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周咸鱼王
17564500000063

第63章 欣慰的苏学正

要知道在大周朝,商人的地位不低,也可以参与高考,但始终还是排在了士农工商的最后一位。

即便是考中了举人或是进士,也始终低人一头。

好在听赵希安的口气,他只是与他人合作经商,赚些小钱,倒也不算彻底投入了商道。

“先不谈这个了。”换了个话题,苏学正赞许道:“你在巨野县做的事,老夫知道了。”

赵希安明白,这是指的他赈灾之举,只是这事他始终只是在幕后操作,并未直接出面,学正大人是怎么知道的?

苏学正见他目露疑惑,便笑道:“吴县令算是我儿的同年,你做了什么事,老夫让他都第一时间通报于我。”

原来如此,赵希安点了点头:“都是大周子民,能力范围内可以帮一把的,晚生自然会尽一尽力。”

“态度很好,但你有没有想过,熬过这一两个月,那些流民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苏学正很是赞许赵希安的想法,但又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巨野县那数百人还好处理,晚生只是担心整个大周北境之内,此等流民只怕不止万人,若不及时解决,日后必生变数。”这些流民的故乡被卷入烽火,田地家宅都不保,势必是不能再回去了。

那么这样一来,多达万人的流民,要么就饿死大半,要么就谋反作乱,然后期待被朝廷编入厢军。

这是一贯以来,大灾之后的常态。

“只可惜,朝廷如今是养不起那么多厢军了。”苏学正叹道:“如今禁军数十万,粮饷都已经成了问题,更别提那百万厢军的编制。只怕此次朝堂那些相公们,不肯再妥协,此刻恐怕正在互相攻讦。”

禁军还多少有些战斗力,虽然比不上边军那么能打,维持一下国内秩序则是毫无问题的。

但厢军?算了吧,他们只能算是破产的农民,锄头拿不好,刀枪更是没门。

苏学正刚刚从朝堂内退出,他的消息源还是很可靠的。

不过,这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下之大,要担忧的事情多了,晚生只求心安即可。”

苏学正赞许地颔首,道:“方才你说,巨野县城门外那数百人你有办法处理,且说来听听。”

赵希安手指了指车外的那块空地:“这便是未来晚生要建的一所作坊,左右是要雇人,那不如将那些流民中还能用的人雇佣来。他们能养家糊口,晚生也可以发财致富。安置几百人,晚生相信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苏学正看了他半天,嘿嘿笑道:“你这小子,是不是前几日就想好了这个主意?”

“那倒不是,只是顺水推舟而已。”赵希安正色道:“晚生昨日才知道那些流民,当天便筹措好了赈灾粮饷。已经是人力有时尽了,哪有那么机巧的心思,还能盘算如此完整的一套法子?只是今日忽然想起要雇佣可靠人手,只怕世上再无人比这些危难中的流民,更为可靠的了。”

苏学正听他如此一说,也是暗暗赞叹赵希安的为人。

“既然如此,你可有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

见赵希安目光诧异,苏学正笑道:“只许你做善人,不许老夫也积德行善吗?”

“不敢!”赵希安慌忙答道:“只是商贾之事,怕污了学正的清名。”

“无妨,你且说来听听。”苏学正见赵希安一脸窘迫,也是哈哈大笑。

今日苏学正原本不太好的心情,见到赵希安之后就迅速改善。

这个少年不简单啊,非但人品端正,做事还极有策略。

既帮助了流民,又给自己找好了退路。

即便最后这件事没能完成,起码他也在流民那里留下了好印象,在诸位府县大人那里挂上了号。

而代价,只是微乎其微的数十石陈粮而已。

能帮这种懂得如何上进的孩子一把,也是苏学正目前唯一能做的了。

那些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他是真的厌了。

两人在马车上商量了许久,赵希安这才下了车,躬身行礼道:“多谢学正大人成全,晚生感激不尽。”

“若真的惦念老夫的半点好处,就努力攻读,早日参加州试吧。”苏学正指了指赵希安,最后吩咐道:“老夫这学正的位子还能坐三年,希望这三年里,能看到你金榜题名!”

赵希安心中苦笑,要是那么简单那就好了。

自己前世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要重新学那四书五经,未免太过荒谬了。

不过细想之下,既然大周朝的科举以诗词为主,策论为辅,似乎对于四书五经那方面,要求并不高。

其实这其中还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有闲的时候再说吧,现在自己的第一目标就是先把肥皂事业搞好。

马车缓缓开走了,印子李凑了上来问道:“是哪位大人物?敢用如此奢华的大车?”

赵希安头都没回,淡淡道:“本路的学正,苏大人。”

“不会吧?”印子李疑道:“学正只是个清闲的官位,品阶很低啊。”

有多低?八品而已,甚至连吴县令的七品都比不上。

吴县令之所以对苏学正尊重,并不是看在他的官位上。

正如方才苏学正所说,他儿子是吴县令的同年进士,显然也是一家官宦。

只怕吴县令更多是看在苏学正以往的官位以及他儿子的份上,才执晚辈之礼的。

“你不懂,这位老学正,当年恐怕是权倾朝野的那种。”赵希安脑子里还在不停地转,到底是什么缘故才让苏学正放弃了朝中显赫的身份,来到穷乡僻壤当一个小小的学正之职呢?

“也是啊,没那么大脑袋,也不敢戴那么大顶帽子啊。”印子李有些羡慕道:“这车说不定就是官家送给他老人家的,啧啧啧。”

言语中只有羡慕嫉妒,只可惜他印子李这辈子也没希望得到如此的尊重了。

即便是商人如今社会地位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但仅凭这点就像爬到金字塔的尖端,只怕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