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41

第41章 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

在就业市场里,人也是一种商品,买商品的希望能买到用处大,低位低的商品——即使他们不用多么多用处,所以,我们应选择自抬身价,“自抬身价”更多的时候是贬义词,但在求职或“见工”的时候,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你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个人一生只做一种工作、在一个岗位工作到退休的情况慢慢地会少起来,我们可能会比较频繁地换工作、换老板。同时,随着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实施,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到人才市场上或是直接到用人单位去求职。再有,你在一个公司干的时间长了,你就要求老板增加薪水。在这些时候,你不妨适当地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无论是对你以后的发展和目前地位的改变都会有好处。

在商品社会,人也是一种商品,也有了价钱。这话听上去有些刺耳,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一家公司,你的年薪10万,他的年薪3万,这本身就是你的身价。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自抬身价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演员演戏、拍戏要讲出场费、片酬,主持人主持一档节目,也要有出场费,球星踢一场球,也要有赢球奖金,就连教师在民办大学兼职讲课,也要有讲课费。所以,在当代社会,“身价”已经不再是一个上不了桌面的话题了。平时的工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我们求职或者“见工”的时候了。

有人可能要说,你去求职或者去“见工”,老板肯定希望你要的薪水越低越好,你这时要求较高的薪水,岂不是在刀口上舔血、虎口里拔牙?老板见你什么都还没干,就先来个狮子大开口,他会要你吗?

或许,老板都希望自己公司的职员人人都是义务工,都是志愿者,光给他干活而不用他来发薪水。但是,希望归希望,现实是现实,而现在的现实是每个职员都要吃饭、穿衣,甚至还要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尽管我们在社会也听到过老板不给员工发薪水的事情,但这样的“老板”要做成大事恐怕可能性是很小的。

既然我们是靠我们的能力领薪水,而且我们出来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其他的远大目标我们暂且放下),当然是赚的越多越好了,所以,自抬身价其实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这一点老板也绝对理解。

那么,你现在自抬身价,会不会把老板吓跑呢?当然,老板不会跑,跑的可能是我们自己。按理,老板应该是给你开的薪水越低越好,能开的低就尽量开低,这也是正常的。但是,一个有眼光的老板不会为了给自己省下几个小钱而把赚大钱的人才放走,他要的是真正的人才,为了这个目的他宁愿掏大价钱。试想,用很低的薪水雇佣几个低能的员工,一年到头漂亮的事情没干几件,净干了些“捅炉子”得罪客户使公司受损失的事情,即使再低的薪水老板也不想用。而一个真正的人才,有可能年薪十万甚至百万元,但他一年创造的利润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这笔帐一个精明的老板肯定是会算的,否则他怎么能成为是老板呢?

所以,如果你真正有能力,这个时候你自抬身价,说明你首先自信你有能力胜任你想干的工作,而且,有能力把它干好。这时候,即使老板不愿意立刻答应,但他对你一定会十分留意的。老板一旦留意到你,你的机会就一定比别人多了,谋到某个岗位或某个职位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有一个自学成材的青年,到外地去发展,身处异乡,举目无亲,最早他的一家公司广告部搞策划,薪水低得可怜。等到他对这项工作熟识了之后,他就跳槽到了另一家更大的公司,跳槽前他对这家公司进行了调查摸底,知道他们给新聘的员工每月的底薪和奖金的具体数目。等到他跟主管见面的时候,他开出的薪水和奖金整整比这家公司规定的数目多出了一倍,而且声明若低于这个数字,他不会来公司上班的。他的理由是,我已经对我应聘的工作非常熟悉,且绝对可以做好这项工作。最后,这家公司就以他开出的薪水和奖金录用了他。如今,他已经是这家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了。

所以,只要你真正有能力,而且所开出的价码不是过于离谱,在你求职或者“见工”时,甚至在你兼职时,你都可以适当地抬高自己的身价。这不仅有助于你谋到一个薪水跟你的能力相称的岗位或职位,同时对你也是一种促进和激励,你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以适应更大的挑战,力求“身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