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45

第45章 积累,构成你的信念

英国人觉得贵族的培养,要靠三代人来努力,从气质、胸襟、智谋等方面全方位加以塑造。中国人把问题说得非常形象,“露水解不了渴”,相对数量的人基因突变的同时,社会总是潜移默化地要对其家族的以往努力做出延续的肯定,因此,成功在于积累。想喝水就得尽快打井,等着天上掉雨点没出息。至于说喝露水吗,如果不是积攒了多少年用来沏茶的话,根本没法喝,能喝的那是螳螂,不是人。

素质绝不可能一朝一夕提高,细水常流才能持续发展,人生是能力开发的过程,也是终生投资的过程。你得一点一滴地来完善自己,如果在少年时期放浪,挥霍的必然是晚年的支票,而成功者都不满于现状,不断为美好的明天做准备,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如果拿历史长河做参照,贵族是可以速成的。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挖掘了生命的深井,天天都可以喝到甘甜的井水,对露水就不必憧憬了。

挖井是一个劳动场面,不要夸张地讲述自己的劳动过程,而要维护自己的劳动结果。如果整天招摇过市,就是吹牛专家了,尽管如今吹牛很时尚,而且还是一种名牌时尚,也照样喝不着水。你拿着一片带有露水的树叶说自己有一口井,是非常滑稽的。奇怪的是,这滑稽是经久不衰的“老字号”。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吹过多少牛。一个叫王婆的妇人很可能是最著名的吹牛大师,直到如今,“大师”们多了,吹牛这码事就更是常吹常新,可是,吹牛的人无论渴死多少,都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几年前有个“科学家”不踏踏实实地提高个人素质,偏偏说自己发明了一种奇妙的东西,这奇妙玩意儿能让自来水一下子变成油。如果真是如此,企业能上多少项目呢。早知道这样,中国乃至世界也都不必为能源危机而大伤脑筋。海湾一带还打什么仗?唐师曾、水均益们也不必跑那儿去冒险了。于是,此牛一吹便名扬四海,主人公着实沸沸扬扬地风光了好一段时日。可是,无论多么风光,没有井就没有水,没有水拿什么“化油”,科学从来都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没有哗众取宠的市场。

可是,“水化油的学者”还有很多,与其说他们是吹牛专家,莫不如说他们是“聪明”的商人。其实,这些商人不妨成立个商会,起个与宇宙有些关联的名字,张扬些“吹不惊人死不休”的理念。这样的吹牛大概也不必上税,等这样的协会多起来的时候,还可以搞些“甲A联赛”,将比赛结果载入“吹牛大辞典”等等。当然,这样的商人在一个思想开放的年代,也很可能“生不逢时”。因为,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信誉经济,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如果你不在气质、胸襟、智谋等方面全方位塑造自我,还当什么贵族?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结果的花开的时候往往都显得平淡,而那些无果的花却是绚烂多姿。在行为比语言更有力量的时代,何去何从,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命运。

积累所具有的价值,任何人都应该知道,成功的时候,只有刹那间的光景,但没有你以前所做的一切,就不会成功的一瞬。我们要把累积,变成我们的一种信念,时时刻刻累积成功的各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