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26

第26章 建立一个“朋友档案”,以免人到用时方恨少

建立一个“朋友档案”说白了,就是把朋友的联系地址及通讯方式作一个资料保存。

老陈的弟弟被出租车撞死了,老陈慌乱之中问计于我,我从来没接触过这类的事,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建议他去找律师,他说他过去也认识几个律师,但没继续联络,名片也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他叹了一口气说:“人到用时方恨少呀。”

“人到用时方恨少”,不知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如果曾经有过,那么你现在是否还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没有过,那么也要未雨绸缪。

如何才能防止“人到用时方恨少”这种事情出现呢?

就是要给朋友建立一个“朋友档案”。

人一生当中会交很多朋友,这些朋友有的会成为你的至交,有的会持续交往,但有的也会中断。交朋友固然不必勉强自己和对方,但不妨采取更有弹性的做法,不投缘的也不必“拒绝往来”,而把他们通通纳入你的“朋友档案”之中。

“朋友档案”的建立其实很简单。

首先,把你在学校时的同学资料整理出来,并做成纪录;毕业经过数年后,你的同学会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有的甚至已成为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当有需要时,凭着同学的关系,相信他们会给你某种程度上的帮忙。这种同学关系,还可从大学向下延伸到高中、小学,如能加以掌握,这将是人生中一笔相当大的资源。当然,要建立起这些同学关系,你非得时常参加同学会,并且随时注意同学动态不可。

其次,把你周围朋友的资料建立起来,对他们的专长也应有详细的记录。他们的住所、工作有变动时,也要在你的资料上修正,以免有必要时找不到人,而要有这些变动情形,则有赖于你平时和他们的联系。

同学和朋友的资料是最不应疏忽的,你还可以记下他们的生日,如果你不嫌麻烦,在他们生日时写上一张生日贺卡,或请吃个便饭,保证会使你们的关系突飞猛进。这些关系若能妥善维持,就算他们一时帮不上你的忙,也会介绍他们的朋友来助你一臂之力。

另外,有一种“朋友”也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应酬场合认识,只交换名片,谈不上交情的“朋友”。这种“朋友”各种行业各种阶层都会有,不应把这些名片丢掉,应该在名片中尽量记下这个人的特点,以备再见面时能“一眼认出”。但最重要的是,名片带回家后,要依姓氏或专长、行业分类保存下来;当然不必刻意去结交他们,但可以借故在电话里向他们请教一两个专业问题,话里自然要提一下你们碰面的场合,或你们共同的朋友,以唤起他对你的印象。有过“请教”,他对你的印象也会深刻些。当然,这种“朋友”不可能帮你什么大忙,因为你们没有进一步的交情,但帮小忙,为你解决一些小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譬如我就曾向一位电器行的业务员请教过购买电器的常识,这些常识和我平常对电器的认识差距很大,但很实用。这个业务员是我买电视机时认识的,他的名片我保存到现存还没丢掉。

有人用电脑建立朋友档案,有人用笔记薄,有人则用名片簿,这些方法各有长处,而不管用什么方法,我想有几点是必须记住的:

只要你记住了朋友的联系方式,并坚信他们对你有用,每个都不要放弃,而且还要保持一定的联系,那么你在找人办事时,就不会有“人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