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箫音袅袅
1744100000122

第122章 天地玄机(2)

早在很久,伶伦就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凡间的一切,但这次,听了黄帝和神农的话语之后,伶伦对黄帝和神农俩人失去了信心,他,一位精通音律的人,他,这样一位做了神仙的人,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布局,安排一位可以拯救凡间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去凡间,去那个四分五裂、狼烟四起的地方普渡众生。”

一路上,伶伦在心里不停地想着这位可以担当重任的人选,回到府邸之后,大弟子“嬴政”正在阁楼上挑灯夜读,而“小黑子”正抱着“扫把”座在门前,依靠在门边呼呼大睡。

听见伶伦回来,小黑子一个骨碌起身,向伶伦施礼嘴里说道:“师傅,你回来了!伶伦微笑着冲一脸焦黑的小黑子回话到:”回来了,回来了,一边向府邸中走,一边回答小黑子。

见伶伦面色沉重,小黑子紧紧地跟在伶伦身后,当伶伦坐下来之后,转眼之间,小黑子端上一杯飘香的清茶,小黑子毕恭毕敬将清茶递给伶伦,伶伦顺手将紫竹萧交到小黑子的手里,小黑子看着伶伦递过来的紫竹萧,细细端详那发着黝黑黝黑酱紫色光的紫竹萧,看着手里的紫竹萧,小黑子被紫竹萧那表皮之下的纹路吸引,那紫竹萧表皮之下的纹理,错落有致,好像人体血管,纵横交错的镶嵌在表皮之下,再看那紫竹萧上面那八个小孔,圆圆的向蚕豆大小,小黑子心里不由得赞叹,小黑子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抚摸起手里的紫竹萧。

从小黑子脸上的表情看得出,这小子,对这根紫竹萧非常的感兴趣,小黑子爱不释手的神态引起了伶伦的注意,伶伦喝了一口清茶,望着小黑子这位愣头愣脑的小子,伶伦心里对这位从前远游时救回来的小子非常的喜欢,这位看上去长得“黑不溜秋”的小子,人很不错,天性敦厚老实,也怀有一刻善良的心,伶伦心里问自己道:“派小黑子去凡间解救那受苦受难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正在伶伦心里想着自己的这个想法的时候,那黑小子不小心,将手里的紫竹萧掉落。那根紫竹萧就要落地的刹那之间,伶伦伸出手掌,那根就要触地的紫竹萧快要接近地面的一刻,拐了一个弯,飞向伶伦空中展开的手掌,这一刻,小黑子的脸藤的红了起来,小黑子脸上的颜色眨眼之间变得更加的酱紫。

见此情景,伶伦笑着对小黑子说道:“不妨事,不妨事,这不,它不是没有掉落在地吗?”

小黑子在伶伦的宽慰之下依然满脸涨的通红,眼中露出愧疚的表情对伶伦说道:“师傅,我真没用,差点将紫竹萧掉落在地……”

伶伦起身,拍拍小黑子的肩头说道:“不妨事的,你不要这样不开心,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即可……

小黑子认真听着伶伦的教诲,不停地点头。

伶伦一边走,一边对小黑子说道:“你去打扫你的庭院,我去阁楼转转,小黑子离开伶伦来到庭院之中,来到庭院,小黑子拿起扫帚,飞快的打扫着庭院,他那认真的模样,好像要将先前将紫竹萧自己掉落的错误补偿一般……”

望着小黑子挥舞扫把打扫庭院那模样,伶伦摇了摇头。

当伶伦转头,看见阁楼那亮着的窗扇的一刻,想起了“嬴政”那小子,于是,伶伦向阁楼走去,“咚咚”伶伦脚底踩在上阁楼的木梯之上,发出声响。转眼之间,伶伦来到阁楼门口,“吱扭”伶伦推开阁楼的房门,这一刻,出现在伶伦眼前的是:一位长着国字脸,身材魁梧的小子,正坐在一卷卷如山的竹简中,双眼聚精会神的盯着手拿的竹简细细品读的人。

这间阁楼,是伶伦从前谱写“乐谱”的地方,原本这里,堆放着伶伦从出生到变成神仙这段时间谱写的“乐谱”,但后来,伶伦神游凡间的时候,收集来很多凡间的古书典籍堆放在此处。

故此,这间阁楼现在变成了伶伦的“书阁”,那靠墙位置四周码放的一层层竹简,书阁正中位置,堆放着竹简,整个书阁看上去非常的凌乱。凌乱的书阁中随手拈来,全是竹简。

房门被伶伦推开的一刻,那端坐在竹简堆中长相伟岸的“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简,嬴政跨过一个个竹简,来到伶伦身边,向伶伦施礼道:“师傅,你回来了,徒儿不曾远迎,还望师傅宽恕!”

伶伦笑着对嬴政说道:“不妨事,不妨事。接着,伶伦一脸的和善,望着嬴政说道:”近一个阶段,师傅外出神游,你在做些什么?

“回师傅的话,徒儿在翻阅这里的竹简!”嬴政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你都看了哪些竹简?细细讲来!”伶伦问嬴政。

嬴政回答道:“师傅,自从你神游四方之后,徒儿已将这里大部竹简翻阅看完,还有一小部分,徒儿没有翻阅。”

伶伦听了嬴政的回话,脸上露出笑容。

这时,嬴政忽然问伶伦道:“师傅,徒儿先前正在翻阅一册竹简,对其中讲的东西一知半解……”

伶伦望着嬴政嘴里说道:“徒儿,哪里不解?”

嬴政急忙上前,从竹简堆中找出那本先前翻阅的竹简,手拿那本竹简,嬴政来到伶伦身边,指着竹简上的文字。

伶伦看着嬴政手里竹简上的文字,那竹简上画着一个篆字写就的“日”,中间一个篆字写就的“月”,再往下,一个篆字“明”。

看着那三个篆字写就的“日”,“月”,“明”三个字,伶伦一脸和善微笑着问嬴政道:“徒儿,哪里不解?快快讲来。”

嬴政眼中露出迷茫的光对伶伦说道:“师傅,这个日,乃是太阳,这个月,乃是亮,日和月相加在一起,就变成了明,徒儿不解,月亮乃是至阴之物,太阳乃是至阳之物,按常理,只有太阳才可以给大地万物之光芒,才可以称得上明,而现在,日和月加在一起至阴之物会将至阳之物的光芒吸收,故此,日和月两字叠加在一起,就会使至阳之物的光芒变得黯淡,何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