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周咸鱼王
17564500000018

第18章 巨野县衙

“余大奎,你是吃了猪油蒙了心了,赵家大郎是要考举人的神童,也是你有资格管教的?人家对你行礼致意,半点没有失礼的地方,还想替你传颂美名,你就是如此报答赵大郎的?”

“你那妹子嫁入赵家本就是高攀了,不想着如何老实本分过日子,反来谋夺家产,当街杀人!太过分了!”

“说不定赵员外不明不白身故,也是这对狗兄妹暗中下的手脚。”

“不如大家抓了这家伙,一同送去衙门,替老赵家伸冤!”

“同去同去!”

一时群情激奋,众人纷纷上前,围住了余大奎。

饶是余大奎见惯了大世面,这种情况他还真没见过。

赵希安的老父其实为人很不错,虽然赵家已经不如祖上那么风光,但苦心经营之下,每年还是有数百贯收入的。

逢年过节,赵父都会开门迎客,做流水席感谢乡亲,遇到灾年,非但会减免佃户的收成,有时还会打开粮仓施舍粥米。

而余大奎则是坏事做尽,尤其是近年来地位提升,更是横行无忌。

即便是赵父在世的时候,也常常后悔去了余氏入门。

因此两相比较,自然是同情赵希安的人要远远超过畏惧余大奎的。

再加上今日群情激奋,余大奎明显被那青衣少年压制,众人心中怯懦既去,自然鼓起勇气,上前撕扯他。

片刻功夫,余大奎就从先前的藏族同胞打扮,变成了丐帮长老。

价值百贯的襕衫彻底变成了抹布,就连内里月白色的绔裤都被扯破了。

一行人索性把他绑了起来,浩浩荡荡送去了县衙。

怎么会变成这般模样?别说余大奎没想明白,赵希安都没弄清楚。

他今天确实只是想阴余大奎一把,没想翻脸啊……

吴颂平在后堂来回踱步,显得颇为不耐。

履新巨野县不过数日,每日里接待那些士绅商贾已是极为头疼,今日眼看又是如是繁琐的一天。

作为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官场新手,按着罗师爷的话头来讲,这些应酬也是难免的。

若是上任初期,不能和这些地方上的实权派打好关系,安抚好他们的心,日后行事必定是事倍功半。

只是今日本应是本县几家中等实力的商贾前来拜见的日子,却不知为何,尚少了一人。

“应卿,那余……余大奎还未到吗?”叫着罗师爷的字,吴颂平的语气中已经颇不耐烦。

疏通河流,排查旧案,哪一件不比这种无聊的应酬对民生更有利?

偏偏一上任就陷入如此无聊的应酬中,又遇到余大奎这么个不开眼的,让吴县令如何能平心静气?

“大人,稍安勿躁啊。”罗师爷倒是不急。

他是吴县令高薪聘来的资深幕僚,对于他来说,吴县令这种官场菜鸟,他可见得多了。

一个个的甫上任就要为民请命,开创一副廉洁奉公的样子,结果呢?

三年五载之后,还不是一个比一个贪的厉害。

官场这点事,还不是得靠他罗应卿来应对?

“那余大奎虽说家业并非极大,于商道也非擅长,不过学生觉得,还是值得一等的。”

“哦?难道那人还有别的本事不成?”听罗师爷这么一说,吴县令倒是对余大奎有了些兴趣。

他也并非是个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的书呆子,考上进士那年已是年近四旬,自然受够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只是当年资助他的一位恩公曾经说过,做人还是须得有些底线的。

因此他铭记在心,一直不敢有所偏差,无论是在汴京为官,还是外放到了济州府,吴县令都以民生为己任,因此官声着实不差。

特地请了罗师爷,吴县令也是为了弥补自己不擅长某些事情的缺陷,如今看来,还真有些用。

罗师爷笑道:“关于余大奎这人,学生在济州府时就曾听说过。他本是巨野县本地人,但自幼便浪荡在外,是个出了名的泼皮无赖。”

“那怎么会……?”

“据说他后来加入了黑蛇帮,当上了舵主。平日里杀伐也算果断,帮中信服他的人不少。只是做事很讲究,与官府也算互补,这才混出了头。”罗师爷嘿嘿笑着:“这种两头蛇,用起来倒是极为方便。”

吴县令点了点头,别看官府势大,但在巨野县这种民风颇为彪悍的地方,那些衙役三班最多只能维持好县城周边的秩序,要想上下皆安,非得和那些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势力搞好关系。

黑蛇帮?

这种从未听说过的帮派,想来不会有太大的能耐,投靠官府也实属正常。

只是,

“既然如此,他如何敢让本官久等?难道是恃宠而骄?还是欺本官新任,拿捏不得他?”

面色微变,吴县令始终只是个新下基层的官员,有些事情没经历过,忍不下去。

“快了吧?要不再等片刻?”罗师爷也是对余大奎产生了不满。

昨日余大奎就来过了县衙,奉上了孝敬和问候,只是这些好处是给罗师爷的。

罗师爷看在钱的份上,有意无意提点了他两句,临走时余大奎对罗师爷那叫一个感恩戴德。

但今日是怎么了?约好了午后拜见的,如今都过了未时,这小子难道是午饭时喝多了?

正等得焦急,忽听有人敲响了县衙门口的鸣冤鼓,咚咚连声,直传到后衙。

这是,出事了?

按理说,吴县令还未正式上任,这种百姓临时起意上告的案子,是可以暂且不理的。

只是,官声颇为不错的吴颂平可不想在这种小事上丢了名声,当下换好了官服,便匆匆上堂。

来到堂前,坐稳之后见三班衙役都到齐了,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宣布开堂办案。

自有衙役上前将大门打开,顿时涌进来上百人。

吴县令也是一惊,这么多人?

难道真的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罗师爷伺候在旁,看了一眼人群,悄悄对吴县令道:“看起来都是些城内的寻常百姓,并没有什么特别。”

吴县令稍稍放下了心,既然都是县内黎庶,想来不至于作乱。

可能是有什么人犯了众怒了吧?

再往人群中看去,果然是有个家伙,被众人打得头破血流,满脸的丧气。

只是,此人似乎有些眼熟?

吴县令认不出来,罗师爷却吓了一跳。

这不是昨日与自己颇为聊得来的那个余大奎吗?

怪不得今日他来不了,原来是被人揍了。

但是,想到余大奎的身手和地位,是谁胆子那么大,敢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