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就做聪明人
1753900000021

第21章 做个善于营造幸福家庭的聪明自己(2)

科学家做一个实验:他养了两只猴子,把它们分开饲养。一只长年关在一个笼子里,除了给它食物外,并不给它爱抚和别的什么。这只猴子从没有接触过别的动物,经常表现得郁郁寡欢,甚至整天无精打采。后来,当它到了青春期的时候,科学家把一只异性猴子放进笼子,它却表现得很是恐惧和冷漠。

另外一只猴子从一开始饲养时,科学家就经常去抚摸它,逗它玩,并经常牵出来和别的猴子一起玩耍。这只猴子表现得很活跃,反应很灵敏,对别的动物也很友好和热情。

两只猴子的不同反应,说明了爱抚和广泛的接触是多么的重要。

动物尚且如此,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丰富感情的人,当然也就更加需要和渴望爱抚了。一组调查表明,每天三次对新生儿抚摸15分钟,则比放在保温箱内只喂养而不抚摸的新生儿的体重增加速度快47%。经常接受抚摸的婴儿,神经系统比没有接受抚摸的新生儿发育更快、更活跃,对人的表情、声音反应更敏感,长大后更聪明。在父母经常的拥抱、爱抚中长大的孩子,更富有爱心,婚后的生活更和谐。

爱抚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爱抚像阳光,使人感到温暖;爱抚像春风,使人健康地成长;爱抚像耕耘,使人收获希望;爱抚像小溪,那潺潺的流水能奏出一曲丰富多彩的人生乐章。人人需要爱抚,人人渴望爱抚。为了美化家庭生活,为了诚挚而真切的爱,让我们看重爱抚,珍重爱抚,慷慨地多付出一些爱抚。

没有交流,就没有和谐

聪明的夫妻总是通过感情的交流来沟通和促进相互理解,而不幸的家庭关系往往是从忽视交流而开始的。

一对结婚已十年的夫妻去城市的另一端看朋友,回来时天色已晚,又逢末班车,于是丈夫说:“咱俩分别从前、后两个门挤上去吧,人太多了。”妻子点头同意。

从前门挤上车的丈夫站在车厢中间,被一层层的人拥挤着,十分难受。忽然有一只手悄悄抓住了他的手,他感觉那不是妻子的手,因为妻子的手没有如此温热、柔软、细腻而动人心魄……他真希望这车能一直不停地开下去,哪怕天亮都行。他细而又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怎么注意到我的?她叫什么名字呢?怎么样才能和她取得联系?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他将自己的名片悄悄取出一张塞在那只可爱的小手里。

车终于到站了,丈夫恋恋不舍在下了车。从另一侧车门下来的妻子看起来并没有觉察到什么。两人横穿马路时,一辆摩托车疯也似的冲过来,妻子犹豫了一下,还是用身体撞开了丈夫……

丈夫抱起浑身是血的妻子跑进医院。天亮的时候,医生出来告诉他,他们已经尽了力,他妻子只想见他最后一面。丈夫走进病房时,妻子的一只手握着拳头,然后缓缓张开,丈夫的名片悄无声息地滑落下来……

这个故事的悲剧在于丈夫对自己的妻子的不了解,以致不欣赏妻子的魅力,把妻子温热而细腻的手当成了别人的手。

婚姻无论对女人还是对男人而言,都是最必要而又最难搞好的关系。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争斗,通常被认为像“天上下雨地上流”一样天经地义。夫妻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婚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夫妻双方的背景、个性、需求、目的、动机以及情感反应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聪明的夫妻却能从如此难题中找到维持美满婚姻的秘诀,并付诸实践,营造幸福家庭。他们的做法是:

1.加强沟通对话,经常交换意见。

恋爱是“谈”出来的,婚姻也是如此。但大多数夫妻在结婚以后,却往往忽视了对话和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生疏感及各行其是的行为。一旦坐下来耐心交谈,建立起交换意见的习惯,那么所有的误解和意见分歧都会迎刃而解,烟消云散。沟通和交流,也是夫妻相互尊重的表现。

2.互相宽容、忍让,不随意发泄怨气。

如果丈夫不是批评而是赞扬妻子并不太好的烹饪的手艺,那么妻子就会心存感激,并想方设法加以改进;如果妻子能改变挑剔丈夫的刻薄语言,丈夫也会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3.主动承担责任,把握住自己的感情。

婚后生活的矛盾是夫妻双方共同造成的,所以不要总是指责对方。在改变自己之前,不要指望能改变对方,更不要把希望仅仅寄托在对方的改变上。

4.不要期望对方能猜透你的想法。

有人常常抱怨说:“如果他真的爱我,那就应该知道我的想法,根本不用我说出来。”这种要求显然过高。想一想,你能够猜透对方的每一个想法吗?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请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积极地防患于未然。

即便是许多美满的婚姻,常常也带有不安全的气息。人们常常会被新奇的感觉诱惑和吸引,屈从于人类的动物本能。为了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夫妻双方就应当不断增加关心、尊重,精心培育爱心的深度,提升爱情的境界,加强双方对专一爱情的追求。

如果夫妻双方的情商都很高,真正读懂、读透了爱情,就能创造出美好和谐的爱情,享受美满幸福的婚姻。这要靠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因为爱是彼此的付出,相互的依恋。

尊敬和忍让是婚姻的第一要诀

生活是现实的、平淡的,夫妻之爱是一种缓慢燃烧的、深沉而又炽热的爱。这种爱不同于浪漫的罗曼蒂克,是夫妻双方对于生活需求做出的正确估价,以及为之而做出的努力。

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经历了两次完全不同的婚姻。爱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不能容忍丈夫只是一味地与原子、分子、空间、时间为伴,时常与其发生摩擦,而两人的个性都很强,终于分手了。第二位妻子艾丽莎是一个体贴入微,懂得尊敬与忍让的人,她深知爱因斯坦的脾气,从不干预丈夫的工作,而是帮助爱因斯坦争取每一分钟,让他安心地完成事业。爱因斯坦被妻子的行为、态度所感动,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陪伴妻子度过美好时光,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艾丽莎不懂相对论,但相对论却有她的一份心血。”

婚姻生活需要双方相互的尊敬和忍让。

演员出身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好莱坞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妻子简·惠曼。她年轻、漂亮、天真。他们曾被推选为好莱坞影星中幸福家庭的宣传典型,但是他们的现实婚姻生活却存在着许多隐患。

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许多不同之处。里根酷爱体育,而惠曼对体育毫无兴趣。惠曼沉湎于夜总会,而里根对此不“感冒”。里根热衷的政治活动更不能吸引惠曼。两人的个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里根达观开朗,惠曼急躁内向。他们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终于在1949年7月18日离婚。

当夫妻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尽量避免用吵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应采取忍让、克制、谦恭的态度来缓和矛盾。夫妻双方都要抛弃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根据婚后生活的家庭需要,建立共同的生活目标。反之,我行我素,仍然按照过去单身的生活方式生活,或者强求对方迁就自己,都会给夫妻生活带来矛盾和不快。夫妻双方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和生活志趣都应互相协调,以期达到一致,这样才能在共同生活中巩固和发展夫妻关系。

在婚姻生活中,需要的不是讲理,而是讲艺术,两个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突然走到了同一个屋檐下,不管两个人有多少爱,磨擦和争吵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生气有艺术,吵架也有艺术。当夫妻俩开始据理力争的时候,两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敌视对方、伤害对方,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场面难以收拾。很多夫妻为了一个表面上的理,争得你死我活,使爱情和婚姻元气大伤。其实,在婚姻中,夫妻之间谁对谁错并不重要,如果是两个人一定要搞清谁是谁非、谁输谁赢的话,必将陷入一场纠缠不清、难解难分的混乱中,永远别想梳理出个结论来,正如俗话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不是算账的地方。

有时婚姻中的摩擦并不是很大的冲突,多半是由鸡毛蒜皮的事慢慢地累积起来而形成导火线的。因此,夫妻间不妨遵循“婚前睁大眼,婚后闭上一只眼”这样的原则。婚前要看清对方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如果都能够接受和宽容,便可以托付终生,婚后则闭上一只眼,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必再去计较,无伤大雅的习惯也不要强求配偶去改变。

及时弥补婚姻裂痕

聪明人面对婚姻中出现的裂痕时,不会大吵大闹和撕破脸皮,而是巧妙地用柔情唤醒对方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爱,用柔情来弥补婚姻裂痕。

随着步入婚姻的殿堂,结成为夫妇,进入平凡而琐碎的家庭生活,裹在男女双方身上的神秘面纱就撩开了,这时夫妇双方就能比较清楚地看清彼此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对方身上的缺点。这时双方的分歧就不可避免,婚姻也可能因此而出现裂痕。那么夫妇该如何处理分歧呢?积极正确的态度是:收敛自己张扬的个性,宽容配偶,也宽容自己。

萨特是20世纪西方成就显赫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人们对他与波娃的长达51年的爱情故事非常喜爱和关注。

1929年萨特第二次参加哲学教师的学术会考,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而第二名是芳龄21岁的西蒙娜·德·波娃。对萨特来说这次会考的真正收获莫过于有缘结识波娃,这无论对他个人的生活还是对他今后的事业都是一个重大的契机。

萨特在后来所写的回忆录中谈到:“我认为她长得很美。我一向觉得她十分漂亮,即使我与她初次相见时,她戴着一项丑陋难看的小帽。但我却仍旧被她独特的美所吸引。我和她一见面便倾心相爱,因为她漂亮,她有一张至今仍然使我感到有魅力的脸。她身上具有一种奇特的气质——她的聪明才智可与男子媲美,她也具有女人特有的敏感性,这就是说从她身上我可以找到我需要的一切。”

谁也没料到,在他们相爱的第五个年头,却横空插进一个女人,这使萨特与波娃的爱情故事中断了一小节。1934年,萨特继续执教于勒阿弗尔中学,这时,他认识了波娃的学生奥尔嘉·高萨绮薇茨。萨特喜欢上了奥尔嘉,在他们打得最火热时,他几乎忘记了他和波娃的爱情。波娃负气离开。

然而萨特与波娃的悠悠情丝并未被这波折割断,相反,经过这一次考验,证实了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在痛定思痛之后,彼此内心越发激荡着奔腾的爱恋之情,关系更觉亲近了。萨特深深地思念着波娃,而波娃也没有利用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另投他人怀抱。她深深感到,只有萨特才能根据她的一套价值观念和哲学观点来理解她,萨特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当奥尔嘉退出后,波娃回到萨特身边,他们又相爱如初,二度恋情给他们带来勃勃生机,他们心情愉快,才思敏锐,从此进入了事业上的黄金时代。

萨特和波娃都把他们的关系视为命运中最大的幸运。萨特一直说,波娃的奇才就在于她有男人的智慧和女人的敏感,他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渴望的一切。波娃说她与萨特是:“我们只是一个人。”萨特在1977年解释说:“我们之间存在一种深入的关系,它不断地创新,有时几乎能建立一个个体,一个我们不是两个人,它是真正的一个我们。我的一生同波娃共同拥有这个我们。”

相爱总是简单,相守太难。夫妻之间,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度量要大,并且常常“保养”两人的感情。惟有去珍惜,感情才能长久,而且保持良好的婚姻状况是促进事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所爱的人,爱情有的时候是件奢侈的东西,错过了一次,也许就会错过整整一生。所以要营造美满婚姻,应该多一些宽容。

家庭中说话更要讲艺术

聪明的夫妻懂得语言艺术的重要,他们通过巧妙的话语,使家庭中充满和谐和温情。

在家庭中,不能摆出一付公事公办的样子,不能用在社交中常运用的一套来应付丈夫和妻子。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你的爱人。在与爱人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体现的是温情和体贴,而不是例行公事的交际。

一次,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出乎女王的意外,丈夫既没开门,又无声息。她只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用缓和一些的语气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聪慧的女王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当锅碗瓢盆交响乐出现不和谐音的时候,能够恢复和谐的力量不是权势,不是命令,也不是冷漠,而是温柔的情感和温和的态度。在温情的力量面前,就是王权的力量也会相形见绌。

一般说,直言快语,是人的真诚所在,是受欢迎的。但有时候,直言的效果并不佳,轻者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者造成麻烦,违背言语交际的初衷。聪明的夫妻则会有意绕开中心语题和基本意图,采用外围战术,从相关的事物、道理谈起,即“兜圈子”,从而收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一天,某青年教师早早回家做了一锅红枣饭。妻子下班回来,端起碗,高兴地问:“这枣真甜啊,哪来的?”丈夫说乡下舅妈捎来的。妻子不无感慨地说:“舅妈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枣来!”丈夫说:“那还用说,我从小失去父母,就是舅妈把我抚养大的嘛!”妻子说:“她老人家这一生也真够辛苦的。”稍停,丈夫忽然叹了口气,说:“听捎枣的人说,舅妈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那就接来呗,到医院好好治治。”不等丈夫把话说完,妻子说出了丈夫想说、还未说出的话。

这位青年教师想接舅妈来城里治病,但不直说,而是通过吃枣饭、忆旧情,造成一种适宜的氛围,然后再说舅妈生病,而让妻子接过话题,说出接舅妈的话。

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之间,也要充分讲究说话的艺术。

一位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件新的裙子,猜想是婆婆买的,故意高声对小姑说:“嗬,从哪里买来的裙子,真漂亮!”婆婆在一旁答话:“从对门商场买的,刚到的货。我先买一件,让你们穿上试试,要看中了,下午再买一件。你们俩一人一件。”

这位聪明的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了新的裙子,猜想是婆婆买的,也想要一件,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转向小姑夸裙子,“顾左右而言他”,达到目的。

在家庭氛围中,因为大家要长期相处,一点小事有时候会产生很强烈的后果。所以,家庭成员之间说话办事要更加灵活,兜圈子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顾及情面,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兜。婆媳之间、恋人之间、两亲家之间等,均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情感宝塔,基础欠牢固,交往中双方都比较谨慎、敏感,言语中稍有差错,都会带来不快或产生误解、造成矛盾。例子中那位年轻媳妇,如在娘家面对亲生母亲,大可不必兜圈子;但在婆家,面对婆婆,就不好直说要东西了。而她的兜圈子,既达到了要裙子的目的,又不失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