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周咸鱼王
17564500000035

第35章 签约

“周大哥,不好意思啊,让你挨饿了,我的错。”赵希安带着愧疚的眼神说说道。

周侗倒是不以为意:“没事,额们跑江湖的,饥一顿饱一顿实属平常。实话实说,在赵家这几日,是额这两年来吃得最好睡得最安稳的日子了。还挑剔啥?”

赵希安笑道:“这样吧,回去我给周大哥整个拿手菜,你看东坡……红烧肉如何?”

差点露馅了,大周朝可没有苏东坡这个人物,更别提东坡肉了。

“啥叫东坡红烧肉啊?”周侗不解地问道。

“呃……”练武之人,耳朵都那么灵敏的吗?

“就是红烧肉,跟红烧鱼有些类似。对了,你没吃过红烧鱼……,东坡是个地名,我小时候同父亲去过,那里的红烧肉很出名。”

这样强行解释行不行,赵希安都没把握。不过看着周侗渐渐纾解的眉宇,他知道这次总算是混过去了。

“那东坡在哪个州府啊?今后有机会定要去看看。”突然周侗来了一句,差点没把赵希安给吓死。

他哪儿知道东坡在哪里?就算知道也不能说啊,那鬼地方现在哪里来的红烧肉?

只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周大哥,你看着天色已晚,我们该回去了。”

“到底在哪里啊?”

“晚风飒飒,我突然诗意大发,你看着几句如何?”继续扯淡道:“金山脚下人未定,水风清,晚霞明……”

“听不懂,额只想知道那地方在哪里?”

“…………”

好不容易才萌混过关,赵希安逃也似的奔回了家里。

看来对老实人实在是不适宜说谎,否则像周侗这么梗的人,能追根究底问到你崩溃。

自然还是李木鱼早就候在门口等着了,上来就是一通嘘寒问暖,赵希安如此脸皮厚实的一个人,都微感不适了。

这属于资本家偶尔的良心发现还是什么,他自己也搞不清。

“木鱼啊。”

“哎!”他还爱答应。

“你那鱼香肉丝学的也差不多了,今天我教你一个新的菜式,红烧肉的做法。”

“那感情好,多谢师父!”

“你叫我什么?”

“您不辞辛劳教我厨艺,师父二字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赵希安倒是没想到,为了贪嘴偷懒随便教了两下,居然就收获了一个野生的大厨徒弟。

要知道在大周朝,一旦拜了师父,那这徒弟的身家性命便都算掌握在师父手里了。

就算是被师父打死,官府也是不管的。

这未免也……太好了吧?

好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李木鱼忙道:“李员外早就来了,在里间等您。”

不过他眼神中的渴望却掩饰不了,赵希安踮起脚尖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很快就好了。稍后我亲自下厨,你跟在旁边看就好了,红烧肉虽然不是炒菜,不过也极有特色,学会了就能独当一面。”

李木鱼一脸的感激,感动到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赵希安此时可管不了他的想法了,平缓了一下气场,才装作气定神闲迈步进了小院。

果然,一进院子就看到里屋坐着印子李,对方很显然等得及了,一直在向外张望,第一时间也看到了他。

两人都赶了几步,在小院正中碰头,印子李情绪极为激动:“赵公子,你那洁身皂实在是太好用了!”

这自然不在话下,隔了上千年的技术,在这个时代就是一种BUG般的存在。

“你闻闻,你闻闻。”掀起衣袖,露出雪白的臂膀,印子李恨不得整个人都塞了过来:“是不是有股异香?”

“呕!”赵希安差点没晕过去,你又不是女人,给我闻体香恶心不恶心?

不过想起先前忽悠印子李的说法,洁身皂有美肤养颜和留香的功效,他只得皱起眉头假意闻了几下,然后便道:“这不过是初级产品,这点香味又算得什么?若是现在就如此惊喜,将来有朝一日香皂问世,李员外岂不是要疯了?”

印子李先是一愣,之后更是狂喜不已。

还有更好的产品?香皂?顾名思义是有特别香味的洁身皂啊。

发达了。

要知道洁身皂洗完,他就明显感到与寻常的胰子和澡豆的不同了。

首先,身体洗得极为干净,仿佛多年来累积的污垢都一洗而空。

再照照铜镜,明显人要比先前白上许多,就连印子李的老婆都问他是不是擦了粉。

另外,身体的异味原本澡豆并不能彻底去除,就连较贵的胰子,洗完总也有股腥臭味。

但这洁身皂虽说本身有些味道,但是一经使用,不知为何凭空多了一股清新爽洁的味道,就好像被褥经过阳光暴晒之后,留下的自然芬芳一样。

这东西,绝对是好玩意儿啊。

然而似乎在赵公子眼里,这玩意儿根本算不得什么,人家有底气随时可以拿出更好的货品。

这可不得了啊。

今天一大早,印子李就为了洁身皂迫不及待赶来了赵家,没想到平时太阳不晒屁股不起床的赵希安,居然破天荒的早早就出门了。

印子李足足在赵家等了大半天,一壶茶喝光了又泡,泡完了又喝,早就一点茶味都没了,跟白水毫无区别。

眼看着天色渐暗,印子李都想跑出去找人了,赵希安倒是回来了。

不管如何,先把洁身皂的代理契约搞好,这么好的合作对象,切不可怠慢!

拿好了早已准备好的契约:“赵公子,这是我拟的契约,完全照着昨日赵公子的意思,请过目!”

赵希安拿过来随意看了下,翻看了几个关键的数据,便点头道:“李员外有心了。”

这份契约,远比昨日他的意思还要厚道的多。

比如远比运送货物到济州府的运费,赵希安本意是自己来,等于是给了个到岸价。

结果这部分费用印子李自己承担了,相当于离岸价。

别小看这部分支出数字不大,但经年累月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比如先款后货,每次印子李都会在预定时付三成定金,剩余的货款也会在提货前三日结清。

这样一来,赵希安方面就变得毫无风险。

诸如此类的条款,不下五六条,总之印子李的这份契约诚意十足。

找遍整个京东西路,只怕赵希安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合作对象了。

既然如此,他自然不会再难为对方,爽快地签下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