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34

第34章 用学识创造个人权威和形象

权威的获得可以使企业家领导才能更为突出。为了获得权威,企业家就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真正做到有权又有威,这将增强你的创富能力。

权威和权力不同。权威是一种影响力,它是间接发挥作用的,并且人们接受权威时常是心悦诚服的。而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控制力量,是直接发挥作用的,它常常强迫被实施者,因此权力的被实施者虽然可能按照权力持有者的要求去做,但他们心中常会对权力持有者产生某种抵触感。

企业家的权力是容易获得的,只要他是企业的领导,必然就会具有相应的权力。

但企业家权威的获得并没有那么容易。企业家获取权威有多种途径,比如掌握专门知识,丰富阅历,年龄优势等等,其中企业家个人的学识是企业家形成个人权威的一种主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杭州中药二厂生产的“青春宝”响彻于大江南北,驰名于华夏内外,厂长冯根生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冯根生在杭州中药二厂拥有崇高的个人威望,全厂的职工不分男女老少一提起冯根生,那是从心里佩服。而冯根生所说的话,就像是朝廷圣旨,没有去违背的,有的只是认认真真地去执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位厂长有这么大的权威呢?

经过调查发现,学识是形成冯根生权威的主要因素。作为杭州中药二厂的厂长,对制药内行不内行直接影响着他的个人权威,而冯根生是怎样的呢?冯根生1949年从杭州高银巷小学毕业后进入胡庆余堂当学徒,那时候他才14岁。胡庆余堂是晚清豪富胡雪岩创办的,它与北京同仁堂对峙南北,名闻天下。胡庆余堂选徒标准非常苛刻,每年选拔1人,代代单传。1949年后没有再招徒,冯根生就成了“末代学徒”。他做过3年学徒,站过两年柜台,搞过整理炮制,后来又制胶煎药。

长期在药厂工作,再加上自己的虚心好学,冯根生成为一位杰出的中药专家。就因为他内行,懂业务,他说出来的话才有分量,人们才信任他,才愿意按他说的去做。就因为他的学识,人们才愿意凝聚在他的周围,听他发号施令。

企业家都希望企业员工按自己的意图办事,都想职工对自己言听计从。他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命令员工服从,有的则凭借自己的权威影响职工,使他们自觉地按照企业家的意图行为处事。冯根生属于后者。

在杭州中药二厂的鼎盛时期,曾经接待过新加坡的一个高级代表团,成员中有不少是华侨,对中药内行。在访谈过程中,一位老者突然问接待员:“你们有用人尿做中药吗?”年轻的接待员顿时愕然了,隔了好长时间才回答道:“没有。”“直接的没有,间接的有没有?”来客步步紧逼。

接待员以为来访者不怀好意,故意挑衅。他的窘迫和愠怒使来访者连连摇头,好像现代化的楼群中少了些什么似的。

见到这种情形,接待员急中生智,给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快请冯厂长来。”冯根生来了一听,不紧不慢地说:“小便做药民间还有,工厂有间接的。中药里有味‘人中黄’,清凉解毒,用于草打磨成粗粉放在淡竹里,砸实,在小孩儿尿桶里浸上一月,再在温水中漂两个月,到时把淡竹对劈,里面深褐色的实块,香味扑鼻,就是名药了。”

一番药经,娓娓道来,并且说得有板有眼。这使那位老者高兴地站起来,一把拉住冯根生的手说:“服了,冯先生,这药我小时候跟父亲学做过,我是想考问一下中药学问在大陆有没有失传。看来没有,我真高兴。”这种场合,换了别人只有“晾台”,可是要想考冯根生,那是找错人了。别说一味中药,药号百眼橱里上千种仿草和饮片、整理炮制车间几千种中草药,它们的色、丝、须、表、里、味、产地、性能、禁忌、保管方法、洗、切、炒、煅、炮、煨、灸、烘……对于冯根生来说,哪样不是小葱豆腐,清清白白?连外国人送来的成药放到舌尖一舔就能把它所含的主要药科报得八九不离十。中国600多中药厂现任厂长中像他这样“柜台科班”出身,师承精严药局此一位。

在厂里,熟悉制药业务的顶尖高手,非冯根生莫属。大家有了难题,总是去请教他,配置新药品,总是他提出的配料方案最合理,药品试制过程中出现问题,总是他能够提出最可行的解决办法。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中药丰富而广博的学识。

没有专门的才学,企业家就只能听命于别人,而自己的才学不足,常使企业家处于对别人偏听偏信的尴尬境地,使自己的决策失误;更为重要的是,就不容易得到企业职工尊重,不容易树立企业家的权威,那么你的创富魅力也就无从谈起。

权威的获得可能使企业领导才能更为突出。为了获得权威,企业家就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真正做到有权又有威,这将增强你的创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