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捷径使其致富
17499600000001

第1章 走出墨守成规的怪圈

思维要有创新

哥伦布磕破鸡蛋后,再将其立在桌子上,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是的,生活中很多的创新,我们事后看来并不复杂,但正如哥伦布所说,这些事“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只是在有人做了以后”。

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既复杂又棘手的难题。这时候,如果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是好,很可能就会延误时机,铸成大错。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沉着应变,快刀斩乱麻,有破才能有立。就像哥伦布立鸡蛋一样——首先要有创新思维,打破常规思路。

1492年10月,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3年初,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受到国民的热烈欢迎,国王在王宫里设宴盛情款待。可是,哥伦布所受到的关注以及他巨大的声望令一些王公大臣和贵族心中产生了嫉妒之情。宴会上,有人对哥伦布说:“你发现了新大陆,可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发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哥伦布听罢,并没有说什么,起身取来一只鸡蛋,对在座的人说:“先生们,你们当中有谁能够把这个鸡蛋立起来?”

在场的很多人都试图把鸡蛋立起来,可是他们谁也没能做到这一点。这时,哥伦布把鸡蛋接过来,轻轻一磕,于是鸡蛋就稳稳地竖立在餐桌上了。接着,他以极平静的语调说:“先生们,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只是在有人做了以后”。

南北朝时,高欢任东魏孝静帝的丞相。有一次,他想试试自己的几个儿子谁更聪明。于是给每人各发乱麻一把,比赛谁整得最快最好。

几个儿子整理着乱麻,把乱麻一根根抽出来,然后又一根根理齐,想快却快不了,一个个急得手忙脚乱,大汗淋漓。这时,只见儿子高洋找来一把快刀,连砍数刀,将乱麻斩断,根本不理那些纠缠不清的乱疙瘩,然后第一个报告完成。

高欢问他为何如此整齐,他回答说:“乱者必斩!”高欢闻言大喜,认为此儿日后必将出人头地。果然不出所料,高洋后来成为北齐文宣帝。

在上述哥伦布巧立鸡蛋和高欢“快刀斩乱麻”的故事中,二人均利用了逆向思考的创新思维方法,从而有破有立,破旧立新,最终取得成功。

突破思维惯性

思维定式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思考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但思维定式却不利于创新思考;要进行创新思考,必须突破思维定式。

关在人工鱼池中的一头小虎鲨,虽然不自由,却不愁猎食,研究人员会定时把食物送到池中,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鱼食。

有一天,研究人员将一片又大又厚的玻璃放入池中把水池分隔成两半,小虎鲨却看不出来。研究人员又把活鱼放到玻璃的另一边,研究人员放下鱼,小虎鲨发现后立即冲了过去,结果撞到玻璃,疼得眼冒金花,什么也没吃到。小虎鲨恐怕也在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它看准了一条鱼,咻!又冲过去,撞得更痛,差点没昏倒,当然也没吃到。又休息了一段时间以后,小虎鲨饿坏了,这次看得更准,盯住一条更大的鱼,咻!又冲过去,情况没改变,小虎鲨撞得嘴角流出了鲜血,小虎鲨瘫在池底好久也没有动弹。

最后,小虎鲨拼着最后一口气,咻!再冲!但是仍然被玻璃挡住,这回撞了个全身翻转。鱼还是没有吃到。

小虎鲨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放弃了。

研究人员又来了,把玻璃拿走。然后,又放进小鱼,在池子里游来游去。小虎鲨看着触手可及的鱼食,却再也不敢去吃了。

其实人也很容易像小虎鲨一样,被过去的经验所限制。比如,如果问:由两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都能很快回答:“11”。又问:3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也都能很快回答:“111”。再问:由4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恐怕很多人也会按照先前的思路,很快回答说:“1111”。

请暂停阅读,思考一下:说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这对吗?如果不对,是什么妨碍了人们做出正确的回答呢?说由4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即使只是稍有数学知识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回答应当是:由4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即“11”的“11”次方。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很快就回答说是“1111”呢?这是由于,两个“1”组成的最大数是“11”,3个“1”组成的最大数是“111”,这种“类推式”的解法将会在人们的思考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而形成一种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惯性轨道。

我们这里说的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惯性轨道在思维科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式”。所谓思维定式,就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思维”。

思维定式对人们思考问题显然有很多好处。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思考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但思维定式却不利于创新思考;要进行创新思考,必须突破思维定式。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可是采取了很多方法以后,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电扇由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

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即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此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几个月之内就销售了几十万台。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竟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益。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这显然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都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规定过电扇必须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都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心理定式、思维定式。时间越长,这种定式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从思考方法的角度来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

进行创新思考,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新碰到的问题,还是思考如何对老一套的问题按某种新的方式进行解决,都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新的思考步骤,而基于思考以往的同类问题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必然会对创新思考产生一种妨碍作用、束缚作用,使人难以跳出思维定式的无形框框,难以进行新的尝试。

德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有句名言:“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往往使人们产生思维定式,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次,邻居盗走了华盛顿的马。华盛顿和警察一道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丢失的马,可是邻居强词夺理,硬说这马是他的,不肯把马交出。华盛顿想了一下,用双手将马的双眼捂住说:“既然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说出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邻居回答说。

华盛顿把手从马的右眼离开,却发现马的右眼光彩照人。“啊,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也光亮亮的。“糟糕!我又错了。”邻居为自己辩解说。“够了!够了!”警察说,“这已经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走吧!”

邻居为什么被识破?因为华盛顿巧妙地利用了人的思维定式,先使邻居在心理上认定马的眼睛有一只是瞎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沉锚效应”。邻居受一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的暗示,便认定了“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所以,猜完了右眼猜左眼,却想不到马的眼睛根本没瞎,华盛顿让他当场现了原形。

可见,“思维定式”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和利用它。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只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而且保加利亚队握有球权,可以说已是稳操胜券。

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晋级下一轮。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可能性是很微小的。

我们的一般想法就是,保加利亚队只好碰运气一拼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该队的主教练突然请求暂停。

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了,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在短短8秒钟内力挽狂澜。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

这时,球场上出现了大大出乎众人意料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

这时,全场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保加利亚队这一出人意料的创新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是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要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员工,就要向这位教练学习,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如果想要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打破思维定式开始,做到以下几点:

(1)克服从众心理。

(2)养成刻意另想主意的习惯。

(3)养成多角度观察和评价事物的习惯。

(4)将“一闪念”坚持下去。

(5)将创新想法行动化。

某针织厂的主要产品是男式汗衫。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老式的汗衫越来越无人问津,到后来只有退休老人才穿它,因此人们便称其为“老头衫”。

该厂的仓库里“老头衫”积压严重,以致工人发不出工资。他们想要转产,但缺乏资金,困难重重,工厂面临破产的境地。

这时。有位年轻的技术员提出一条建议:将积压的白汗衫,在后背和前胸部印上一些美术字写的警句,例如“朋友,请自尊”、“忍一步,海阔天空”等等。作如此小小的改动,或许能打开销路。

她的理论根据是,年轻人有求奇求新的心态,而在衣服上印上漂亮的警句,正符合他们追求新奇的愿望。这样做,“老头衫”有可能成为时装衫。

但厂里很多人不同意她的意见,认为款式不改变,仅印上几个字就想让积压品变为畅销品,简直是笑话。只有厂长很重视这位年轻人的建议,决定先试印一小批投放市场。

很快,一批印有警句的汗衫投放市场了,美其名日“文化衫”。令人吃惊的是,销售情况出乎意料的好。第一批文化衫上市后备受青年人的青睐,成为热销货,不久便被抢购一空。

于是,第二批、第三批印有警句的汗衫源源不断地上市,大量倾销。一时间老头衫变成了时髦衫,风靡全市,以致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衫热。该厂仓库里的积压品全部抛售一空,当年赢利达百万元。

让思维自由挥洒

卡文迪许的思维有一个宝贵的东西:没有固有的概念、成规的限制,敢于横冲直撞,想到就做,敢闯敢试。因而他跑到了众多科学家的前面,第一个称出了地球的重量。

在哥白尼之前,“地心说”统治着天文学界: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前,牛顿的万有引力似乎“完美无缺”……大家的思维因有了一个现成的结论,而变得循规蹈矩,不再去八面出击。后来,哥白尼和爱因斯坦“横冲直撞”,前者发现了“地心说”的错误,后者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局限。因此,我们要学一学野马,让思维在自由的原野上“横冲直撞”一下。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作为地球的儿子,人类早就渴望了解母亲的身世,也想知道地球的模样,包括她的半径与重量。古希腊科学家用巧妙的方法测出了地球的半径约有6400多公里。那么地球的重量又是多少呢?

地球如此巨大,如此沉重,要想用普通的秤来秤出地球的重量,那实在是天方夜谭。第一,世界上没有这样一杆能称得起地球的巨秤,而且谁也无法制造秤得起地球的秤来。第二,就算有了这样一杆秤,又有谁能像在菜市场上称黄瓜、番茄那样称出地球的重量?就算是有了一个力大无穷的人能提得起地球。他总不可能站在地球上称地球吧?

许多科学家在碰到地球的重量这个问题时,不是绕过去,就是掉头而返。他们不是不想知道,也不是没有做出过努力,而是在碰壁之后得到了一个结论:人类暂时还没有能力称量地球。

这个结论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大家不再对地球的重量感兴趣,偶尔看一眼,便摇头而去。

1750年,英国19岁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向这个难题挑战。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课题:称出地球的重量。

卡文迪许是个毛头小伙子,他不知道别人为这个问题伤了多少脑筋,也不知道大家曾经试用了什么方法。他像一个小马驹闯进了一片丛林,横冲直撞,他的思维毫无顾忌和阻碍。

在思维的冲撞中,卡文迪许想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个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这个定律为测量地球提供了理论根据。卡文迪许想,如果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知道了其中一个物体的重量,就能计算出另一个物体的重量。

这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但是,实际测定中,还必须先了解万有引力的常数K。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常数的值,这样,即使其他几个因子都知道了,也难以计算出地球的重量。因此,要称地球重量,必须先测出引力常数。

卡文迪许通过两个铅球来测定它们之间的引力,然后计算出引力常数。两个普通物体之间的引力非常小,不容易精确地测出。要精确地测出它们之间的引力,必须使用很精确的装置。当时人们测量物体之间引力的装置是弹簧秤,这种秤的灵敏度太低,不能达到实验要求。引力常数测不准,地球的重量就测不准。

卡文迪许利用细丝转动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引力的装置,细丝转过一个角度,就能计算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然后把引力常数计算出来。但是,这个方法仍以失败告终了,因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太小了,细丝扭转的灵敏度还不够大。只有将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才能测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计算出引力常数。

现在,测量地球重量的一大关键就是灵敏度问题。卡文迪许为这个问题绞尽了脑汁,想了好几种办法,但是,结果都不怎么理想。

有一次,他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突然看到几个孩子在做游戏。其中有个孩子拿着一块小玻璃在玩着光斑的游戏。那个孩子把小镜子对着太阳,把太阳光反射到墙壁上,产生了一个白亮的光斑。小孩子用手稍稍地移动一个角度,光斑就相应的移动很大的距离。卡文迪许看到这里,猛然醒悟,这不就是一个距离的放大器吗?灵敏度不可以通过它来提高吗?

孩子的玩具使卡文迪许受到启发。他在测量装置上也装上了一面小镜子,细丝受到另一个铅球的微小的引力,小镜子就会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小镜子反射的光就转动到一个相当大的距离。利用这个放大的距离,就能很精确地知道引力的大小。

卡文迪许用这个放大的装置精确地测出了两个引力常数,再次测出一个铅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很快就把地球的重量计算出来了。

就这样,卡文迪许第一次称到了地球的重量。

人们用陌生而又敬佩的眼光打量着这个野性十足的青年人。同时也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青年人能够跑到众多科学家的前面?

大家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卡文迪许的思维有一个宝贵的东西:没有固有的概念、成规的限制,敢于横冲直撞,想到就做,敢闯敢试。

多年以后,一个实验让人们对“横冲直撞”4个字再次刮目相看。

这个实验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所做的。他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冲击,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时间不久,所有的苍蝇都掉头从瓶口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光、背光,碰壁之后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从瓶子中逃出。

威克教授由此总结说:“横冲直撞要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一位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到了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来者的穿着打扮: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嵌着宝石的领带夹子……显然是一位很有实力和修养的人。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桌上:“这些作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了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犹太富豪不露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到那边去办手续吧,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股票、国债、债券等都还给您……”

“谢谢……”犹太富豪办完手续,便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

他从后面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说:“对不起,先生,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想问什么?”

“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你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一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既然你非要弄个明白,那我就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情,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券很碍事,不方便。我到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由贵行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

既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能用头脑支配金钱。只有金钱而没有头脑的人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头脑只能被金钱所支配。文无定体,商无定市。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用独创视角看世界

独创常常表现为打破常规。打破常规就要求思维具有批判性:追求与众不同,就要求思维具有求异性。“第四只眼”常常用一种近乎挑剔的眼光看问题,并总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罕见的、非常规的想法。

印度一位学者曾写过一本讲述创造学的书,名为《第四只眼》。他说,人有两只眼睛,神有三只眼睛,如果通过创造力开发,那么人人就会有第四只眼。可以比神还聪明。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人和人的差异在于有的人注重创造力的开发,固而显得创造力更强些;有的人总是墨守成规,忽略创造力的开发,因此就显得创造力弱一些。

创造力的另一神奇之处在于,孩子的创造力不一定比成人差。文化水平低的其创造力不一定比专家学者差。这一点颇可鼓舞广大青少年的信心。

一些青少年运用第四只眼所做的发现、发明及创造,令众多专家学者也为之折服和倾倒。

青少年运用“第四只眼”,展开想像的翅膀,其创造才能最直接地体现在写作、绘画领域。1996年8月,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想像绘画展览在天津举行,其精品佳作让人目不暇接。

一位小朋友画了未来的电视机模型,这是一种电视机机壳的4个面都能出现电视画面的“多频道、多屏幕电视”,不同的家庭成员可以选择不同的频道,在不同面看电视,而互不干扰,未来的电视机设计者们能否实现她的这一独创性想法呢?

一位小朋友的画表达了“我长大后要造一种语言翻译机,使世界这个大家庭中所有的人和动物都能随意进行语言交流,也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这一梦想。一位小朋友画的“解脱”,反映她幻想发明一种“百科知识输入机”,当人们睡觉时,机器能把所需的知识输入脑子里。

还有一位小朋友画的“长大了,我要种这样的树”,他设想。只要种一棵树,就可以结出苹果、梨、桃、菠萝、葡萄、香蕉、桔子、石榴等各种美味的水果。从节省土地的经济学角度看,这一设想极为合理,但它又大胆地向现代生物工程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难题,谁敢轻易就说这是荒唐的呢?

上海一位名叫王驷通的三年级学生,他穿的风衣上有一根带绳,绳的两头从风衣内串出来,可以把衣服扎紧。他有时会不小心将绳从一头拉出来,但要将绳的一头沿细窄的串绳洞串回去可就难了。每次他都要找妈妈。妈妈用一根别针连在绳头上,由于别针是硬的,可以用它来“牵引”带绳。有一天,带绳又“逃”出来了,可家里一时却找不到别针。一天,他从冰箱中取一根雪糕吃时,突然想到可以先把这根绳弄湿了放进冰箱里,把它冰成马蹄形,然后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已冻硬的“冰绳”串过风衣上的串绳洞了。

王驷通同学运用“第四只眼”所做的发现,虽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的设想却有其独创性的一面,因为“把绳子也像雪糕一样冻硬”,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而这种独创性恰恰是构成创新思维的基础。

所谓人的“第四只眼”,本质上说的是人的独创性。独创常常表现为打破常规。打破常规,就要求思维具有批判性;追求与众不同,就要求思维具有求异性。“第四只眼”常常用一种近乎挑剔的眼光看问题。并总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罕见的、非常规的想法。

过去曾有一位画师收了几个徒弟,为了考验徒弟们的天赋。画师给了每个徒弟一张白纸,出了一道题,要大家用最简练的笔墨画出最多的骆驼。结果当答卷交上来时,师傅发现,几个徒弟的画法有很大的差异。

几个年龄较大的徒弟想法很普通,有的在纸上画了许多小骆驼,有的干脆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了大量的圆点,用圆点表示骆驼。但这些画都被画师认为缺乏创意。因为这几幅画的思路是一样的,即尽可能画更多的骆驼,而纸上无论画多少,都是有限的。只有小徒弟的画最有独创性:他画了一条弯弯的曲线表示山峰和山谷。画上只画了一只骆驼从山谷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一个头和半截脖子。这可以表明,谁也不知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或许就是这一、二头,或许三、四头,或许是一个庞大的骆驼群……

最早的火车是用齿轮做车轮的。轮与铁轨之间是用齿轮咬合着齿轨行驶的,因为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火车才不会脱轨。但这样一来,火车行驶得很慢。火车司炉工史蒂文森用“第四眼”想到“让火车改用平轮、平轨”。结果证明,火车不但没有打滑脱轨,而且速度提高了将近10倍。

一个人若潜心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善用“第四只眼”,其能力也会增大十倍甚至百倍。

费涅克是一名美国商人,深知许多城市居民饱受各种噪音干扰之苦。在一次休假旅游中,小瀑布的水声激发了他的灵感。他用立体声录音机,录下了许多小溪、小瀑布、小河流水发出的声音,还录下了许多鸟鸣的声音。然后,将复制整理的录音带高价出售。这种商品把那些久居闹市的人们,带进了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尤其买“水声”的顾客川流不息,因为许多市民喜欢在“水声”的陪伴下安然进入梦乡。

弗雷德里克·图德被称为“冰王”,他因为经营人们认为不值钱的冰而发了大财。图德的想法很简单:把冰从不值钱的地方运到可卖高价的地方。这个大胆的想法,曾使同时代的人感到迷惑和可笑。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图德全力以赴地忙于运冰,随之而来的是滚滚财源。仅1856年,图德就向菲律宾、中国、澳大利亚、西印度群岛等地用船运送了14.6万吨冰。天道酬勤,图德从司空见惯的冰中获取了大笔利润。可以说,到了19世纪中期,图德已经牢牢地确立了自己的冰王地位。

浅野总一郎23岁时走出故乡的小山村,来到了满眼繁华的城市——东京。当时浅野总一郎身无分文,吃饭也成了问题。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泉眼。已经整整一天没吃东西的浅野总一郎,用手捧起泉眼里的水来充饥解渴。没想到,他一喝完泉水,顿时觉得非常清凉,非常可口。他想:“干脆卖水算了。”于是,他捡来卖水的工具,在路旁摆起了卖水的小摊,开始了他的卖水生涯。两年后,25岁的浅野总一郎已赚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开始转向经营煤炭……

在许多人眼中根本不值钱的东西,却可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商机。

打破常规思路

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说:“你打破常规是为了让具体的每一个人都获利,获得益处。实际上你是为了每个人的利益去打破常规的。而我觉得打破常规,甚至为了当事人而打破常规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常常连当事人都表示并不理解你。”

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在大学里学的是数学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后,作为一位有执照的心理学家,他曾在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达19年之久。他撰写了200多个才干案例,涉及多种行业和人群,他和保拉·尼尔森合著了《飞向成功》,并且和马克斯·白余汉合著了畅销书《现在,发现你的优势》。1969年,他辞职创办了SRI公司,主要从事人才选拔、管理研究和调查研究,在业内享有盛誉。1988年,SRI公司与盖洛普公司合并。他是盖洛普公司的前董事长,现为盖洛普国际研究和教育中心的主席,同时也是该中心的世界领导人研究的首席案例撰稿人。

克利夫顿作为成功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20世纪末完成的行为科学研究成果《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在美国出版后,好评如潮,长时间位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商业类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并成为美国著名商学院的教材,在哈佛大学引起了强烈反响。

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首先就是打破一切常规。做到打破常规首先就是要当自己的本色,回归真实的自我;其次就是增强自己的自知之明,也是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比如说我们会有一些规矩,比如几点钟上班等等,其实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偶尔有些人也会迟到。某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规矩其实也有不适用的情况。优秀的世界级管理者的特点是规矩比较少,不喜欢受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关注的是怎样可以使他们管理的员工的思想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强调,要想打破常规,不可或缺的是自信和勇气,因为打破常规有时候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他说:“你打破常规是为了让具体的每一个人都获利,获得益处,实际上你是为了每个人的利益去打破常规的。而我觉得打破常规,甚至为了当事人而打破常规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常常连当事人都表示并不理解你。”

“比如,我解雇过人。我所倡导和推荐的优秀管理人,他们的管理是因人而异的。这种区别对待首先体现在根据当事人的情况设定目标,同时看他们是否在条件充分时能够达到。如果不能达到,那么当事人会比你知道的还多。美国盖洛普在美国中心城市分公司的负责人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发现员工完不成工作指标时会考虑能否使他重新定位,有没有办法来解决。但领导人要尽量避免先入为主,要问当事人有什么地方我们没有想周全。因此相互信任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位电脑公司的总经理,长期以来一直怀疑采购部门的经理和国外的一些原料厂商互相勾结,因为事后发现采购回来的原料比别家贵不说,品质也不如别家的好。

可是这个总经理虽然直觉地发现不对,却又无确实的证据可以纠举,如果直接地去问采购经理,他一定不会承认的。

有一天早上,采购经理一上班,打开电脑开始工作,没多久即夹起皮包匆匆外出,接着几天都没来上班。

自然地,按照公司规定,如果员工多日旷工,公司可以旷工未到为由,予以解聘。

嘴角带着一丝诡异笑容的总经理,很快地大笔一挥,在人事部呈上来的公文上批了几个斗大的字:旷工解聘。

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天,采购经理一上班,即接到一封国外来的不具名的限时邮件,信是这么写的:

“事情已经败露,请小心。”

接着他发现自己的抽屉有被搜过的痕迹,抬起头来又心虚地觉得总经理不时地投过来颇为奇怪的眼神,并且一直地在他的桌子前面走来走去。

他的心一慌,就急忙忙地趁着大家不注意,什么也来不及带走,夹起了公事包就往外冲。自然地,事后冷静下来,想要和国外厂商求证是谁发的信,也因为什么也没带而无法联络了。

那封邮件是谁发的?自然是头脑转得快的总经理托人发的喽!

美国一家书店的管理人员有一天向书店的经理问道:“这些比较冷门的书,很少有人翻动,怎么办呢?”

经理脑筋一转,对管理人员说:“你把这些书都排在中间的货架上,竖上一个牌子‘高级知识分子参考用书’。”

果然,没有多久,这些书都销光了。

宋徽宗时有一次举行画院考试,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才。全国的书画人才纷纷报名参加,希望能金榜题名进入画院。

徽宗出了一句古诗为题,要应征者照着诗意画出来。

古诗是“深山藏古寺”。

许多赴试的书生们一看到题目,立即着墨,都觉得很简单。

每一幅交出来的画都有着高耸苍郁、云雾缥缈的深山。庙宇的飞檐从树林中隐约地露出一角。

书生们各显神通,作品都十分的华丽、壮观。

徽宗一一地观赏所有书生的作品,都没有什么表情,最后在看到一幅平实无华的画时,却拍案叫绝。

这幅画不见庙宇飞檐,只简单地画着一位老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

妙啊!以和尚点出深山有古寺,这古寺藏得真是巧妙!

画这幅画的书生自然夺得了第一。

在一个学校的操场上,一群仪仗队学生穿着笔挺的仪仗队制服,十分神气地排成四列队伍,准备参加一个庆祝晚会。在晚会之中,学生们将要负责一场精彩的花式操枪表演。

因为晚会的场地不大且呈梯形,无法容下四列学生,仪仗队指导老师高声吆喝着重新整编队伍,将原本四列队伍合并成三列。

老师指着最后一列学生对仪仗队队长说:“将这一列给拆掉,二分之一分到第三列,四分之一分到第二列,六分之一分到第一列!”说完即转身去处理其他事务。

队长高声叫道:“最后一列报数!1,2,3……10,11。”

队长一愣,又叫道:“重新报数!”

“1,2,3……10,11。”

还是11位学生。

怎么办呢?如果照老师指示的来分,第三列分到5个半人,第二列分到2个人,第一列分到1个人。

队长摘下漂亮的帽子,搔搔头皮,他该怎么办?

他想了一下,慢慢地走到第四列,站到空位上。

第三列分到了6个人,第二列分到了3个人,第一列分到了2个人,总共是11个人。

分完后,队长走回队伍前端,得意地将指挥棒朝空中反转了一下,擎执在侧腰。

他高声叫道:“合并完毕。敬请察阅!”

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你就得拥有众人所没有的勇气和胆量。不要被所谓的规矩束缚了手脚,规矩是为庸人而置。

一个好的个性,在工作上必会有所表现、突破,无论在哪个部门都是别人急于网罗的对象。如果某人总是呆在同一个地方,容易守旧,丧失创造力,也会成为包袱对象。如果你是只想过众生营营般的生活,你可以维持现状,但如果你是想过大生活的人,就要奋力去争取每个升迁机会。

只有勇于走进某些禁区,你才能够采摘到丰硕的果实。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勇为天下先的精神正是开拓者的风貌。

公司的8楼有一间没有门牌的房间,没有一个员工知道那个房间里有什么,因为他们从未进去过。“任何人不得进入该房间!”总经理曾在每一个员工刚来的时候对他们这样说,他没有解释为什么。

这天,总经理又对一批刚招聘的员工交代了上面的叮嘱。“为什么?”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不为什么。”总经理还是没有说出原因。

回到工作岗位上后,年轻人一直都很纳闷,他觉得肯定有蹊跷,决定弄个明白。中午下班后,他没有先去吃饭,而是来到了8楼。他轻叩那没有门牌的房门,没有反应,他又慢慢地去推门,门没锁。他推开门,房间的中央有张桌子,有一张杂志大小的纸牌放在上面。年轻人走近桌子。他看到纸牌上写着:“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同事劝他不要给自己惹麻烦,赶紧把纸牌放回桌子上。但是他没有,而是径直奔向11楼的总经理办公室。

第二天,年轻人坐在公司销售部经理的位置上。

三个年轻人一同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他们来到了以盛产苹果著称的辽南地区。在一个偏僻的山镇,他们发观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交通都不发达,这种优质苹果仅在当地销售,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年轻人望着这些苹果,双目发亮。他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然后又返回,购买,销售。这样往返数次,他成了家乡第一名万元户。

第二个年轻人望着这些苹果,沉思片刻。他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100颗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坡,把果苗栽种上。整整三年的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灌溉,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第三个年轻人望着这些苹果,凝眸深思。一连几天,他什么也不买,只是围着果园东走走。西看看。最后,他找到果园的主人。主人问他:“你看好哪片苹果?想出多少钱?”

他笑着摇摇头,用手指指果树下面,说:“我想买些泥土。”

主人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卖了还怎么长果?”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着他,笑了:“好吧,你给一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把泥土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份、湿度等。然后,他承包了一片荒山坡,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然后,他在上面栽种上苹果树苗。

现在,10年过去了。这三位一同结伴外出寻求发财的年轻人命运迥然不同。第一位购买苹果的年轻人现在每年依然还要去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因为当地信息和交通已经发达,竞争者太多,所以每年赚的钱很少,有时甚至不赚或者赔钱。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年轻人早已拥有自己的果园,但是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较之有些逊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年轻人,也是最后拥有并收获苹果的人,他种植的苹果果大味美,和原来的苹果相比不相上下,每年秋天引来无数竞相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很公平,在单位时间内,最先赚到钱的人赚钱也最多,但是把时间单位放大,排序正好相反。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而且还很有礼貌。他6岁让梨的故事早已被人们知晓,被后人传为美谈,但孔融巧思分梨的故事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一天吃完午饭,孔融便钻进自己的书房去学习。这时老管家进房传话说:“小主人,在外地的伯伯、叔叔、婶婶和6个堂兄妹都来了,夫人叫你到前庭去见见他们。”听到这些,孔融高兴地跳了起来,说句实在话,伯伯、叔叔长年在外地做官,孔融长这么大了,还没见过他们,特别是自己的6个堂兄妹,不知是个什么样子。于是。孔融没等老管家赶到前庭回话,就飞快地跑到了他们身边。在父母的介绍下,孔融逐个给伯伯、叔叔、婶婶和6个堂兄妹见过了礼,大家都夸他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这时,母亲叫丫环端上一盘梨,不一会儿,6只香嫩可口的鸭梨便被端了上来,母亲又叫孔融把鸭梨分给六个堂兄妹吃。

孔融正要分梨,却被父亲止住了:“等一等,你给堂兄妹分梨,每个人一个,而且盘子里还要留一个,你知道怎么分吗?”

父亲知道孔融是个聪明的孩子,想借此机会让他展示一下自己的才智,谁知题目太难,反倒把孔融给问住了。伯伯、叔叔、婶婶们,也觉得这事连他们都不能办到。更何况是一个6岁的孩子呢?六个堂兄妹也不知道该怎么分,相互看了看,心里在琢磨着:“这样分梨,我们六个人中总有一个人吃不到梨子呀!”

孔融皱紧了眉头,他为难地看看母亲,母亲慈祥地对孔融说:“孩子,再好好想想!梨子分来一个不少,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办法的。”

孔融低着头陷入了沉思,忽然,他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欢欣的喜悦,他拍着小脑瓜儿说:“我知道该怎么分了。”

只见孔融拿起盘中5只梨子分别递给5个堂兄妹,这样,有一只梨子留在了盘中,可还有一个堂妹没有分到梨子,这个堂妹看上去非常委屈。伯伯、叔叔和婶婶说这样分不行。孔融微微一笑,把剩下的一只梨子连同盘子一起递给了这个堂妹。

“孩子,你分得很对,能不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分?”父亲高兴地说。

孔融回答得很干脆:“每人分一个,说明6个堂兄妹都得分着;盘子里还要留一个,这也可理解为只要有一只梨子放在盘子里就行,所以我这种分法并没有错。”

大家这时候才完全明白过来,连夸孔融聪明过人,父母亲也开心地笑了。

任何看似不可解答的刁钻之题都是有漏洞的,只要抓住了这个漏洞,问题就会不攻自破。

敢于突破传统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项事业的进步,某些传统观念无形中成为人类前行的障碍,突破传统观念需要有莫大的智慧和勇气。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人往往能够成就前所未有的辉煌。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个性品质对创造力的重要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盖哈德·卜思帕尔教授认为:未来的高等院校应是研究密集型大学,必须精心培养学生具有富于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精神。有些创造力研究者将个性品质作为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方面。他们认为如果把创造力看作一维的智力(认知)结构,忽视创造力的整体性和影响因素,特别是个性特征的作用,就很难全面地、系统地把握创造力结构,也就很难开发、培养、增强我们的创造力。

人类本身是不会飞的,但如果人类永远不敢想像自己能飞在空中,则飞机是不可能造出来的。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在水上是必然往下沉的,但如果人类不敢求异,不敢设想让钢铁浮在水中,恐怕到今天我们也只能在水上划几只木船来航行,根本无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劈波斩浪。400多年以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他并没有观察到地球在绕着太阳转。他只是觉得地心说过于复杂,有80多个圆球整天在地球的周围绕来绕去。他就假想将那些复杂的圆球统统简化掉,地球在自转着,并绕着太阳转,完全与当时的地心说背道而驰。哥白尼的这一求异,求出了近代科学的开端。敢于突破传统。这正是许多历史伟人成功的“秘诀”。

19世纪中叶,随着电学知识的积累和真空技术的发展,对于真空放电以及电的本性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真空度很高(达万分之一大气压)的真空管放电时,在阴极会产生美丽的辉光。德国物理学家哥尔德斯坦认为这种辉光是从阴极发出的射线,将之命名为“阴极射线”,并认为这种射线与紫外线相类似。

当时的物理学界围绕阴极射线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阴极射线究竟像紫外线一样是一种波,还是带电微粒?德国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赞成哥尔德斯坦的观点,著名学者赫兹对他们表示支持。

赫兹因在1888年以火花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而一举成名,“结论来源于实验”是他遵循的信条。为验证阴极射线是否带电。他特意用1000个电池串联产生2000伏高压得到连续发射的阴极射线,并使射线通过加了240伏电压的平板电容器,如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的话,那它会在平板电容器的电场中偏转,而实验的结果却是否定的。

英国和法国的物理学家们倾向把阴极射线看成是粒子流。英国的觅鲁克斯曾经把一个插有云母翼片的小风轮放置在真空管中间,当以阴极射线照射上侧风翼时,风轮就转了起来。他以这一事实证实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分子流”。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则用实验测量了阴极射线的电量。他使射线经过一小孔进入阳极内的空间,打在收集电荷的圆筒上,静电计上显示带有负电;当把阴极射线管置人磁极间,射线发生偏转,无法进入小孔,集电器上电性消失,从而证实了电荷正是阴极射线携带的。

在近20年时间里,关于阴极射线是粒子或是射线的争论一直都未停止。这场争论最终由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所解决。自19世纪80年代起,汤姆逊就进行了放电现象方面的研究。关于阴极射线本质的争论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认真的研究之后,他认为真空管中的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微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有很大的速度,并是沿直线运行的。1894年,他从更精巧的实验中坚信,阴极射线绝不是一种电磁辐射。

阴极射线粒子性的最终确证是在汤姆逊重复了赫兹的实验之后。汤姆逊发现,赫兹当年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真空度不够高,引起残余气体的电离,静电场建立不起来所导致的。他说:“我重复这一实验时,起初也得到和他同样的结论,但后来发现不偏转的原因是由于阴极射线使稀薄的气体产生导电性。我在对电流进行测量时,发现真空度提高时导电性消失得很快。显然,在很高的真空度下做赫兹实验,有可能观察到阴极射线受静电力偏转的现象。”

汤姆逊从实验结果中完全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的结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的结论已是确定无疑的了。但这些粒子是原子、分子,还是更小的微粒呢?汤姆逊对此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汤姆逊通过计算,发现克鲁克斯使小风轮转动的实验,不能用分子流的作用来加以解释,这个作用力太小。

汤姆逊用了两种方法测定阴极射线微粒的荷质比e/m值。第一种方法是将一束阴极射线通过强磁场使其偏转后撞击已知热容的固体,使其动能转化为热,测出热量可算得动能,代人数学公式可求得e/m值。第二种方法则是用电场和磁场使阴极射线发生偏转去测得e/m值。他测得的荷质比e/m之数量级为107单位/克,这要比在众所周知的电解过程中测得的氢离子的荷质比大上千倍。汤姆逊认为,这可能是阴极射线中的粒子质量很小,也可能是其电荷较大造成的。进一步的分析使汤姆逊断定,阴极射线是由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的粒子组成的。他最初把这些粒子称为带负电的“微粒”。

1897年,汤姆逊测定了紫外光射到锌片上的光电效应和炽热金属的热电过程中带负电粒子的e/m值,得到同阴极射线中“微粒”一样的数值。汤姆逊坚信:“这些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并带有相同的负电荷,无论它们是从哪种原子里所得到的。它们是一切原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汤姆逊始以“电子”这一名称命名这种微粒。

电子的发现,在较长时间内并未得到科学界的承认。甚至到了1906年,授予汤姆逊诺贝尔物理学奖时都没有明确提到他发现电子的功绩,他获奖的原因是由于他“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当时的许多物理学家都坚持电的连续性观念,而排斥电的粒子性的新思想。对于原子有更小的组成部分,人们感到不可思议,难以接受。汤姆逊的一些同事对他的工作不予支持,甚至有人贬低他的工作,说是给科学“拖了后腿”。

然而新的科学思想的确立却是历史的必然。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17年前利用油滴实验,经过多次精密测量,得出了电子电荷的数值。他观察到,每个油滴携带的电量都是电子电荷的整数倍。他的工作结论性地证明了:电是分为单个单元的,每个单元电荷都是相等的;这个单元电荷并不是一个统计平均值,而是电的原子性结构的真实表现。电子的存在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公认。电子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它的发现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打破了,揭示出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探索原子内部结构成为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科学研究活动之一,汤姆逊的名字和他的杰出贡献一起载入科学史册当中。

尊重科学事实,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是汤姆逊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关键所在。与汤姆逊同时以实验证实阴极射线是粒子流的大有人在,甚至在当时通过独特的途径得到阴极射线粒子荷质比同样结果的也不乏其人:德国的维谢尔在1897年测得阴极射线粒子荷质比约为氢离子比值的几千倍,但他认为“是想像中的东西,并不真实存在”的想法阻碍了他作进一步的研究。更早一些,英国的舒斯特在1890年已测得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大约为氢离子的500倍,他认为这种粒子与原子大小相同,并坚持电的连续性概念,把发现电子的机会错过了。是汤姆逊而不是其他人最终发现了电子,不是别的因素,根本的原因乃在于他具有勇于与旧的传统观念决裂的革新精神。这种科学革新精神在科学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关头,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这里有一则中国古代突破传统观念解决问题的故事。汉代某日,刘邦在洛阳附近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走近他们的时候,就停止了议论,只见将军们的脸上带有埋怨的神色,看样子对刘邦挺有意见呢!

刘邦找来了张良,问他出了什么事,张良如实汇报说:“将军们正在议论造反的事!”

这句话让刘邦吃了一惊,他刚做了汉朝的皇帝,天下初定,现在居然有人出来造反,这不能不让他着急。他赶忙向张良询问底细,张良分析说:“陛下斩蛇起义,全靠这些将士们出生入死才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帝位,将军们最关心的就是授予官位和分封土地。可是,陛下分封的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处分的都是和陛下有怨恨的人。现在,将军们一边盼着陛下尽快对他们进行分封,一边又担心土地有限自己得不到封赏,还有一些人害怕平时得罪过陛下,会遭到陛下的处罚。所以他们聚集在一起密谋发难。要是处理得不合适,就会发生内乱。”

“事到如今,该如何收拾呢?”刘邦忙问。

张良不慌不忙地说:“我有一计,可以对付这个局面。陛下请告诉我,平时您最恨的而且将军们都知道的人是谁?”

事已至此,刘邦只得如实相告:“我最恨的人是雍齿。此人作战勇猛,立过许多战功,在将士们中也有威望。可是他依仗着自己的功劳,说话不顾君臣之礼,几次让我在大臣面前难堪。我真想把他给杀了,以解我心头这口恶气。但想到那时正是用人之际,也就忍了。”

张良拍手笑道:“这就好了,陛下马上封雍齿为侯,那些有战功而担心陛下为难他们的人,看到陛下分封了自己最恨的人,就会消除一切顾虑,再也不会造反了。”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摆下酒宴,当着大臣和将军们的面,封雍齿为什方侯,又让丞相、御史加快定功封赏的进度。

在这之前还准备滋事的将军们吃过酒宴,高高兴兴地说:“现在好了,什么都不用担心了,我们就等着陛下的分封奖赏吧!”

张良的这一计策突破了人的常规思路和传统观念,平息了这场将要发生的叛乱。

敢于突破经验束缚

经验是指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体验,它往往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但如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味地抱着“经验”不放,完全被“经验”所束缚,那么很可能就会被“经验”所害。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9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幸免于难。然而他们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之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解渴充饥的东西,最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晒下,每个人都唇焦舌燥,急需饮水,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尽管四周有很多的水——海水,可每个人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喝了反而会使口渴加剧,根本不能饮用。现在,9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这样他们就有救了。可是天空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也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其中8个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相继死去。

当最后一位船员也渴得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海水时,竟一点儿也觉不出海水的咸苦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当这位船员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他惊喜万分,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后来人们化验这水发现,由于这里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岛边的海水实际上全是甘甜可口的泉水。

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这是基本的常识,因此,被渴死的那8名船员,是“环境”害死了他们,还是“经验”?

敢于突破“经验”,才有生存和成功的希望!

有一家鞋业制造公司派出了两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我们姑且称之为甲和乙。他们都是满怀信心,希望能够开创一个良好的市场局面。

一天,他们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这是一个很少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而且他们都惊奇地发现。在这个岛国里竟然没有一个人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村姑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

甲说:“上帝啊,这里竟然没有一个人穿鞋子,他们根本没有穿鞋子的习惯,我们还如何把鞋子推销给他们呢?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我们明天就回去吧!”

乙说:“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啊!我不但不会回去,还要把家搬来,在这里长期住下去!”

于是。甲离开了,而乙则留了下来。

一年之后。岛国上的居民都穿上了鞋子……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新市场就在你的面前,只不过要有发现市场的眼光,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市场难以开拓。

经验是指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体验,它往往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但如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味地抱着“经验”不放,完全被“经验”所束缚,那么很可能就会被“经验”所害。

积极的思考是致富捷径

致富的捷径是:以积极的思考致富并且有积极的心,相信你能做到!不论你是谁,不管年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都能够招徕财富,也可以走向贫穷。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不要低估思考的价值。即使躺在床上,甚至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研究、思考及规划,也能致富。

亿万富翁亨利·福特曾说过这样的话:“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但如果使用不当,它将会是你最大的负债。”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过《思考致富》一书。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最成功的人士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往往并不能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如果你做别人做的事。你最终只会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多年的辛苦工作,高额的税收和终生的债务。

致富是否有捷径可走呢?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谈致富捷径之前,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捷径的定义是什么,捷径是指比一般的途径更直接且更快完成某件事情。

走捷径的人必然清楚自己的目的地。他必须走出去,不论中途遇到何种障碍,都必须继续下去,否则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希尔列出了17项改变你的世界的成功法则。这些法则包括:设定目标;组织智囊团;培养吸引人的个性;应用信心;多付出一点点;创造个人进取心;培养积极心态;控制热情;加强自律;正确思考;控制注意力;激发团体合作;从逆境和挫败中学习;培养创造力;保持健康;预算时间和金钱;动用自然习惯的力量。

希尔强调:你在应用这些成功的法则时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影响、运用、控制及协调所有已知及未知的力量,你要能够为自己思考。

所以,致富的捷径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财富。”

当你确实以积极的态度思考,自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达成你所有正当的目标。

乔治·哈姆雷特曾在伊斯诺州的退伍军人医院疗养,他有很多空闲时间,但是除了读书和思考之外,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他懂得思考的价值,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乔治知道很多洗衣店,在烫好的衬衣领加上一张硬纸板,防止变形。他写了几封信向厂商洽询,得知这种硬纸板的价格是每千张4美元。他最初的构想是,在硬纸板上加印广告,再以每千张1美元的低价卖给洗衣店,赚取广告的利润。

乔治出院后,立刻着手进行,并持续每天研究、思考和规划。

广告推出后,乔治发现客户取回干净的衬衫后,几乎没有人会注意衣领的纸板,大都丢弃不用。

他问自己:“如何让客户保留这些纸板和上面的广告?”答案闪过他的脑海。

他在纸卡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白的广告,背面则加进一些新的东西——孩子的着色游戏、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一起玩的游戏。有一位丈夫抱怨他们在洗衣店的花销激增,后来他发现妻子竟然为了搜集乔治的食谱,把可以再穿一天的衬衫送去洗!

乔治并未因自己取得的这点成功而沾沾自喜。他野心勃勃,要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他把每千张1美元的纸板寄给美国洗衣工会,工会便推荐所有的会员采用他的纸板。因此,乔治有了另外一项重要的发现,给别人你所喜欢及美好的事物,你会得到更多!

缜密的思考和规划为乔治带来可观的财富,他认为一段独处的时间,是招徕财富必要的投资。

激发思维能力的三大秘诀

(1)不要忽视“理所当然”的事物

一名探险家史考特·拉夫曾说过这样一句幽默名言:“除非是最笨的老鼠,否则不会躲入猫的耳朵;但除非是最聪明的猫,否则不会搜察自己的耳朵。”有时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珍贵的资料就在眼前,我们却往往对它们视而不见。

以下所举便是常见的“忽略理所当然的事物”的例子。如果我们对60年代到70年代间自行车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就会发现在初期阶段前轮与后轮的大小是不同的,但逐渐地,前轮的直径愈变愈大,而后轮却愈来愈小。这是由于传动齿轮尚未发明(还没有人想到过),踏板直接装设在前轮的。以致竟有前轮直径长达1.5米的车型出现,是这类扩大前轮的车种发展的极致。

后来,这段历史发生了奇妙的转变。某些了解脚踏车结构的人寻找更优越、更安全的改良模式,于是联想到将传动链条的技术应用于后轮的转动。第一个完成这种装配的人便是H·J·洛逊。数年内,这种高安全性的便捷车型便广为使用了。

(2)关注其他领域

很多卓越的创意都是创作者从自己的事业领域外找到资料,然后再辗转运用到自己的范围之内而产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军方的设计家借用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画作,构想出枪炮所使用的迷彩;数学家约翰·佛洛伊曼分析玩扑克牌的人惯有的动机,进而开发出成为经济模式的“游戏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使用的“无法解读”的美军密码,是以那巴赫族的语言为基础;橄榄球教练库努特·勒克尼在观赏歌舞表演时,由队伍的动态变化构思出著名的“四骑士”后卫防守战略;布里克林由会计学中获得财务分析表的概念,从而设计出名为“维西卡尔容”的微电脑工业程式。汤姆斯·爱迪生为同事所作的建议的确饶有深意:“要培养经常注意是否有人正利用新鲜有趣的资料进行构思的习惯,至于要如何在自己的问题上活用新资料,则须在多方面运用个人的独创力。”

(3)找到更多的资料

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莱那斯波林说:“获得很多材料是得到好材料的最佳方法。”这句极富启发性的话,最初的含义是美材难求。而更积极的诠释则为:不论任何信息,对眼前的问题都可能会有所帮助,搜集愈广泛,便愈接近目的地。因此,真正重要的是尽可能获取大量的“正确答案”,即使未必全部派上用场,但请把判断的工作交给法官执行吧,切莫因此压抑探险家旺盛的活力。

通常,摄影工作者在重要的摄影活动中会采用大量拍摄的方式,可能30张、50张,甚至数百张或者更多。他们事先安排妥曝光、照明、滤镜等变因,在不同的设定下大量拍摄,因为他们深知,可能只有二三张是真正出色的作品。诚如一位摄影师,坐上一艘捕鲸船,拍下近850张照片,但其中真正令他感到满意并乐于向朋友展示的,竟只有11张而已。

构想出“个人电脑”这个新语汇的电脑学者阿兰凯,就坚信搜索大量材料的价值。他表示:“即使是平时众所公认的强人,在酒后的闲谈中也会吐露,在他所找到的材料中,20个里面可能有19个是派不上用场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想出超越一般人的少数卓见,主要在于优异的想像力,以及材料多寡的差距。”

作为一个好的发明家,必须时时如此警惕自己:“那的确是一个方法,但并非最好的。”并继续锲而不舍地追求。愈不愿以一而足的人,愈能够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

到奇想中寻找灵感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奇思异想资源。奇想其实离现实并不是太遥远,许多昨天的奇想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1895年,美国曾组织一批科学家预测20世纪的科技发展。整整100年过去之后,人们惊愕地发现,不少由奇想而激发的重要的科技创新,如:飞机、无线电、核能、电子计算机等,几乎全在科学家们的预测之内。因此,创新思维专家推断说:奇想往往是一种超前的科学幻想,科学家与发明家应善于在人类的奇想中寻找灵感。

奇想之所以称奇,大多是因为奇想含有太多的荒诞,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有关太空的奇想。

国外有家广告创意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突发奇想:打算推出奇异的“太空广告”。他们设想并计划用火箭将一幅一英里长的巨型广告牌射入太空中,并绕地球运行。该公司还打算在广告牌上安装超大反光镜,以便让地球上的消费者用肉眼也能看清他们的“太空广告”。这种史无前例的创举,人们自然翘首以待。

有几位科学家正在设想研制一种“航天母舰”——所谓海上流动火箭发射场。用他们设想的“航天母舰”发射火箭既省钱又安全。广阔的海域无人居住,因此用“航天母舰”发射火箭万一出现事故,可以大大减轻其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若“航天母舰”开到赤道附近海域发射火箭。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借助地球自转来获得额外推力。不难想像,“航天母舰”这一奇想如果能实现,将为人类太空研究打开一扇新的“天窗”。

奇想其实离现实并不是太遥远,许多昨天的奇想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达·芬奇不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工程师。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从前线回家。达·芬奇抽空去看望朋友,并向朋友详细询问前线的情况。朋友伤心地告诉他:“且不说敌人的炮弹可能把人送上天,就是自己的大炮也不保险。”

“为什么?”

“大炮在射击时后坐力太大了,整个炮架往后跳。经常伤人。我的脚就差点被它撞断。”

“那可以想办法把后坐力消灭掉。”

“目前,专家们对此还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这很简单。把两门炮的尾部对着,一起发射,后坐力不就互相抵消了吗?这种朝向相反的炮可以叫双头炮。”

“啊!这怎么行!这不是有一门炮往自己阵地打吗?”

确实,达·芬奇的想法荒唐可笑,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思路是正确的,即在后坐力产生的同时,用一个大小相等、作用相反的力将它抵消,这样大炮发射时炮架就不会往后跳。他为后来的研究者指明了方向。

光阴似箭,转眼4个世纪过去了。美国有一位名叫戴维斯的海军军官,在一份资料上看到了达·芬奇关于“双头炮”的设想。这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1914年,戴维斯经过深入的研究,在“双头炮”的基础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门无后坐力炮。这门炮不是用两门炮制成,而是将“双头炮”的两根身管合二为一,并且将两门火炮的发射药背靠背地放在一起。也就是说用一根身管和一包发射药,使炮弹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射击。此外,他把向自己这方射的炮弹改为大型铅弹。由于铅弹的质量大,发射时只会后飞行一小段距离。

戴维斯把达·芬奇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往前挺进。后来,他又将铅弹改为假弹,大炮的操作安全又提高了一步。改进后的大炮发射时,假弹变成许多碎片,散落在炮的后面。

戴维斯发明的无后坐力炮受到军队的欢迎。但是士兵们在使用这种无后坐力炮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安全问题。因为往后发射的假炮弹有时会击伤操作者。

对于这个缺陷,戴维斯绞尽脑汁,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就像峡谷中的河流,需要这个山头注入一股清泉,那个丘壑注入一股洪水,才能形成波澜壮阔的大江,向前奔去。

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库克为无后坐力炮“注入了一股清泉”。他创造性地将无后坐力炮的后半截炮管截去用“气”代替假弹,即在炮的尾部装了个喷气管。这大大提高了炮的安全性。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在这以后,有些兵器专家试图对无后坐力炮做进一步的改进,但都未获得成功。直到1944年,英国兵器专家丹尼斯·博尼才实现对它的进一步改进,在前人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一种反坦克炮。

达·芬奇荒诞不经的“双头炮”设想,导致无后坐力炮的诞生,真可谓发明也荒唐。

奇思异想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奇思异想资源,可以列出一大串。从中寻觅一个你感兴趣的设想,作为发明题目,也许会诱发出你的创造灵感,获得惊人的突破。

拓展思考的空间

面对迅速发展的世界,澎湃而来的资讯,一日千里的科技,我们如何去应对?拓展思考的空间是必由之路!

要想拓展思考的空间,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把头脑中固有的知识放到一边,以一种陌生的,外行的,甚至是孩童式的眼光去审视,种种框框也许会退避三舍,思考才可能真正求得突破。

一位老师叫小朋友们到黑板上玩画图接龙的游戏。这个游戏看起来非常简单,不过是参加游戏的人,在别人画的东西上添上几笔,变成一个新的东西。

第一个小朋友画了一个长方形,说:这是一个盒子。

第二个小朋友添了几条线,说:这是踢橄榄球的球场。

第三个小朋友添了一个倒写的Y,说:这是放乐谱的架子。

第四个小朋友把放乐谱的架子围起来,说:这是一个电灯泡。

第五个小朋友,添上一笔说:这是她妈妈在穿紧身裤。

这一笔竞可使原来的一件东西,变成这么多新的东西,实在令人叫绝。这才是创意。

人几乎天天都在思考,但思考的空间是否一样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或许大家都听过这个广为传诵的小故事,是说一位作家询问一个放羊娃:

“你放羊干什么?”

答曰:“攒钱。”

“攒钱干什么?”

“盖房。”

“盖房干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

“生娃娃。”

“生娃娃干什么?”

“放羊。”

“放羊干什么?”

“攒钱。”

于是,一个新的生命轮回又开始了。

这个故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然而。其实许多人的思考方式极像这个放羊娃,被困在自己的框子里,什么问题都在这方小天地里打转转,坐井观天,周而复始。

人,既然有这么一个可怕的框子,我们就应该把这个框子找出来,问问他姓什名谁,让他“阳光”一下,然后宣判它的死刑,把它摔得粉碎。专家考证的结论是,这个框子不是别的,正是头脑中的某些观念,即常识、定理、规矩、经验等兄弟几个。

在伽利略之前,很多天文学家在望远镜里都看到了月球黑暗的部分里有一些光点,这些光点逐渐变大变亮,最后跟其他光亮的部分合而为一。

学识渊博的天文家们便从“科学的角度”思考,寻找“科学而又合理”的答案。而青年伽利略与那些专家们相比,头脑里装的东西太少,对天文学更是知之甚少,没有框框,思维自然像脱缰的野马。他想,这个现象多像早上的太阳照射在山上,太阳爬得越高,山谷的阴影缩得越小,最后整个山头都照射在阳光之下。因此,伽利略下结论说月球表面一定不是光滑的,是高高低低跟地球一样有山有谷的。

当然,伽利略说得一点不假。但是当时伽利略是被当作疯子看待的,他曾经到处流浪,躲避教廷的迫害。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某一年,法国某报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如下一道题目:“如果法国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

于是,成千上万的人涌到卢浮宫去做实地凋查,去一一核实每一幅画的价值。人们在众多价值连城的名画世界里,比较着,选择着……他们很难做出最后的抉择,因为许多艺术珍品都是绝品。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个回答中,一个从来没到过卢浮宫的人,以最佳答案获得试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在那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也许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才能获救。

上述两例告诉我们的都是一个道理,即拓展思考的空间,必须突破头脑中那些固有的知识的限制,以一种陌生的,外行的,甚至是孩童式的眼光去审视,种种框框也许会退避三舍,思考才可能真正求得突破。

据说,一位大科学家收了个徒弟,他问这个徒弟:“早上做什么?”答日:“找资料。”

“中午干什么?”

“做实验。”

“下午干什么?”

“写实验报告。”

“晚上干什么?”

“做明天实验的准备。”

大科学家追问说:“那么,你用什么时间去思考?”

我们不少人不是天天在忙吗?我们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拿出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呢!古人讲:“一日三省吾身”,恐怕我们连“一省”也颇为难得了!

以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说知识越多越不好,有些时候我们要使自己的头脑变成一片空白,一个真空世界,让思维神驰万里,去描绘最好最美的图画。

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

对科学家来说,富有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最基本的素质。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科学一旦与怀疑绝缘,那它的生机和活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曾荣获诺贝尔奖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敢于向任何人发难。

有一次,他的老师玻尔在一次讨论会上发言,正讲得起劲,泡利突然大声说:“你住口吧,不要再冒傻气了。”玻尔脾气一贯比较好。他不但没发脾气,还温和地说:“但是,泡利,你听我说……”泡利毫不客气地立即顶回去。说:“不,我一个字也不愿再听了。”

还有一次,那是1954年2月下旬,中国留美的杨振宁教授应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的邀请,到研究所做学术报告,当时泡利也在场。当杨振宁刚写下一个数学公式,泡利就马上追问:“您写的公式中,有一项的质量是多少?”

泡利问的这个问题,当时还根本无法回答。因此,杨振宁含糊地回答了几句。可是当杨振宁再往下讲时,泡利不依不饶,又站起来问:“那质量到底是什么?”杨振宁教授只好尴尬地离开讲台坐下不讲了。后来,奥本海默讲了几句圆场的话,报告才算勉强讲下去。

第二天,泡利写了一个条子给杨振宁,表示非常抱歉,并说明自己并无恶意。

当然,泡利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1956年春,两位华裔学者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新猜想,认为在一种称为“弱相互作用”中,“宇宙”是不守恒的。杨振宁和李政道知道,要想让大家信服,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于是,他们请中国来的吴健雄教授来进行这个实验。

此时,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翘首以待,盼望吴健雄能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或对或错的结论。泡利同样很关心吴健雄的实验,他非常肯定地认为,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定错了,宇宙守恒是绝对不会动摇的。他对人说:“我不相信左右会不对称。我敢打赌,吴健雄的实验结果,一定会得出左右对称的结果。我已经准备好一笔大赌注。”

但是,半年过去了,到了1957年初,实验结果出来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猜想是正确的。在弱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宇宙果然不守恒!左右果然不对称。

这立即引起了物理学界的轰动。从泡利最初的反映,就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的惊讶。1957年1月27日,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不无幽默地写道:“幸亏没有人跟我打赌,否则我要输掉一大笔钱。现在,只损失了一点名誉,好在我的名誉不小,损失一点还没什么关系。”

泡利这种发难和怀疑的精神,一直到死都不曾更改。

对科学家来说,富有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最基本的素质。因为在科学的殿堂里,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科学一旦与怀疑绝缘,那它的生机和活力也就不复存在了。难能可贵的是,泡利不仅敢于怀疑权威,而且他将这种可贵的怀疑精神保持了一生。

泡利一生对这个世界提出的疑问,恐怕可以车载斗量。质疑权威本身就是挑战,让权威下不来台的僵局,足以让常人退避三舍。但泡利不,他能够平视权威,敢于当面提出他心中的任何疑问。泡利并非永远都是对的。比如他对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提出的不守恒定律的质疑,泡利就怀疑错了,但泡利取于承认。泡利具有严谨、求实、不懈的科学精神,不在心中存留下一个问号,对任何规则、定理、证明都用一种质疑的目光去审视。

好奇心是发明的老师

发明什么?怎样去发明?好奇心会告诉你。

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贝尔出生在爱丁堡。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颇有名气的语言学家。

受家庭的影响,贝尔小时候就对语言非常感兴趣。他喜欢养麻雀、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因为他觉得动物的叫声非常美妙动听。上小学时,他的书包里,除了装书本外,还经常装有昆虫、小老鼠等。有一次,老师正在讲《圣经》里的故事,忽然他书包里的老鼠窜了出来,同学们躲的躲,叫的叫,弄得教室内大乱。老师怒不可遏,觉得他是一个十足的坏学生。

不久,贝尔的父亲就将贝尔送到伦敦贝尔的祖父那儿。那位慈祥的老人深谙少年的学习心理,他不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硬逼贝尔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培养贝尔的学习兴趣人手。渐渐地,贝尔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成了优等生。贝尔后来回忆道:“我祖父使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普通功课,我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耻辱。他唤起我努力学习的愿望。”

一年之后,贝尔又回到了故乡爱丁堡。在他家附近,有一座磨坊。贝尔觉得这种老式水磨太费劲了,应该加以改进。于是,他查阅各种图书资料,设计出一幅改良水磨的草图。虽然这图画得不规范,但构想却十分巧妙。经过工匠师傅加工,水磨用起来果然十分灵活,比原来省力多了。从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发明家”。

贝尔从这里看到了发明创造的意义。每一项发明,都将使很大一部分人受益,都是人类向前迈进的一块基石。

1869年,22岁的贝尔受聘美国波士顿大学,成为这所大学的语音学教授,贝尔在教学之余,还研究教学器材。

有一次,贝尔在做聋哑人用的“可视语言”实验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电流流通和截止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声,就像电报机发送莫尔斯电码时发出的“滴答”声一样。

“电可以发出声音!”思维敏捷的贝尔马上想到,“如果能够使电流的强度变化模拟出人在讲话时的声波变化,那么电流将不仅可像电报机那样输送信号,还能输送人发出的声音,这也就是说,人类可以用电传送声音。”

贝尔越想越激动。他想:“这一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想法。”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电学界的朋友,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有益的建议。然而,当这些电学专家听到这个奇怪的设想后,有的不以为然,有的付之一笑,甚至有一位不客气地说:“只要你多读几本《电学常识》之类的书,就不会有这种幻想了。”

贝尔不在乎别人想什么,说什么,他决定向电磁学泰斗享利先生请教。

享利听了贝尔的一五一十的介绍后,微笑着说:“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想你会成功的!”

“尊敬的先生。可我是学语音的,不懂电磁学。要想把它变成现实恐怕是件很难的事。”贝尔说。

“那你就学会它呗。”享利斩钉截铁地说。

得到享利的肯定和鼓励,贝尔觉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决心也更大了。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发明电话”。

此后,贝尔便一头扎进图书馆,从阅读《电学常识》开始,直至掌握了最新的电磁研究动态。有了坚实的电磁学理论知识,贝尔便开始筹备试验。他请18岁的电器技师沃特森做试验助手。

接着,贝尔和沃特森开始试验。他们终日关在实验室里,反复设计方案、加lT制作,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想你会成功的”,享利的话时时回荡在贝尔的耳边,激励着贝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研制工作中去。

光阴似箭,两年时间很快过去了。

1875年5月,贝尔和沃特森研制出两台粗糙的样机。这两台样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圆筒底部蒙上一张薄膜,薄膜中央垂直连接着一根碳杆,插在硫酸液里。这样,人对它讲话时,薄膜受到振动,碳杆与硫酸接触的地方电阻发生变化,随之电流也发生变动;接收处,由于电流变化,也就产生变化的声波。由此实现了声音的传送。

可是,经过验证,这两台样机还是不能通话。试验再次失败。经反复研究、检查,贝尔确认样机的设计和制作不存在什么问题。“可为什么失败了呢?”贝尔苦苦思索着。

一天夜晚,贝尔站在窗前,锁眉沉思。忽然,远处传来了悠扬的吉他声。那声音清脆而又深远,非常美妙!“对了,沃特森,我们应该制作一个音箱,提高声音的灵敏度。”贝尔从吉他声中得到启迪。于是,两人立即设计了一个方案。一时没有材料,他们把床板拆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音箱制成了。

1875年6月2日,他们又对带音箱的样机进行试验。贝尔在实验室里,沃特森在隔着几个房间的另一头。贝尔一面在调整机器,一面对着送话器呼唤起来。忽然,贝尔在操作时,不小心将硫酸溅到了腿上,他疼得大喊:“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

“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沃特森高兴地从那一头冲过来。他顾不上看贝尔的伤处,把贝尔紧紧拥抱住。贝尔此时高兴地把疼痛也给忘了,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晚,贝尔兴奋得睡不着觉。他半夜爬起来,写了一封信给母亲。信中写道:“今天对我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未来,电话将像自来水和煤气一样进入人们的家庭。人们各自在家里,不用出门,也可以进行交谈了。”

两年之后的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相距300公里的长途电话试验,大获成功。此后,电话在北美各大城市迅速流行开来。

综观贝尔的一生,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强烈的好奇心。爱养小动物,带着老鼠上学是贝尔好奇心在幼年的表现:改进老式水磨的尝试,则是贝尔在好奇心驱使下萌生的发明冲动:抓住螺旋线圈发出的噪声,而产生“电可以发出声音”的灵感,则是贝尔好奇心进射的智慧火花。贝尔的成功,为“好奇心是发明的老师”这句名言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发明什么?怎样去发明?好奇心会告诉你。

1975年8月的一天,四川省汶川县白岩村的农村青年姚岩松在田里劳动之余,坐在地上休息,意外发现脚下有一只“屎壳郎”正推动着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向前爬行。这一现象引起了细心的姚岩松的兴趣,他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了很久,似乎从中领悟了些什么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他在山坡上找到一只“屎壳郎”,用白线栓了一小块泥土套在这只“屎壳郎”的身上,让它拉着走。奇怪的是,这一小块泥土比昨天的那块要轻,而这个“屎壳郎”却怎么也拉不动。姚岩松接着又找了好几只更强壮些的“屎壳郎”来做同样的试验,情况都一样。由此姚岩松悟出一个道理:拉比推要更费劲,能够推得动的东西可能会拉不动。

姚岩松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早就为在电影上所看到的那些各种各样的耕作机,无法在又小又窄、又高又陡的家乡山地上行驶而深感遗憾。这时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推土的功能,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放在后面呢?

他很快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他把从山上采摘来的茅花秆,一节一节地切断,用茅花秆和小铁丝制作出了一台耕作机模型。3个月过后,姚岩松耗费数千元制作的耕作机开进了田里,但它却不听使唤。姚岩松为此苦思冥想,寝食不安。

有一天。他在岷江河畔被一台推土机所吸引,他看出推土机主要是由于机下有履带,因此稳定性强、附着性好。这时他又联想到:耕作机能否也像推土机一样装上履带呢?

几个月过后,姚岩松的第一台“履带式耕作机”终于问世,但这还不是最后的成功。又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改进,直到1992年2月,他才成功拿出了第十台“屎壳郎耕作机”的样机。为此,他耗去了全部积蓄,并负债数万元。令他欣喜的是,他的成果获得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的肯定,一致认为这种“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耕作机械传统的结构方式,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属于国内首创。

姚岩松由“屎壳郎”推土块的力量比拉土块的力量大,联想到可以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这是因为他想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推比拉的力量更大”这一点上。他由履带式的推土机,联想到可以将耕作机也设计为履带式,这又是因为他想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工作过程中“需要稳定性强、附着性好”这一点上。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是姚岩松以上联想所具有的特点。

找出真正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解决问题的真正智慧不是急于寻找方法,而是对问题多看上几眼,从中去发现真正的问题。”格外有效的发现问题的方式是追问:哪里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在一段时间里,大兴安岭地区一个村庄的人们经常受到几只野猪的骚扰。它们毁坏庄稼、袭击家畜,甚至对村里人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村里的人们就行动起来,想捕获那些野猪。但这些野猪很狡猾,当它们察觉村里人的行动时,便不露一点踪影。

村长就召集全村的人开会,商量捉拿野猪的办法。一个老人站起来表示,他愿意去捕获野猪。大家都露出怀疑的表情,心想年轻人都无法办到,一个老头子能行吗?老人看出了大家的意思,就笑着说:只要提供几样我需要的东西,我就一定能够办到。于是,村长就按老人的要求,给他准备了他要的东西。

第二天,老人出发了。他来到森林里,首先寻找到了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然后就在一片空地中央撒些玉米面饼,那些野猪闻到饼的香味。经不住诱惑,慢慢地向玉米饼靠近,之后就大吃起来。第二天,老人就又增加一些饼,并在不远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板,开始野猪看到木板,有些疑虑,不敢走近,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它们禁不住饼的诱惑,就又走过来吃了。就这样,老人每天在玉米饼的周围多增加一些木板,野猪总是犹豫一阵后,又过来吃那些香甜的玉米饼。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木板越竖越多,渐渐地便形成了一个围栏。

野猪对木板似乎也已是习以为常,依然进去吃香甜的玉米饼,可想而知,最后它们都被关进了围栏。这样老人叫来村里的人,很容易地就把野猪捕获了。

后来,村里人向那位老人讨教,怎么会想起这么奇妙的主意?老人说,你们光想到一枪击毙它们,事实上,你们连野猪的影子也很难发现,于是我把这个问题锁定在另一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上:如何才能看到野猪?这样,我想到了把野猪围起来的办法。

爱因斯坦说:“解决问题的真正智慧不是急于寻找方法,而是对问题多看上几眼,从中去发现真正的问题。”格外有效的发现问题的方式是追问:哪里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一种很容易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有效的策略。下面是又一让大家可以一试身手的问题。请想想应当如何定义“真正的问题”。

有一幢写字楼,许多租户都在抱怨它的电梯比较慢。该写字楼的物业管理人员请来了专家。专家们对这幢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的建议是:换一个快些的新电梯。但是,这需要拆除并改建这幢建筑物的很大一部分:这在经济上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上面这个问题的“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

尽管开放式问题可能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得出某些可能的答案。下面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的问题”所做的分析:也许不是电梯太慢,而是等电梯太无聊。

物业管理部门请来木匠,让其在电梯间装上一块很大的镜子。当人们在等电梯时,他们会对着镜子梳理自己的头发,掸掉上衣上的灰尘。这个独特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向物业管理部门提出的大部分抱怨都烟消云散了。这个故事也印证了对问题作出重新定义的力量:从“电梯太慢”到“人们等电梯时很无聊”。然而,我们还有必要想一想其他的问题定义,看看是否能够带来其他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正如对一头大象可以分别用“可爱”、“听话”、“笨重”、“庞然大物”等一类词汇来形容一样。对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寻找不同的表述方式,如前所述,对“电梯太慢”的不同表述,使思维有了不同的突破方向,发现了不同的真正问题,导致了不同方法的选择。最后,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法,实现问题的圆满解决。

提出问题——尝试对问题进行不同的表述——找到真正的问题一一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模式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使用起来并不容易。实践出真知,大家不妨试一试。

思路就是出路

要想真正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我们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新事物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具备了它,我们才有成功的出路。

提到创新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发现、发明,认为创新就是找到新的事物,发明了从未有过的东西。其实这只是创新的显著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创新是无时不在,无人不能的事。总的来说,创新既包括发明创造、发现,也包括生活中、工作中的解决问题之道,还包括看待问题的新角度。因此,创新的范围很广泛,发明原子弹是创新,量子物理是创新,特殊广告是创新,甚至做菜时的搭配、调味也是创新。

麦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现在他身处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伴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呈只增不减的特征。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老板,以往他总是强迫着自己去忍受,最近他发觉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高级主管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工作和职位并不费劲。

麦克回到家中,把这一切都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你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这给了麦克很大的启发,他脑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创意。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该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好这位老板也厌倦了自己现在的丁作,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妙的地方,就在于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麦克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老板的位置。

在这个故事中,麦克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老板。但他太太的一个创新的想法使他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轻易地摆脱了逆境。由此可见,创新思维是多么的奇妙!

我们只有从创新人手,才能脱颖而出,超越对手。在商业上,创新思维就是创造财富的新生产力。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很重视创新的思维,并凭此创造了不少的奇迹。美国人尤伯罗斯就是这样一个靠创新思维开创奇迹的人。

在1984年以前,奥运会已经有22届了。以往哪个国家举办奥运会,哪个国家就倒霉,要用巨资填补经费的严重不足。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就赔了90多亿美元。1984年的奥运会却扭亏为盈,获利数亿美元。这一切便是尤伯罗斯创新思维所带来的结果。

尤伯罗斯青年时是洛杉矶一家公司的总裁。1962年他创建了一所旅行社,他当选为奥运会主席时,该旅行社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可观,拥有几个分社的集团。尤伯罗斯正是借助这些丰富的经历和杰出的创新之举,在他的组织之下出色举办了第23届奥运会。

他的创新,首先是从政府开始的。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亏损情况,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作出这样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而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在没有国家拨款的情况下,尤伯罗斯全靠自筹资金,却一改过去许多国家因举办奥运会耗费巨金,甚至债台高筑的局面。一方面尤伯罗斯举办的奥运会,不用国家公职人员,而依靠的是大量的志愿者,高峰时期参与的志愿人员竟达7万多人,这是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所能动员起来的人数最多的志愿大军,这些创新办法大大节约了资金的使用。

另一方面,尤伯罗斯一改历届奥运会的商业赞助方法。尤伯罗斯创新性地提出。奥运会主办者只挑选实力强大的赞助商且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做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竞争,上千家赞助商候选者为了显示出自身的强大实力,争先开出了天价般的赞助费。

奥运会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转让,美国广播公司以26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

另外,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门票收入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收益。

就这样,尤伯罗斯以其新颖别致的创新思维一举改变了奥运会赔钱的局面,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极高的荣誉。

要想真正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我们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新事物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具备了它,我们才有成功的出路。

不拘一格,灵活变通

变通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就是要求我们适应各种状况,不要以僵化的方式去看问题。有变通能力的高逆境商者能以不同的灵活策略,处理遇到的各种逆境场面。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逆境中能创造性地随机应变,并取得成功。

施特劳斯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一次,施特劳斯率领他的交响乐团赴美演出,观众如潮,他们听得如痴如醉。一曲演毕,场内便是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高呼:“施特劳斯先生,再来一首!”然而,一曲之后,观众继续嚷道:“再来一首吧!”又一曲之后,热情的观众仍不肯离去。还在狂呼:“大师!请再来一首,就一首!……”

施特劳斯和他的乐团既高兴又忧虑:观众这么喜欢自己所带来的音乐,谁能不高兴呢!可是,每天都演出到深夜,人人都筋疲力尽,长此下去,该如何是好?但是,他又不忍挫伤观众的热情,使观众扫兴……这实在让人左右为难。

施特劳斯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很快创作出一支优美的新曲。第二天晚上演出时,当最后一支曲子演奏完毕,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和恳请中,施特劳斯开始演奏这支新曲——观众们静静地聆听着,忽然,只见施特劳斯的指挥棒轻轻一挥,小号停止了吹奏,一位小号演奏家悄悄离场而去。过了一会儿,在节拍的过渡处,施特劳斯的指挥棒,又是轻轻一挥,一位中提琴演奏者停止演奏,悄然退场……

乐手相继退场,但演奏仍在继续。观众们以为这是演奏的一部分,仍陶醉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当最后一位乐手也停止演奏,退了场后,施特劳斯彬彬有礼地向观众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走下舞台。

大幕徐徐落下,演出很自然地宣告了结束。

施特劳斯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随机应变的事例,我们常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一个人在逆境中的变通能力,其实变通也是一种创新。

变通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就是要求我们适应各种状况。不要以僵化的方式去看问题。有变通能力的高逆境商者能以不同的灵活策略,处理遇到的各种逆境场面。

运用简洁思维

简洁思维使我们能透过纷纭复杂的表象准确清晰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大脑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人生潜能。

在“文革”初期,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一个工厂。在那里,邓小平度过了8年痛苦的生活。

毛泽东在周总理病重后,想到了邓小平。两人在中南海见面以后,毛泽东握着邓小平的手,问他这8年在干什么。

也许换个人会觉得很难回答。对邓小平来说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因为下放江西的8年,是痛苦的8年,寂寞的8年,也是屈辱的8年,思考的8年。

但邓小平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却是与众不同。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等待。邓小平的女儿邓蓉,准备写作《我的父亲邓小平》,便向父亲讨教一些问题。邓蓉问父亲:“你在长征时都干了些什么?”邓小平的回答依然是那么简单而干脆:跟着走!

邓小平的思维总是这般简洁明快。领土争端是困扰国与国关系的一大障碍,但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和周边国家和和气气地推进友好进程。香港、澳门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方略,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

毛泽东的思维方式和邓小平有着不同的特色,但都很善于运用简洁的思维方式。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针对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路线,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井冈山时期,为了鼓舞弱小红军队伍的士气,他写下了8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时期,为了端正党风,他用“为人民服务”来劝勉干部战士。在日本人入侵中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之时。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两位伟人在面临复杂问题时,都善于变复杂为简单,似乎手中有把看不见的剃刀,能够把问题的枝蔓削减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只有主干——事物的本质。思维学家称这种思维方式为简洁思维。

简洁思维的一大功能是提炼。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信息已到泛滥的程度,让人应接不暇,读不胜读,不堪负担。要想在信息的海洋里吹沙拣金,长袖善舞,高效运作,必须学会运用简洁的思维方法,方能化复杂为简单,将纷繁复杂的事物关系理得有条不紊。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仓库,那么应当是有条有理的,分门别类的,这样,思维才能够清晰明快,高效率运转。倘若很多知识与记忆杂乱无章地储存在脑子里,如大杂烩一般,不仅不会变成财富,而且还会变成包袱。

为了更好地记忆,我们必须学会提炼,博中求约,去粗取精。要把握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诸如原理、公式、特征等。从另一角度来看,提炼亦即删除,两者相辅相成。记忆的诀窍在于,不仅要知道哪些东西应该去把握,而且要明白哪些东西不必去领会。

不少学者对治学经验有许多妙喻,如:“剔骨式”——“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层层深入,日见精华”,这是朱熹的妙论。

又如:“剥笋式”——“善读书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循序渐进,终得精要,这是郑板桥的高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提炼与删除,是获取真知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求知者必备的本领。

公元前333年的冬天,亚历山大率军攻入“戈底乌斯城”。城中的神庙内,有一个著名的“戈底乌斯绳结”十分难解。据当地流传的神谕说:谁能解开这个绳结,谁就能成为亚细亚之王。亚历山大费了很大劲同样没有把它解开。他拔出佩剑,将绳结一劈两半。亚历山大的抉择正是简洁思维方法运用的一种极致。

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都在不断被简化。汉字要简化,信息要过滤,长篇文字要缩略……简洁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法则。简洁思维使我们能透过纷纭复杂的表象准确清晰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大脑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人生潜能。虽然科学无坦途,但是科学并非没有捷径可走。这条捷径就是要学会简洁思维。

创新并不难

儿童敢想敢说,敢说敢试,发明创新就变得很简单;成人不敢想,不敢说,不敢试,发明创新就由简单变得困难了。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很快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铺设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于是,施工部只得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大师从事建筑研究40余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了精美的杰作70多处。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他对这些设计都不满意。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醒一下,争取在回国前定好方案。

汽车奔驰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这里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到处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停下来的。

当他们的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能否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最受人欢迎,总是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施工部按格罗培斯的要求在乐园撒了草种。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乐园的工作人员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人们经常把创新想像得太过高深,认为那是某些发明家或专家才能做的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阻碍了他们的创新。创新不复杂,那为什么大多数人头脑空空,觉得创意匮乏呢?心理学家们的调查也许有助于我们把谜底揭开。

心理学家的一场创造性测验是分4个年龄层进行的。他们首先对45岁的年龄层进行测试,发现只有5%的被认定有创造性,接着他们又在25岁到45岁之间年龄层进行测试,结果竟然也只有5%的人合格。测验继续进行下去,心理学家们发现,17岁年龄层的测试令人鼓舞,有创造性的人的比例上升到了10%,接着出现了更令人惊讶的结果,5岁的儿童中,具有创造性的人竟然高达90%。

这一结果说明什么呢?它说明人们是生来就有创造性的,只是后天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创造性遭到了教育、文化、社会、环境等等的抑制。为什么儿童更具创造性呢?因为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敢想敢说,敢试敢闯,发明创新就变得简单,而成人丧失了好奇心,不敢想,不敢说,不敢试,发明就由简单变得困难了。

创意死于习惯

创意死于习惯昭示的是这样一条真理:顺从习惯,创意便死水一潭;打破习惯,创意便生生不息。

习惯要求人重复一切,就像钟表的走针,周而复始地围着一个轴心旋转。而创意则讲究的是与众不同。

一个什么事情都有一定模式、照着习惯走的人,其创意必定少之又少。

研究表明:100%跟着习惯走的人——创意为零。

90%跟着习惯走的人——具有10%的创意思维。

70%跟着习惯走的人——具有30%的创意思维。

50%跟着习惯走的人——具有50%的创意思维。

10%跟着习惯走的人——具有90%的创意思维。

因此,创意死于习惯,绕开习惯走一走,创意之泉便会飞花溅玉。

习惯以一种司空见惯的形态约束着人的思维,敢于对这种“司空见惯”来一点改变,奇迹便会发生了。过去有一个火车站常在雨天提醒旅客:“请各位旅客不要忘记自己的雨伞”。这种提醒有些俗套,让人听了根本不会在意,遗忘雨伞照样不乏其人。有一天,头脑灵活的广播员换了一种广播方式:“到目前为止,我站收到遗留在火车上的雨伞已多达3000把……,请各位旅客留意。”

雨天本来容易使人感到烦闷,旅客听到这样不同以往的提醒,自然会格外留心。自此,旅客遗忘雨伞的情况果然明显减少。

无独有偶。一家植物园因常有游客折花,曾经在告示牌上写过这样一条告示:凡折花者,罚款10元。但依然有“爱花族”我行我素,折花的大有人在。一位管理人员对这种常见的“惩罚语言”大胆地进行了一下改革,他写道:凡举报折花者,奖励10元。这个小小的改变令折花者望而却步,因为过去折花只需防范管理人员,而今,所有的人都要加以防范,花木自然躲过了一劫。

上述两例,不过是在语言表述习惯上做了一点小文章而已。若是广开视野,在诸多习惯上都进行创新,就会产生奇妙的结果。

有人在年龄的算法上打破习惯,把年龄减去10岁,中老年人神采奕奕。显得青春不老,真的好像年轻了10岁一样。

有一位惯于用右手作画的画家突发奇想,他尝试着用左手作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他惊喜地发现,由于左右手的易位,竟然打破了许多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左手作画,大胆奔放,笔笔到位,妙趣横生,整个画面显得既厚拙鲜活,又率真自然。

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古来如此。但大画家毕加索却不理睬这一套。他的名画《和平》,鸟在鱼缸里,鱼却在鸟笼中。毕加索对这幅画的解释是,在和平时,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他以新颖的创意诠释了和平的真谛。

以上几例都是在习惯上变了一点点,而后创意花开。

既知创意死于习惯,人们就能自觉地避开习惯。让创意随意去来吗?也不是。因为习惯是长期积累而成,它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摆脱习惯绝非一日之功。再说,过去你穿着鞋走路,觉得非常受用,一旦脱掉鞋子,赤脚走路,也得忍受沙石硌脚的阵痛——改变习惯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创意罕有不请自来。总之,创意死于习惯昭示的是这样一条真理:顺从习惯,创意便死水一潭;打破习惯创意便生生不息。

到创造的前沿去淘金

我们必须超越自己,自觉地把自己放到创新的大环境中去比较,到创造的最前沿去淘金。这样,才能产生最理想的创新效益。

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的企业在我们身边成立,又几乎每一天,我们都可以见到某个企业倒闭的报道。每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和员工都希望自己的企业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持续健康地发展。为此他们也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有时却又收效甚微。

其实到创造前沿去“淘金”是最容易出成效的方式之一。因为在前沿地带,是无人涉足的地带,非但是完全空白的市场,更是未来的导向。

在创造的前沿地带,如果能够发现那些是重要的但被别人忽略或研究不透的问题,并把解决它们作为突破口,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Yahoo创始人杨致远领先一步走到了前沿,看到了搜索网站的门户作用,于是在30岁时个人资产就超过了30亿美元。

很多领导人都有机会带领企业成就一番事业。关键要看是否能到创造的前沿去淘金。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杨致远的创业轨迹吧。

杨致远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留校与大卫·费罗合作,一起进行项目的研究。于是开始了两个人的博士课程。

杨致远和费罗的博士课程本来研究的是自动控制软件,不过不久后他们就发现这个方向已经被几个公司垄断了,发展的机会很小。而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一个web网浏览器,而这使得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有了浏览器。杨致远很快就意识到这才是主导潮流的方向,他决定到最前沿去淘属于自己的金子了。

两人每天要把数小时的时间花费在网上,分别将自己喜欢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上面有各种东西,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信息等,雅虎就从这里发展起来。

当时网上已存在一些同类搜索引擎,但同雅虎比较起来,这些索引搜索工具过于机械化。雅虎则建立在“手工”分类编辑信息的基础之上,相对而言更具智能性、更实用。

到1994年年底,雅虎很快就成为了业界领袖。

时至今日,雅虎的发展已经有目共睹。

当然,到前沿去淘金绝非一件易事,它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其中或许困难重重。

日本著名的科学家汤川秀树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也是继印度的拉曼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科学家。

日本有重视理论物理学的传统。从一开始汤川秀树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他立志要在理论物理学,特别是量子理论方面一显身手。

当时,由于量子力学刚刚兴起,它的影响还未普遍地传播到日本,老师对新的量子力学也不了解,更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讲座。

汤川秀树只有依靠自学,直接从原始论文中获取这门新兴学科的知识。

由于量子力学最早是在德国发源,当时根本没有相关的日文翻译著作。为了能更好地研究这门科学,汤川秀树决定自学德语。

汤川秀树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之后,以汤川秀树为核心的日本物理学界成了国际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成了日本量子力学的领头羊。汤川秀树不但为日本争得了荣誉,也激励了日本国民对科学的进取心。

如果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能像这位科学家一样,不但有超前的眼光,更有在创造前沿拼搏的精神与毅力,那我们的企业又怎么能够不快速壮大呢?

改革开放后,我们一直强调加快发展的步伐,但有很多企业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仅仅是自己跟自己比,没有把自己放到大环境中去比较,结果只能是自我麻醉,离创造的前沿很远。

这样一来,就永远只是在随波逐流中去淘金,其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我们必须超越自己,自觉地把自己放到创新的大环境中去比较,到创造的最前沿去淘金。这样,才能产生最理想的创新效益,也才能把我国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

小岗位可以有大创新

只要自己用心地去体味,只要自己充分发挥想像力,一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而只有这样。自己和自己所服务的组织才能快速健康地成长。

在美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邮差弗雷德,各行各业的人们从邮差弗雷德那里得到启示。《邮差弗雷德》一书也因而成为许多企业员工必备的手册。这本书讲述的是:

一位每天穿梭于社区间的普通邮差似乎总也不能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他那默默无闻又日复一日的简单劳作怎么也无法让人联系到与杰出之间的密切关系,然而这位叫弗雷德的邮差用自己的行为改变了世人对这项T作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对自己的认识。以至于许多年来,弗雷德的故事在美国万口传诵,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从邮差弗雷德那里得到启示。无论是在全球顶尖的大公司,还是在一些正在成长的中小企业,邮差弗雷德已经成为创新服务和增值服务的代名词,企业每年都设立“弗雷德奖”,专门鼓励那些在创新、服务和尽责上具有同样精神的员工。

对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思维并急切行进在市场经济道路上的中国企业来说,提高各个层面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增值服务能力已是迫在眉睫,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为此苦恼不已,因为大家似乎还找不到一个适合的方法来激发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去挖掘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也就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和员工个人的目标追求与进步。也许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没有被认知而无所为,也许每个人都需要旁人的点拨才能顿悟而有所为,邮差弗雷德的故事恰巧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中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找出卓越的感觉,实现从平凡到杰出的跨越。

那么,弗雷德是一个怎样的邮差呢?他又是如何用自己的行为让大家感到认同、信赖以至受到鼓舞甚至仿效?

每当有业主搬人弗雷德管辖的小区,弗雷德都会主动上门自我介绍:“先生,上午好!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的邮递员。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介绍一下我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从事的行业。”

弗雷德和他的工作方式,对于21世纪任何想有所成就、脱颖而出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最适用的象征。

他对待客户总是表现得非常热情。中等身材,蓄着一撮小胡子的弗雷德,相貌极为普通,虽然外表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但他的真诚和热情却溢于言表。每一个业主就是这样开始接受弗雷德的服务,他会根据业主的职业特点提出个性化的邮政服务内容;他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拉近与业主之间的距离;他会根据业主的作息习惯对信件和包裹进行保管和投递。

正是这点点小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不怕你所工作的机构有多庞大,甚至也不怕它有多么糟糕,个人在这个机构中,永远能有所作为。上司可能对员工出色的表现设置障碍,或对其出色表现视而不见,或不能充分赏识和鼓励;也可能,上司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改善他们的业绩,并给予奖励。但不管环境的利弊顺逆,最终,超凡卓越的工作表现,还是员工自己抉择的结果。

想一想,你在工作中为顾客和同事带来了喜悦,还是给他们增添了烦恼?你是帮助自己的组织与其目标更近一步,还是与它背道而驰?你的工作表现是庸庸碌碌,还是出类拔萃?你是减轻了他人的负担,还是给他们添加了累赘?你愿帮助他人脱颖而出,还是琢磨着拖人家的后腿?

在每一天结束之际,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我们很少听到的是:人也能给工作以尊严!要知道: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

弗雷德的做法表明,他掌握了最重要的职业技能:在不增加支出的同时,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

我们许多人可能都抱怨过自己因缺少资源而失去前进的动力,但当你了解了邮差弗雷德的故事,你就会发现,其实你什么也不缺,唯一没有找到的是自信。作为邮差,弗雷德拥有什么资源?一只布口袋,一套蓝色的工作服,仅此而已!他走街串巷为人送信,口袋里装满了邮件,头脑中却装满了想像力和创造力。正是这些想像使他能为顾客创造价值,这并没有让他多花一块钱。他只是比大多数邮递员用心多一点,创造性多一点。

身处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不少人都难免要有几次失业的经历,但只要一个人具有“可雇佣性”,失业就一定是暂时的。“可雇佣性”是指不论是在何种行业,处于什么地理位置,都具备任何雇主都会欣赏和需要的一套技能。

能增强可雇佣性的技能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靠增加支出为顾客和同事创造价值的能力。其秘诀就是用想像力代替金钱,用创造性代替资本。因为解决问题的最差方案就是运用金钱。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金钱,总可以买到一条出路,但真正有意义的挑战是,在竞争中能够以智取胜,而不是靠钱出头。你的目标应该是比竞争对手想得更多,而不是花钱更多。

弗雷德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与每一个客户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竭力为大家提供各个方面的帮助。也许有人会说,弗雷德的许多做法已经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但恰恰是工作外的这些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让他工作起来无比快乐。其实,道理很简单,冷淡的人提供服务总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只有当服务人员和顾客之间建立某种关系和交往时,服务才能人性化。弗雷德花费时间去认识顾客,了解大家的需要和喜好,然后利用这些信息为大家提供前所未有的优质服务。这就表明,在任何工作或业务中,首要的目标是关系的建设,因为关系的质量决定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邮递员成千上万,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给别人送信只是“一份工作”,对于弗雷德来说,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快乐的使命。

弗雷德所从事的是很平凡的工作,但他在这平凡的工作中不但使自己更使旁人获得了无限乐趣。让工作成为你的快乐,不是通过改换工作,而是通过改变自己工作的方式。弗雷德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这里。他用自己的乐观给每一天注入了崭新的内容,他告诉我们,你确实每一天都在改变着世界,不管你自己是否有意。有很多时候,只需举手之劳,一切就都可以变得不同。虽然我们所做的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它们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内不会决定世界进程,但谁又能说,成千上万的小小改变累积起来,不会对他人生活形成真正深刻的影响?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改变着世界,都在对外界产生影响。邮差弗雷德似乎决心为所有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我们呢?你做了哪些事来改善他人的生活,你是不是认识他们并不重要。朋友的弗雷德式行为会让我们感动,唯一比这更激动人心的,是来自纯粹陌生人的帮助,因为它有助于恢复我们对人性的信念。

邮差弗雷德的故事在美国已经传诵了许多年,它帮助许多美国人改变了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它帮助许多曾经在发展道路上徘徊不前的企业找到了提升员工信念的途径;它帮助许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的人们勾兑出用想像去创新的乐趣。

邮差弗雷德是一个金光灿灿的模范,他的想像、创新、尽责,在我们这个转型的社会里具有榜样的力量,特别对于那些仍在彷徨中的企业员工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对于那些时刻害怕自己的工作丢掉的普通员工更是明镜可鉴。

《邮差弗雷德》的故事告诉那些为企业发展默默工作的普通员工:只要自己用心地去体味,只要自己充分发挥想像力,一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而只有这样,自己和自己所服务的组织才能快速健康地成长。

行行都能出状元

不论大小事情,只要善于创新,运用多元层次的思考,不因为小事小节而怠忽它,如此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正所谓行行出状元。

在某大报纸的生活版上,曾经报导过一则有趣的小新闻,那就是在台北市的泉州街头,靠近原美国文化中心的地方,有一位卖福州干面的小摊贩,他每天的营业时间很短,但是生意却非常兴隆。那么这个小摊贩有什么经营秘诀呢?

这个面摊不大,依墙而立,紧靠在一问破旧而且已废弃房舍的墙边,面摊看起来很陈旧,不过与斑驳陈旧的墙壁并列而放,倒有点复古的味道,也很协调。在面摊旁边只摆设三张可折叠式的小桌子,可是轻便铁管做的圆椅子却有很多,在整体上来看,让人觉得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它的特色是简单、轻便、朴实、便于搬移等。

这个小面摊所卖的东西并不多,就是福州干面与两三种汤类而已,让上门吃早餐的客人选择的菜单也不多,就是只能吃一些简单的面与汤。

小面摊除了老板以外,还有老板娘和另外一名妇女帮他的忙。

从他所站的位置。与煮汤面所需用的锅、碗、面、蛋、汤品、调味料等摆设位置来看,都还是很有学问的。能够使用的煮面汤的场地面积不大也不多,可是每个用品所摆列位子都恰当与顺手,以及如何将盛面汤的碗,排列整齐甚至堆叠至两层高,以便量多时盛面汤之用,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但是却可以让老板在煮面汤时的作业流程,更加顺畅,快速与方便。

这个面摊的许多特色,在别的地方是无法看到的,这也更加突显出面摊老板的逆向思维。譬如,他所卖的面汤式样简单(化繁为简);面汤价廉物美(物超所值);煮面的速度不用久等(高效率);站着端着碗吃面的人要比坐着吃面的人多(不占空间);吃面的桌子少、圆板铁椅子多(因为营业场地有限)。圆铁椅子不是用来坐的,它是给客人用来当作小桌子放面汤吃面用的,善用资源;来吃面的客人三教九流都有,但是以计程车司机较多(口味大众化)。

老板在工作的时候非常认真与专心,除了跟老板娘就客人所点的菜单做确认与复诵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默默地安排每回的面汤作业。工作台面不大,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井然有序与善用空间,而快速与高效率让他面对早晨一批又一批涌进来的客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客人都可享用到热腾腾的面汤早餐,因此在那儿吃面可以不必久等,物美价廉,也是面摊客源广增的原因。

这个面摊仅用一日之中的几个小时,却获取了时间与经济上最大的效益和产值。为了达到此目标,面摊的老板,必须要做一些需求与满足上的调整及突破,其所运用的方法具有许多逆向思维观念,例如:事前的规划、由繁化简、时间与高效率的要求、善用有限资源、最佳的营业效益、最大的时间产值等,所以他的面摊才经营得如此成功。

现在我们试着将他成功的地方,以逆向思维的角度来逐一分析与探讨:

一、他用逆向思维的“由繁化简”基本观念,简化餐点种类:他把自己的面摊定位在属于传统早餐形态中的中式面类速食站,以福州干面为主。荷包蛋汤为辅。他为了要充分且有效地运用三个人的工作时间与分工合作的效益,因此在面摊上除了面汤类之外,其他的小菜都不卖,以减少事先的准备工作量和在开市后客人点菜与计价上的麻烦。这种方式使每一位客户的用餐时间大大缩短,无形中提高了营业效益与客人的流量,有效地提升了时间的产值。

二、他以逆向思维的创意观念,突破了场地受限制的问题:为了要突破场地的限制,所以他以创意的观念不去增添桌子,而改用增添铁制圆形的椅子,让客人用来取代桌子之不足,至于客人要把它当成椅子或是小桌子来看,那就让客人自己去动脑筋了。

三、他以逆向思维的突破观念,解决了对他不利的环境因素:独特的风格、求新与求变、突破场地的限制与缩短客人用餐等候的时间等,这才是让它得以解决种种不利因素,客源不断的原因。这家小面摊与众不同的独特性也让它逐渐有了名气。

以上所做的分析,正是我们逆向思维里的原动力(需求、满足、突破与成就感)。在刚开始的时候,这家面摊很可能并不是以这样的方式经营,也许面摊的老板经过无数次的学习、检讨与改进,而后才有现在的面摊作业模式的,所以学习是增进逆向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由这个小面摊得到的启示是:不论大小事情,只要善于创新,运用多元层次的思考,不因为小事小节而怠忽它,如此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正所谓行行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