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18

第18章 以失败为师,从别人的失败中检验教训

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在如何对待失败方面接受必要的训练。而我们强调的是:以失败为师,正确对待失败,是我们成功和成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大小小的错误,可能会吓住有些人,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恐怖感。其实,这大可不必。大家都知道爱迪生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实验时出过上百次错误,但他正是在错误中找到了正确的圣经。

失败也是一次成大事者,需要你仔细诊断。对此发明大王爱迪生认识的最深,实践的最好。他为电灯发明失败了无数次。在一次寻找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时,当再次失败后,他的助手叹口气说:“唉,又失败了。”“不,”爱迪生轻松地说:

“这是我们又成功地找出了一个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把失败看成一次成功者的实践,从失败中有所收获,这是一种成功所具有的最佳心态,他们最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往往会在失败的教训中获益,然后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实现最辉煌的转折。

当然,关键是你要在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愚蠢到不可救药的人才会在同一个地方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样的人也不会从失败中把握未来,实现命运的转折。

马登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芝加哥创办一份教导人们成功的杂志,当时他没有足够的资本创办这份杂志,所以他就和印刷工厂建立了合伙关系。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本成功的杂志。

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他的成功,对其他出版商却造成威胁。而且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一家出版商买走了他合伙人的股份,并接收到这份杂志。当时他是以一种感到非常耻辱的心态,离开了他那份以爱为出发点的工作。

马登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忽略了以和谐的精神与他的合伙人合作,他常因为一些出版方面的小事而和他争吵。当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并没有掌握住它。他的自私和自负,应该对这些负起责任,而他在业务上不够谨慎,以及说话语气太强烈,也都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

但是,马登却能够从这次的失败中,拢到等值利益的种子,他离开芝加哥前往纽约,在这里他又创办了一份杂志。为了要达到完全控制业务的目的,他必须激励其他只出资、但没有实权的合伙人共同努力。他同样必须谨慎地拟订他的营业计划,因为现在他只能依赖他自己的资源了。

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份杂志的发行量,就比以往那份杂志多了两倍多。其中一项获利来源,是他所想出来的一系列函授课程,而这一系列的函授课程,就成了个人成功学的第一笔编纂资料。

当马登被踢离在芝加哥的事业时,曾经一度处在彷徨阶段。他可以从此放弃创办杂志并接受他太太的主意,安稳地从事律师工作。但是,他在失败中找到了等值利益的种子。而且他培养这粒种子,以圆他人生最大的梦想。

看来失败也是一种收获,你可以从失败中学到很多。

失败显露出的坏习惯,予以击败,以好习惯重新出发。

失败驱除了傲慢自大,并以谦恭取而代之,而谦恭可使你得到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失败使你重新检讨你在身心方面的资产和能力。

失败借着使你接受更大挑战的机会,增加你的意志力。

练健身的人都知道,光只是将杠铃举起来是没有用的:练习者必须在举起杠铃之后,以比举起时慢二倍的速度,将杠铃放回举起前的位置,这种训练称为“阻抗训练”,这所需要的力量的控制力,比举起杠铃时还要多。

失败就是你的阻抗训练,当你再度回到原点时,不主动将自己拉回原点,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拉回原点的过程上。利用此一方法,可使自己再次出发后,能有长足的进步。

从以上意义认识,每当你失败一次,离成功就近了一步,在成功与失败的互换推动与转化中,你的人生将日益成熟与完美。

你应当学会诊断自己失败的缘由——如果你出现了下列弱点,而且情况严重,你就注定要成为输家:

①活在自欺当中。这种人只知道活在过去,死抱着以前做事、生活的方式不放,而没有心思注意眼前的事实。

②不断地仰赖别人的掌声或赞许才能生存,以克服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③马失前蹄。在压力愈大的时候,表现愈不理想,变得非常紧张,放不开。

④虎头蛇尾。做任何事从来不坚持到底,也不够专注,总是找借口减轻责任。

⑤轻诺背信。动不动就撒手走人,留了一堆烂摊子让别人收搭残局。

⑥单打独斗。喜好做独行侠,一碰上团队合作就束手无策,心生抗拒。

⑦嫉妒心重。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动不动就吃醋。

⑧自制力差。按撩不住内心的冲动,而且老是故态复萌。

⑨逃避问题。习惯当鸵鸟,不论任何大小问题,一概熟视无睹,埋头不理。

⑩渴望被别人喜爱,而且不计代价地处处讨好别人。

⑩恩将仇报。对有恩于你的人不知感激,甚至反咬对方一口。

失败中学习,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更不会失去走向成功之道的信心。如果对失败弃之不顾,即使开始下一个工作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更不会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