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周咸鱼王
17564500000065

第65章 支线任务

历史上几乎同时期,权倾天下的蔡京过大寿,他那个贪赃枉法的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书送给他的贺寿礼也不过是金珠银宝十万贯而已。

大名府可是天下闻名的大府重地,梁中书的盘剥手段更不是如今的段知府可比,那十万贯依旧让他伤筋动骨。

这笔财富也吸引了无数亡命之徒前去谋夺,最后被十几人组成的抢劫黑团伙强行诈骗走了。

算起来哪怕是平分,每个月也不过几千贯而已,那可是用命换来的。

可见,无论在什么年代,能平白得到超过万贯的财富,任何官员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何况,得到这笔财富的代价非常小,甚至很合理。

“鸿宾楼”只是要求保护,并且在济州府内不允许有仿冒产品出现。

这,难道不是官府本就应该做的吗?

赵希安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计划的把握,但他不能出面,这一切都需要印子李自己去盘桓。

毕竟,他的身份注定了不能沾染太多的铜臭。

印子李经他一鼓动,顿时也觉得把握极大。

好在据他所知,无论是段知府还是陈通判,他们名下都没有相关的产业,不然也会有些麻烦。

既然如此,当下印子李就告辞出门,重返济州府去了。

赵普去了城门那边负责赈灾的稀粥发放,小钿则去了集市买菜。

她在李木鱼走后,接过了后厨大权。

她也是个极有心思的女子,赵希安教李木鱼的时候也没避着她,因此即便是手艺远不如李木鱼,料理一家大小的三餐倒是毫无问题。

如今整个赵家,只剩下赵希安和周侗两人孤单单,相对无言。

是时候添丁进口了。

“周大哥,跟我去一趟城门吧。”赵希安想先从那些流民中,先挑选几个可靠的,充作家丁。

赵家大宅的房契早已到手,只可惜那块太大了,以赵希安如今的人手根本调整不开,因此也一直空关着。

那么大一间宅子,从前可是有上百仆役的,如今虽说赵家人丁稀少,仆役可以减少一半,那起码也得五六十人。

不过赵希安并没有准备一下子接手那么多流民,这种事必须有水磨的功夫,不然混进来一个两个的害群之马,倒霉的还不是自己?

正在此时,久违的系统终于启动了。

“叮!宿主启动支线任务:一条咸鱼三个帮。”

“任务介绍:没有足够的人手支使,宿主的咸鱼生活质量必定无法提高,务必尽快解决(十天内)。”

“任务内容:尽快再招募十人以上的手下,并取得他们的效忠,达到咸鱼生涯第一步最基本的要求。”

“任务奖励:10点咸鱼值,一次初级抽奖机会,外加一项基本技能。”

“该任务失败有惩罚,如果能尽快完成,奖励会有相应提高。如果最终任务失败,将扣罚十点咸鱼值,外加随身物品一件。”

“嘶!”赵希安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还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失败有惩罚的任务。

如今他手上的咸鱼值本就不多,再扣十分……,还好任务有十天,否则极有可能变成负数。

到时候别再给这该死的系统一个机会,抹杀啥的太可怕了。

相比之下,随身物品倒无所谓了,反正如今一共才三样东西,看上去都极为不靠谱。

一间是如何使用肥皂的技能书。

一件是他根本不会用的乐器七弦琴。

只有文豪笔似乎还有些用。

这几样东西就算被系统拿回去,赵希安也不会太心疼。

好在任务本身难度似乎并不高,招募十个人而已,以如今流民的状况,只要给饭吃,恐怕一文钱都不用花也能随时招来一百多人。

可任务内容中有一个关键词,让赵希安有些不太心安。

“尽快再招募十人以上的手下,并取得他们的效忠。”

这个“效忠”,该如何判断?

嘴上说效忠,还是要有契约,或者要真心实意臣服自己?

到时候别自己招来一大帮子人,系统再不算,那就坑爹了。

还是先试试吧,不行到时候再想办法。

周侗回了赵希安一句,却见他突然陷入呆滞之中,不由得摸了摸后脑勺。

这赵家少爷啥都好,就是经常会呆若木鸡,听说之前他被人打破了头,莫不是那时候留下的暗疾?

要是师父在就好了,让他替赵公子诊治一下,赵公子那么有钱,应该不会在意多给师父他老人家一点诊金的吧?

刚胡思乱想一阵,赵希安就恢复了过来。

一言不发,只见他径自走出了院门。

周侗忙跟了上去。

流民所在之所极为混乱,他可不希望让赵希安出事。

…………

东门外,粥棚。

赵普得意洋洋环顾四周,尽管少爷关照过要低调,但想着这数百流民都是靠着少爷的恩泽才得以活命,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要知道,即便是老爷,当年病倒之后这类的善事也不得不终止了。

如今少爷能青出于蓝,就算此刻赵普就此死去,下得黄泉他也觉得能正面赵家的列祖列宗而不羞愧了。

点数着领粥人的数目,这可千万不能让人混了过去。

果然,有个看起来贼头贼脑的小家伙,已经是第三次插队来领粥了。

先前那次,赵普看他年纪极小因此才心生恻隐,假装没看到。

没想到,他居然还敢来三次?

“小子,你混了几次了?还来?”赵普的吼声让那小子全身一缩,整个人显得更小了。

此时一旁站出来一个高大的汉子,在人群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你这老人家好没道理有事好好说话,何必这么凶。再说了,又不是吃你家的粮食。”

话是这么说,但那汉子很显然也是个讲理之人,蹲下身子柔声对那少年道:“小四,你为何多次前来领粥,你爹你娘呢?”

那少年一见高大汉子,顿时脸上五官扭曲,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抽泣道:“我……我爹病了,我娘去河边想要捞些鱼给我爹熬鱼汤补身子,我……我是代他们来领粥的。”

一旁的其余流民,也是心有戚戚。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些流民千里迢迢流落到此,谁能保证就一直健康。

想到自己将来也会如此,很多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