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54

第54章 一粒种子一颗苗,平等待人打造人际

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周围的人密切相处。

在人们的行动中,大多数的交往是互利的。

在与人相处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周围的人密切相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被人尊敬的需要,特别是青年人,交友和受尊敬的希望都非常强烈。他们渴望独立于父母,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他们希望社会、家庭和他人把自己看作是成人而不是小孩。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平等相处的方法很多,这里只谈几种主要的方法:

(1)交换法

即一粒种子只换一颗苗,双方通过相互交换所获得的利益大致相等。

交换包括物质交换、非物质交换以及物质与非物质交换等三种类型。物质交换在市场上是最为明显的。例如,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面粉,于是两者相互交换,各自得利。非物质交换可以是情感传递、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等。甲对乙笑,乙还以笑,就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使双方得到一种精神满足。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交换在个人之间虽不像前两者形式那样普遍,但是也时常发生。例如,甲送给乙一份生日礼物,乙致以谢意等。这种交换形式在非正式群体中,特别是在家庭中发生比较多,它对交换双方互利的实际内容是不同的,一方是精神上的满足,一方是物质上的满足。

(2)对等法

在信件交流中,仔细观察一下,可以看出,双方的往来是基本对等的。在节日交往中,如果作一下礼物价值的统计,相互间的送礼也基本上是对等的。在单位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是科长接待科长,处长接待处长,甚至代表国家的使者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这些方法就是对等法,对等法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其中有情感对等法、价值对等法、地位对等法等,在相处交往中,有许多对等法可以加以运用,如反击对等法。据说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理的攻击。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反击说:“看来,只有你我去那个岛上才能弥补这个缺陷。”

(3)交友法

这是平等相处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一位政府官员说:“在农民受委屈的时候,我应当挺身而出,要不然就不够朋友了。”一位教师说:“我把学生看成孩子,又不当孩子。我像对待大人那样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样,我和学生的心相通了。”在现实交往中,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在相处原则中,交友法是指像对待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交往对象,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尊敬他人、真诚地对待他人,并能与他人讲心里话。

在人们的行动中,大多数的交往是互利的。互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互利。比如物品交换,张三给李四一篓鱼,李四给张三一只羊。二是精神互利。比如互相尊重,相互安慰等。三是物质——精神互利,即在交往中,一方从物质上得利,一方从精神上得利。比如,甲送给乙一本书,乙向甲道谢,甲得到了谢意,乙得到了实物。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希望为人所关心、所注意,乃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需要。它告诉人们,既然人人都有被关心、被注意的需要,那么一个人在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想得到他人的关心、注意和爱护,就必须考虑到他人也有这种需要,因此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4)求同法

这是一种通过各类活动,特别是兴趣活动,寻求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方法。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途径之一就是共同参加业余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进去,或在球场上奔跑,或在湖畔垂钓,或随音乐起舞,大家平等而交,两无猜忌,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融洽的同事关系就油然而生了。求同法对于社会地位有差距的人之间达到平等交往是特别有效的,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了解,树立相互尊重的观念。对于一般相处交往,求同法也是适用的。

(5)谈心法

如果说没有上下级关系的人际关系容易平等相处的话,那么,有上下级关系的人际关系就不易平等相处了。有的人未提到领导岗位上时,很易平等相处,但一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后,说话腔调大变,一反往日流畅平和的口气,变得一句三顿,拿腔拿调,大家听了十分反感。上下级之间谈话的方式、说话的腔调与平等相处是密切相关的。高明的领导说话无官腔,待人很和气,周恩来同志就是如此。他对人的谈话一般是谈心式的,而不是训话式的,以谈心的方式给人以教育,同时又给人以兄长和朋友般的循循善诱,使人感到心悦诚服。谈心重在“心”字,就是实实在在说心里话,是用一种兄弟、朋友般的商量口气交换意见,传递信息和讨论问题。这种商量的口气,蕴含着亲密的情感以及对对方的尊重和平等。谈心法不仅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法,也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方法。

(6)合作法

它是交往双方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在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基础上进行的相互协作。合作是分工的产物。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又由于生产规模增大,分工成为必然,相应的合作随之产生。但是与谁合作,怎样合作,则与各个人的利益需要密切相关。从横向静态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合作,有以物质为主要基础的合作,如两人合股经营;有以精神文化为主要基础的合作,比如两人合写一本书等等。

合作法是互利相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使合作的双方都得到利益。但是,合作也能产生内耗。协同论认为,内耗是事物处在某种无序或不协调状态下,其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抑制和相互冲突,从而使各种有用力量相互抵消的一种现象。减少内耗,根本途径是增强协调作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人际关系处理中,就是要做到人际间相互理解、协调、同步、互补,形成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有序性。

(7)竞争法

它通过竞争,给竞争者带来一定的压力或危机感,从而促进竞争者不断地努力进取,以取得交际、相处、情谊各方面的进步。有的竞争是公开的、面对面的,例如球赛等;有的竞争是隐蔽的,非面对面的。人际相处中的关系,大多是此类竞争。竞争的直接目的是要战胜对方,超过对方,赢得友谊。表面看来,竞争的结果是一方欢笑一方愁,不是互利,而是有利于某一方。其实不是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竞争是有利于竞争双方及所有参加者的,只是在结果上一方获利更大些而已。例如,几个学生为了争取考分第一,他们都必须加倍地学习,虽然最后只有一个人得到第一名,但平时的努力定能给其他竞争者带来长进。