速度推销汽车的,而他的顾客还都是个人消费者,没有一个大批购买的客户,他的速度实在惊人。一般汽车推销员平均每月推销4到5辆,椎名一个人的推销数是别人的五六倍。一个汽车销售公司经营的一个营业所平均有7~8个推销员,一个月大约平均推销30辆汽车,而椎名一个人的推销量相当于一个营业所的推销量。椎名为什么能够推销那么多的汽车呢?
答案是勤奋产生效率。
椎名是靠勤奋向时间要效率的人,他的人生是成功的。
跟时间赛跑,就是向时间要效率。跟时间比赛,就能使你的生命延长。跟时间赛跑,你的生命就不会老。
86、居安能思危,处乐不忘忧
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居安思危是一种预测力,它是指人们对现在的一切存在合理的质疑,时时考虑到危机到来的可能。居安思危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并可以将风险带来的压力在事前就予以解决。居安思危靠的是一种逻辑推理的分析习惯。对凡事抱有警觉的态度,事先预测到风险存在于哪些地方,并想好对策。这样无论遇到什么风险,都有可攻可守可进可退的两全之计。要养成居安思危的能力,就要试着从事情的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并尽量的考虑全面。对事情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并能对任何一种突发状况都保持泰然自若的心态。
居安思危在生意场上的运用十分重要。有这样一个故事:曾任美国通用公司总经理的查理·威尔逊,以考虑事情全面而周到著名。有一次,当他的儿子决定对一家公司进行投资时,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的儿子认为,对方开出了极好的条件,对于投资方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的。无论从公司的营业、运转、资金,各方面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简直就是一个投资的绝好机会。威尔逊于是说:“问题就是出在他们给的条件太好了!你想想看,在对方如此优厚的条件之下,这家公司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达到收支平衡,所以失败的几率很大。即使他们真的成功了,也会为了达到收支的平衡甚至赚钱而承担过大的压力。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怪你逼他们逼得太紧,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要被破坏,如果你认为他们是值得长期合作的好伙伴,那么就应该让他们的努力所得要大过你,这样双方将来才不容易有不愉快出现。”
中国人早就意识到,处在安全的环境里,危险和困难随时都会出现。《周易·系辞下》里就说过:“是故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左传·襄公十一年》里,也有一段话:“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是说在太平或平安的时候,不要忘记灾难和危险有到来的可能性。总想着有危险,才会有准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如果不懂得居安思危,那么衰败的过程在兴盛和圆满的时候就开始了。唐玄宗虽然不是亡国之君,但他统治时期发生的安史之乱,给当时的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唐玄宗通过宫廷政变夺得皇位后,开始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他统治的前期,政治安定,生产发展,国势昌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很活跃。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先进文明国家,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的年号叫“开元”,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杜甫回忆那时的繁荣景象,在诗歌《忆昔》中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但是,唐玄宗晚年荒于声色,宠爱杨贵妃,整日在宫中饮酒作乐,不理政事。唐玄宗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黑暗腐败,人民的不满情绪滋长,给有野心的军阀以可乘之机,终于在天宝末年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大叛乱。这正是唐玄宗贪图安逸没有危机感所造成的恶果。他宠爱的杨贵妃落得了“婉转峨嵋马前死”的下场,而他也背上了“昏君”的千古罪名。“安史之乱”历时8年,使黄河流域的繁荣经济遭到了灾难性的大破坏,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从中唐到晚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僚间朋党相争,愈演愈烈;农民失去土地,破产流亡,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唐王朝终于在公元907年灭亡。
87、巧妙指出他人的错误
巧妙指出他人的错误是精明人办事必知的技巧。
每个人都会犯错,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一遇到自己的身上,很多人就会犯嘀咕:难道要我承认我不如别人?于是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在实际生活中已是屡见不鲜的例子。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它告诉人们,有时候以暗示的方法巧妙指出他人的错误,反而能使事情得到完满解决。
克洛里是纽约泰勒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承认多少年来,他总是明白指出那些脾气大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因为那些检验员,”克洛里说,“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裁决下去,决不肯再改。”
后来克洛里看出,他虽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因此,他决定改变技巧,不再抬杠了。他自述了决定改变后的一件事:
“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他们的规格。他的公司已经下令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在木材卸下1/4车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
“我立刻动身到对方的工厂去。途中,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一般在那种情况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引用木材的初级规格,来说服对方的检验员,那批木材符合标准。然而,我又想,还是把学到的做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
“我到了工厂,发现科主任和检验员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吵架的姿态。我们走到卸货的卡车前,我要求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
“看着他进行了一会儿,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检查太严格,而且也把检验规则弄错了。那批木料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多。白松碰巧是我内行的,但我要对检验员评定白松的方式提出反对意见吗?不行。我继续观看,并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乎标准的理由何在。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只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我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他,并且坚持要他把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这使他高兴起来,于是我们之间的剑拔弩张的气氛开始松弛了。偶尔我小心的提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规格的,也使他觉得他们的价格只能要求这种货色。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有意难为他。”
“渐渐的,他的整个态度改观了。最后他坦白承认,他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并且向我询问车上搬下来的白松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松板都合乎检验规格。而且仍然坚持,如果他还认为不合用,我们不要他收下。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用的木材,就有罪恶感的地步。最后他看出,错误是在他们自己没有明确指出它们所需要的是多好的等级。”
“最后的结果是,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于是我们收到一张全额支票。”
“单以这件事来说,运用一点小技巧,暗示出别人的错误,就让公司获得了一大笔金钱,而我们所获得的客户的信任,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