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我曾经来过,谁曾记得
17742100000027

第27章 安逸与苦

热浪席卷着七月,连街边的树叶都绿的苍白,麻雀都懒得叫几声,不知道躲到哪里去避暑了,街上来往的行人没有意思精气神,手中随便拿个东西都要顶在头上,好像这样烈日就晒不到了一样。

这个季节,家乡的制种玉米正是抽天花除杂的时候,地里的农户可不像城里人一样,他们仍旧要顶着烈日在玉米地里穿梭,一趟走下来,整个衣服都是湿的,玉米地里的那种闷热很难形容,有种蒸笼里蒸的感觉,有些人会对玉米过敏,再加上这种湿热,玉米地里走一遭就会全身的小红疙瘩,奇痒无比。

但是抽天花和除杂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这个时间,如果让驻村的技术员查到,就会罚款,本来一亩地挣的就不多。

记得村里刚开始种植制种玉米的时候,价钱是在一块钱过一点,那时候静空才上小学,现在静空大学毕业工作了,这制种玉米的价格还是如此,而不同的是物价涨了不少,最简单的例子,就拿牛肉面做对比,那时候一碗牛肉面也就一块五,还送鸡蛋,可如今一碗牛肉面六块钱,还不送一个鸡蛋,所以罚款是万万受不了的。

虽说制种玉米价格不高,但是好歹每年产量稳定,价格也算是稳定,不然家里除了打工还真没有别的来钱的路子,有些经济作物,比如洋葱,价格如果碰到好年陈,一亩地挣好几千,但是这洋葱价格及其的不稳定,就像是赌博一样,谁都猜不到价格到底啥时候高啥时候底,最后真正能挣钱的就是二道贩子。

静空的父亲因为车祸,腿脚不方便,所以到了这个季节,家里的农活就成了大问题,对于静空来讲,也是十分不愿意做农活的,正巧,因为从学校回来后,行里要求他们去报到,自然而然的静空就躲过了这夏日下的农活,这让静空很是惬意。

父亲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是雇人去干,这种天气下,一天的人工费用就要18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静空来讲,可能就是一条烟,可对于一个农户家来讲,这可能是好几天的伙食费用。因为如今家家户户都种制种玉米,很少有人种麦子,最多也就在家里后院种点蔬菜,所以农户家大都也是在超市买面买肉,这一百多一家子能吃好几天。

奶奶因为腿有风湿,以前还能帮忙干点农活,如今岁数越来越大,也实在是干不动了,只能在家里做做饭,搞搞后勤。

静空想着刚来行里,肯定是要从大堂经理干起,但是出乎意料,行长让他们这批新来的大学生从信贷开始学习,在没有进银行工作以前,静空觉得银行就是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一天就是坐在柜面上办个业务啥的,在他的认知里银行是这样的,但是如今他渐渐的对银行有了新的认识。

银行的柜面工作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银行也分好几个部分的,比如柜面业务的有对公业务、有个人业务,有个金业务的、信贷业务的,总之是五花八门的。他的师傅是一个比他早进行一年的大学生,也是刚刚转正不久,脸上的稚气还没有完全褪去,听说要做师傅了,看样子是比静空他们都兴奋。银行一般的传统也就是如此,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等到徒弟能够独当一面了,师傅大概率会去从事下一个岗位。

之前实习的时候静空是没有见过这个师傅的,因为实习时间比较短,再加上他师傅在别的网点,所以没见过也不奇怪,住的地方还是要自己找的,行里每个月有住房补助,吃的地方自然是非常的熟悉了,因为实习的时候已经和大师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每天柜面下班是要比信贷早一点的,因为柜面业务大概5点左右就要开始扎帐,接库的库车差不多五点半就到了,接库完了柜面人员就可以下班了,但是信贷人员还有其他部门的还要等到六点。

七月份,下班以后太阳还高高的,差不多要等到九点多太阳才会落山,再加上七月份对于银行来说是业务淡季,所以下班以后几个同事会去夜市搞一点啤酒烧烤,冰镇啤酒来一口,冷不丁的有一阵微风吹过,简直不要太舒服。

此时家里的农活也刚刚结束,一口浓浓的老树茶,解渴又解乏,父亲擦一把汉,微笑着说:“儿子总算有出息了,可以在大夏天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了”。

几口啤酒下肚,再吃几串烤肉,静空觉得这样的生活才适合自己,以后在城里买一套房,娶个媳妇,每天下班带着老婆出来转转,喝喝啤酒吃点烧烤,岂不是美滋滋,做农活?这辈子是不可能了,那种烈日下的苦他不想再去尝试。

体验了一丝舒适以后,再去想那过往的苦,就会有一种胆怯,哪怕这种舒适只是相对于面朝换图背朝天的农户而言,这也是极大的舒适,宽且静空就不是那种能吃苦的人,他上学的目的也只是在于脱离土地,不在从事体力劳动而已,至于伟大的理想,以前可能有过,不过现在不记得了。

就这样,白天跟着上班学习,晚上或是在夜市,或是在酒吧,静空日子过的好不惬意,而在这期间,由于天气气温太高,奶奶为了省钱,强行到玉米地里干农做,最后中暑晕倒了,再加上老年人身体本就有很多旧疾,在这会全部发作,最后住院了,家里人考虑到静空刚刚上班,会影响工作,就没有告诉静空这件事情。

一直持续到月末,奶奶的身体养的也差不多了,虽然如今农民住院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毕竟不是全额报销,医院还是住不起的,最后奶奶还是强行要出院。在这期间,静空没有回过一次家,因为他算着日子呢,虽然不常干农活,但是静空知道什么时间干什么活,什么时间会是农闲时间,毕竟他是农村来的,这点时间规律他还是掌握的。

就这样,安逸的上班生活伴随着奶奶的出院画上了句号,静空算是喜欢上了这样的上班生活,没有太多的惊喜和意外,每天就是按部就班的过着,偶尔和同事发几句牢骚,但脸上却挂着笑容,这笑容好像好久没有出现在他的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